特工之回到清朝
嗬胝蟮夭还迨琢耍堑纳砗笕从卸我话倜椎目盏怠?br /> 划着皮筏子过河的援兵让战马跟着皮筏子游过河,河面不宽,但水流湍急,将近二十米的河面渡过来却要十多分钟。
也许是看见进攻队形已经混乱,对手居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显然是要重新整理好队形然后才继续进攻。事后刘铭传就曾经讥笑过对手道:“呆板的英国人!”刘铭传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没有援兵,下一次的冲锋后,这里就是他和这帮兄弟的坟墓了,百来号步兵对两千骑兵,基本就是人家的菜了,整理好队形再进攻可以减少部队的伤亡,惊马在战场上乱跑只会影响其他人的进攻。
对手在整理队形的时候,数百援兵已经上岸了,他们上岸后立刻跨上战马,排好队形。
带着必胜的信心,追击的骑兵们又一次开始冲锋了,当他们付出被打死打伤上百人的代价冲到阵地前一百米的时候,这才发现,对面居然出现了几百高速朝他们冲刺的骑兵,而那些躲在挖出来的沟里打黑枪的家伙们,这时候都趴到沟里去了,任凭身后的战马从头顶上越过。
骑兵之间的对撞是惨烈的,犹如两块巨大的冰山,剧烈地碰撞后立刻就飞散成无数的碎片。一个碰撞后就有上百人倒地不起,双方互不相让地绞杀在一处。
追兵中的指挥官发现了这边情况的变化,知道对手的援兵到了,刚想让后续部队冲锋时,却发现高地后面正源源不断地出现对手的骑兵,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巴朗立刻决定撤退,这一决定避免了整支部队的覆灭,如果他看见河对岸的无数正在涌过河的人民的话,巴朗一定会庆幸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追兵撤了,在活佛安详的笑容面前,激动的藏民们纷纷拜服在地,赞美佛祖的保佑,保佑他们心目中神圣的活佛没有受到伤害。
追兵撤退是暂时的,这条河是这一带一个良好的屏障,只要稍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刘铭传也不敢再多停留,护着活佛过河。河这边可一点都不好玩。
洁白的哈达,香浓的酥油茶,酸甜的马奶酒,载歌载舞的少女,藏民们用能想到的一切方式来款待这些勇救活佛的英雄们。
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可能性已经破灭,达赖为首的叛军盘踞在西藏大部分区域,桑格土司作为丹珠活佛的忠实信徒,他是绝对支持和平,反对叛乱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桑格土司能拿出手的部队不过万人,比起叛军来说,实在不算什么,现在桑格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能得到中国军队的增援。
要求石达开立刻出兵的信已经发出去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以这条河为防线,守住这条战线就是胜利。
边界。刘铭传他们得到援兵的时候,杨一也到达了德格的军营。
石达开对杨一出现在第一线虽然有些担心,但也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没办法让杨一安心地待在甘孜。不过杨一还是看到了刘铭传要求立刻进军西藏的书信。这是石达开第一时间向杨一汇报的,这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不过杨一还是担心,刘铭传和活佛一起跑路,路上是不是可以安全跑掉?
很快石达开就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才干。先是告诉杨一,自己早就派出了接应的小分队,可以说是刘铭传前脚走,小分队后脚就跟上去了。这无疑让杨一对石达开又高看了几眼。从发信的时间上来看,不过短短的一天一夜,这信怎么就送到了呢?可是信上的确是刘铭传的手笔,这说明藏族人在自己的领地内有一种独特的通信方式。
等杨一要求石达开立刻准备出兵时,石达开的答案更让杨一欣慰了,不但所有准备都已经做好,而且刘铭传手下最精锐的第一军第一师的一个团,已经在昨天就出发了。
杨一不得不承认,当初石达开败给自己,实在是败在装备和对时局的预知上了,但就军事上的应变而言,石达开比自己手下的任何将领都不遑多让,只是杨一就不明白了,历史上的那个石达开,怎么就会为了个孩子而把十几万大军置于死地呢?
