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兽医
劾硐耄娜艘埠苌俪鲆謇夜妫侵徊还且恢止ぞ撸俏擞杏玫摹C献铀狄迫恢参薰馗鋈烁惺埽皇俏巳ナ迪滞醯溃谡庖坏闵衔航奈娜嘶棺龅暮懿怀沟祝还茉趺此涤捎谔乇鹪谝飧鋈烁惺埽沼谑刮娜司哂辛硕懒⑷烁瘢蛘咚凳侵魈逡馐叮舛院笫啦司薮蟮挠跋欤两癫凰ァ!?br /> 至于隋朝太短命,除了大运河,基本上乏善可陈。唐人倒是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东西,主要是唐朝国势昌盛,开疆甚广,但有一点应该注意,唐朝的开边武将,一多半是胡人。唐人留给我们的最大礼物其实是唐诗。想想看,谁不能背诵几首唐诗?那是深深渗入我们血脉里的东西,以致我们往往想不起它的年代和背景,而觉得它就是活的是我们的。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完全在于唐人的人格魅力,而与才气、见识倒没有太大关系。我口说我心,没有任何曲里拐弯,唐人的爽朗,实在令人神往啊!”
我极其神往的说道,众人也都被我的话题吸引,完全忘记了隆隆的炮声和喊杀声,我站累了干脆就坐在甲板上,众人也有样学样。陈真慧问道:
“按照李大人这么说唐人除了唐诗以外就再没有留下别的什么吗?”
“问的好!”我击腿说道,“在我看来唐人还给我们留下一件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民族融合,有唐一代虽然也历经兴衰可是当时的人并不像现在这样仇视胡人,长安城随处可见波斯和东瀛的商人,商队更是远达西方,可惜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到了宋代虽然商业发达,可是由于辽人、金人的崛起而使得有宋一代积弱难返,民族间的仇恨日益加深。虽然国势不堪,但百姓还是生活得有滋有味,由于发达的市民文化形成的有效传播,使我们在数百年之下也可以品味那种幸福了。这或许就是宋朝的贡献,在宋朝文人获罪远没有现在这样重的惩罚,所以文人敢说话,百姓也敢说话,官员们甚至直接抨击皇帝的不是,试问几百年后的今天还有这样的事么,我想没有了。”
“那大明朝呢?”侯方域问道,直接越过了元朝,本来我是想说说元朝的,其实元朝的最大贡献在于其行政制度中的独创:省。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各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省。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多端,有州、郡、国、道、路等,有的是行政单位,有的是税收单位,如宋朝的“路”,已经大致相当今天省的规模。而今天的省,却是从元朝的行省承袭而来。今天来看,县市一级时有变更,而省一级作为国家行政的基本支柱,其地位仍然雷打不动。
“明朝,我不知道,有人说,明朝是史上最坏的。我虽然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但却从明朝找不出一件像样的礼物拿给今天,也许他是对的吧。”我深有感触地说道,明朝干的最漂亮的事是郑和下西洋,但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要是没有这回事,大概我们还不用自己按着脑袋去总结那么多的“历史教训”。倒是曾经有英国人在考证郑和的分舰队最早到达美洲。因此我想,等到全世界都承认了这个结论,再把我的“不知道”划去不迟。不过看来希望不大,因为那位英国历史学家也太敢设计,居然说郑和的一支分舰队曾经从北欧穿过北冰洋返回中国。那么多西方探险家付出牺牲多少年都没办成的事,居然让中国人一次就干成了,我实在不敢相信。当然这条西北航线最后还是被西方人打通了,但那需要两年时间,船开到一半被冻住,等来年冰化了继续往前开,可能还需要破冰船帮忙,因此经济价值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怎么会呢,自洪武皇帝开国以来,大明朝已经历经二百年,《永乐大典》难道不是么?长城难道不是么?”方以智问道。
“方兄所说的难道就算明朝的功绩么,《永乐大典》不过是总结前人,而长城更不值得一提,它挡住谁了,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抑或是我李开阳,它谁也没有挡住,但是却挡住了大汉开疆拓土的决心,挡住了大汉威仪四方的脚步,看看如今的天下吧,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为官者只知损公肥私,不思百姓疾苦你说还要我说什么,还要我知道什么?”我质问道,一时间让众人哑口无言。
