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劫
苍寅点头笑道:“哪能不听?路上说。”
于是,老少二人联袂飞身离开了北郊。
途中朱汉民把经过由头至尾说了一遍。
闻听之下,只乐得苍寅一路笑得合不拢嘴。
欢谈不觉路远,似乎在转眼间便到了青云谱。
一进后院,苍寅便扯开嗓子大叫道:“你三个还不快来迎接?大元帅班师回朝了!”
这一嚷嚷立刻把聂小倩等嚷了出来。
聂小倩与霍玉兰一见这老少二人的神色,便知事成,当即喜上眉梢地急步迎上前来,道:“五老,民儿,都辛苦了!”
苍寅一个劲儿地摇头道:“不算什么,不算什么,为这种事跑断两条腿都乐意!”
转望独自发愣的霍玄、端木少华、岑参叫道:“说吧,你三个将何以谢民哥儿?”
敢情他把那一句也用上了。
那三位看看朱汉民,又看看苍寅,苦笑道:“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回事儿?”苍寅转望朱汉民笑道:“这敢情好,咱两个老的跑断了腿,小的说破了嘴,人家还全然不知是怎么回事儿……”
又转望三人,叫道:“快来谢这位扛着冰斧,拉着红线的人吧!”
三人刹时间明白了几分,同时一怔,一阵惊喜,三双目光齐集朱汉民,尚未说话。
朱汉民已然带笑拿出了三样东西,把司徒琼华的那块项佩塞到霍玄手里,道:“霍叔,这个是您的!”
把那玉钗塞进端木少华手里,道:“端木叔,这是您的!”
最后又把那白玉环塞进岑参手里,道:“岑叔,这是您的!”
然后,他拍了拍手,道:“这是侄儿为你三位讨来的,至于你三位的,改天找个时候,麻烦您三位当面交给人家,不容易,您三位可千万别委屈人家!”
那三位,没有一个说话,全愣住了!也因为过份的激动,六道目光紧注朱汉民,那神色难以言喻!
定过神来,霍玄浑身轻颤,咧着嘴,喃喃说道:“汉民,有你的,有你的!”
端木少华则激动地带笑说道:“汉民,叔叔不言谢了。”
岑参目光呆滞,一句话没说。
适时,聂小倩高兴万分的动问经过。
朱汉民遂把经过说了一遍。
听完,那三位向着苍寅兜头便是一揖。
苍寅哈哈笑道:“老要饭的功劳不大,可是看在这两条老腿份上,这个礼,我老要饭的受了,最要紧的,别忘了民哥儿的好处!”
聂小倩极为赞许地连连点头,含笑说道:“一举促成了三对好姻缘,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民儿做的好,民儿做的好,真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话锋微顿,转注那三位,接道:“我没有说错,司徒姐妹确是难得的好姑娘,我这做大嫂的可不许你三个有丝毫对不起她们的地方!”
霍玄仍在咧着嘴笑,道:“大嫂放心,他两个谁敢我打谁!”
苍寅道:“小霍,你自己呢?”
霍玄道:“我要敢就让他俩打我。”
一句话又听得苍寅哈哈大笑。
笑声中,朱汉民向着端木少华施了一个眼色,道:“端木叔,那灭清教主跟他那军师住在东湖百花洲上。”
端木少华目中异采一闪,道:“谢谢你,汉民,我知道了!”
霍玄讶然问道:“老二,你要干什么?”
端木少华笑了笑,道:“不干什么,想那两头不落空的办法而已。”
霍玄似不信,还想再问。
朱汉民连忙拦过话头,道:“娘,三位叔叔,依您几位看,灭清教主新聘不久的两位护法,有可能是何等人物?”
一句话引过了大伙儿的注意,端木少华向着朱汉民投过赞许而佩服的一瞥,聂小倩沉吟说道:“民儿,司徒大姑娘说,那是两个硕果仅存的大魔头?”
朱汉民点头说道:“是的,娘,民儿那位大婶婶是这么说的!”
