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第一百六十一章 邂逅
目录:
草木葱
在云隐山顶端的南面,斜阳余辉散满了汩润书院的庭院里。
女夫子顾先生教完了音律课,安排大家回去练习后,就走出了教舍。
她一出门,屋内又像炸了窝似地响成一片。学生们憋足了整整一个时辰,终于像放了风般,松懈下来,室内顿时活跃了不少。
一位少女凝眉静坐,南窗边的低案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
“妙如,你可是上街去了?昨天在如意街,我好像看见你了!”一个娇滴滴的女声打断了她的弹奏。
少女抬起头来,对着笑语盈盈走过来的同窗,嘴角弯出了一道好看的弧线。
“是啊,这次回来,还没到外面走动过,昨天就抽空去了。竟不知淮安的市井中,竟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停下手指接过话头,妙如直起身子,微笑着答道。
“这不算什么,若到了节庆,街上人流还要多。以前我常跟堂妹们一起去逛。自从上山后,这样的机会便少了。”是她的新同窗,本地富户苏员外的侄女苏筠竹,凑到跟前与她谈起来。
此处用作校舍的山庄,正是她家捐献出来的。
许怡心的好友宗兰,这时也插进话来:“你们不知道吧?!听说如意街,新开了间‘童趣坊’,是从京城那里时兴过来的。好多有趣的!怡心此次托妙如给我带的,那只毛绒绒的白兔,就是在京城总店里买来的。”
“真的吗?哪天休沐日,咱们也去逛逛。”宗兰的话,引起了其他同伴的兴趣,几个学生围了过来。
大家七嘴八舌,聊起最近流行的新玩意来。
“对了,妙如。你刚从京城来,跟我们讲讲,那里的趣闻呗!”有人提议道。
“我听说,京城里高门大户的女眷,皆以接到四季名宴的帖子,为无尚荣光的事。我有个表姐,参加过一次锦乡侯府的秋宴,高兴坏了。妙如,你去参加过没有?跟咱们说说,跟咱们南方的比起来。有哪些出彩的地方?”宗兰碰了碰正在旁边发呆的妙如。
“我不是全都参加了,来这里也没多久,不好作比较啊!”她连忙推让。
宗兰并不打算放过,走到她身旁,拉着对方的手臂道:“你都能替荣福长公主画像了,肯定到过她家园子。听说那座‘掇芳园’,比其他几处名气还要大,说说里面情况吧!”
“哪有那样夸张,人们皆曰,天下园林。以苏扬之地的为最。怎么反倒说起北边的去了?掇芳园的风景再美,仿的也是江南名园的风格。在北方或可称道,若拿到南边来,就不值一提了……”简单地说了几句,妙如跟大家言笑晏晏地总结道。
有个少女轻声八卦道:“你们还不知道吧?!人家说掇芳园里,不光是景美,人更是美!”
大家一回头,原来苏筠竹也了凑过来。加入八卦聊天。
“藏有美人?”众女皆惊。
“这有什么稀奇的!是指荣福长公主吧?!你看妙如的画上,都那么大把年纪了,容光仍是不改!若是把头发画成青色的,说她三十岁都有人信。”宗兰撇了撇嘴角,对苏筠竹故作神秘的姿态,有些不以为然。
“什么啊!长公主的儿子博然山人。二十年前就在画坛中占一席之地了。听传闻,如今乃是风采依然。先帝当年还想着,把妹妹怡兰公主指给他呢!”
“你们说的都不对!长公主的孙子,也就是博然山人的儿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以色艺双绝闻名于京华。好像有句什么话来着?哦,对了!是‘文有嵘曦翩若惊鸿,武有凌霄婉若游龙’。这‘嵘曦公子’。指的就是荣福长公主的嫡长孙。”
这次出声的,是邳州的知州之女林青菡。她有个姑母嫁到了京城,去年她刚到京城住过一段时日。
色艺双绝?!
妙如顿时瞠目结舌,有这样形容一位男子的吗?
不知旭表哥本人听到,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可能是这句话的评价。太过梦幻了,众女把头皆转向妙如。
她们目光中的意思很明显,她去掇芳园时,有无见到过传说中的“嵘曦公子”?
