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难道。。。?
攻城部队很快就回报,芜湖城里没有发现一个新军,石达开一听之下,心口仿佛被一块大石头撞击一般,身体摇晃着几乎要摔倒,一旁的亲兵赶紧扶住他。
经过对城内居民的盘问,石达开了解到,新军在七天前就要求各家各户买足够吃七天的粮食,然后通知居民,一律不许出门,发现者杀,居民也不知道新军是什么时候离开的芜湖。
杨一到底去哪了?他是什么时候离开的芜湖?这些悬念一直萦绕在石达开的心头。就在石达开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从江北过来的陈玉成带来了答案。就在石达开下令攻城的同时,陈玉成收到了从巢湖来的消息,昨天夜里新军突然出现在巢湖,打了林凤祥李开芳措手不及,三万人马损失过半,巢湖易手。石达开听完陈玉成的消息,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昏厥在地。
更令石达开没想到的是,杨一从部队进入芜湖的第六天开始,就已经把部队悄悄的分成一个个小单位,利用夜晚的掩护瞒天过江,过江的部队悄悄的隐蔽江北,三天前,这芜湖城里就已经没有新军了。昨天晚上,经过周密的计划,事先混进巢县的新军和城外部队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巢县,得手后,杨一命令新军,马不停蹄,快速西进,直指大别山。
芜湖突围后,巢县守敌被击溃后,新军西进的道路上再也没有能够阻挡新军前进的障碍,杨一指挥新军从三河镇与庐江县的中间穿过,直插舒城,紧接着北上六安,最后到达金寨县境内。从芜湖突围到进入金寨县,到达大别山区,新军前后用了六天,为了这六天的行动,早在一个月前杨一进行了准备,先后派出多股小分队沿途打探情报,寻找最佳的行军路线,才有这六天的一气呵成。
大别山(位于中国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交界处。东南西北走向。西接桐柏山,东为张八岭,三者合称淮阳山。长江、淮河的分水岭。长 270 千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位于湖北省罗田县东北;白马尖(一称霍山),海拔1774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南)
大别山,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自古就属于贫困地区,且多有土匪横行。清康熙、雍正、年间由于官兵加大围剿力度,情况有所好转,乾隆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清政府官场日渐腐败,大别山一带百姓生存愈加艰难,不断的有人上山落草为寇,且多有土匪勾结当地豪绅,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到咸丰年间,匪患更深,山上有大小匪群数十余股,清政府此被太平军起义已经弄的筋疲力尽,根本没有余力来清剿土匪,附近各州府的官兵虽然也清剿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从民间刮一点钱,组织几千官兵和团练上山,土匪依仗熟悉的地形,带着官兵在山里兜圈子,官兵屡屡扑空,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发展都后来,剿匪部队每次出动,都只是在远离山区的地方就停下了,东村抓几只鸡,说是匪产,西村弄几个女人,说是土匪家属,弄到后来土匪没有剿灭,但官府在民间收取的剿匪费用却在逐年增加。官府如此剿匪,土匪哪有不更加猖狂的道理。年初陈玉成率部横扫皖北,沿途州府官员望风而逃,金寨县令在太平军还在六安的时候就已经带着家小逃往河南,哪曾想陈玉成并没有图谋金寨的意思,而是挥师北上了。
既然当官的都跑了,那底下的人也没必要留下来拼命了,当然也躲回家里,土匪一见这金寨县城防御形同虚设,几伙关系不错的土匪干脆纠集起来,勾结城里的豪绅,大摇大摆的进城;起先只是想洗劫一番,进城后发现这太平军没打过来的意思,官府的人也没有返回的迹象,胆子不由壮了许多,最后这几股土匪干脆就在这城里住了下来。