霍玄又咧嘴笑了,好不得意。
聂小倩微皱眉锋,道:“现下武林硕果仅存的大魔头不多。”
朱汉民道:“可以说该不会太难想。”
聂小倩道:“西昆仑有位说起来该是你师叔祖的恨天翁!”
岑参插口说道:“大嫂,不会是他,当年在那布达拉宫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七场较技中,他败在夏大哥神功之下,他羞恼转回西昆仑,曾有今生老死深山,绝不再出西昆仑一步之誓言。”
聂小倩点头沉吟说道:“硕果仅存的大魔头,我只知道他一个,除了他还有谁?”
岑参摇头说道:“在大伙儿的记忆里,是没有了。”
聂小倩道:“而且那位司徒大姑娘说是两个!”
岑参皱眉说道:“这就令人费解了。”
苍寅突然说道:“管他呢,三个也好,两个也好,如今何必去伤这个脑筋,到了清明夜子时,还怕不知道?”
大伙儿都没有说话。
苍寅耸肩摊手,又道:“老要饭的功德完了,该回去了,你们歇着吧!”
说罢,他转身要走。
端木少华忽地说道:“五老,这回我跟您出去走走!”
霍玄张目道:“老二,你要上哪儿去?”
端木少华道:“想那两头都不落空的办法去呀!”
苍寅眨眨老眼,笑道:“端木娃儿,你莫非想去偷会你那未过门的媳妇儿?”
端木少华脸一红,笑道:“五老,这种事,要去我会找小霍跟小岑一块去,那彼此也好壮壮胆,我一个人哪敢去?”
大伙儿都笑了,笑声中,苍寅偕同端木少华飘然而去。
朱汉民心中了然,聂小倩似也明白几分。
唯有霍玄与岑参望着那端木少华的背影直发愣……
武侠屋补全
武侠屋wuxiabook。9home/收藏
:
第三十一章 滕王阁之会
暖春好过,严冬难挨,转眼约期已至。
清明夜——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提起滕王阁,很快地便联想到那才气纵横的王勃。
王勃是唐时南昌人,字子安,是大诗人王绩的侄孙。
他六岁便解诗文,构思无滞,词意英迈,是一个天才儿童,当时沛贤慕其名,纳为修撰,甚为爱重。
唐时,那些个王公不重国事,偏好以斗鸡为戏,王勃看不入眼,著了“檄英王鸡”一文,讽刺时政。
唐高宗那位浑皇上看了之后大怒,斥为“据此是构煽之渐”,立即罢斥,不准入府。
以后很久又补(虢)州参军,可是这一位才气纵横的文士,恃才傲物,乃为同僚所嫉,上元二年前往交址省父,于渡南海时,坠水而亡,年仅廿六岁。
“滕王阁序”及“滕王阁”一诗,是他的生平杰作。
关于王勃作“滕王阁序”,有这么一段说法。
滕王阁实造于唐之显庆四年,楼极高壮,有江西第一楼之誉。
唐书,勃本传云: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阎伯屿大宴滕王高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王勃,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王勃狂傲,可也碰上了个识货讲理的都督阎伯屿,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折服了阎伯屿。
要是再碰上个不识货不讲理的官儿,后世怕看不到他那篇传诵千古,字字珠玑的“滕王阁序”了。
王勃不但作了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还写了一首七言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水空自流。
天才妙成,脍炙人口。
滕王阁在北兰寺前的章江岸上,临洪流,对长空,月明之夜,常有人携酒登阁,举杯对酌。
但是,今夜,清明夜,这滕王阁大异往昔。
清明时节常有雨,故而今夜满地泥泞,行路艰难。
夜空,是泼墨般漆黑一片,而那静静地坐落在黝黑夜色里,章江岸旁的滕王高阁上,却是烛火高烧,光同白昼。
由外内望,烛影摇曳,人影晃动,只是,除了那霏霏细雨,及波涛浪花的江水声,听不到任何一丝别的声息。
而在那滕王阁背江的三两百丈处,每隔几步便站着一个身穿黑色油布劲装,腰佩长剑的汉子。
而且任凭风吹雨打,他们站在那儿却是一动不动,简直就像那泥塑木雕的人像一般。
戒备之森严,俨然帝王驾幸所至。
静,一切都沉浸在寂静之中。
子时刚到,蓦地里,—阵步履声由远而近。
随着这阵步履声,夜色中现出一白九黑十条人影。
那是日月盟的总盟主碧血丹心雪衣玉龙朱汉民,亲率总护法铁面巨灵西门楼及八大护法到了。
两名腰佩长剑的黑衣汉子立刻躬下了身:“敝教主现在阁前迎候,总盟主请。”
朱汉民含笑一句:“有劳了!”
