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春桃,跟着大夫去开方子。”一个老仆妇嘱咐道。
旋即,里面就传来了男子沉重的脚步声,妙如忙回避到屏风后头。
只听到曹氏在里间问旁边的丫鬟道:“怎么?世子夫人还没过来吗?”
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答道:“早来了,在外头候着呢!等大夫离开了,她就进来看望您了。”
曹氏鼻子里轻嗯了声,接着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过了大约半盏茶的功夫,外间的大夫把药方写好,又叮嘱了旁边伺候笔墨的丫鬟几句,接着就起身离开了。
待那人被人领着出去后,妙如她们跟着那丫鬟,就进了卧室里间。
刚问候几句,外头突然有人禀报:“五小姐,您回来了?”
“娘亲他到底怎么样了?”罗逸芷焦急的声音传来。
“大夫刚走,郡主在里面看望夫人。这位是……”那个叫春桃的丫鬟的声音。
“这位是宜城县主!”小姑娘介绍道。
外间一屋子的仆妇,连忙过来向来人请安。
在里间的袁嬷嬷心里暗惊,她们来得也未免太赶巧了吧?
罗逸芷和姬思瑶一进卧室,果然就看见妙如坐在曹氏榻前的,回头朝门口望着她们。
“母亲这是怎么了?”罗逸芷蹿到曹氏躺着的榻前。
“早晨起来时受了寒,不要紧的。”曹氏脸色苍白,又捂住了嘴巴,作势咳嗽起来。
曹氏旁边立着的婆子霍妈妈,此时插话进来道:“大夫说一个不好,夫人的病症就有可能转成伤寒。得细心照料。”
罗逸芷听了,很是着急,连忙主动请缨道:“那女儿明天不上学了,留下来侍疾吧?!”
“你不是要期考了吗?”曹氏挣扎起来,连忙阻止道,“好不容易进去了,娘亲可不能拖你后腿。你嫂子费了多大心血,把你好不容易弄进去。”
说着,她若有所指地朝儿媳瞥了一眼。
妙如心头一凛,微感奇怪,自她进门后,曹氏可未对她在备嫁期间,辅导小姑一事作出任何表示。这时在外人面前,故意提到此事,她是想……”
第二百八十三章 反应
“郡主,您真的要去替她侍疾?”袁嬷嬷不解地问道。
这明摆着是个局,早不病晚不病,郡马爷一离开,就来玩这一招。还当着郡主女弟子的面,将这难题抛给了她。
况且装病她是有前科的,只是作为晚辈,郡主不好戳穿她而已。
妙如低头不语,脑海里思绪万千。
看来,曹氏表面上虽不靠谱,也不完全是个笨蛋,这个局设得还算有几分技术含量。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兰蕙郡主不是美名在外吗?还为人师表。婆婆如今生病了,还不得乖乖到跟前来侍疾。不然,以前的名声都算毁了。
不知罗逸芷是否知情,请宜城县主来府里,是被曹氏临时利用了,还是母女俩早就商量好的。
若是后者,这小姑娘值不值得帮扶,还是个问题。
“要不,明天您也‘病’了吧?”秦妈妈在旁边劝道。
妙如摇了摇头:“若真照那样做了,此事马上就会传到京城的大街小巷。现在不知有多少人,等着看罗家后院的笑话呢!”
她怔了怔,心里暗自腹诽道:不仅外面的人,就是府里的公爹、叔叔婶婶和妯娌们,都在等着看她的表现。是不顾家族的名声,跟她闹将起来,还是忍辱负重,不伤体面的巧妙化解。
这算是入夫家的第一重考验吧?!
“不要着急,明天且看看再说!”妙如安抚众人。
宜城县主失望而返,回到宁王府,到曾祖母太妃娘娘那儿请安。
一看到曾孙女怏怏不乐的表情,老太妃有些诧异:“这是怎么啦?嘴上可挂只油瓶了!”
瞥了女儿一眼,世子妃邱氏接话道:“太婆婆您不必担心!没准在书院里跟人又起了龃龉。”
“才不是!连罗逸芷都接纳了。女儿还能跟谁起龃龉?”小姑娘嘴硬不承认。
听到这话,宁王妃穆氏来了兴致,问孙女:“不是一直觉得她举止鄙俗。你瞧不上人家吗?怎地跟她关系改善了?”
姬思瑶撇了撇嘴角:“谁让她是钟先生的小姑来着!既然先生花那么多心血,把人弄进女学里。作为嫡传弟子,瑶儿总不能不给先生的脸面吧?!”
