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兽医
了这些我都是在一本叫做《海东诸国纪》的书中看到的,这本书是我的前任,曾做过朝鲜王朝领议政的申叔舟编的汉文书籍,很好懂的,不要说我不对日本下功夫,其实我一早就在留意了。
“安东尼奥你在那里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么?”我问道,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不知道多得意呢,但是对于日本的事我还是很关心的。
“怎么会有危险呢,我的战船所到之处,这些倭人都争相相迎,不知道又多热情,还主动把美女送给我。”安东尼奥信誓旦旦的说道,可是一看他目光闪烁,就知道这小子没说实话。我冲高卡乌斯说道:“
“亲爱的高卡乌斯,还是你说吧,我听说倭人禁止你们进港,怎么会这么容易就回来了呢,真的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么?”
还是高卡乌斯老实,一五一十的把缘由说了一遍。原来高卡乌斯刚刚改进了火炮,想装在船上试验,我不在这段时间安东尼奥没有事情做,简直淡出鸟来,趁着这机会怂恿高卡乌斯把火炮装在他的船上,说是要帮他试验,于是载着高卡乌斯扬帆远航,中原他不敢去,怕碰到我的战船,再说一路平坦也没什么劲,于是他将船驶向了日本,结果不问可知,日本原本就禁止外国船只靠岸,尤其是他这样装满了火炮的西洋舰船。
葡萄牙本来就因为禁教事件和日本结了仇,何况当年丰臣秀吉没少杀外国传教士,所以安东尼奥自然也就不会和日本人客气,一言不合,凭着自己的坚船利炮就轰了过去。伊丽莎白号的火力本就仅次于子龙号,再加上它的机动性,安东尼奥大呼过瘾,在日本沿海闹腾了个够,把整个九州岛弄得乌烟瘴气,日本海军派船来追击,他就跑。单以船速论谁也不是伊丽莎白号的对手,再加上强大的火力,那些追击的战船都喂了王八。安东尼奥越打越狂,不断的骚扰,将高卡乌斯设计的火炮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圆满的完成了火炮试验工作,并且顺手牵羊弄了不少的日本花姑娘。
听完高卡乌斯的讲述,我哭笑不得,我是应该表彰他俩呢,还是应该惩罚他俩,不听军令擅自出航,并且私自和敌国交战,好在日本人把帐都算在了葡萄牙人身上,伊丽莎白号可是典型的西方帆船构造,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是我的战船。
“亲爱的李,难道你不为我高兴么,你不为我祝贺么?我可是取得了全胜啊,而且还骗来了那么多的美女。”安东尼奥沾沾自喜的说道。
“安东尼奥,你还好意思说,你有的我的命令么,没有命令就私自出航你知道按照军律要治什么罪么?”我脸一板冷冷的说道。
“这,这!”安东尼奥说不出话来,灰溜溜的低下了头。高卡乌斯在一旁为他争辩道:“李,我们这也是迫不得已,你知道这些该死的倭人如何对待天主的信徒么?这些该死的异教徒他们为了鉴别出潜藏在民间的天主教信徒,竟然将带有圣母玛利亚和耶酥浮雕的铁板放置地面,命令百姓逐个从圣像上走过,以便甑别出是否信仰天主,那些信徒因拒绝践踏圣像被逮捕。酷吏们对于坚持天主教信仰的男女信徒,居然使用火烧、冻馁、半身掩埋、裸体倒吊并在颜面烫烙十字架等酷刑,直到用竹锯锯断头颅或以荆棘捆绑焚烧的极刑。这些该死的猪猡!”
