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说吧,什么时候认识的?认识多久了?”这齐横波刚才不是在自己屋子里画画吗?什么时候出来的,这女人都喜欢看热闹的毛病还真是共通的。
“你们在说什么呢?没看见人都晕了吗?还不快过来帮忙。”还是沈清霜懂事,关键时候。。。。。。。
“哎呀!!,你拧我做什么?”在沈清霜的黑手摧残下,杨一吃痛叫了起来。
”算了,怕了你们了,我先把人弄醒在说。“杨一说着把二丫抱起来,放在一张躺椅上。伸手掐了掐二丫的人中。
“啊呀!!”二丫呻吟一声醒来,见眼前的杨一盯着自己在看,不由叫起来。
“怎么搞的,你身体不错的,怎么就晕了?”杨一关切的问:
“这个啊,没什么啦,我姐夫让你过去喝酒,这个,我是来请你的。”二丫语无伦次的把自己的来意说明白,站起来就往外跑,跑的太急,杨一想拉都没拉住。只好呆望着二丫的身影消失在门口。
“别看了,人都走了。”李香柔撇了撇嘴角。
“她身体不错?哪里不错?你怎么知道的?”沈蝶衣狠狠的盯着杨一。
“这丫头长的不错。就是胸部小了点。”霍小玉居然连这个也发现了。
“哼!!!这女人的胸部是让男人摸大的,你没发现这丫头还是处吗?”沈清霜愤愤不平的道:
“是吗?看来你的胸部是让他摸大的喽。姐姐你说的没错,你那里便宜他以后是大了不少。”毕竟是姐妹,还是沈蝶衣了解沈清霜。
几个女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杨一汗都下来了,心里开始寻思着今天晚上在哪过夜了?
“你看你们,不就一丫头片子吗?有必要这么紧张吗?看把老公急的,汗都下来了。”齐横波说着走到杨一跟前,摸出一条手帕:“老公,来我给你擦擦汗。”还是老大明白事理,看来晚上就赖在齐横波那了,杨一正在感动中。
“哎呦,我说老大,你怎么也学会这招了。”杨一呼疼,原来这齐横波也是会掐人的,看来这是个女人都能把这手活练的纯熟。
“不和你们说了,省三请我去,一定有事。我先出去了。”说完杨一落荒而逃。
剩下几个女人在那大眼瞪小眼。
“哎!!你们说,我们做的是不是太过分了?”霍小玉无聊的拨弄着棋子。
“算了,还是想办法,今后帮老公多补一补吧。”沈清霜拿着帐本在那一阵乱翻。
“这男人三妻四妾的也不为过,哦!!当初你们姐妹不也是这样说的吗?”齐横波开始翻旧帐。
“对了,有个大问题,我们沈家出来的女人怀孕都比较迟,我大姐三十了才怀上的,你们几个有没有怀上的。”沈蝶衣很严肃的问:
“哪壶不开你提哪壶!!。”李香柔念叨着坐回椅子上。
“大家肚子都没动静,是不是老公。。。。”沈蝶衣开始胡乱猜测:
“要死了你,乌鸦嘴,是我们的原因了。”霍小玉神情幽怨
“我们姐妹是遗传,你们是为什么?”沈蝶衣还在问:,这话一说出来,齐横波,李香柔,霍小玉都面露痛苦之色。
“别说了,小妹。”沈清霜赶紧制止。
“都是一家人,也不怕你们知道,哎,都怪那黑心肝的老鸨。”齐横波说着泪水就下来了。其他两个见齐横波这里哭上了,想想自己,也跟着哭起来。
“有个在家养老的太医和沈家关系不错,他对这些很有研究的,你们去看看?”沈清霜小心的说出来。
“真的?”