妙如点了点头,红着脸承认:“确实听过这种说法,也曾……见过,还算名符其实吧……”
她结结巴巴坦承到,不敢再多说一句。
两世为人,就没遇到过眼前的尴尬,跟一帮女人聊未婚夫的长相,还要装着跟他不太熟。
她的脸红,众女像是得到了某种证实一般。对那位传说中才貌双全的“嵘曦公子”,更加好奇了。
林青菡继续小声低语道:“不过,上个月我听说表姐来信提起,说嵘曦公子和凌霄公子都已订亲了……”
唉!众女大感失落,谈兴登时减了一半。
“什么?!嵘曦公子订亲了?是谁家小姐?”黄淑仪的父亲,是格致书院讲学的大儒。前些年汪峭旭来江南游学时,来拜见过她父亲。那时她曾跟着姐姐们,在屏风后偷偷瞧过那位公子。
“不太清楚,好像是他的表妹,听说还是青梅竹马。”林青菡把从表姐那里得来的消息,全盘倒了出来。
听到她们议论到自己身上了,妙如顿时双靥飞霞,有些心虚,想躲闪开去。
众女又聊起汪峭旭的才学来。
“听说那位嵘曦公子,去年秋闱中得了顺天府的头名解元。”有人提起这个。
“妙如,你打那里来,应该知道详情的,是不是真的?”
她正要离开,听到问话,只得转过身来点了点头。
“那他今年岂不是要中状元、榜眼、探花?”
妙如摇了摇头:“不知道,我们全家三月底就离京了,殿试在四月底才出结果。”
“你们说,他若是中了状元或探花的,会不会被公主什么抢走。她的未婚妻,压力很大哦!戏里都是这样演的。”
“人家本来就是皇族好不好,谁还敢抢?”
“是哦!没想到这点。你说他未婚妻是表妹,该不会也是公主、郡主之类什么吧?”
她们正在谈论的人,此时正在掇芳园的东北角,对着桃花涧的背书。从远处碧心湖那边,隐隐传来,妹妹跟她那帮女伴们的嬉闹声。
自从送走离京的姨父一家后,汪峭旭把自己关在园子里,闭门读书。少了四处访友作诗的兴致。
自外祖父和小舅舅倒了后。朝中又肃清了不少杨家旧党。以前被外祖父拿阴私要挟过的朝臣,把气都撒在杨家仅剩的两位女婿身上。
若不是父亲从未出过仕,说不定也会像姨父那样,在朝上被同僚攻讦。
自表妹那次在宫里,向朝中大臣为父陈情请命后,钟家人最终还是离京了。朝堂上的矛头,有转向汪家的趋势。有人甚至提议,让皇家收回掇芳园。理由是,他们一家,曾与靖王和和杨党有过很深的瓜葛。
想想也是。他母亲是杨家的长女,他父亲是靖王妃娘家的堂叔。若不是父亲沉睡近十年间,他们一家人龟缩在园子里,低调隐忍了多年。如今在京城里能不能保存下来,还是另外一回事。
杨家倒台后,父亲也不再以画会友了,整天也把自己关在家里,吟诗弄月。
若不是祖母着急遥弟和映儿的亲事。也不会在这种时候,邀几府的女眷到府中做客。
因此,他现在只得呆在这个角落,躲个耳根清静。
碧心湖旁边,两个年龄相仿的豆蔻少女,对着满池的莲花。谈兴正浓。
“现在这湖里都长满了荷花,不能划船。等到了春天或秋天,把船撑到湖中央,躺在上面,望着夜幕上满天的星星,跟在梦境中一般。水里的盈光,天上的星辉,相互交映……”
“说得泠泉更加神往了……若在此时。再远远传来箫声,就是你上回教的曲子,就更加完美了……”
“泠泉,你怎么知道那支曲子,用洞箫吹出来更好听?”汪峦映一把握住对方的玉手。
“我猜的!那曲谱所奏出的调子。婉转缠绵。若是用洞箫吹来,想必更加悠远动听……”少女脸上弥漫着些许痴迷,仿佛耳边正响着那佛语纶音一般。
汪峦映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听到时,哥哥正是用玉箫吹出来的。于是就缠着他,硬是把曲谱要来了。”
“是嵘曦公子自己作的吗?”泠泉郡主脸上露出惊喜,连忙追问道。
“应该是吧!哥哥自从会作曲后,就再也没听他吹过别人写的曲子。除非是前人流传下来的经典名作。”汪峦映凝着眉头,沉思了一下,回答道。
“想是很少有佳作,能入得了他的耳朵吧?”泠泉郡主叹了口气。若是留意听,就会发现她的语气中,隐隐带激赏的意味。
“也许吧!”汪峦映摇了摇头,拉着同伴,“走,我们到东边去!荷花宴想来就要开始了。”
两人离开了碧心湖边,朝宴客的花厅赶去。
“哎呀!”汪峦映突然叫了一声,“她们怎么不见踪影了?肯定先走啦!要不,咱们抄近道,往桃花涧的那条路赶去。”
说着,她就拉了泠泉郡主,朝东北边走去。
进入那片桃林,不期然地,两位姑娘遇到了正在涧边背书的汪峭旭。
“呃,哥哥!”汪峦映有些意外,忙上前打起了招呼。拉了同伴作起了介绍,“这是南安王府的小郡主……跟王妃来府里做客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送药
送龚家祖孙下山的莲蕊,回到书院馆舍时,已到了掌灯时分。
进门后她就是副沉默不语的模样,在屋内拿起抹布,自顾自地擦拭起来。
妙如觉得有些奇怪,总觉得她今日有些不对劲儿,遂放下画笔,抬起头问道:“怎么样了?可有把人送到地方?”
