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66师进抵埃拉泽时,天色以黑,俄军在激战一天后,已经突入埃拉泽市区一半的地方,越战越勇的俄军连夜不停地进攻,正在苦苦支撑的土耳其第5集团军的一部听说中国军队增援到达,干气为之一振,鼓足余勇死死的挡住俄军的进攻。
66师趁着夜色和战斗停止地间隙,紧急地进入阵地,在城东俄军进攻最猛烈的地段。接替了土军一个师的防御阵地。换防还没结束。俄军的炮火又开始轰击了,这意味着俄军新一轮的进攻又要开始。许多阵地上的土军还没来得及撤下来,只好留在阵地,和中国军队一起抵挡俄军的进攻。
土耳其的士兵明显对中国士兵手上的半自动步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知道中国陆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之一,但土耳其军队并没有见识过,双方士兵在同一战壕里战斗,这还是第一次。
由于是紧急行军,66师所有地重炮和迫击炮部队都拉在了后面,现在只能看着俄军用大炮不断的轰击阵地。很快土耳其军队的官兵就发现大家的不同了,中国士兵在炮火面前显得很镇定,在炮火密集打击地一线阵地上,中国军队只部署了少量的侦察兵,其他部队都隐蔽起来,躲避俄军的炮火打击。这一战术是土耳其军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只是傻傻的趴在阵地挨炸。
看着前沿阵地上我观察哨兵冷静地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来躲避俄军的炮火,土耳其士兵扑克着暗暗称奇,有的人甚至就跟着做起来。
俄军的进攻开始了,俄军士兵端着步枪,高喊乌拉,朝阵地上冲了过来。前沿阵地上的哨兵吹响一种土耳其士兵没见过的喇叭,躲藏在后面的步兵立刻从隐蔽处钻了出来,快速的进入阵地。
俄军刚刚进入射程,战壕里的土耳其士兵就要开始射击,结果被中国士兵立刻制止了,300米,200变。
60毫米迫击炮开始了拦截,俄军似乎并不在乎死亡的威胁,冒着不算太密集的炮火继续前进,而且还加快了速度。
俄军越来越靠近阵地了,150米,100米刹那间阵地上一声枪响,中国士兵手上的轻重武器一起射击,冲在最前排的俄军士兵顿时像收割机割麦子般的成片的倒在地上。
后面的俄军并没有意识到对手的变化,还以为面前的仍然是土耳其军队,他们勇敢的继续向前,不顾伤亡的朝阵地上扑来,不停的用手上的步枪朝阵地上射击。勇猛的俄军踩着同伴尸体继续前进,突进到了阵地50米左右,这时候他们似乎看见了胜利的可能,只要冲过去,土耳其军队就会崩溃。
俄军的顽强超乎了我军士兵的想像,但这一切并不重要,当阵地上的士兵可以清楚的看见俄军士兵的刺刀,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死亡的光芒时,中国士兵防御的阵地上飞出一片黑乎乎的东西,直落在俄军之中。劈里啪啦的手榴弹一通乱炸,顿时把俄军士兵给炸傻了,这时候他们已经感觉到不对了,但一切都有点迟了,阵地上的中国士兵猛的又是一片手榴弹丢过来,一阵阵的爆炸后,俄军的冲锋队形被炸散了,中国军队阵地上众多的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打的俄军死伤一片,当俄军冲锋的势头被遏制,并开始后退时。阵地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中国士兵猛的从阵地上站起来,手中的半自动步枪不停的扫射,俄军挡者披靡,一个反冲锋下来,原先被俄军占领的阵地又被夺回许多,俄军这次冲锋的结果出乎意料,不但没有占领预期中的阵地,还把在中国军队正面的许多阵地给丢了。
跟在中国军队后面的土耳其士兵从没打过如此痛快的战壮举,当中国军队开始反冲锋时。那些没来得及撤退地土耳其士兵也端着步枪跟着冲了过去。这样打仗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爽快了,土耳其士兵第一次见识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由于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土耳其第5集团军地第十军。提出由66师接管埃拉泽正面的全部防御阵地和右翼阵地,而土耳其军只负责左翼很窄的防区。考虑到土耳其军在此之前已经与俄军激战一周,部队伤亡很大,66师师长林默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林默然立刻重新部署部队。中央阵地的正面较宽,由一个整团和一个营的兵力防守,右翼阵地上放上三个营,留两个团做预备队。
俄军指挥部,总司令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指挥部。
“什么?进攻失败?乱军发起反冲锋?原先占领的阵地丢失了二分之一?”参谋长德拉客维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消息得到进一步确定后,德拉客维奇看了看尼古拉耶维奇。
尼古拉耶维奇其实也吓了一跳,根据情报,土耳其第五集团至少抽调了一半的人马到锡瓦斯,埃拉泽一带顶多只有一个军的土耳其军队。俄军以两个军的兵力猛攻埃拉泽一周之久。虽然俄军伤亡严重,但土耳其军队伤亡也同样不小,根据判断,现在埃拉泽城内只有一个师多一点土耳其军队。哪里来的反击部队?难道是德军?不可能啊,德军在土耳其就那么一个军的兵力,现在正在达达尼尔海峡配合土耳其与英法作战。那么土耳其的反击部队从哪来的呢?
