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ㄒ坏某雎肪褪桥埽粤趵龃ù鸥詹盘剿泻埃挥谐骞サ?00多人,在屠杀快结束的时候就撤退了。撤退的刘丽川很快的就把城里的其他会员收拢起来,刘丽川清醒的认识到,眼下的局面只有杀出上海向青浦的小刀会靠拢。
很快就传来东南北三门被新军控制的消息,接着又有消息说太兵备道衙门也被新军占领,40万两白银落到了新军的手里,刘丽川这时才明白这是一个早就布好的局,想明白后的刘丽川带着残余的1000多人,奔西门跑去,希望能带着大家逃出上海。从西门逃跑的行动很顺利,一路上也没有新军的阻挡,刘丽川出西门后,带着残余部队绕道逃往青浦。
1853年9月7日,发生在上海的小刀会起义,在起义仅仅两个时辰之后,就被上海将军杨一带着他的新军镇压下来,这次事变中新军伤亡300余人,反贼死伤4000多。
这样一场胜利没有给杨一带来多少喜悦,毕竟新军拥有的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步兵武器,这样一场胜利对杨一等于是失败,唯一让杨一庆幸的是部队暴露出来的问题,让杨一看见了应该改进的地方,这或许算的上一点安慰吧,
第二部 第八章 领兵苏沪
北京,被太平军西征北伐困绕了数月的咸丰皇帝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一直以来,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山东、河南各地,只要是和太平军交战的消息,都连连告急,太平军攻城略地接连胜利,这让年轻的咸丰皇帝又气又怒。今天接到苏、松、太备兵道衙门的六百里加急捷报的时候,开始咸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等到发现肃顺,景泰等大臣一个个都眉开眼笑时才确信,这次传来的是个好消息。
吾皇万岁,臣吴建章、臣杨一万里之外叩首,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报捷的奏章由吴建章执笔,杨一联名上奏。
吴建章被杨一的新军把他从小刀会手里救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好事。想到自己被小刀会抓到时又是下跪,又是求饶,还把官印也交出来时的丑态,吴建章并没有多少羞愧。他想的是该怎么样拉拢贿赂杨一,好让杨一替自己在皇帝面前遮掩。
都说运气来啦城墙都挡不住,这吴建章亲自拜会杨一时不小心提了一下自己的中堂肃顺的门人,杨一原本只是一般性礼貌的态度马上变的亲热起来,吴建章一打听,原来这杨一是向荣推荐给皇帝的,这向荣和肃顺那根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吴建章大为欣慰,原来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那什么都好说了,两人一拍既合,决定联名上奏。这吴建章不愧是三榜进士出身,写起这文章来也的确是把好手,歼敌4000,他大笔一挥,变成逾万,自伤300,变成了兵不血刃。写到杨一的时候当然是本奏章最浓重的一笔,写杨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为此次平叛之魁首,写到自己的时候他还是不好意思的征求了杨一的意见,杨一当然对吴建章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最后说自己是粗人,写东西的事情还是他自己拿主意,吴建章当然不会放过这标榜自己的大好机会,狼狈逃跑而被擒写成了坚守待援,磕头求饶写成了亲率士卒杀敌数百,还算这小子有点良心,袁祖德他也表彰了一番,说袁祖德带兵往新军方向突围的过程中不幸被敌所害为国捐躯。
看罢奏章,咸丰是龙颜大乐,对自己的眼光感到满意,对杨一的表现感到欣慰,毕竟这杨一是自己破格提拔的,现在杨一露脸了,这就是给皇帝露脸啊。咸丰得意地问手下的几位军机大臣们
“诸位卿家以为,杨一此人如何?”