“别骗我哦!。”
“明天就去。”
第二部 第十三章 成立政党
这个时代的女人是没什么地位的,尤其在中国,不能生养的女人是有罪的,生不出男孩也是有罪的,你不能生在摆明了是要绝人家的后,所以不能生养的女人在中国,那地位低的能和马里亚那海沟有的比的。尽管来自现代的杨一不是很在乎这些,但他现有的几个老婆很在乎。(不要说作者有性别歧视,搞大男子主义那一套,如今的女人就是让妇女解放给弄的,大多数女人已经不象女人了。发泄一下先。)
二丫姑娘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了扬家的大门,出了杨一家门后浑身的力气就仿佛被抽干了,几乎走不动道,二丫艰难的挪动脚步,走起路来人也有点晃悠,强烈的心跳和发烫的脸部让二丫不得不停了下来,找个墙头扶一下,让自己喘口气,回回神。仓皇逃窜的杨一很快就追上了二丫。见二丫扶着墙站在路边,便靠了过去站在二丫的身后。
“二丫,你怎么了?”
突如其来的声音唬了二丫一跳,惊呼“妈呀!”下意识的一个转身,娇小的身躯又一次落入杨一的怀抱。杨一很自然的伸手抱住,怀中的二丫似乎觉得这样的姿势很舒服,居然一动也不动的靠在杨一怀里,杨一有种大灰狼抱着小白兔的感觉。
刘铭传家距离杨一家不远,换在平时也就三两分钟的路,就这点路两人却走了十分钟。一路上二丫几乎是杨一扶回去的,到了门口二丫立刻来了精神,猛的摆脱杨一逃进家门。
“先生,这二丫的事情。。。”喝了几轮后,利用给杨一上酒的机会,大丫宛转的要提妹妹说些什么。本来就不太自在的杨一听了这么一句“扑哧”一下,嘴里的酒就从鼻子里面往外冒,还好转头较快,没有殃及桌上的酒菜。
“咳咳咳。”杨一呛了几下。
“你这女人,恁多话,一点规矩都没有。”刘铭传把眼一瞪,唬的大丫立刻退了下去。
“省三,怎么能这样和老婆说话,对女人要尊重。”杨一还是有点不适应刘铭传和老婆说话的态度,毕竟是现代人。
“先生,这个。。。二丫的事。。,您也看出来了,您家里要是方便,就。。。。”刘铭传还是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不过保媒拉纤不是他的强项,说这话的时候刘铭传有点结巴。
杨一拍拍刘铭传的肩膀:“省三,我知道该怎么做。”
杨一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意外的风平浪静。按照轮流制的原则,今天晚上陪杨一的应该是沈清霜,说句实话,这些个女人,也就沈清霜杨一还有憷。
出乎意料的是,今天的沈清霜格外的温柔,满足了杨一一切的要求,就连平时打死也不肯接受的一些姿势也主动去做了,杨一觉得很奇怪,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害怕。
“我说,今天怎么了?平时你不这样的。”
“我找人问过了,那丫头额头圆润,屁股也够大,腰还细,是个会生养的相貌。”沈清霜有点答非所问。
“我说过我不介意这些的。”杨一轻轻的将沈清霜搂在怀里,让沈清霜的头靠在自己的胸口上。
“可我们介意,姐妹们都介意。你想啊,我们这么多姐妹,要让这扬家绝了后,这罪过就大了,姐妹们都商量好了,过了年你就把她接过来吧,算命的说了,你八字硬,阳气旺,得多几个女人才行。”沈清霜用小手轻轻的在杨一胸口上画着圈,声音很柔和。但杨一感觉有泪水无声的低落在自己的胸口。
“难为你们了!!”杨一窃喜。
“对了,有个事和你说一下,从你们沈家的情报网里挑一些够机灵有潜质的少男少女出来,我有用。”杨一的手又有点不老实了。
····················
建立自己的情报机构,这个问题杨一是早有打算的,只是由于事情不断,加上沈家也有情报过来,才拖到现在。杨一单独找了个秘密的地方,专门培训沈清霜弄来的年轻人,当然这教官暂时也只能由杨一自己亲自担任了。不过这杨一的事情也实在是多,这情报这一摊后来也都交给沈清霜去负责了,沈清霜原本就是沈家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弄这些熟的很,沈清霜在沈家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再加上杨一这个老特务的帮忙指点,这新的情报机构很快就形成了。沈清霜也成为了杨一日后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上最可靠的耳目。这都是后话,就先不提了。
时间又一次来到岁末,一个温暖午后,韦晓声、许名、刘铭传、聂士成都来到杨一的家里,杨一把他们请来,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商量。
这一段时间杨一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长期的保证部队的战斗力的问题。从历史上看,李鸿章的淮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糟糕,李鸿章事后把失败归结在装备上是很不客观的,就当时而言,淮军的装备比起日军,是有相当优势的。就陆军而言,甲午战争时期淮军 基本上装备了新式的连发快枪,炮兵装备上,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
克虏伯式后膛 炮。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
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 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