第八卷 东征西讨 第十八章 粮食和土地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民的问题,农民没有土地,土地上种出的粮食被剥削和侵占,农民饿肚子,天下就会动荡不安;中国的问题也是商人的问题,地位低下,屡受盘剥,官商勾结,天下财富不均;中国的问题还是文人的问题,死背八股,不知稼穑工商,思想狭隘,没有骨气……”随着我一一列举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众人脸色越来越难看,尤其说道文人的问题,更是让四君子等人灰头土脸。
“按照李大人说,文人就一无事处了么?”冒襄忍不住问道。
“也不是,文人当中尚有徐光启和李芝藻这样的大学问家,他们以自身才学用于实践,又从实践中得到知识这才是真正的文人,有所用,有所为的文人;还有像孙元化和黄宗羲这样的文人他们投身政事勤政爱民,当然更有像袁崇焕这样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这都是文人的楷模,他们尽到了一个文人真正的职责就是‘天下为公’。”最后我引用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天下为公”众人陷入沉思,四君子不是死读书的人,更不是没有责任感的人,只是传统的封建教育让他们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本领,但毕竟他们都年轻,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远比那些老学究们快。
“报告先生,洪承畴和马士英已经从南城败退,吴将军请命追击。”一名士兵报告道,四君子早就注意到这些人对我的称呼,称先生者居多,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帅。
“继续追击,不能给残军以任何喘息之机,告诉吴将军战士们辛苦了,但不能松懈小心敌人狗急跳墙反扑一口,一定要追着敌人的屁股后面狠狠地打,不能让他有时间祸害百姓。”我嘱咐道。
“是,先生!”那士兵领命欣然而去。
“四位兄台,在学问上你们要比我好,可是这治国之道仍需钻深,我准备在南京战事稍平息后送四位去曲阜,那里的大学正需要像四位这样的人才。”我一句话将四君子支到了山东,知识份子必须改造,尤其是四君子这样的受封建教育荼毒极深的士大夫,从此山东因为我这一句话成为众多文人墨客聚集之处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发源地。
且不说四君子去接受再教育,吴雨龙和佟养性已经率领大军追赶着洪承畴和马士英部向湖南境内进发,此时南明政权号称有百万大军,分别是:
黄得功3万
洪承畴10万
左良玉80万
安庆驻军(归马士英指挥)1万
淮安驻军1。5万
黄斌卿1。8万
李成栋(原史可法指挥扬州驻军)4000
吴材(马士英指挥)驻军(水陆部队)1万
安庆驻军5000
总计99。2万,这些都是各地驻军的上报数字,可以肯定实际人数远比这些数字少得多。就是这号称百万军队中的安庆和淮阳驻军已经被我军打残,吴材的水军大部投降,整个南明实力最强的就是所谓左良玉80万大军,不过这里面的水分可就大了,自从左良玉以剿匪的名义占据湖广以后,大肆扩军,在其辖区内征税,而且根本不将其税收上缴南京。其余的军队则主要依靠南京提供的军需和兵饷,而且军官们为了吃空饷大肆虚报数额,使得南京财政紧张,因此大军攻占南京后没有收没多少银子,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让我挠头。
如今整个中国各条战线上都在打仗,多尔衮的军队已经打到了伊犁,袁崇焕则亲率大军征战西北负责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部,然后进军四川云南,鳌拜的魔鬼军团在中原休整肃清各地匪患,南方这里又打得热火朝天,每天的军费支出都是极其庞大的。朝鲜和北方的国库已经告馨,望着南京小朝廷内的满地残砖碎瓦我可发了愁。
再次募集战争债卷,这显得有些不现实,我必须考虑政府的偿还能力,以目前的状况看没有三年五载财政状况很难好转,毕竟各地饱经战乱恢复生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钱从哪里来?更为挠头的是尖锐的土地问题,南方不同于北方,北方久经战乱很多都是无主之地,所以只要给农民足够的种子和粮食度过严冬和春荒,第二年便能自给自足。而南方则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很多地主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此时要是在南方宣布北方的土地政策一定会激发民变,可是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恶化,土地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那么就是将全中国都打下来又怎样,只能重复简单的改朝换代。