莲蕊点了点头,又静默了。
妙如走了出来,望着她绷着的苦脸,取笑道:“这是谁啊,竟然给咱们莲大姐气受”
莲蕊到底还是绷不住了,扑哧一笑,撅起嘴巴:“姑娘就知道打趣人家。”
妙如敛起笑容:“那你为何一回来,就是副怏怏不乐的表情?”说着,像往常一样,要到院子里走走,透透气。
莲蕊忙丢下手中的活计,跑到盆架那里净了手,拿过一柄扇子跟了出去。
“奴婢只是想起自己的奶奶。龚家小哥儿真是孝顺,这么高的山路,一路把他祖母背下去的。自己都瘦得弱不禁风。” 她在后头解释道。
“哦?”妙如回过头,目光炯炯地望她,示意对方说下去。
“后来到他们家一看,真是……那个成语怎么说来着?”
“一贫如洗?”
“差不多吧也难怪他们爬那么高,请大师看病……”莲蕊点了点头,感叹道。
“所以师叔要咱们下山时,顺便给老人家诊脉送药嘛”妙如突然好似想起什么,“明天起,没事的时候,拿素布做个袋子。以后咱们好用来装药,样式跟师叔随身的那个一样就行了,最好跟颜色款式都要一样,再绣上‘慈灵寺’三个字。”
“姑娘这是为何?”莲蕊如堕云雾里。
“我作为慈灵寺的弟子,广布善缘,替师傅师叔弘扬佛法啊”
莲蕊似懂非懂,接着道:“姑娘,奴婢打听到,龚家祖孙,原先不是住在北辰镇的,他们是睢宁人。后来听说云隐山的慧明大师,免费为穷人看病,还不收诊金,才搬到这里来的。”
望着山那边的寺院殿宇伸出来的飞檐,妙如若有所悟,点了点头,感叹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希望他祖母能早些好起来,咱们也算借师叔的光,做了件善事。”
书院再次放假时,已到了中元节。为了让学生跟家人好好过节,书院里多放了一天假。
回到槐香院的时候,在父亲书房里,妙如竟遇到久违的堂兄钟明信。
他靠在椅背上,望着堂妹微笑。
待她向父亲请完安,跟他寒暄时,钟明信嘴角含着微笑,邀请道:“妙妹妹,你婧姐姐明日要回娘家过节。正想着请你过去玩呢还有你嫂子,那**们回来时,她正巧出了趟远门。”
妙如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明日一定到你们院子里,拜访五伯母、嫂子和婧姐姐。”
两人又陪着钟澄说了一会闲话,就告辞离开了。
午后,妙如带着莲蕊兄妹,提着从云隐山带下来的草药,寻到了龚家祖孙俩住的地方。
那是一条幽深的小巷,石板道的两边上长满了青苔,四周的院墙破败荒凉。墙头立着几只不知名的鸟,见有人来了,“噗”的一声飞开了。
显然,这些都是鲜少有人居住的老宅子。
莲蕊一人在前面带路,走到最里面那头,在一座破陋不堪的宅子门前停了下来。
她指了指里面:“姑娘,就是这里。”
“你进去敲门吧”妙如吩咐道。
莲蕊没有行动,在一旁解释道:“不用敲门,这是几家人合住的小杂院。白日里龚家小哥上学去了,就老奶奶一人在家,她身体不好,怕是敲了,还得劳烦她出来开门。”
“嗯,你先敲门示意一下。再推门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