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焖俚幕赝范ァ?br /> 一辆马车,两个小厮,十几个骑马的新军警卫组成的队伍,逐渐消失在杨一的视线内,杨一站在高处不断向远处眺望,一直到队伍消失在远处的天际。
张键默默的站在杨一后面,等李鸿章一行彻底的看不见了 ,这才说到:“大人,你既然如此看中少荃,又怎么让他就此离去?”杨一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看着张键,张键赶紧笑道:“别,大人,我可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这次我还真的找不到足够的理由来解释这一切。”
杨一呵呵一笑,露出狡猾的表情道:“这么说,你还是找到一些理由了?”说着杨一慢慢的往回走。张键紧跟在一边,边走边说:“少荃是个人才,大人这般作态,无非是想收拢他。可这个理由还是不够充分,我昨天想了一夜,也没想明白大人你真正的用意。”杨一停了下来,看了一眼张键:“哦? 先生倒是说看,什么地方理由不充分。”张键道:“大人既然这么问,我就把心里想的说出来也好让大人帮我解释一下这心中的疑惑。”
二人回到亭子里,杨一和张键坐下,张键一坐下就开始说:“如果我没猜错,大人在给曾国藩的信里一定是让他向朝廷推举李少荃,大人也上表附之,如此一来,李少荃飞黄腾达之日必不远也。李少荃雄才大略,如果不能为我所用,今后必定是大人起事后的强劲对手,这样的人才大人既然用不了,就应该毁了他,大人如今这般做法,我看不妥,不如派人在半路上…。”张键说到这的时候,不由自主的看了看杨一,发现杨一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当下张键站了起来,示意亭子外的警卫营长进来。这时杨一才道:“先生,算了。”张键听了一愣,但也只好作罢,慢慢的坐了回去。
杨一给自己和张键倒上一杯酒,先喝了一杯这才说话:“我对少荃如此,原因先生说对了大半,另一小半其实是我的私心,不留李少荃,我其实是想给自己留下个对手。我相信,李鸿章会成为一个好对手。”其实杨一还是没有把自己心里真正的想法完全说出来,凭着对历史上李鸿章的了解,杨一对李鸿章还是抱着一份希望,也正是这一份希望,给日后的杨一王朝留下了一代贤相。杨一这番话犹如一块石头丢到水里,在张键的心里荡起一阵阵波纹,一个人一辈子能有个好对手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
“大人,陈玉成那来信了,部队在衢州集结完毕,不日即可入赣。难道大人真的想和曾国藩联手灭了石达开?”张键与杨一骑马并行,缓缓的在官道上往上海去。杨一听了微微摇头道:“告诉陈玉成,打通去湖南的道路就给我停下来,这石达开还是留着的好。”
李鸿章告别杨一后一路西去,经过五天的赶路,终于达到衢州,这时候,从海路运来的军火也在新军的押送下,于两天前达到温州,从温州下船后再转道衢州。一路上李鸿章虽然不太理解杨一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线。眼下江西在石达开手里,来的时候李鸿章是绕道走的,但李鸿章本着这几天对杨一的初步了解,知道杨一这样的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李鸿章想的没错,就在李鸿章转交给杨一的那封信里,曾国藩提出了与新军联手打击江西石达开部的建议,杨一在接信的第二天,派人回信表示同意还约定了开战的时间,同时派陈玉成率所部三万人马从杭州西进衢州,逼近江西。一直被石达开压的死死的曾国藩在得到杨一的同意后,立刻命令曾国荃和鲍超帅四万精兵从湖南株州出发,与陈玉成东西呼应。李鸿章到达衢州后,陈玉成亲自接待他,并把这次的作战计划告诉李鸿章,李鸿章这才明白杨一的用意。明白真相的李鸿章便在衢州安心等待军火的到来。