“哈哈。咱们瑶儿真是长大了,都学会替别人着想了!”太妃听闻后。开怀大笑起来。
邱氏点了点头,替女儿解释道:“她这是爱乌及乌呢!”语气中隐有自豪之意。
“到那儿上学真不错,遇到不同的人,学会跟不同层次的人交往。这哪是以前关在宫里跟公主读书,当陪读能学到的?!”宁王妃心里顿时生起许多感慨来。
太妃颔首嘉许,由衷的赞道:“是啊!圣上真是英明,大一点公主们都出嫁了。郡主们都还小,趋着她们还能扳得过来……”
说着说着,她想自己的女儿来。
当年嘉柔被指婚时,宠妃郑贵妃所出的安泰公主,因丫鬟的事对驸马大打出手。险拖累了上一代尚未出嫁的公主,她女儿就是其中受害者之一。那时,她未来女婿也闹将起来,亲家差点把准驸马逐出家门。
“到底是什么一回事,来,说给太祖母听听?”太妃脸上溢满了慈爱的笑容。
移到老人家身边。姬思瑶挨着她坐下,说起了前因:“早上到书院时,听罗家五小姐说,她哥哥出门了。她嫂子终于闲下来了。邀请我过她府里去玩。谁知一到她家里,国公夫人就生病了,非要逼着人家钟先生侍疾。”
“你怎知是逼的?”
“罗逸芷说要替她母亲侍疾,国公夫人非要说,她女儿进书院不容易,不能辜负她嫂嫂一片心意。”
屋里的贵妇们相互对视一眼,心想,这还真就只有罗曹氏能做得出来。
这些似乎早在意料之中。
当年罗府太夫人瞿氏,因她媳妇曹氏装病不肯侍疾,让她儿子把刚攀上高枝的这位,立即遣出了元配所居的正院。瞿老封君过世后,京中很少有世家,愿意把女儿、孙女嫁进罗府二房当媳妇的。
毕竟镇国公年纪不小了,曹氏还年轻着呢!况且替婆婆守过孝,又生有儿子,地位也算是稳固。
她敢拿捏皇家郡主,还是太后十分宠爱的义女,倒也是个胆肥的。
“你先生如何答复的?”
“还能如何答复?!有外人在旁边,只得请缨,说由她来侍疾了。”这让姬思瑶很沮丧。
父亲承王爵后,作为嫡长女,将来她也是郡主身份。若是遇到跟曹氏那样让人讨厌的婆婆,是不是也得跟先生一样“忍辱负重”呢!
“祖母,过年时的新年礼物,瑶儿可能送不成了。现在瑶儿画坛坛罐罐还行,画人物还十分欠火候。您不希望我画得不像吧?!”姬思瑶站起来走到宁王妃身边,腻在她祖母怀里致歉道。
引发孙女不高兴的,原来起因是这个,穆氏欣然一笑,安抚着小孙女道:“祖母不着急!等你慢慢练好了,再由你这小画师,给咱们一家子画幅全家福,跟掇芳园正堂上挂着的那幅一样。”
此时,位于城西门楼胡同的侍郎府,曹淳和他妻子安氏,正在为哭回娘家的女儿争论不休。曹瑜茜非要闹着跟沈二公子和离。
“最后说一遍,茜儿必须回沈家,她都退过亲的人,和离了谁还敢要她?”这位昔日穷举人,如今贵高权重的吏部侍郎,对妻子下了道最后通碟。
安氏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丈夫厉声质问道:“凭什么?你们男人权势,连女儿都卖。为了攀附咱们安家,当初你是怎么跟我爹爹说的?”
“这多年了,没让你过上好日子吗?”曹淳也不示弱,“京里现在像你这样体面的诰命,能有几个?没见到那些官太太都是怎样捧着你吗?在那帮嫡出姐妹面前。你也是能扬眉吐气的吧?!”
“好个扬眉吐气,你猜那些夫人,在背后她们都说我什么?”
“说什么?”
“说咱们两口子卖女求荣。甘当沈阁老的跟屁虫。还说镇国公夫人显灵,把让咱们退了亲。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肯定是那小子散布的。不过。他得意不了多久。到时生不出儿子,爵位还是要落到……”曹淳压低声音。把他的计划告诉了妻子。
安氏一惊,拉着丈夫的袖臂,问道:“你真让小姑去做了?”
“等瞧好戏吧!”曹淳斜睨了妻子一眼。
安氏先是一脸震惊,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呐呐地说:“相公,这样妥当吗?若是被太后知道了……她可是刚发作过亲家沈夫人。”
“没事的!沈首辅说过,当储君的没有不希望。对手外家后院起火的。你是不知道,当年那帮人,是怎么对付三皇子的外家的。把石家的女婿杨景基儿子的外室都找了出来。况且上面那个,最多只有三个月好活了,到时还谁能替她撑腰?”