由于战场形势地变化,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立刻要求前方军队送来详细战报,并停止在夜间的进攻。
战报很快就被送了上来,迫击炮拦截,近距离的密集火力射击,50米内大批手榴弹,修建巧妙的环形阵地,凶猛的反冲锋,这一切的一切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实在是在熟悉不过了。
30年前,在中国的东北,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当时还只是个上校团长,却经历了一个军长一生中最痛苦的记忆,10万俄军惨败在中国,自己也几乎成为俘虏,要不是天黑跑的快,他也不可避免在中国的集中营里啃老米饭的经历。
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把手上的铅笔往桌子上一丢,对他的参谋长道:“别猜了,是中国军队!”
“天啊!中国军队不是还在巴格达吗?怎么就到了埃拉泽了。”参谋长德拉客维奇的脸顿时就苦了下来。
“不会是德军,土耳其军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战斗力,那只能是中国军队了。”
“上帝啊,我们这是什么运气啊?”德拉客维奇痛苦的拌着眼前地图上的埃拉泽。
“怎么办?”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可不想听他的叫苦,他想知道是如何打下面的战斗,虽然心口已经有了一点想法,但还是想听听参谋长的意见。
“从战斗的规模和火力来看,中国军队到达的只是少数部队,他们的主力应该还在巴格达一线。现在我们手上还有几乎完整的5个师,在炮火上又占据了足够的优势,我建议,今夜暂停大规模的进攻,派出小部队做试控性的进攻,先弄清楚中国军队的防御面,再决定明天的全体作战计划,总之我们必须在中国增援部队到达前,拿下埃拉泽。“德拉客维奇快速的做出了判断。
“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根据情报,中国远征军总兵力大约在15万人,只要我们占领埃拉泽,他们就很难再打回来,同时命令锡瓦斯方向,加紧进攻,只要这两座城市落入我们的手中,整个战局都会朝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当夜,俄军果然没有在进行大规模的进攻,而是不断的用小部队进行试探,66师稳健的进行防御战,终于等来天明的太阳。
俄军经过侦察,很快就弄清楚了埃拉泽城内军队的布防范围,经过重新部署的俄军,在天亮后立刻又发起了新的攻热。为了达到尽快占领埃拉泽的作战目的,俄军紧急从锡瓦斯方向又抽调了两上师的兵力,希望在战斗最危机的时候,这两个师能发挥作用。
俄军分三路同时朝埃拉泽发起进攻,100门重炮,280门各种火炮的炮火准备开始了。
沙漠道路艰难是沈阳以前无法想像的,为了能在西亚顺利的进行作战,中国政府早期就做了大量的工作,派遣人员熟悉沙漠情况,在当地培养自己的情报员等,当中国军队到达后,向导翻译等人员都是现成的,加上沈阳特殊的身份,第一混成旅的装备更是精良中的精良。可就是这样,这该死的沙漠还是成为了第一混成旅行军的最大敌人。
一千辆汽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在沙漠上行军的确壮观,但部队所需要的后勤物资又是一个天文数字。燃料,饮用水,都成为最重要的作战物资。
幸亏沈阳留了个心睛,考虑到陈玉成临时更改了行军目标,前面的局势必然是颇为吃紧,沈阳临时把加强的重炮团留在了特拉维夫,用牵引重炮的汽车装满了水和燃油,还从犹太人那又调了700辆汽车,这样无疑的加快了部队行军的速度。
可在沙漠中行军就是这样艰难,汽车的车轮在沙漠中根本就跑不快,还不断的有车子陷入沙子中,靠着士兵们人力推和前面车子的牵引才能爬出来。平均每小时只有10公里的行军速度实在是让沈阳着急。从特拉维夫到黎巴嫩这一段全是断断续续的沙漠,这还算好走的。
就在沈阳为行军速度没办法加快而着急时,陈玉成又不断的拍来电报,要求沈阳的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并告知66师已经进入埃拉泽,目前正面临俄军强大军团的围攻,由于沈阳的部队能调留校足够的汽车,紧急增援这一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沈阳的头上。
在沈阳紧急驰援埃拉泽的同时,陈玉成还命令远征军主力快速北上,力求一战击溃俄军主力,解决近东战场问题。
埃拉泽,俄军猛烈的炮火把中国军队的阵地炸成一片火海,早已经习惯拥有优势炮火的中国军队也有点不适应这样的场面了,很久没打过没有重炮支援的仗了,中国士兵只能凭借巧妙的工事来保护自己,默默的忍耐着!
