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虎手
大概是避客,不敢出来。
外间的壁角下,三块石头架了一个灶,放置了一锅。
开门的是位年轻人,五官清秀,但脸色憔悴,破直裰穿在身上,脏得不能再脏了,用那双无神的大眼,茫然地注视着来客。
高翔一阵心酸,骇然叫:“周年兄你怎么落得这般光景?”
没有地方落坐,周启明以手掩面,颤声道:“是高年兄么?一言难尽……我……”
“到底底是怎么回事?”
“我……目下是待罪之身……”
“启明兄,快说!”
内间里、传来了嘤嘤哭泣声。
“里面是谁?”高翔再问。
“周伯母和大妹二妹。”李诗彦说。
“老天!这是怎么回事、伯父怎么了?”高翔惊问。
“在江宁府大牢。”诗彦叹息着说,摇摇头又道:“还有一月期限,案子不破、便将解往刑部大牢。”
“伯父是……”
周启明泪如泉涌,说:“海外寻宝专使抵埠,宝物存放在转运使衙门,宝物共有六大箱,其中一箱是六盒龙涎香。六盒香分为三品,三盒泛水,两盒渗少,一盒鱼景,每盒重六十斤。另一箱中,有八件无价至宝,其中一件是黑珍珠三颗,分为三小盒盛装。
一件是夜明珠,共有两颗。本来第三天专使要从陆地启程,由锦衣卫派人护送入京。岂知当夜有盗入室,偷走了一盒上品泛水,一颗黑珍珠。两颗夜明珠则全部失踪。一无痕二无迹,专使一口咬定是监守自盗,因此……”说至此地,周启明已泣不成声。
诗彦也泪下两行,叹息着说:“伯父一生清廉,官是肥缺,但家徒四壁。仅靠薄俸温饱、怎会盗取这种无用之物?幸而本城各有关衙门皆知道非同小可,万一惊动龙庭,不知要枉死多少人。好在专使也知道利害,谁也担不起这么大的风险。因此同意另造宝物清单。但这件案子决不可能不了了之。必须追个水落石出。限期两月破案、案不破周伯父便难脱干连。这案子内情复杂,金陵三剑客义不容辞挺身出面缉贼。许二爷亲自出马。在城门门碰上了一位青衣大汉。交给他一张字条,要他带黄金五百两至慈姥山交换消息。许二爷不放心,事先派人前住布置,没想到他竟死在慈姥庙。此外事先前往埋伏四人也从此失踪,生不见人死步见尸。回来禀报的人都说杀许二爷的人是高翔,你看糟不糟?”
高翔不住用拳捣击着掌心,剑眉一挑,说:“许二爷是如何被杀的,小弟不知道。
但我相信我察看现场所发现的线索,必可有助于这件头案的侦破。小弟已卷入旋涡,义不容辞。启明兄请多照顾周年兄一家、我将为此事倾力而力。”
“你打算……”
“我得找熟悉江湖动静的人设法。”
他独自告辞,取道迳奔龙江关。
南京有四大百局,永安镖设于龙江关。距清海寺不远,他希望在永安镖局能找到一些线索。
距大街街口还有百十步,路侧一座茅屋中跳出八名青衣大汉,对面的两株大树后,闪出两名穿青劲装佩长剑的中年人。右首那人相貌威猛,满脸虬须不怒而威,一双精光闪闪的虎目,似可看穿对方的肺腑,眼神慑人。
人影急闪,他陷入重围。
此须中年人拦住去路,用打雷似的大嗓门问:“你就是高翔么?”
“正是区区。”他戒备着说。
“那么,你就是杀了许二爷的凶手。”
“且慢血口喷人……”
“看你文质彬彬、不像是奸勇斗狠的人。”
“本来……”
“你牵涉到这种罪案,必定另有案后的主使人。”对方一直就没有让他把话说完。
“你阁下……”
“小兄弟,你告诉我主使人是谁,我负责替你开脱。在南京,我狂剑胡永济尚有这份能耐。”
高翔不曾与江湖人接触,除了知道金陵三剑客的名号之外。一无所拓,怎知狂剑胡永济是何人物?对方的口气饱含机诈。这点他可听得出来,淡淡一笑道:“阁下的话很动听,可惜在下与此事无关。”
“小兄弟,固执对你绝无好处。”
“不是固执,在卜确与此事无关,慈姥山适逢其会,在下到达是只看到尸体而已……”
“住口!你敢推得一干二净?”