九月中旬,酝酿多时的新军突然杀出衢州,一路上太平军挡者披靡,守卫上饶的一部分太平军甚至干脆就投降了陈玉成,攻克上饶后,陈玉成率部直奔鹰潭。与此同时,曾国荃和鲍超也出兵江西萍乡,一路东进,太平军措手不及,湘军进展顺利。石达开闻讯后,立刻下令江西境内的部队收缩到南昌一带,准备依托南昌坚固的城防固守,等待援军。鹰潭不攻自克。陈玉成在占领鹰潭后并没有继续进军南昌,而是命令大部队就地休整,派出小股部队往抚州方向活动。湘军进入江西后,连克宜春、新余后,曾国荃和鲍超本打算趁机攻打南昌,但由于得不到新军的配合,鉴于南昌防御坚固,太平军收缩的很快,两人也只能转道抚州,打算先于新军会师后再图谋南昌。九月底,新军湘军会师抚州,浙江与湖南之间的通道被打开。抚州会师后,曾国荃与鲍超前往鹰潭会见陈玉成,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单论朝廷的官职,陈玉成是不如曾国荃和鲍超的,所以尽管不愿意,但对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友军将领,碍于朝廷礼制,陈玉成还是亲自出城五里,迎接这两位。
对陈玉成,曾国荃和鲍超是多少有点不屑的,主要是当初在安徽战场陈玉成把清军弄的太惨,大家仇比较深,可如今湘军弄不动石达开,还要多多依靠新军,所以对陈玉成这个新军在江西的最高领导,两人只能虚于委蛇。陈玉成官职比这两位要小,按理来说,应该是陈玉成来拜见他们,可如今有求于人,他们也只能是登门拜访。
鹰潭地方不大,从抚州出来后,两位因心中有事,起了个大早,而后一路快马急行,当天下午三点左右,就已经能远远的看见从鹰潭出来迎接他们的陈玉成和其他下属。两人放慢速度,慢慢的来到迎接的队伍前,只见那当先者气度不凡,且其他人都是跟在他后头,来人正是陈玉成。多年官场的两人一眼就认出了来人就是迫杀琦善,数破江北大营,杀的胜保闻其名就逃的陈玉成,当即远远的翻身下马。陈玉成也迎着上前对两人施礼说:“两位大人,一路辛苦,玉成军务繁忙,未能亲自登门拜访,实在是失礼的很,望两位多有见谅。”曾国荃和鲍超赶紧回礼,同声道:“曾国荃(鲍超)多谢陈大人亲自相迎。”接着曾国荃道:“此次两军配合作战,还要多多仰仗陈将军。”
“两位兄台,一路可好,少荃在此等候多日了。”这时候站在陈玉成后面的李鸿章才站了出来说话。原来李鸿章也押着军火来到鹰潭,听说两人前来,也跟着出来迎接他们。
“少荃,你也来了。”鲍超一个大步上前,与李鸿章见礼。这鲍超和李鸿章关系一向不错,鲍超是个粗人,他本来就不喜欢陈玉成,对陈玉成停留鹰潭,不进军南昌本来就有看法,这次也是曾国荃拉着他来的,和陈玉成客气两句后,正觉得无趣的紧,看见李鸿章当然高兴的不得了。
众人一番客套后,一起向鹰潭城行去。一路走来,最让鲍超眼红的就是新军的装备,早就听说新军装备都是从洋人那买来的最新式武器,今天一见,果然如此。而曾国荃注意到的是新军的军容,随行的新军行军时步伐一致,队列整齐,一看就是支勇猛之师,曾国荃心里对新军首领杨一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当晚,陈玉成设宴给两人接风,酒宴结束后,陈玉成和李鸿章带着两位去看从上海运来的军火。
一杆杆油光蹭亮的新式步枪看的曾国荃和鲍超两眼发亮,鲍超干脆就抓起一支枪,一会拉枪栓,一会瞄准,开心的不得了。曾国荃显得要老成一些,但是他看到造型奇特的迫击炮的时候还是起了好奇心,围着迫击炮看了半天。两人光顾着看武器,等到想起陈玉成他们还在旁边时,天已经很晚了,于是便回到陈玉成给他们安排的驿馆住下。
第二天,曾国荃和鲍超又找到陈玉成,性急的鲍超一见面就问陈玉成:“陈大人,不知道你部什么时候向南昌方向开拔,到时候大家联手把发贼给撵出江西。”陈玉成根本就没打算打南昌,按照杨一的命令,打通浙江和湖南的通道就是完成任务,这打南昌的事就不要去参合了。所以鲍超问的时候,陈玉成推脱到:“鲍大人,这南昌城坚粮足,石达开收缩的又快,眼下的南昌城里有十万大军,你说这仗怎么打?”鲍超听的心里一堵,刚想说什么,旁边作陪的李鸿章在后面偷偷拉了拉他的衣服,鲍超这才不再吭声,坐了回去。曾国荃是看明白了,陈玉成压根就没打南昌的意思,其实就凭新军现在的装备,攻打南昌城里那些拿着大刀长矛的太平军,应该是可以打下来的。曾国荃想明白后反问陈玉成道:“陈大人,你以为该怎么打?”