当初咸丰用杨一那是和肃顺、景泰商量过的,这两位还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如此拍皇帝马屁的好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我皇目光如炬,慧眼识才,又能不拘一格量才录用,实为国家之幸,百姓之幸。”肃顺果然是拍马屁的高手,抢先一通歌功颂德的把咸丰一捧,这咸丰果然又龙颜大乐。旁边的景泰看在眼里是服在心里,暗自佩服肃顺,难怪自己这个皇上的舅哥都没他混的好,这拍起马屁是张口就来,还头头是道,今后要向这家伙好好学习学习。
既然拍皇上马屁捞不着第一,那也不能落在其他人后面啊,赶紧地景泰也站了出来。
“当初皇上起用杨一这外族子弟,微臣还心有疑虑,如今看来,微臣实在是目光短浅,陛下明见万里,量才施用的雄才大略,臣等实不及也。”
这肃顺和景泰先后发言,一个从正面吹捧,一个以自身为反面教材,一正一反捧的咸丰飘飘欲仙,心情大好。其他几位军机大臣见肃顺和景泰如此无耻的吹捧咸丰,有的不已为然,有的在心里大骂肃顺景泰,把马屁都拍到及至了,让自己没有发挥的余地,最后只好怪自己不够机灵,错过了如此讨好皇帝的良机。随后众大臣在肃顺的带领下齐呼“皇上远见,臣等钦服。”
既然已经肯定了皇上的眼光,那接下来就应该讨论怎么奖励上海事变的英雄啦。果然咸丰起头:
“诸位爱卿,这杨将军为朝廷立下大功,当如何嘉奖啊。”
这肃顺是提前就接到吴建章的密信的,吴建章在信里把杨一对肃顺的仰慕大大的渲染了一番,让肃顺认为,这杨一就是自己人,所以他刚才的说辞其实是早有预谋的。现在皇帝问起来如何嘉奖杨一他们,又第一个条出来发言。
“万岁,微臣以为,这杨一乃可用之才,上海小县恐怕不足以让他发挥,如今琦善大人的江北大营为了剿灭北上的发贼,又要加紧对南京的包围,还要负责苏州一带的防务。上次琦善大人的奏折还提到希望朝廷增兵,臣窃以为杨一可任其为苏州游击将军。这样以来既减轻了琦善大人的压力,又能给杨一 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
“不妥,不妥,爱卿此言欠妥。”咸丰摇了摇头,看来他是早有主张。
其他人见咸丰驳回肃顺的建议,一个个都偷偷发笑,但脸上还是一付严肃的表情。这肃顺说话都让皇帝驳了,其他人哪敢再书什么,免得即得罪了肃顺又在皇帝面前讨个没趣。所以大家都齐声说道:
”臣等愚昧,吾皇圣明,愿闻陛下高见。”先锋对大臣们的表现又一次的感到满意,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的确也能追比历代圣君。
咸丰在心里对自己的表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后,这才又说:
“其实肃顺说的也不错,只是说的不够全面。”说着用眼睛扫了一下底下的大臣们,众大臣立刻都作出一付聆听的架势。咸丰这才继续
“上海乃江南重镇,江南大营的军饷来源所在,是绝对不能有闪失的。苏州上海临近,以朕看来,眼下是非常时期,就派杨一个苏州总兵领上海将军的职务,即守上海,又可兼顾苏州,众卿以为如何?”
众大臣马上附和“吾皇思虑周全,臣等愚钝。”一时马屁如潮。
一番商议下来,这上海事件的功臣们奖励办法就定算定下来了。杨一升了苏州总兵,还管着上海,赏三眼花瓴,还赐黄马褂,另咸丰还专门给杨一发了道密旨,让他在苏州也多练新军,以加强江南防务。那吴建章也跟着升了官,升任为江南学政,死去的袁祖德,也给予追认为忠烈伯,赏了他家小一些银两布匹房屋什么的。
拟好圣旨,咸丰盖上皇帝专用的大印(你要说是玉玺也没错。),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上海。
杨一升官的圣旨还在路上的时候,杨一已经带着他休整多日的新军,出上海西门,奔青浦就杀过去了。不是杨一想为清朝多杀贼立功,杨一的主要目的是锻炼队伍,他要拿小刀会这些乌合之众来练兵。想到出发前刘丽川送来的密信,杨一对胜利更充满信心。
原来这刘丽川逃到青浦后,把上海的事情经过通报了青浦的周立春和徐耀,虽说这天下小刀会是一家,但内部还有有隔阂的,周立春和徐耀私底下都认为上海的失败是由于刘丽川的无能造成的,失败后还跑来青浦宣传新军的强大,动摇起义的军心,加上他们得到的情报,新军不过才3000多人,而青浦和嘉定的起义队伍人数达到了15000余人,更不把新军放在眼里。