“打,就是将整个中国打个稀巴烂也要打!”我下定决心,必须拿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气魄来,更何况以我目前的军力绝对是最强悍的,还怕打仗么,我要打得他们心寒,既然这个决心以下,我也就放开了手脚,于是一道道命令从南京发出,送往全国各地的战场。
为了解决军费不足的问题,我宣布开始彻底清查江南占领区内的土地,按照个人持有土地的多少划分贫下中农,以及富农,地主成分,所有地主可按人口保留一部分的土地,其多余部分的土地要么上交,要么向政府缴纳土地赎买费,政府鼓励大农场主,但是反对任何形式的佃农和剥削,这些政策施行起来肯定会十分吃力,但是已经被我下了死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为了稳定局势也为了安抚农民,政府同样规定凡四十岁以下十六岁以上轻壮男子可参加新军,服役一年以上可申请进入正规军发放军饷,申请未得获准者满一年后回到故乡可分得口粮田,这一举措完全是为了稳定农民,只要抓住了农民那么胜利只是迟早的事。
这一政策一经宣布在整个南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四处叛乱纷起,各地地主很快就被佐良玉等南明旧臣拉拢站在了我的对立面,当然贫下中农此时成了北方政府最有力的支持者,参军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使得军营人满为患。
“先生,你这样做不行啊,光养这些士兵我们的财政就无法维持,更何况还要支持一线的部队作战。”李岩愁眉苦脸的说道。
“那你让我怎么办,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民就没有活路,还是要造反,我宁可让地主造反也不让农民造反,再说了这些地主造反正好,从即日起宣布凡是参与叛乱的地主一律没收其家产,被俘获后劳动教养5年。”我恶狠狠的说道,我可是长在阳光下的一代,社会主义的教育自然不能白受,虽然现在不能施行所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是十分必要的。
“先生,你?”李岩吃惊的看着我,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我是有意逼反这些地主的。
“李岩,你不需要问我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将来你会明白的。”我意味深长的说道。
李岩皱了皱眉,摇着头走出了我的临时办公室,毕竟他生在官宦之家,尽管也了解民间疾苦但是远不如这样能在理论的高度来看待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彻底方法。
土地国有化势在必行,只有国家掌握了土地才能进行合理分配,这是一个涉及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长远之计,不容我动摇。土地的问题暂时就这样处理了,剩下的需要我的军队用刀剑和火枪来将这些政策彻底的贯彻执行。对于军队的掌握,以及军队执行我命令的力度,我从不质疑,因为思想教育和向士兵灌输服从命令的准则从未改变。
接下来的就是平抑物价了,南京被攻陷后各种生活物资的价格直线上涨,很多商人囤积居奇,想大发战争财,尤其是粮食的供应严重不足。
想难倒我没门,别的不说稻米我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这几年朝鲜连获丰收,并且经过改良,朝鲜的水稻已经在辽河嫩江平原开始大面积种植,与此同时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的美洲玉米、花生、白薯等作物也在北方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得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
当然这些粮食还没有在南方市场出现,大多作为战备储存在东北,偏巧从这一年起北方那些五年免赋的土地开始纷纷到期,农民开始以粮食形式上交政府,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北方的粮食供给能力。
“告诉邓希晨的船队,不再在长江上瞎转悠了,干点正事,组织船队运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