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的是那么的少。和如烟在一起的一幕幕犹如电影一般的在沈阳的脑海里闪过,这时候的沈阳脑子乱极了,突然沈阳发疯般的朝大门外跑去,跳上一部黄包车,说了句:“总统府。快点。”
“那不让通车的,军爷。”拉车的被沈阳吓了一跳。沈阳脸一沉道:“ 叫你去就去,少他妈的废话。”
拉车的正在为难时,两个汉子走到沈阳的身边道:“少爷,您别难为他了,我们送您去见老爷。”
沈阳见到杨一的时候,杨一正皱着眉头在那不停的抽着香烟,看见沈阳进来办公室,杨一的眉头越皱越多了。沈阳走到杨一的面前,猛的给杨一跪下,然后撅着脸一声不吭。
杨一爱抚着沈阳的脑袋道:“对不起,我的小沈阳,是我一直忽视了。我真糊涂,还以为你已经长大了,会分清所有的事情了,我错了,其实你还是个孩子。”
沈阳这时候也忍不住流下热泪,脆弱的像个孩子,把头靠在杨一的膝盖上,沈阳低声喃喃的问到:“父亲,我该怎么办?怎么会这样的?”
杨一拉起沈阳,把沈阳按到一把椅子上,然后严肃的看着沈阳 “沈阳,你已经长大了,有的事情必须要学会面对了,你今后的生活不仅仅只有战场,人生的战场无处不在,你要坚强起来,要学会处理和应对。”
沈阳低声的哀求道:“父亲,我很喜欢她,和她在一起的我很开心,我现在很矛盾,她怎么就是个间谍呢?你教教我,我该怎么做?”
杨一叹了口气道:“沈阳,有的东西我是没办法教你的,你必须学会自己去面对。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如烟的确没有获得和出卖过多少情报,不过她的动机还是有的,如果她在里面一切都肯合作的话,我会考虑网开一面的。”
沈阳站了起来,精神也变的冷静许多,看着扬一沈阳道:“父亲,我可以去看她吗?”
“当然可以。”杨一一口答应后又道:“不过,沈阳我希望你能尽快从这件事中摆脱出来,眼下我们对日本的作战已经基本准备就绪,不先解决日本,我们根本不可能安心的对亚洲以外用兵,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我希望你尽快的成熟起来,因为你是我杨一的儿子。”
面对这杨一炯炯的目光,沈阳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些了。冲着杨一敬礼以后,沈阳大声道:“我会做好一切的,总统阁下。”
也许是考虑到沈阳的缘故,如烟的待遇还不错,一撞戒备森严的小楼,身边的两个丫鬟也关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下相见,沈阳和如烟之间似乎隔着万水千山。
“住的还好吗?”
“ 还好,谢谢你来看我。”
“我问过了,如果你配合,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对你会从轻发落的。”
“我知道了,其实这个结局我早就知道了,我从报纸上看间上海的廉政行动后,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只是我还抱着点幻想,希望能和你多呆一天就是一天。”
“……”
“你走吧,我配不上了,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最的时光,我会永远记住的。”
“如烟,我不现在没办法确定自己该怎么做,等战争结束吧,等到战争结束我会指导自己该怎么做的。当然前提只是我能活着回来,如果那时候我还每办法忘记你,我会再来找你的。”
“再见吧!一定要活着回来!”
