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娉乔皆诹呐诨飨乱丫鱿侄啻Φ乃荨@钚愠删龆ń裉焱砩习蜒笄苟佑蒙希仍诙拍衔魅欧⑵鹈凸ィ戮淖⒁饬Γ缓笕醚笄苟油换魑髅牛∫徽匠晒Α?br /> 天黑了,在新一轮的炮火准备后,太平军利用夜色的掩护,对六安城发起了连续不断的冲击,东南西三门枪声,杀声四起,只有北门,依旧是一片安静。李秀成迭次使用兵力,拼着巨大的伤亡,对六安城发起持续了接近三个小时的进攻,在是开战以来太平军进攻最猛烈的一天。一个部队被打退,李秀成毫不犹豫的换上另一个队伍,让退下来的部队抓紧时间休息,再组合成下一次进攻的部队。
“侯爷,赵大人的部队被打下来了。”
“知道了,让钱大人带本部人马上。”
“钱大人的部队也下来了。”
“让孙大人上。”
李秀成面无表情,一次一次的重复发布进攻的命令,一边的李开芳看不下去了,走到李秀成的身边道:
“侯爷,伤亡太大了,让洋枪队上吧?”
李秀成面无表情的看着六安方向,冷冷的回答:“不,还不到时候。”
战斗持续到夜里十二点,守卫东门新军的弹药终于告罄,士兵们刚用石头和刺刀把太平军的进攻打下去,但很快太平军又展开新一轮的进攻,在连续不断的猛攻下,太平军终于在东门登上城墙,打开了数个突破口,杀红了眼的新军也端着刺刀冲上前,试图把太平军打下去,双方在东门上展开肉搏。
“大人,东门告急。”
“大人,西门告急。南门告急。”在不断的告急声中,太平军在三个城门都取得了突破,三门都进入了肉搏混战的局面。
“大人,让预备队上吧。”一师长李有财小心翼翼的劝一脸严肃的聂士成。
“不行,通知各门守城指挥官,凡是丢了阵地的就别回来了。”
“大人,让我们团上吧。”这时候炮兵团长许志高跑进聂士成的指挥部。
“你们行吗?”聂士成犹豫道。
“怎么不行?反正我们炮弹也打完了,让我们上,我们手里也有枪嘛。”许志高一心求战。
“好,你带部队上去,哪里有危险你们就去哪里,一定要把发贼给我打下去。只要坚持到天亮,到时候我派上预备队,胜利就是我们的。”聂士成目光炯炯的注视着许志高。
炮兵团上去后,很快就配合原有部队,把太平军又一轮的进攻打下去了。但太平军似乎是死不完似地,很快又展开更猛烈的进攻,在惨烈的战斗面前,双方都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战斗在胶着中进如了凌晨。
“侯爷,伤亡太大了,我们都打进去五万多弟兄了。让洋枪队上吧。”
“不,清妖还有后备力量,现在就动用洋枪队,我们一夜的努力就白费了。”李秀成不为所动的回答,但面部表情明显的有点扭曲。想了一会,李秀成对李开芳道:“我到前面去看看,有什么情况马上通知我。”说着走出了指挥部。
再有一个小时,天就该亮了,而新军在太平军不记伤亡的疯狂进攻下也在苦苦支撑,三万守军已经伤亡过半。太平军连续在三个城门都打开突破口,并且在不断的稳固获得的前沿阵地,太平军开始不断从突破口涌入六安城。
“大人,再不上预备队就来不及了。”李有财几乎都快哭出来了。
聂士成神情落寞地说:“好的李秀成,今天我们就拼个鱼死网破。通知预备队,马上出动。另外把警卫营给我派到北门,加强那里的防御。”
李秀成看着已经登上城墙的部队陆续不断的被新军打了下来,李秀成紧绷了一夜的脸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天就该亮了,可对李秀成来说,有这一个小时就足够了。
“通知李开芳,让他亲自带着洋枪队上。”李秀成终于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再略做炮火准备后,李秀成命令太平军对四门同时发起进攻。安静了一夜的北门最终成为最关键的战场。李秀成清醒的认识到,这是双方的最后一战,所以他投入了所有能用上的部队,六安守军终于支撑不住了,四门都先后被突破,双方不断的在城墙上展开肉搏。尤其是北门,李秀成把最后的炮火都宣泄到了这里,把最精锐的部队也投到这里,很快太平军就突破了北门的防御,六安城岌岌可危。