第一师可以说是杨一起家的部队,其前身就是那支在上海镇压小刀会的新军。不过一个团的兵力还是少了点,新式的装备正在源源不断地朝这里运来。杨一立刻让第一师挑选出一个营,立刻把自己带来的装备换上,加上自己的警卫营,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加强营,配给足够的马匹。杨一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前线,现在丹珠活佛和他的支持者最希望看见的无疑是中国政府军队的身影。
1864年的夏天,在西藏这块雪域高原上发生了全国人民都不愿意看见的事情。6月15日以达赖喇嘛为首的独立势力,在拉萨宣布独立,成立所谓的大土蕃联盟国,达赖成为了政教合一的领袖。战争的阴影由于一小部分人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强加给了人民。
有一件事是杨一没有想到的,从德格出发的部队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所有土司好像是商量好一样的,纷纷动员领地子民,对政府军队夹道欢迎,道路的两边准备了水和干粮。这让先期出发的那一个团很奇怪,各地的土司甚至还亲自出来迎接大军,并派出向导给军队带路。
有了藏民的大力支持,先后出发的两支部队行军速度很快,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都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顶多就带上了60毫米的迫击炮,这也是让时间逼的。
登上西藏分裂政府宝座后的达赖,第一个命令就是命令他所谓的联盟大军,讨伐桑格部落。只可惜这个命令下得晚了一点,达赖毕竟不是一个玩军事出身的,他不听英国军官的意见,没有在第一时间立刻就攻打桑格部,而是先急着给自己登极加冕,等一切都完成后,桑格部落已经在刘铭传的帮助下,在那条小河,怒江的一个支流的对岸修建好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加上有河流的阻拦,骑兵的冲击作用被大大地减弱,而石达开派出的十支小分队三百多人,也先后在战斗开始前赶到索县。三百中国军队和一万藏兵共同在河对岸组成了一条坚固的防线。
6月15日,五万叛军以一百门英国大炮为火力支持,对这条防线进行了疯狂的进攻。对桑格土司来说,他必须信任刘铭传,在活佛的意思下,桑格把自己的一万藏兵交给刘铭传指挥。对刘铭传来说,这样的信任固然让他感到欣慰,不过也实在是郁闷。
严格地来说,这些藏兵根本不能算做一支军队,就算是火绳枪也才装备了两千条,其他人拿的都是些冷兵器,弓箭大刀。关键问题是这一支藏兵根本就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其中十四五岁的小孩和五十多岁的老人就占了三分之一。
刘铭传接收部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老人和孩子请出部队,让他们去搞后勤。桑格还有十几门土炮,这十几门土炮的使用上刘铭传颇费脑筋。这种土炮的射程实在有限,摆在明处根本就是叛军大炮的靶子,但不用上又浪费了。刘铭传只好让人利用掩体巧妙地藏好这些土炮,到打起来的时候只要能放上个两炮就算赚到了。藏民们对挖战壕很不理解,打仗就应该是大家骑着马砍在一起嘛。不过有活佛的支持,他们还是只能接受。刘铭传在一线阵地上布置了一千人的部队,主要防御力量是那些拿火绳枪的藏兵。第二线阵地才是刘铭传心目中的主要阻击阵地。五千骑兵作为突击队,等叛军半渡而击之,这也算是最合理地使用这些部队了。第二道防线上布防的主力应该是那十支小分队的士兵,还有一千装备火绳枪的藏兵。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刘铭传一面祈祷援军快到,一面指望这些乌合之众能多阻挡几天。
英国人正规作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五万叛军装备的全是新式的后装步枪,这和刘铭传这边的比起来那就是天壤之别了,这也许是达赖如此嚣张的本钱吧。
一百门大炮发射的炮弹把阵地几乎都翻了个个,刘铭传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战前要求藏兵在炮击时全部趴着别动,看来根本没用。开始不算听话,但有人趴着也被炸死的时候,有人开始爬起来就跑了,这大大影响了部队的士气,把对岸的叛军得意得不行。不过大部分藏兵还是听话地趴在那儿。也许他们知道自己在保护心中的偶像和神圣的活佛,这也许才是他们勇于牺牲的原动力。
