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只见那落水的小公子,唔地一声转醒过来,吐出腹中的积水。四周围观的人群这才响起一片欢呼之声。
那动手救人的少年,拉着刚救回来的小公子,过来向妙如施礼,答谢她的援手。
妙如正要回礼,这时,烟罗从那边船上寻了过来。待看到妙如正被人群围着,上来就埋怨起来:“你们原来在这里?我的大小姐,这黑灯瞎火的,你怎么跑出来了?要出了什么事,老爷还不知怎么罚我们呢!”
“咦!”那少年惊异出声,朝妙如脸上望了望,又朝烟罗这边瞧了瞧。好像是要确认什么似的!试探地问了一句:“小妹妹,在前年佛诞日那天,可曾住过灵慈寺慧觉大师的隔壁厢房?”
妙如见他一副“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表情,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脑中出现了个模糊的影子,不禁叫出声来:“你是——五谷杂粮大哥哥?”
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人笑出声来:“凌霄,你啥时候有个这么可爱的外号了?”
那少年哭笑不得,对妙如哄道:“小妹妹,叫罗哥哥,以后不能随便给人取外号哦!”说完,还用手摸了摸妙如头顶的两条小发辫。
妙如扭过头,闪开了去。嘀咕道:“这人怎么学得跟师傅一样,动不动就喜欢摸人头顶!”
此时在一旁落水的小公子,见他们你来我往地逗趣,不甘被冷落在一边。上前就朝妙如揖了揖手,问道:“你是哪家的妹妹,要上哪里去?回到京城后,我好让家里人上门致谢!”
妙如摆了摆手,忙谢绝道:“不用了,师叔教我医术,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小公子你是佛祖保佑,命不该绝,不关我的事!”
小公子却不依:“想我谢玉廷,从来没有过欠人家恩情不还的习惯。你叫什么名字?”
旁边那个叫凌霄的五谷杂粮兄,一把拉过他,打圆场道:“她的法号叫净昙,是慧觉大师的关门弟子。哪有第一次见,就大大咧咧问人家姑娘闺名的!先回去了,明天派人送礼到她船上,再打听打听。还是让她早些回去休息吧!你这身衣服也该早点换下来了,小心着凉!”说着,就把他拉了回去。
回到自己船舱内,妙如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第二天,船重新起锚,踏上了北上的航程。
包这艘船的傅家三奶奶,今早起来就听说妙如,昨晚到隔壁船上救了个落水的小公子,一时大奇,要过来看看!
一大清早,就带着丫鬟婆子们前来探望她。
“钟大姑娘身上可还大好?昨晚下水没着凉吧!回来后可找人要了姜汤去寒?”一见到妙如,三***话,就像连珠炮似的,关切地问候了妙如。
正在旁边斟茶的织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妙如嗔怪地望了她一眼,忙恭敬向她行礼道:“谢谢傅家婶婶关心,妙儿无碍!昨个儿小女并没下水。只是教了那人几招急救的方法而已。”
原来是这回事!
傅三奶奶见自己误会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后好奇地问小姑娘:“你还懂得救人的方法?可是学过医术?”
“跟着云隐山上的慧明大师学过一点皮毛。救个急养个生还可以,看病就不行了!大病重症见都没怎么见过!”妙如谦虚地据实以答。
“还小嘛!像你这般大的小丫头,别人都还在母亲怀里撒娇呢!哪有像你这样,单独一人上路,出远门的?”傅三***眼中,充满慈爱的光芒。
“那还不是得多亏了,傅家老爷和奶奶们,对小女的多加照顾,不然妙儿以稚龄之身,是怎么也不敢单独上路的!”由衷的感激之情,从她眼睛里流露出来。
“瞧这张小嘴,多会说话啊!”傅三奶奶见她乖巧,对着旁边跟来仆妇赞叹道。
又跟小姑娘聊了几句,看着这小人儿伶牙利齿的可爱样子,傅三奶奶越看越喜欢,就邀她跟自己到前面,去看看侄女的嫁妆。
早听说江南傅家的大房奶奶,嫁进来时带的嫁妆中,有座玲珑绣庄,以苏绣凤穿牡丹闻名于天下。想来他们家姑娘出嫁,应该会有不少精品绣作。为着那点儿的好奇,妙如欣然前往。
带着秦妈妈和织云,跟着傅三奶奶,到东边放嫁妆的二层船舱上去了。
她们跟在后面的,还没进舱门,妙如就听见屋里传来了一个少女的声音:“三婶,一大清早您让侄女好等,巧慧她们到处找不到您,正在着急呢!”
傅三奶奶打着哈哈说道:“今早一起床,就听贾峰家的说起,跟着咱们一船上京的钟家大姑娘,昨儿晚上救起个落水的。这不,三婶就跑去看望看望了她。见着她安然无恙,就多聊了几句!小丫头一副知理懂事的样子,婶婶看着心里就喜欢,也带她过来了。一起来欣赏你的嫁妆。”
说完忙转身,把妙如推上前来,介绍道:“这是咱们傅家长房的嫡出的小姐,可以叫她红绡姐姐。这位是改元那年,首位探花郎钟翰林的大小姐妙姐儿!”