“再见了,开心点,用个笑脸为我送行吧。”
第四部 第十五章 扬威于海上
中国军队在远东漂亮的打了个歼灭战,这对俄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刚刚在东普鲁士遭到德国人的重创,还没回过神来,中国意外的参战了。中国军队机敏的利用俄国人远东兵力空虚这一弱点,有力的转移了俄国人的作战中心。俄国在东普鲁士失利后,其军事力量并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迅速完成的总动员使俄国又增加了将近五个集团军的兵力,俄国总兵力一举突破150万人,原本俄国大本营还计划着从德国的侧后继续发起进攻,但中国这一下可以说打了俄国一个措手不及。
俄国大本营迅速做出调整,整个战场已经不再以欧洲战场为重心,将近90万大军不断的朝中俄边境进发,用于防备中国军队来自背后的进攻。只可惜中俄边境过于漫长,俄国大本营自认为没有能力杀到中国境内作战,整条战线只好以被动的防御为主,希望能顶住中国人的进攻。俄军在边境上凭借有利的自然条件,以东萨彦岭,西萨彦岭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为天然屏障,在边境上只部署了少量部队,主力分成两路,一路以新西伯利亚为重心,一路以阿斯塔那为重心,至于广阔的西伯利亚,俄国认为没有投入重兵防御的必要,基本上算是放弃防御了。
至于欧洲,俄国只能投入30万大军,还有30万大军被土耳其人拖在了近东战场,可以说现在的俄国在兵力上是捉襟见肘,在数个战场上疲于应付。
相对于俄国人严阵以待,剑拔弩张的阵势,中国政府也摆出一付大举进攻的姿态,频频在东北战场调动兵力,所有的铁路干线日夜不停的往东北运送作战物资。虽然不一定要马上打俄国,但日后迟早要打的。
中国参战,德国举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德国皇帝通电全世界,高度赞扬了中国和德国之间多年的友谊,同时强烈谴责英国人偷袭中立国船队的卑鄙行径,并对中国加入到同盟国这一阵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德国民众甚至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他们高举德国和中国国旗,手捧着德国威廉皇帝和中国总统杨一的画像,那兴奋的劲头,似乎战争已经胜利在望。
少了俄国这个背上芒刺,德国陆军强大的力量立刻得到了显示,在东线战场只摆上一个军,还有些地方部队配合防御,其主力利用发达的铁路网迅速西进。
德国人疯狂往西线增兵,法国人也不甘示弱,临时组建了两个集团军迅速的投入战线,自认为暂时无法进行有效进攻的法国统帅部制定了严密的防御战略。西起亚眠,东至南锡。法国人日夜不停的修筑工事,英国也临时组建起一个集团军,度过英吉利海峡紧急增援法国,配合法国的防御。
1895年9月5日。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准备,德国集中120万大军,分东西两线向法国发起强大的攻势,目标直指法国首都巴黎。早有准备的法国人调集100万大军,在各条战线上对德国人发起的进攻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9月7日。双方在激烈厮杀两天后,凡尔登成为了双方激战的焦点,凡尔登是法国整条防御线的突出部,德军的多处进攻都没有太大进展后,把突破口选在了凡尔登,凡尔登是巴黎的东北门户,是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法国人在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以战壕和铁丝网为屏障,第四道以要塞永久性工事和两个堡垒为防御要点,法军居高临下,在防御上处于有利位置。
德军集中60个师,火炮1500门,由威廉太子亲自指挥,法军由霞飞将军领衔,也集中了20个师,连要塞炮在内共981门火炮进行防御。
德国人VS英法的大战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远在亚洲的中国也正在悄悄地酝酿着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海参崴,经历了和如烟之间的一切纠葛后,沈阳似乎又成熟了一些,处于对儿子的爱护,杨一不顾沈青霜的反对,一道命令把沈阳调到海参崴。尽管沈青霜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但在杨一的压力之下,沈青霜闹了几天也就消停了。
海参崴是中国这些年投入巨大精力经营的一处军港,对俄作战告一段落后,大量战舰开始云集海参崴,北洋舰队的主力,20艘超无畏级战列舰,30艘巡洋舰,还有战列巡洋舰,轻型战列舰,驱逐舰等战舰40余艘都汇集在这天然的军港内。
除了海参崴,琉球群岛的海军基地也在紧张的进行战备,东海舰队的主力经过一个月的秘密调动,都已经基本汇集到这里。