就在李秀成以为胜利在望,聂士成准备亲自带着指挥部的文职人员增援北门的时候,就在六安城危在旦夕之时。六安城的西面,响起了聂士成熟悉的82毫米迫击炮发出的爆炸声。进攻西门的太平军背后一阵混乱。刘丽川带着金寨的援兵到了,消息传开,经过一夜血战的新军顿时士气大振,鼓足余勇,把太平军的进攻又打了下去,战局终于朝对新军有利的方向发展,尽管这时候李秀成手里还有近八万部队,但这六安城已经再也不可能攻克了。
“妈的!!”李秀成英俊的脸型开始扭曲变形:“林凤祥呢?他的两万骑兵到哪里去了。”李秀成歇斯底里的叫道:
但李秀成不知道,林凤祥再也听不到他的叫骂声了。两万骑兵已经被刘丽川精心设置的陷阱消灭,林凤祥战死。
就在李秀成对六安发起进攻的第一天,刘丽川就一直在为增援六安做不懈的努力,刘丽川手里只有两千的骑兵,其他的都是步兵,而城外的林凤祥有两万多骑兵,金寨距离六安不远,但沿途地形相对平坦,骑兵比步兵更有优势,失去城墙护卫的新军,更本不可能有效的增援六安。但刘丽川还是想出了办法。
金寨城东,是一片平坦的原野,根本没有可以设伏的战场,林凤祥没想到,就在这平原上,刘丽川给他上了一课,如何在平原上伏击敌人的一课,教训是深刻的,是林凤祥用生命为代价体会的。
就在刘丽川为如何打破林凤祥的骑兵阻击,增援六安绞尽脑汁的时候,刘丽川手下一个从上海军校毕业的连长想出了办法,那就是战壕,利用林凤祥以为新军不敢出城的心态,利用夜色的掩护,偷偷的派兵出城,在城东五里坡这个地势相对高的地方,连续挖了两个晚上的战壕,经过伪装后足以把部队隐藏起来。前天夜里,刘丽川偷偷把部队派出城,悄悄进入伏击阵地,然后派出所有的骑兵部队朝六安方向发起进攻,为了不让林凤祥怀疑,骑兵团的兄弟们打的很惨,两个团的骑兵在战斗结束后只剩下三百余人,傍晚,他们还是成功的把林凤祥引进了刘丽川预先设计好的埋伏圈,依托战壕的新军,利用密集的机枪扫射和迫击炮的火力,把林凤祥的两万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太平军是百战之师,尤其林凤祥的部队更是北伐留下的精锐,很快就从混乱中恢复,打算利用骑兵的速度突破新军。如果林凤祥当时就决定突围应该是能杀出去的,但林凤祥选择了对新军进行反击,他认为这是消灭新军的一个大好机会。没吃过苦头的林凤祥不知道,机枪、大炮加上密集队形步兵的齐射,根本就是骑兵的克星,顽强的骑兵与太平军激战三个多小时后,林凤祥才知道情况不对,可在时候再想撤退已经来不及了,新军的残余骑兵部队绕到后面,拼死挡住了太平军的归路。战斗进入夜晚,刘丽川精心准备的大量火球,照亮了整个夜晚,没有影响机枪大炮的攻击视线,战斗持续了四个小时,太平军的骑兵部队在林凤祥被一颗炮弹的弹片击中身亡后开始崩溃。获胜的新军只留下少数部队打扫战场,其他人在刘丽川的带领下,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六安,终于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战场。
六安城就在眼前,可李秀成却觉得它是那么的遥远,尽管李秀成一度觉得胜利距离自己是是那么的接近,但他还是功亏一篑。其实刘丽川带来的援兵并不多,不过五千多人,为了消灭林凤祥的骑兵,新军也付出了近六千人的代价。但李秀成知道,自己的部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在白天,密集的机枪火力和大炮的射击,根本就是步兵的坟墓,对手援兵以到,弹药给养应该也得到了补充。思之再三,李秀成终于下了决心。
“命令部队,边打边撤防止清妖追击。”万般无奈的李秀成终于放弃了占领六安,消灭大别山区新军的计划,尽管太平军为此付出了伤亡十万多人的代价。但最终李秀成还是不得不放弃。
望着太平军有序的阻击和缓慢的撤退,聂士成不由感慨。
“李秀成,将才也,这样的人才被太平军所用,怎么不叫人惋惜。”