“要是东窗事发,捅到太后那儿。到时会不会逼太子对咱们动手?”
“妇孺之见!沈首辅如今大权在握,有他护着,没人奈何得了咱们。你看,聂氏的儿子夭折的事,东宫不也连气都没敢吭一声。”
“那是太子妃失宠了。自顾不暇。毓庆宫的岳良娣来势汹汹,如今不仅生下皇孙,还得了太子的专宠。几年内,别的女人就甭想上位了。”
“不要瞎想了。有时间多到沈府,跟亲家夫人联络联络感情。送伞一事,毕竟是茜儿不对,连累了沈家。府里还有几个小的未说亲,千万别让人将此事传扬开了。茜儿当初就吃了这种亏!不然,沈阁老再权倾朝野,为夫也不至把嫡长女,嫁个没功名的庶子。都是你没管教好她,坏了曹家女儿的闺誉。”
一听夫君这话,安氏顿时火冒三丈:“曹家女儿什么时候有过闺誉?不要让我掀小姑的底儿。若不是罗国公元配病情加重,她那德行当人家的小妾都不够格。”
见妻子开始发飚,曹淳忙把她扶到椅子上,递给她一杯茶,安抚他的婆娘:“知道你为茜儿的事生气。可你想想,若没她的牺牲,你男人能爬到今天的地位?当年,靠着妹婿府上,多少得了些助力。”
可安氏并不买他的帐,作茶壶状对相公破口大骂:“还有脸说老娘,若不是你们男人为了权势,把女人往火坑里推。女儿会这么惨?小姑在她九岁时,就打包票说,将来让她当世子夫人。不然,我能让女儿整日跟着她混?我虽是庶出,安府好歹也是世家大族。当嫡母为了体面,在出嫁前半年,也曾派过嬷嬷耐心教导过我。当初若不是看你还算机灵,爹爹会把我嫁给你?你可对不住我们母女?”
说罢,安氏不管不顾跟丈夫厮打起来。
用晚膳时,妙如向公公提起,明天到青竺院,为婆母侍疾的事情。
眸子闪过一丝诧异后,镇国公没作任何表示,就让她回去休息了。
“郡主,国公爷是什么意思?”回院子的路上,袁嬷嬷问道。
“能有什么意思?这是孝道,他焉能松口?”妙如脸上有些讪然,“明天见机行事吧!对了,等下叫莲蕊过来一趟,让她给柳府送一封信去。”
接着,她又问道:“袁嬷嬷,以前在宫里时,你可有信得过的太医?”
“郡主,您的意思是?”
妙如含笑不语,摆了摆手,把她招到跟前低声交待:“这两天得受着,三天后让她原形毕露。”
“郡主,您的意思是,她真是装的?”袁嬷嬷脸上有几分异色。
“那大夫号称伤寒什么的,可你看她的脸色,还有她不咳嗽时,说话的气息。总之,我再想想,得找个不伤体面,又一劳永逸的法子。”妙如补充道。
第二百八十四章挑拨
回到院子里,把贴身丫鬟媳妇叫进屋里,妙如让两位老妈妈给她们交待了一番。
“织云你和万嬷嬷守好小厨房,煎好的药一天三次,等着郡主回来饮用。”秦妈妈安排道。
“记得,中途不要假以人手。”袁嬷嬷再三叮嘱,“时刻要守着炉子。”
“郡主,你为何又想起喝药来了?”凑到主子耳边,莲蕊悄声问道。
“咱们有备无患,到时自然是有用处的。”轻声答完,望着挂在墙上的宝剑,妙如发起呆来。
等快熄灯的时候,芳汀突然来报,说镇国公赐给苍筠院一名婢女。
“国公爷还交待,麦冬特别会伺候病人,卖身进府前,她祖父是乡间的游医。”领人来交待的正院管事婆子,这样介绍那位丫鬟。
众人抬眸一看,那姑娘生得浓眉大眼,脸蛋红扑扑的,大约十四、五岁的年纪,身体很是壮实。整个人气质跟府里别的丫鬟不太一样,一看便知是出身底层,进城没多久的山里妹子。
妙如有些好奇,问道:“你以前学过医术?”
那女子朝前向主子施了一礼,答道:“婢子从小跟爷爷漫山遍野地跑,识得一些草药,简单的头疼脑热,也曾帮山里的乡亲治过。”
“在书房里伺候,可学会识字了?”妙如又追问道。
“一同在书房里伺候的蔓枝姐姐,曾教过奴婢一些。识得几个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