“不是推委,而是……”
“小贼、看来你是不打不招不识抬举了。”
“在下也不想和你饶舌,少陪。”
狂剑无名火起,厉声道:“小贼,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阁下,你的嘴可得放干净些。”他微愠地说。左一声小贼右一声小贼,他听得十分刺耳不好受。
狂剑列是狂怒、举手一挥,大吼道:“擒下他,要活的。”
应声上来了两名大汉,两把铁尺左右一分。
他冷然屹立,沉声问:“你们是公人么?”
“咱们是许大爷的弟兄。”一名大汉答。
他用手向狂剑一指,问:“你呢?也是许老大的人?”
狂剑嘿嘿一笑、傲然地说:“胡某是许大爷的知交好友,彼此兄弟相称。”
“那么你们是非法捕人,形同打劫。”
“呸!你小子……”
“我问你是不是?”
“咱奉有本府官手谕逮捕凶犯。”
“拿来我看。”
“拿什么来?”
“本府推官大人的手谕。”
“气死我也,你这小贼……”
“你并末死,气死了反而是一场功德。”
狂剑暴怒如狂,大吼道:“快擒下他,打伤了无所谓。”
两大汉大喝一声,铁尺一扬,左攻上盘来一记“罡风扫云”,右攻下盘玫出一招“狂风扫叶”,上下齐至,居然迅疾无比。铁尺动处罡风啦呼呼,声势甚雄。
前面大街行人众多,后面静海寺中有不少游人,他必须及早脱身。
同时,他知道自己大事不妙,消息已经走漏,南京城必定侦骑四出,不消多时,他的真名与家世便会查出.那么,他的家……
他心中焦躁,两大汉扑上抢攻,登时引起了他的反感,也激怒得按捺不住了,一声怒啸,他手上用了五成劲,不闪不避不退不进,双手上下一抄,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速度,抓住了攻近的两根铁尺,猛地一抖。
两大汉一声狂叫,跃出两丈外。
狂剑大吃一惊,脸上变了颜色。高翔不想伤人,夺路便走。狂剑本来被这景象吓住了,未免太骇人听闻。但高翔一走、便以为这位书生般的年轻人定然是实力有限,心怯脱走,不由胆气一壮,大喝道:
“你走得了?”
喝声是同时抢出一剑攻向高翔的背影,剑出风雷发,刺向脊心要害。
人影乍合,尺影飞腾,高翔回向接招反击,“铮……”连声暴露,火星飞溅,铁尺完全控制了狂剑的中宫,每一尺皆险而又险地点向胸腹要害。
以狂猛快著称的狂剑胡永济,在江湖上算不了什么人物,但在南京可不含糊、手中创确有几分火候,真才实学不太差,但在高翔的铁尺下只能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手忙脚乱封招。发疯般后退、闪避。
蓦地,人影倏止。
八名大汉吓呆了,不敢上前。
狂剑的剑向外伸,气喘如牛,举剑的手在发抖,目定口呆如见鬼魅,僵立着不知如何是好。
高翔的铁尺尖,顶在对方的咽喉下,徐徐向上抬。
狂剑的下颚,也跟着向上抬,眼中涌现恐怖的表情。只要铁尺向前一送,保证穿破喉咙。
高翔冷笑一声、冷冷地说道:“如果在下是凶手、你哪有命在?”
狂剑死抓住剑不愿放手,喘息着说:“南京城臣虎藏龙,你撤不了野。”
“真的?”
“不管真假,你向许大爷打听打听。”
“在下不用打听。”
“你伤了胡某,便会付出代价。”
“不见得。”
“从三天前开始,许大爷已着手清查城内城外的姓高的人家,按图盘问,不久可查出你的底细,也许你的家小已经被大爷弄到手了,伤了我,你的家小便得补偿。”
高翔心中一跳,收了铁尺,厉声道:“在下已经表明态度,许老二的死与我无关……”
“你向衙门里分辩才有用。”
“你听了,在下的家小如果不在家,我不管是谁捣的鬼,是谁所为,谁便得付出可怕的代价。”
“你吓不倒人,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不是吓你,在下是当真的。”
“金陵三剑客不怕任何威胁。”
“你等着瞧好了。在下的家小如有三长两短,南京城里城外,必将鸡飞狗走,鬼口头神嚎。”
“那就等着瞧好了。”
“你给我滚!去告诉金陵三剑客,抓凶手他可以到慈姥山去抓,抓在下的家小。他将自食其果。滚!”