日本,对于中国人在远东的作战,日本内阁可能才是最高兴的,尽管日本曾N次要求和中国政府进行秘密接触,但都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坚决拒绝,中国政府对日本宣战的决心不可更改。日本这些年维新以来,由于其民族特有的学习精神和协作精神,日本经济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笼罩下还是顽强的得到了巨大的罚站。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民族上下一直存在一种危机感,一种生存空间狭窄的危机感。正是由于这种危机感,日本自维新以来,一直强调对外的罚站和扩张。四面临海的日本把海洋堪称了自己的生命线,从上到下都花大力气来罚站海军,日本天皇明治甚至自己掏钱来捐献给海军,为海军购买英国战舰集资。
经过二十年的苦心经营,日本战舰总数也多达100余艘,其中无畏级战列舰20艘,其他战舰80余艘,相比于中国,日本目前的海军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正是由于实力上的不济,日本对中国一直是又恨又怕,恨的是中国主宰了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几乎所有小国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基本断了日本对外发展的途径。怕的是中国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次中国对协约国宣战,顺手就把日本也圈了进来,这怎么不叫日本上下一阵惊恐。
所幸的是中国首先在远东战场用兵,和俄国人先打了起来,这让日本内阁大大的松了口气。中国军队把注意力放在远东,这说明中国的首要打击目标不是日本。
尽管中国先对俄国开战,但日本上下却没有敢丝毫的松懈,中国的海军对于日本海军来说,实在是太强大了,只要一个北洋舰队就可以独力完成对日本全国海军的作战,更别说中国的东海舰队,还有南海舰队,整个中国的海军力量一旦集中起来,是整个日本海军实力的3倍还要多。
出海和中国海军决战是没有打赢的可能了,日本内阁考虑到中国和日本必有一战,制定出近海防御的作战构思,日本海军依托近海炮台,以身后广阔的太平洋为背景,当中国海军来犯时,日本海军将实行机动作战,利用地形和中国海军周旋,试图寻找中国海军的薄弱点进行突破。
日本有漫长的海岸线,这才是日本最为头疼的地方,中国海军一旦来犯,日本可以说是防不胜防,现在的日本上下都在全力以赴,到处修建炮台和要塞,目的就是为了中国打过来时,能多少顶上一阵。
1895年9月10日,深夜,当中国大陆上大部分人还在熟睡的时候,海参崴的港口上空警报长鸣,一艘艘战列舰纷纷起锚,一股股浓烟从港口上方升起,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大量的运输船只,趁着凌晨细微的星月之光,悄悄的离开了港口。
上校沈阳,不,现在应该叫准将沈阳了。经历过远东战火洗礼的沈阳现在是东北军区第一混成旅的旅长,这次率领第一混成旅出海,配合海军作战。第一混成旅有着光荣的传统。当年在旅长李柱子的带领下,在九江进攻战中屡建战功,后屯兵九江,逼的石达开不得不从对湘军作战的战场抽调重兵来进行防御。现在杨一把沈阳放在这个位置时,不能说没有私心,杨一让沈阳从远东到海参崴,目的就是让沈阳快速的在军队中树立起威信,要想在军队中树立威信,唯一的办法就是到战场上建立功勋。
北京,已经是9月11日的凌晨了,海军部的大厅内依旧是灯火通明,海军部部长刘远手上的香烟都烧到指头才想起来扔掉。日本海,东海,以及日本诸岛都被做成了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清晰的可以看见,中国海军从南北两线朝日本进攻的态势。
睡不着觉的还有很多人,总统杨一,总参谋长李秀成,陆军部部长刘铭传,总理张建被杨一逼着躺在一张临时搭起来的行军床上,但眼镜还是盯着墙上巨大的海图在观看。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北洋舰队已经全体起锚。”
“琉球方向情况怎么样?”
“三小时后,东海舰队准时出发。”
“日本方面联系的怎么样了?”
“呵呵,这还多亏您当年的远见,我们在日本经营多年的情报网和地下组织已经全部准备就绪,只要我军出现在日本近海,他们就立刻行动。”
“我说总统阁下,您怎么给他们起了个第五纵队这么难听的名字?”
“………………………………”
1895年9月11日凌晨,日本鹿儿岛上的晨雾还没散去,长崎要塞炮台上的卫兵还在打着哈欠,又是一个夜晚平安的度过了,长崎港内停泊的日本第一分舰队10艘战舰安静在港湾内。
炮台上的两个卫兵不断地在走动着,生怕自己睡着了,还有一会就要换岗了,一个卫兵摸出包香烟,递给另一个一支烟道:“兄弟,来提提神,今天的雾真大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