昂然举步行向那江边上的滕王阁。
适时,那滕王阁下的泥泞地上,静静地站立着八个人影,八个人影两前六后,后面的是六名佩剑黑衣人。
前面的两个,却是一老一少,老的,是那洞庭湖上的泛舟老者,年轻的,也正是那位黑衣少年。
只是,今夜那黑衣少年脸上,多了块覆面黑纱。
行近,朱汉民停步在一丈外。
那位显然是灭清教主的黑衣少年立即拱起双手:“朱总盟主……”
朱汉民还以一礼:“仇教主!”
灭清教主道:“你我是互相久仰,始终未曾谋面!”
朱汉民道:“朱汉民首先谢过教主沿途招待之情!”
灭清教主仰天大笑:“些微薄意,何足挂齿,请!”
侧身让路,举手肃客。
朱汉民含笑说道:“敢请与教主并肩登阁。”
灭清教主又一阵大笑,侧跨一步,与朱汉民并肩登阁,其余的,则鱼贯跟在他二人身后。
登梯之际,灭清教主笑顾朱汉民:“怎未见老夫人及霍女侠两位?”
朱汉民淡淡笑道:“福康安带领大内侍卫精锐来到南昌,为恐他们半途骚扰,坏了咱们的大事,所以家母及……”
灭清教主截口笑道:“总盟主真是思虑周到,其实,仇某人忝为主人,怎敢让他们动我贵客分毫?早已有妥善安排了。”
说话间,登上了滕王阁。
朱汉民举目望去,只见阁中北向摆着一张方桌,紧靠朱栏,方桌上,儿臂般粗细供烛高烧,香烟袅袅,祭品陈列,异常之肃穆庄严。
在那阁顶的横梁上,悬挂着一盏大灯,另外,方桌前东西两边,还摆着几张太师椅。
除了这,未见别的,也未见其他人影。
刚一进阁,灭清教主即道:“敢请与总盟主先遥祭先皇帝陵墓。”
朱汉民忙道:“理所当然,请!”
与灭清教主双双走到方桌之前。
灭清教的那位军师,不等招呼便上前点香。
行礼如仪,致祭之后,灭清教主肃客入座。
他跟他那位军师坐在东边,六名佩剑黑衣人侍立身后。
朱汉民则坐在西边,总护法与八大护法也紧跟身后。
坐定,灭清教主轻咳一声,道:“平素难有机会谋面,今夜能跟总盟主一起遥祭先皇陵墓,复又对坐滕王高阁探夜畅谈,实在是件大快意事。”
朱汉民含笑说道:“教主之言,我深有同感,不过,实际说起来,我与教主彼此之间,并不完全陌生!”
灭清教主笑道:“不错,你我神交已久。”
朱汉民淡然摇头,道:“不,我是说我跟教主见过。”
灭清教主似乎一怔,道:“是么?恕我记性不佳,想不起……”
朱汉民笑道:“教主委实是太以健忘,那日正阳门外,还有玉贝子在场!”
灭清教主又复一怔,讶然说道:“总盟主此言……”
朱汉民含笑说道:“我以为教主一教至尊,该不会那么小气。”
灭清教主哈哈弋笑,道:“不敢在总盟主面前落个小气之名……”
抬手扯去了那块覆面黑纱,玉面朱唇,阴鸷之气逼人,正是那位和堌的儿子和天仇。
朱汉民目中寒芒一闪,笑道:“教主,邬前辈仍在金陵总督府中么?”
和天仇一震,笑道:“看来总盟主知道的不少!”
“好说!”朱汉民道:“我至今才明白过来。”
和天仇唇边泛起一丝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