中国人向来有从众的心理,开始没有下山的土匪发现自己的同类在山下城里,吃好的住好的还有大把的PLMM供他们享用。呆在山上啃窝头吃咸菜的土匪们看别人在城里过上了好日子,哪有不眼红的道理?一时间,山上稍微有点势力的土匪团伙,纷纷联络平时关系较好的同类,也冲进县城里抢上一快地盘,过起那逍遥快活的日子,转眼间这金寨县里土匪多达五千余,几乎所以较大的匪帮都进了城。
杨一进入金寨后,预先派出的情报人员很快就把金寨县城的相关情报摆在杨一的面前。杨一和张健一商量,觉得在是个大好机会,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土匪豪绅为祸,新军除之正是百姓拍手称快的好事,灭了土匪对民心的收拾有大大的好处。本来没有土匪杨一也要找个借口把金寨给占了,现在更加是名正言顺啦。
方针即定,杨一指挥新军乘夜色先把金寨县城围个水泄不通,天色微亮人睡的正香的时候,部队发起进攻,四个城门轻松到手,找几个制高点架好机枪,把土匪逃路堵上,然后朝天放枪打草惊蛇。土匪被枪声惊醒后,很快发现被包围在城里,一阵混乱后,土匪们在各自的老大带领下,向各城门杀来,企图夺路逃生。
只怪土匪们命苦,手拿大刀长矛的他们,平时连鸟枪也见的不多,更别说机枪大炮了,气势汹汹的土匪冲向城门很快就被机枪和步枪齐射组成的火力网打的血流成河,要不是杨一怕炮弹会引起火灾,土匪们会更悲惨。
这些土匪平日里舞枪弄棒还对付,面队官兵的时候也大多的以躲为主,哪里见过新军制造的这种场面,一眨眼的工夫就被打死打伤无数,刚才还打算杀出城去的勇气顿时化做泡影,原本就是乌合之众的土匪多数干脆就丢掉家伙跪在地上求饶,其他的也作鸟兽散状,在无头苍蝇一般的在城里乱窜。杨一见土匪勇气已去,这才命令部队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挨家挨户的捉拿这些瓮中之鳖。
不消半天,土匪基本平定,光俘虏就抓了四千多,当然也有一些漏网之鱼藏匿于城中,杨一命令新军实行全城戒严,然后张贴安民告示表示,所有土匪除了罪大恶极的要严办以外,其余的只要放下武器主动投案自首都可以宽大处理,发现有私通窝藏土匪者严惩不殆,同时号召居民踊跃检举揭发,新军替勇于揭发的群众保密,凡检举揭发经证实确实者,给予奖励。
土匪把这城里的百姓算是害苦了,告示一出,上门检举者无数,一些平日里与土匪过从甚密的豪绅窝藏土匪的情况纷纷被揭发出来。杨一连他们也一锅端,发现一个先抄家抓人,后财产充公。进城五天后,杨一在菜市场摆下断头台,一口气砍了一百来号土匪头子和土豪劣绅,杀人的那天天上下起大雨,血水混着雨水流淌,百姓观者无数,当行刑完毕,最后一个犯人的头也被砍下来后,天空豁然晴朗。城里百姓无不奔走相告,庆祝的鞭炮声整整响了一个晚上,酒馆里的酒也供不应求,整个县城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城里的土匪解决后,山上剩下的都是一些十几二十人的小股土匪,杨一派人到各个乡镇张贴布告,布告写到:以一月为期限,期限之内,土匪只要下山投案,一律既往不咎,期限一过,大军进山清剿,发现一个就杀一个。这大股土匪已被消灭,还在山上的小股土匪发现,土匪这个原本光明无限的职业一夜之间就变的前途黑暗,还随时有杀头的危险;这些土匪本就是乡里百姓活不下去才上的山,家里不是有老婆孩子,就是有老爹老娘的;布告一出,百姓自发上山,三娃四娃,孩子他爹的一通喊叫,土匪们纷纷下山自首,这为祸大别山多年的土匪,在短短一月之内就基本烟消云散。
杨一消灭土匪的同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劝减租息运动也在大别山展开。首先把一些开明绅士地主老财召集起来,向他们表明了这老百姓没饭吃就会造反的道理,大家都是本地人,也知道这大别山的百姓一向都有上山落草的光荣传统。为了地方上的长治久安,恢复土匪祸害损伤的元气,官府(杨一代表的还是官府)希望大家能给予理解和支持,把租息都降低到官府规定的标准。
一些相对开明的士绅很快就对降低租息表示赞成和支持,很快就在同意降低租息的协议上签字。大多地主老财对此持抵触情绪,心里根本就对此不屑一顾,但又不敢明着反对,互相窜通后表示要回去想一想。杨一当场表态,大家是应该想清楚,不过回家去想实在太麻烦。这样吧,新军已经在城里替大家找好地方,大家都留下来慢慢想吧,省得跑来跑去的麻烦。把这一群人请进县衙的大堂,前门后门一关,三餐有人送饭,大家就在这慢慢想吧。也有胆大的表示一定要回家去想,可跑到门口就被明晃晃的刺刀请了回来。看来在思想工作是不做不通的,经过几天睡的是地板,吃的是棒子面窝头就咸菜,急了在墙角的粪桶里就地解决,几天的思想工作做下来,这些地主老财纷纷表示要响应杨一杨大人的号召,要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心意,都老实的在那协议上签字画押。反正大别山天高皇帝远,杨一在这想怎么干都捅不到皇帝那,就算传到皇帝耳朵里,有这些协议在手,杨一也不怕他们能翻天。