狂剑踉跄而遁,临行厉声道:“小狗!后会有期、你是走不掉的。”
“在下不致于走。”
“除了自首,你没有任何希望。”狂剑说完,撒腿便跑,急如丧家之犬。
高翔不再计较,心悬家中的安危,发疯般弃向城门。
从仪风门回到三山门,远着呢!
三山门的门槛高两尺,长两丈,似铁非铁,似石非石,据说是三宝太临从外国带回来的贡品,叫子午石。
远远地,他看到一个人站在城门槛向他招手。他脚下一紧,相距五六丈,那入低叫道:“不要回去,尊府已被封,伯父母已抓走了。”
“什么?什么人抓去的?”他心向下沉、切齿问。
“三剑客的老大,风雷剑客曹一元。”
二
在南京,豪门贵族太多,除了中山王之外,其他的人算不了什么;但在江湖人来说,金陵曹家是了不起的武林世家。虽则南京现在已不叫金陵,但大多数的人皆称金陵而不叫南京。
豪门子弟喜爱走马探花,江湖人则喜欢技击搏斗争强奸胜、在南京论剑术,金陵三剑客可说稳坐三把交椅的高手。
金陵三剑客中,最差劲的是擒龙客许二爷,最高明的是许二爷的胞弟摘星手许嘉祥。
最可敬的当然是三剑客之首风雷剑客曹一元、也以这位曹大爷最重江湖道义。
曹大爷为人疏财仗义慷慨好客,名不虚传,江湖朋友对金陵曹家,可说是无人不知。
老二摘星手则交游广阔,三教九流中都有他的朋友,而且颇获人缘,江湖朋友对他颇不陌生。
许二爷惨死慈姥山,同行的四位伴当生死不明。这件事本来就不平凡,闹了个满城风雨,再加上从慈姥山回来的人昏了头,将这件事大加渲染。把高翔说成千真万确活生生的凶手、把形势闹得更严重,更棘手。没有人肯冷静思量、没有人肯平心静气追查可疑线索,更没有人去分析其中细节是否合乎情理、终于把这件窃案闹得更复杂,更棘手。
窃案毫无线索、因此所有注意力,皆集中到许二爷惨死慈姥山这件事上来。许二爷本来是因访查窃案的线索而身死的,也只有从这件惨案上着手,方能查个水落石出,难怪曹大爷小题大作一得到消息便不顾一切,先下手为强,不经过官府,擅自逮捕高翔全家归案。
事情闹大了,暴风雨终于降临。
高翔还是个十八岁的大孩子,年轻气盛,少不更事,正是血气方刚的最危险年龄,外界年加的压力愈大.反抗愈为强烈,火来了哪管他是利是害?假使不是他出身书香世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曹家的宅院占地甚广,位于西郊蟠里驻马坡旁,是连栋四合院式的楼房,两厢有园,手有水榭,共有三十余栋大小房舍。
在应天府府衙西街闹区、曹大爷设了一间金陵酒楼。这座店只有两层,可是相当出色,往来来的食客,以江湖朋友占了多数。而这前来光顾的江湖朋友,大多数是来自龙汇关码头的旅客。入暮时分,也就是生意最旺,人客最多的时光。
黄昏降临,掌灯时分。
金陵洒楼食客如云,谁也没留意旁人是张三还是李四。二楼人声嘈杂,几乎满座,十余名伙计,似乎有点照顾不来,猜拳闹酒哗笑声此起彼落,豪放的笑声震耳,似乎这儿并非时食的地方,而是一处市集。
楼梯登登响,上来了一个年轻食客。高大、健壮、玉面朱唇,剑眉虎目,在英气勃勃中,略带三分秀气。青直踱、青绸灯笼裤、快靴、怀中未带防身家伙。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草草挽了一个道士髻。看外表穿着,他是江湖人;看器宇风标,却没有半点江湖味。
开店的招子雪亮,迎客的两名伙计一见他便手中—跳、暗暗嘀咕:“这人不等闲,八成是王候门逃出来鬼混,找乐寻欢的小少爷,得好好伺候、这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