天色终于大白,刘丽川带着警卫连在炮火洗礼多日的六安城墙上找到了聂士成,两人见面后都觉得这次见面恍如隔世,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半天没有说话,只看见两位汉子的眼睛中泪光流动。朝霞映红了天边,鲜血染红的战场,晨风中萧索的战旗,战场上的挣扎和哀鸣,构成一幅怪异惨淡的图画。
太平军缓缓退回庐州和三河,回到三河的李秀成很快就为自己的决定感到万分的庆幸,因为就在当天下午,经过长途跋涉的上海新军,出现在了庐州城下。杨一没有想到聂士成能迫使李秀成退回庐州,聂士成对太平军的主动撤退好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开着太平军离开,不甘心的聂士成把手里最后的骑兵派出去,对太平军进行骚扰性的进攻。
太平军比杨一早一步进入了庐州,赶到庐州的杨一也只能转道绕开庐州,前往六安和聂士成会合。
二次庐州战役结束。李秀成在付出近十万士兵的代价后,无功而回。六安守军损失三万余人,而杨一偷袭庐州的计划也没能实现,双方在庐州一带有开始了新一轮对峙,不过这次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新军损失的兵员很快就从大别山一带的各个县的团练中得到补充。李秀成虽然也得到一定 的人员补充但他的洋枪和弹药已经减少到两万五千。火炮在撤退中也被新军派出的小股骚扰部队破坏了十几门。李秀成的弱点更弱了。
六安之战结束后,李秀成收缩兵力,放弃了庐州外围的据点,集中兵力开始死守庐州。杨一到了六安后,由于来的匆忙,连120毫米重迫击炮团都丢在了泰州,聂士成的部队就更别说了,损失了连死带伤将近一半人马,子弹都没多少了,炮兵在防御六安的时候都当步兵用了,炮弹是一发也没了。杨一本有心趁李秀成兵败之际打下庐州,但苦于庐州城墙坚固,粮食充足,李秀成又死守着不出来,硬打庐州明显不现实,只能催着上海方面尽快的把弹药送来。
由于黄河决口,山东和河南出现大片的黄泛区,道路艰难,从苏北来的道路由于陈玉成和李秀成都加强的防御,根本就走不通,只能 先用船队把弹药运到天津上岸,再转道河南,绕个大圈子才能到六安。等到杨一需要的弹药完全运到六安时,已经是六月底了。六月底的稻子抢收抢种的季节,杨一知道李秀成面对满地的粮食是绝对会动心的,只要李秀成出来抢粮食,这仗就好打了。杨一亲自带了两个师的部队驻扎在庐州城外,就等着李秀成出来。可杨一还是失望了,李秀成看着城外的粮食根本就无动于衷,还是死守着庐州不出来,眼看城外的粮食都被农民收完了,稻田里也种上了新的稻苗,李秀成还是没什么动静,杨一总觉得有什么不对,但又想不出来是什么地方不对头。
夜晚,已经是下半夜了,庐州城的北门悄悄的打开,一辆辆马车借着黑夜的掩护,无声的驶进庐州。一队新军的巡逻队照例在这一带做常规的巡逻。
“头,你看前面是什么?”一个士兵指着前面艨艟的影子对巡逻队长道:
“我看看,好象是车队啊。”那队长也看见了。
“哎呀,不好,发贼在偷运粮食,赶快放信号。”
一个士兵匆忙的掏出信号弹,正准备点火,一阵密集的弓箭呼啸而至,马上的巡逻队员纷纷倒地。
“快跑,有埋伏。”队长话还没落音,一支箭镞就扎在他的肩膀上,只见他在马背上晃悠了一下,勉强稳住身型没掉下来,接着催动跨下的马儿跑起来,向着新军营寨的方向跑去。
新军驻扎在庐州外已经十几天了,军营门口的岗哨也无精打采的看着远处,滴答、滴答,滴答,一匹军马缓慢的向军营走来。站岗的士兵听见响动,也都打起精神往远处看去,马儿越走越近,借着依稀的月光,岗哨可以看见马背上驮着一个人。
“好象是骑兵巡逻队的马。”一个眼尖的岗哨说到。
“我出去看看,你们看着点,有什么不对就开枪报警。”一个岗哨说着就跳出去,奔着那马就跑过去,很快他就跑回来,嘴里还大声叫唤着:“快,赶快通知大人,李秀成在往城里运粮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