减租减息的运动在杨一的大力推广下,很快就在临近大别山的金寨、霍山、六安、岳西等新军控制的县得到实施。杨一趁机号召百姓,宣传加入新军,就是保卫家园,保卫减租减息带来的美好生活,一时报名参军者踊跃,就连那些在劳动改造的土匪俘虏们也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要求加入新军,一实际行动报答杨大人对他们的宽宏大量。杨一也组成征兵小组,对劳动中表现较好,认罪态度诚恳的俘虏给予破格录用,一场征兵行动下来,来到大别山的四千新军扩大到一万四千余人。
人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枪炮的问题了,杨一的普鲁士同伙,军火贩子霍夫曼爵士闪亮登场。我们的霍夫曼先生不但走私军火,还有许多正当买卖的,比如说到把西洋机器织出来的布匹运到安徽、河南一带销售,再顺路带点大别山特产的茶叶回来销往欧洲,这些都是正当的买卖,加上霍夫曼先生是太平天国的忠实朋友,兼军火供应商。这和清军打仗没有好枪好炮怎么行?英国鬼子是骗子,尽拿一些过时的玩意来糊弄我们伟大的太平天国,想多买一点还推三阻四的。可普鲁士兄弟就好多了,不但价钱合理,保证货物的质量,还可以大量供应。没有这些上等的军火,和清妖的战斗中还不知道要多死多少兄弟呢?所以我们伟大的上帝在中国的首席代表,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洪秀全表示,别人的货物在太平天国的地盘内如何他不管,但霍夫曼兄弟的货是绝对不可以阻拦的。于是大批的“布匹”从上海出发,经安徽运到河南,这霍夫曼的买卖也越做越大。
有了枪炮,招来新兵训练的差不多了,杨一当然要有所行动,以清剿残余土匪为理由,部队进驻河南商城、潢川,也不管当地官员欢不欢迎,反正来了就不走了,这些官员平时连土匪都惹不起,更何况是杨一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所以杨一要搞减租减息,以通匪的罪名镇压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当地的官员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的,有心上奏朝廷吧,又怕杨一知道后收拾自己,别的地方不好说,在这大别山区,弄死个把人,然后说是土匪干的那实在是太简单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当瞎子聋子,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这样还有几天好日子过。
就在杨一在大别山干的火热时,苏北江南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石达开和陈玉成在芜湖扑了个空,杨一没打着。使远在江西湖北的曾国藩在石达开掉兵回师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在重新召集人马后,曾国藩又进逼武昌,和秦日刚李秀成打了几仗后,双方都没捞着便宜,各有死伤。但曾国藩在从湖南各地征召来的新兵补充下,最近又弄了笔钱从英国佬那买了一批洋枪洋炮,这样一来,太平军在武昌的部队开始有些吃紧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一直以来江南江北大营的存在对洪秀全来说是最大的威胁,现在琦善被搞定了,姓杨的算他厉害,溜的够快。曾国藩那有秦日刚和李秀成在,武昌守个一年半载的也应该没问题,是时候该回头收拾向荣了。洪秀全下令,一定要利用眼下大军云集江南的机会,消灭江南大营,消除对南京威胁多时的最后一股力量…江南大营。
命令一下,石达开立刻率部沿江东进,扑向常州,陈玉成也回师扬州,从扬州杀往镇江,在两位太平军有名的猛将指挥下,李时贤又带南京守军一部出战,三路大军二十余万人齐头并进,杀向清军经营多年的江南大营。向荣的江南大营很快招架不住,镇江首先丢失,向荣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