高卡乌斯狠狠的咒骂道,能让高卡乌斯如此愤恨的,那这事绝对的是够残酷,再说日本人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也就是吓唬吓唬安东尼奥,要不然将来性子野了,可不好管教。既然一向少言寡语的高卡乌斯讲情,这个面子是不能不给的。于是我说道:
“好了,看在高卡乌斯的面子上,这次就放过你了,不过记得,下次出航和柳将军或者是安将军打个招呼,至于倭国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这些野蛮人和我们汉人不一样,你不必把他们当人看,至于那些女人你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总之不要让我看见,我见到就烦。”见我松口,安东尼奥乐上了天。
“李,我就猜你不会介意的,你真是太伟大了,是的就像你所说的那样这些异教徒都不是人,和你们汉人自然不同,这些都是野蛮人,而我们才是文明人。对吧!”这家伙居然顺杆爬,难道给你个手电筒你就能爬上月球么。我笑着作势要给他一脚,被他灵活的躲开了,屋子里再次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好了,安东尼奥,咱们说正事,我这次找你是让你看看我绘制的这幅地图是否准确,还有什么差错了,另外也想和你们谈谈沙皇和苏丹(奥斯曼帝国对君主的称呼)的事,争求一下你们的意见,毕竟这事情你们要比我清楚。”
于是我给他们详细的讲解了目前我们所处的形势,以及在布尔哈通河流域发现哥萨克骑兵的事。众人围在地图前仔细观看,安东尼奥嘴上总是不闲着大呼小叫的。
“哦,李,这真是你绘制的么,简直不敢让我相信,他真是一幅艺术品,你看这里,还有这里我都去过,和你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偏差,难道你也去过吕宋和暹罗么?”见我摇头,就让他们更不可思议了,汤若望经安东尼奥证实了地图的准确性,不禁对我更感兴趣了,我所作的总是让他费解,所有举动在他看来都那么神奇,他嘴里不断的叨念“神奇的东方人,神奇的李。”自此凡是从外国的传教士,对称呼我大多都是“神奇的李”了,这就是拜汤若望所赐。
有时我不能理解这些古代人,更准确的说是这些古代的西方人,他们对宗教是如此的痴迷,我的利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听说我准备将来对俄罗斯用兵,并且惩罚日本那些该死的异教徒,三个人都十分兴奋,摩拳擦掌,就是我所提出的要求罗马教廷全力支持我,划分势力范围也满口答应。
“李,教皇会很高兴接受你的建议的,你是我们天主教的朋友,对于你的势力范围不经过你的允许我们是不会擅自布教的,这点你放心吧,相信有你的支持那些异教徒们会迷途知返的。”汤若望虔诚的说道,并且憧憬着未来。
我心里也暗笑,不知道日本人都信仰了天主会什么样子,会对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忏悔么,野兽终究是野兽,但是和野兽斗最好的是猎枪和猎犬,我才不会让一个汉人为了这些卑鄙龌龊的日本人而丢掉他们宝贵的性命呢!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三章 生动课堂
经过安东尼奥和高卡乌斯的修正我的这幅世界地图就算是炮制出来了。我命令画师将其复制多份,以备将来所用,这幅地图上在澳洲和南极洲的地方我标注成了大海,而且首次描绘了美洲,可以说这是目前最准确的世界地图了。带着这份地图我来到了平壤大学的军事学院。
这次在塘沽登陆,军事学院的很多学生都参加了,他们的表现是十分优秀的,否则这次登陆也不会如此完美。回到朝鲜后,我要求他们各自总结,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的探讨这次作战的成败,吸取教训。
像这样以真实战例为基础的教学我安排了很多,尤其是近些年的战例,我尽量找参加过这些战例的当事人来叙述当时战场的真实情况,从敌我双方的态势来分析战事的发展。
袁崇焕来到朝鲜后我并没有给他安排任何军职,以他执拗的性格即使我给他元帅作,他也不会答应的,于是我将他安排在了军事学院,希望他能从担任一些教学工作开始,可是尽管这样他还是不愿意,于是我干脆带他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战史课。
课堂仍然是按照杏林书院的方式布置为阶梯教室,门开在最后面,也是最高的地方,我和袁崇焕推门而入的时候,教师里的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讲台上的老师看见了,我示意他不要声张,拉着袁崇焕坐在最后一排。袁崇焕不明白我的用意,只得坐下来和我一起听老师的讲课。这节课讲的是情报工作在战场上的作用,所用的战例“恰巧”是宁远一战和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卫战。只听得老师在台上讲道:
“如何“用间”是兵法中很重要的一门学问,对此孙子曾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加以论述,为将者应当都有这个常识。战场上瞬息万变,对于情报的掌握也就变得至关重要,往往是谁先得到了情报,谁就能处于优势。下面我们就以宁远大战和今次的北京保卫战作为这堂课的讨论主体,来讨论一下情报工作在这两次战役中的作用。”
老师话音一落,下面的学生开是纷纷议论,一时间整个教师里乱哄哄的,更没有人注意到我们了,袁崇焕没有想到这一堂课居然是讨论他的,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十分有兴趣,但是又有些紧张,双目不断的巡视着教室,耳朵也是立了起来,全神贯注。下面讨论的差不多了,首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道:
“早在战国时代赵国的李牧对付匈奴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谨烽火,多间谍”。在这一点上八旗做的曾经很不错,明军虽有劣势,但是一段时间内也是有进步的,尤其是袁崇焕初战宁远的时候曾复信戳穿努尔哈赤声称有二十万大军的牛皮,指出其真正的兵力大约是十三万。由此可见明军不是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而且情报来源还是很准确的,如此一来稳定了军心,这一仗袁崇焕胜在情报上,这个情报不光是他所获得的八旗的详细军情,也在于八旗的情报极不准确。之所以八旗在宁远大败我看主因就在这个情报上面,袁崇焕初到宁远这时不足两年,权力不大,远不像北京一战有训练有素的关宁铁骑,这一仗他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红夷大炮。八旗之输也就输在了这个红夷大炮上,由于战前八旗没有注重情报工作,尤其是明军火器的改变,所以才会败得那么惨,败在没有准备,他们一直认为明军的火器和以往交战没有什么两样,可是一到战场上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火炮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是无法估计的,不在于杀伤力,而在于对心里的打击,让八旗措手不及。”
说到这那个学生点了一下头,坐了下来,周围的学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袁崇焕也陷入沉思,这一战之后他也曾反思过,确实这战他胜得侥幸,若是八旗得悉红夷大炮的秘密那么也不会那么盲目的攻击了,更不会因努尔哈赤受伤而撤军,那么最后的结果确实令人担忧,想到这里他如芒刺在背,对于这个学生的发言印象深刻。要知道我所选择的这个班,是整个军事学院里最精锐的一个班了,这里面的学生很多都读过书,并且历经战阵,再经过一年多的军事理论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水平自然不会很低。说起来也会头头是道,再说我很重视资料的收集和编撰工作,每次大战结束都会专门着人将其资料汇总收编,供军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研究学习,以往的战事大多只是史书记载并不详细,所以一切自然以身边发生的事为主,这样所得的效果自然不一般。
那个学生刚坐下又一个站了起来朗声说道:“吴雨龙说的我赞成,可我要说的是北京一战,北京一战袁督师所表现的让我很失望,至少这一战他没有重视情报工作,八旗六月初开始行动,可是袁崇焕直到月底才得到消息,这说明了什么呢?熟读兵书历史的袁督师不会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也不会不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但是在已经洞察到危险的情况下没能加强情报侦查工作,这应算是个令人遗憾的失算,以至于晚了二十多天才抵达京城,所以才会造成他和他的部下忠心勤王却遭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误解和猜忌。为什么北京百姓能为被魏忠贤陷害的左光斗、魏大中等人鸣冤叫屈,为被冤杀的功臣熊廷弼写演义小说加以歌颂,却唯独对袁督师变得那么冷漠残酷?光用民众的盲目和愚昧来解释好像也不够全面。我看问题就在这个情报上,袁督师情报工作没有做好,救援来迟再加上谣言和皇太极的反间计,这样的下场是必然的。”那个学生刚说到这里,立刻有人反对。
“孙福亮,你说的我不敢苟同,我看不是袁督师情报工作做的不好,也不是他不够重视,而是当时的情况使然。当时明军欠饷严重,永平、遵化等地刚刚发生兵变,袁督师的主要精力都在忙于安抚军心,防止兵变,而且军费不足情报工作必然也要打折扣。再加上皇太极精于谋略,又有范文程这样的重量级谋士划策,时机的选择和行动的保密工作可能都经过了周密安排。另外袁督师对皇太极的行动之大胆迅速可能也估计不足。这才是导致救援来迟的主要原因,真正应该下狱和对整件事情负责的应该是蓟辽总督刘策和办事不力的兵部尚书王洽。特别是王洽没有根据袁督师的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