在青浦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刘丽川虽然极力主张死守县城,等待支援(太平军),但以周立春和徐耀为首的大多数人认为,新军人马不过3000,不足为滤,所以应当决战于野外,争取在其他地方的清军赶到前消灭新军。
建议遭到否决的刘丽川,想想和新军的战斗过程,新军大可怕的杀伤力,给刘丽川留下的记忆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刘丽川不由对起义的前景心灰意冷,便生了投降的念头。想到投降这两个字的时候,刘丽川顿时觉得周围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但刘丽川还是下定决心,连夜召集亲信手下,这些在上海被杀怕的小刀会会员,听说青浦这些笨蛋要出去和新军打野战,那起义前战斗到底的信心早就动摇了,听刘丽川这么一说,也都表示同意,于是刘丽川便派人给杨一送信,表示愿意做内应。其实杨一最不希望的就是小刀会和自己硬拼,也并不希望他们死守青浦嘉定,杨一希望的是他们跑,跑到苏北农村去打游击,这样才能给清政府制造更多的麻烦,自己也好趁着太平军西征北伐,无力东进的机会在苏南发展,积蓄力量。
看到希望破灭的杨一也只好杀到底啦,心里也不由的对小刀会的头领们的愚蠢感到可笑,这些个笨蛋,留着迟早也是祸害。
青浦城外,小刀会的队伍杂乱的站成几队,杨一以刘铭传的一团为先锋,聂士成的二团为预备队,以连为单位列成一个个方队,新军在整齐的号令下有序的形成战斗队型,和小刀会对峙。
“擂鼓。乡亲们,杀啊!!!”周立春一声大吼,顿时战鼓隆隆,小刀会的人马便一窝蜂的向新军杀过来,开始只是走,逐渐靠近后开始慢跑,当距离新军300米左右的时候,人群开始加速冲锋。
“举枪!举枪!!。。。预备。。预备。。开火、开火。。。”各连在军官口令的指挥下,整齐的做着射击的动作。
“砰砰砰。。。。”密集的枪声响过后,一片片小刀会的人员倒下,但已经完全进入冲锋状态的小刀会已经刹不住了,仍旧一往无前的向前进。
“前排后退,后排上前,预备,开火。”战场中新军的口令显得格外刺儿,每一次口令结束后,就意味着有一批小刀会的人倒下。经历过上海血战的新军,似乎变成了冷血的杀人机器,一轮又一轮不停的快速射击,子弹打没了,就快速的更换弹夹,接着就是上膛,继续下一轮回的屠杀。
尽管新军在不停的射击,但人数众多的小刀会似乎不在意伤亡,继续逼近新军的方阵,眼看距离一团最前排的方阵只有10几米远了。这时,一些手拿弓箭的小刀会会员也向新军射出弓箭,新军中也零星的有人 受伤。
“命令刘铭传,一团从两边后撤到二团后面,重新列队。命令二团,准备战斗。”杨一下达了开战以来的第一个命令。
一团很快就陆续的从两边撤退下来,在距离二团50米开外的地方重新列队。令小刀会沮丧的是,撤退的新军跑的和快,小刀会想追都追不上,(那是当然的,也不看看新军每天早上起来都干了些什么。)。一团的快速后退,造成了小刀会和二团之间出现了一个50米左右的开阔地。几乎靠近新军形成肉搏局面的小刀会,又陷入但方面挨打的形势。
这时候,战场兵力的对比已经变成了一万对三千。战场上流满了鲜血,一些还没有死去的人在挣扎,在哀号,可这一切并没有让杀红了眼的小刀会会员们停下来,没有一个人后退,小刀会仍旧疯狂的向前,试图靠近新军用手中的大刀长矛去杀死自己对面的敌人。
又是一阵阵密集是射击,成片的人群不断的在弥漫的硝烟中倒下,小刀会的急促的战鼓仍在催促着这些麻木的人群不断的向前,不断的被枪声制造的血泊淹没。
终于,隆隆的战鼓声在血腥的屠杀面前渐渐的暗淡下来,人群也开始出现了一丝慌乱,不知道是哪一个先被这血腥的场面吓的尿了裤子,转身就跑,周围的人也似乎从开始的狂热中惊醒,枪声还在不断的整齐的响着,前进的人还在不断的倒下,但这些小刀会的人们似乎已经不在疯狂,开始了害怕,进而转化成惊恐,第一个人逃跑了,跟着是第二个,然后是十几个,几十个,最后演变成崩溃,人们开始由疯狂的前进演变成疯狂的向青浦县城里逃去,似乎那低矮的城墙能为他们带来庇佑。
尽管周立春和徐耀想控制眼前的局面,但前所未有的血腥带来的恐惧已经让人们没有回头的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