炮火给藏兵带来的伤亡是巨大的,二百多藏兵死亡,一百多也重伤后失去战斗力。藏兵们还没来得及难过,叛军开始渡河了。河水似乎都不帮忙,平时齐腰深的水,现在顶多到大腿处。看着叛军渡河的过程,刘铭传郁闷得不行。
叛军成散开队形向对岸扑了过来。
“狗日的,连这个也会。”刘铭传骂了一句,立刻让那几门土炮开炮,放倒几个算几个吧。土炮被隐蔽得很好,叛军的炮兵没有发现土炮的存在。
“轰轰轰”几声剧响后,这土炮总算是开炮了,只可惜这土炮玩的是实心弹,在河面上激起几朵水花后,根本就没看见有叛军被击中,反而立刻遭到叛军的炮火报复。幸好刘铭传早有吩咐,炮手们放个两炮就闪人,免得叛军没打着,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第一批叛军已经开始上岸了,立刻遭到阵地上藏兵火绳枪的阻击,噼里啪啦的一阵枪响后,总算放倒了几十个叛军,刘铭传恨恨地骂道:“这帮白痴,没让他们开枪他们倒积极得很,七八百人一轮射击还伤不到对手五十人,反倒被叛军的步枪反击打倒十几个。
这仗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啊,但刘铭传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尽管藏兵很英勇,但手头的家伙实在是落后,还没放上两枪,叛军就已经冲到阵地上了。这时候藏兵爆发出一种让刘铭传震惊的能量,他们丢掉火绳枪,操起长刀就朝叛军冲了过去,一场白刃战展开了。
为信仰而战的藏兵们表现出来的勇气让刘铭传震惊以外,也震惊了叛军。双方在滩头整整肉搏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把叛军的第一次冲锋给打了下去。
得胜的藏兵们欢呼着,也不再躲回战壕里,急得刘铭传立刻下令大家回阵地,结果还是慢了,叛军的炮兵无情地将这些勇士们笼罩在火海之中,心疼得刘铭传汗都下来了。
第一道防线只支撑了三个小时就被迫撤退了,不到半天刘铭传就被迫要拿出看家的法宝了。刘铭传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忍,我忍。看着叛军一队又一队地渡河,眼看过河的叛军就多达数百人,刘铭传下令,骑兵出击。
没有炮兵的支援,这也许是刘铭传这一辈子打的最辛苦的仗,没有炮兵,又必须巧妙使用兵力躲避叛军的炮火,这实在是辛苦的事情。没办法压制叛军的炮火,刘铭传被迫把骑兵放在远处藏好。当骑兵从隐藏的高地后出来,高速朝过河的叛军冲上去时,立刻遭到叛军炮火的拦截。看着一个又一个的骑兵被炮火掀翻,而他们还必须一往无前地向前,刘铭传的心简直在流血。
三千骑兵把叛军的渡河企图粉碎后,回来的只有一半的人马。刘铭传手上还有多少个三千的一半呢?还能支撑多久?刘铭传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自己要同意那个桑格土司和丹珠活佛的意见,把战线摆在这里,其实只要大踏步后退,这些伤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心存侥幸呢?
刘铭传已经没有时间考虑太多了,只好硬着头皮顶下去了。看这样子,第二道防线也支持不了多久。这艰难的一天终于过去了,黑夜让叛军停止了进攻。没有了炮火的掩护,他们也没有贸然进攻。这个白天是难挨的,刘铭传为了把叛军阻挡在河对岸,付出了半数以上藏兵和五十多中国军人的代价,骑兵也只剩下两千人了,在十几次近乎自杀的冲锋后,他们坚持到了天黑。
藏兵素质是不高,但他们为扞卫信仰而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却是任何对手也不敢小看的。看看阵地上吧,几乎每一个藏兵都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倒下的方向都是朝着前方的,不管对手如何凶残,但是他们只要缠住了对手就会拼命到底,一命换一命的场景一次一次地在重复。他们面对死亡时所爆发出来的勇气,就连刘铭传这样的老兵也为之敬佩。他们用刀,用枪,甚至用牙齿把叛军阻拦在了河对岸,叛军也为此付出了伤亡两千多人的代价。
天黑了,疲劳了一天的刘铭传却没有丝毫想睡觉的情绪,只是在不停地运转自己的脑子,试图找到办法来解决明天将遇到的问题。
“刘将军,有时候只要去做了,就不必在乎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丹珠活佛出现在刘铭传的身边。
“哦!是您,活佛。您怎么到前沿来了?”刘铭传赶紧给活佛见礼。
“刘将军,我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