炮兵装备上,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 克虏伯式后膛 炮。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 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 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 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 其中〃光绪十二年( 1886年)粤解八生脱钢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粤解七生脱钢炮一百二 尊 ,十八年粤解八生脱七钢炮三十尊〃。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 另外,到甲午 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 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 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 还是西方80年代末才发明的快炮(速射炮)。由 此可见,淮军的装备 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和当时的世界军事强国基本同步,而当时的日军装备的主要的装备还是村田式单发步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村田式连发枪)和国产的青铜炮,性能上远不如中国进口的 西方新式连发枪和后膛钢炮,其 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数量更不用提了。抛开当时政治经济上的原因不说,但说军事上,清军部队腐败,士气低落,缺乏训练,遇敌辄溃,不能发挥武器应用的效用。这是失败在主要原因之一,作为来自未来的杨一当然要想办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如何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杨一想到共产党的方法,要想采用共产党的那套办法,就得先成立一个政党,利用信仰的力量激励部队的斗志。使之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
“成立政党?”政党这个名词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的确的点新鲜,所以杨一提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要求杨一做进一步的解释。
“所谓政党,说的好听一点,就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而美好理想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明白了吗?”杨一解释道:
“那说的难听呢?”许名问道:
“那就是利益的结合体。相互利用的集团,不过这样的政党我不喜欢。我也不愿意我们成立的政党今后堕落成这样。”杨一冷冷的说:
“ 先生,你成立的政党想达到什么什么目标呢?”聂士成问:
“当今朝廷腐败,洋人骄横,民不聊生。中国正处在最黑暗的时刻,我杨一想做的是,推翻这个腐败的朝廷,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让世界都不敢在小看我堂堂华夏民族。这就是我的理想。”杨一说完环视众人。
杨一这番话分量的轻重大家是知道的,那就是摆明了要谋反。听的大家一片沉寂。
“我早就说过了,算我一个的。”许名最先表态。
“哎!!!如今这朝廷,实在是。。。。也算我一个吧。”韦晓声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你们呢?”杨一问刘铭传和聂士成。
刘铭传和聂士成相互看看,“先生你 难道忘了苏州郊外的夜晚?”聂士成道:
“好,那我们这个政党就算成立了。有一点大家要牢记,凡重利轻义者,决非我类。”杨一强调一下。 “我们这个党,总得有个名称吧?”许名兴奋的说:
“我看啊,我们既然是为了天下百姓奋斗的,就叫中国人民党吧。”杨一提议。
“人民党?不如叫国民党还好听一点。”韦晓声道:
“咳咳咳”杨一听的一阵猛咳:“国民党虽然也蛮好听的,不过太文了点,百姓不容易接受,还是叫人民党吧,亲切一点。”
1854年的冬天,中国人民党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和政治目的政党。人民党的宗旨和党章,杨一基本照搬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那套,虽然共产党的主义更崇高,不过现阶段还是三民主义大家容易接受一点,毕竟资本主义在现在更直观一些。
随着中国人民党的成立,第一届人民党代表大会也胜利召开。会议推选杨一为第一任党主席,负责党的最高决策,韦晓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