陈玉成早就料到他们回这么问,立刻把想好的话说了出来:“两位大人,要打南昌,首先是要有足够的炮火,可我军这次出击江西,为了达到行军隐蔽,出其不意的效果,所有的重炮都还留在杭州,所以至少要先等重炮达到才能发起进攻。其二,这敌军撤退的时候,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战术,眼下在这江西境内,我们是一颗粮食也买不到,总不能去抢百姓的粮食吧,那样我们还不如不打这仗呢,所以嘛还要等粮食从浙江运来,准备一段,我军自然要对南昌发起进攻。”鲍超一听陈玉成的推脱之词,立刻就站了起来,李鸿章拉都没拉住。鲍超高声说道:“陈大人,兵法云:兵贵神速,眼下发贼困守南昌如惊弓之鸟,我军当趁胜追击,一举克之。”说着鲍超对陈玉成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情。鲍超一向看不起太平军这些泥腿子出身的将领,认为他们不懂兵法,打仗就是靠人多。陈玉成这么个聪明人哪里听不出鲍超的意思,但又不好翻脸,正好接着这个台阶,说声:“在下没读过几本兵书,对兵法知道不多,总之这南昌城现在是不能打,两位想打,不妨自己去打,陈玉成不送了。”说着转身离开。
陈玉成这么一走,曾国荃他们三个也只好自己离开,回到驿站后,李鸿章就说鲍超:“我说鲍兄,你也太糊涂。且不说陈玉成现在是杨督的爱将,但就眼前的战局,人家就比你看的清楚。”李鸿章怎么一说,鲍超虽然不服气,但鲍超知道,这李鸿章说话一向有道理,鲍超也不反驳,只是问到:“少荃你倒是说说看,陈玉成哪里看的清楚。”李鸿章哪里会不知道鲍超心里想法,笑着说到:“鲍兄,你还别不服气,这太平军撤退那是主动撤退的,走的时候还实行坚壁清野,说明发贼根本就是打算利用南昌的坚固防御消耗我军,等我们在坚城之下屡屡受挫,士气低落的时候,再打我们一个反击,我看你怎么收拾这局面,再说了,发贼在其他地方还有近五十万大军,是那么好灭的吗?还有,你居然讽刺人家不懂兵法,这陈玉成当初横扫江北,那岂是普通之辈?没当场和你翻脸,那就是人家有肚量。”鲍超这才觉得自己是卤莽了,便道:“那我这就去给陈玉成赔个不是去?”曾国荃想了想说:“算了,我们还是先把军火押回去,把情况报告大哥再看他怎么说。”三人决定后,第二天便向陈玉成辞行,陈玉成客气几句,送到城门口了事。三人回到新余,李鸿章便立刻回株州见曾国藩,并把杨一的信转交给曾国藩。曾国藩在看完信后,把信递给李鸿章看,然后叹道:“杨一果然不凡,有宰哺天下之才,我大清有此能臣,不能说不是一种福气。”李鸿章接信一看,这才知道,杨一在信里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希望曾国藩能尽快向皇帝推举他,杨一一定帮忙云云。最后曾国藩又说到:“少荃,我想我应该找个机会去见见这位我汉臣中的楚翘。”
由于石达开果断放弃一些地方,退守南昌一带,加之杨一并没有消灭石达开的想法,江西战局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湘军虽然有心拿下南昌,但没有新军的配合,而太平军在这次战役中的损失并不大,江西湖北境内还有数十万大军。10月,在湖北与湖南交界处,石达开对湘军展开猛攻,岳州一带情势危机,彭玉麟,李续宾频频告急。曾国藩把新买来的武器全都用到这一线,这才稳定住阵脚,11月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双方在都付出相当的代价后,又基本回到开战时的状态。江西方面,陈玉成一直不肯出兵南昌,如此一来江西方面湘军自然就更没实力攻打南昌。时间进入12月,曾国藩筹划着到上海,对杨一进行一次专门的拜访。
•;•;•;•;•;•;•;•;•;¥¥¥¥¥¥
伦敦,两院的议员们正在激烈的争论,争论的话题来自英国驻华大使的一份对华开战的建议。一个议员说到:“中国市场,我们不去占领,别的国家也会去占领,目前中国对我们开放的口岸还很少,必须用武力迫使这个古老的王国对我们全面开放。”还有一个念头这个议员还没说出来,那就是鸦片的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