林默然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士兵在俄军的重炮中苦苦忍耐,俄军似乎要把所有的炮弹砸到阵地上。战士们辛苦修筑的工事有很多都被炮火摧毁,前沿阵地上,负责监视俄军的士兵穿行在弹雨之中,灵活的躲闪着。铺天盖地的炮火很快就给66师官兵带来不小的伤亡,不断有伤员被抬下来。
俄军的炮火在肆虐了两个小时后,开始了炮火延伸。通过望远镜,林默然被自己看见的情景吓了一跳,密密麻麻的俄军在城市的残亘断壁中蜂拥而上,林默然简单估计了一下,俄军至少动用了两个团的兵力在正面阵地上展开了突击。
“命令炮兵开炮!”林默然果断的命令到,66师的轻迫击炮营以及各团配备的迫击炮部队,先后朝俄军的进攻部队展开炮火拦截。士气高昂的俄军在炮火的拦截面前好不在乎,继续前进,俄军的小口径火炮也开始对我迫击炮部队进行压制。俄军推进150以内后,前沿阵地上的射击开始,成片的俄军被打倒,但俄军依旧奋勇向前,凭借都市中的破败建筑为掩护,与我军展开近距离的枪战。
俄军不计伤亡的朝埃拉泽市区展开疯狂的进攻,战斗进行到中午,土耳其军队先项不住了,俄军在左翼阵地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进行轮番抢攻,装备相对落后的土耳其军队阵地不断被突破,成为整条防御线上的一个缺口。原本士气就不高的土耳其军队,在得到66师的增援后,士气也为之一振。无奈残余地土耳其军队只能勉强拼凑成一个师,兵力不过6000余人,虽然土耳其军队也进行了残死的抵抗,但还是没办法阻挡俄军前进的步伐。土军指挥官甚至把所有的预备队都调了上去,但还是没能改变这一局面,无奈之下,土军向66师请求增援。
这时候的林默然也在叫苦,一个上午的战斗下来,虽然俄军没能突破一寸阵地,但我前沿阵地上267、265两个团已经伤亡达三分之一,有地连队甚至都打光了。连排级军官牺牲了十几个。
面对土军的增援请求,林默然本想一口回绝。但考虑到双方是协同作战。一旦土军被击溃,中国军队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在俄军的面前了。林默然狠狠心,把一个团的预备队派了过去。366团到达土军的防线后,应土军的要求进行了一次反击,反击的效果不错。土军连续后退地颓势被遏制,整条防线又基本稳固起来。
巷战对双方来说都是艰苦地,双方士兵往往是纠缠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厮杀,这样俄军的重炮威力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战斗最残酷的地方莫过于265团防御的阵地,一天时间内,俄军朝265团地阵地上发起了40多次进攻,下午4点。364团的阵地已经有三分之一落入俄军手上,265团减员一半以上。被称为秀才团长的梁正也多次亲自己带着警卫连到一线冲杀,胳膊也挂彩了。
梁正,上海陆军学院第八期毕业,38岁。曾是浙江地区统考状元,放弃了去燕京大学等名校就读的机会,投笔从戎,一时成为美谈。梁正虽为书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