“妙如见过傅家姐姐!”妙如忙上前行礼。
傅红绡望了过来,是个七八岁上下的小姑娘,举止落落大方,眉眼间透着少见的狡黠灵动,真真是一个清莹钟秀的女孩儿。忙敛身回礼道:“叫我绡姐姐吧!你今年多大了?”
“妙儿今年八岁!”妙如答道,望进眼帘的,是个娇小玲珑的妙龄少女,浅浅的笑容绽放在脸上,肌肤白皙滑嫩,吹弹即破,羡煞旁人。一看就是个温婉可人的江南女子,让人望之可亲,妙如心中对她顿生好感。
两人厮见后,傅大小姐就拉着妙如的手,跟她讲解自己嫁衣上绣的那些花样讲究。
妙如听得一头雾水,像她女红还没启蒙的小女孩,只能纯欣赏花样了,专用术语一个都听不懂。只见那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图案,好像能从面料上飞出来似的。
再看她重点介绍的那件吉服,百花争春的图案,绣工精致大方,色彩鲜艳却并不繁乱,纹络清晰细致,线条流畅。一副春光明媚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手艺让妙如叹为观止:想不到手工绣出来图案,竟然比画笔绘出来的,都还逼真!艺术还真是相通的,这作品要是拿到现代去,怕是要收藏到博物馆里,供人观赏了。
果然高手在民间!
妙如心生羡慕,对这个新朋友不由地敬佩起来。
第三十二章 笑容
回到船舱内的时候,秦妈妈跑来告诉妙如:今早天还没亮,她还没起床时,昨天被救起来的那小公子,就带了礼物来答谢过她。看到她还在睡着,把礼物留下后,聊了几句才离开。
“他问了咱们来历了?”
“问了,还告诉了他的身份。”
“哦,他是哪家的?”
“昨天那艘是镇国公府的船,听他自我介绍,是镇国公夫人谢氏的娘家侄子,工部侍郎谢大人的嫡长子。还说等回京后,再上门来致谢!”
妙如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道了,就丢开了此事。
有天下午,傅家大小姐来请妙如过去,到她那边聊聊。妙如带着烟罗施就过去了。
傅红绡不知从哪里得知,她跟在钟二奶奶谢氏身边,学过丹青。非要缠着妙如献献艺,画幅作品,好让她拿来做花样子。
妙如想了一想,也好!等画出来后,也学着描一幅。回京也要开始学针线上的手艺了,到时也有个东西好练练手,就同意了。
想到此画是要作绣品花样子的,逼真是首要前提了。深吸了一口气,提起笔来,妙如就专心致致地画了幅奔马图。没错,就是效法前世悲鸿大师那著名的《奔马》。
徐大师是第一位把西方素描及油画艺术手法,与中国画成功地结合起来开山鼻祖。之前妙如下定决心学画时,就想起他来。跟徐大师一样,她也兼习过西洋油画、素描和中国画的技法。回忆起前世老师介绍过徐氏画法,练熟毛笔后,妙如私底下没少试画过他的奔马。加上在谢氏身边练习了一年的笔法,她对中国画用笔技巧,生出许多感悟和新的理解,使得她的画功,有了一日千里的进展。
当停下笔时,一匹奔腾中的骏马跃然纸上。傅红绡盯着那画纸,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看到她这副神情,妙如以为自己画得不好,够不上作样本的水准,忙要收起来藏好。
只见傅红绡一把抓住她的胳膊,阻止了正在进行的动作,语无伦次地说:“不要动,我想想,不要动,我想想,怎么才能不差分毫地再现你这马的神韵。”
听到此话,妙如刚提起心,才放回原处。
虽然比起徐大师的原作,自己这幅算是差远了。但贵在此种画法新颖,古人没见过,比之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多了几分逼真和层次感。难怪她是此等反应!
随后,傅红绡难捺激动地与她交流起,画法和绣法的技巧来。
得知她还没学过刺绣,还向她推荐了玲珑绣庄出来的绣娘。说是有些被大户们请回家供奉起来,专教跟她一般大小的孩子学刺绣;有些被聘到京城绣坊里当起了招牌绣娘。自己可以介绍几个好的,让她来挑。
妙如听了很高兴,忙表示,回去后跟爹爹和母亲提一提。
两人就此分了手。
妙如怎么也没料到,她留下的奔马图,会在日后给她的生活,带来那般大的变数和影响。这是后话先不提!
到了八月初二,她们的船终于在通州码头靠了岸。与傅红绡互留了住址后,两人又约定今后要常通信。妙如就跟傅家众人依依惜别上了岸。
钟家一众人刚踏上码头的地面,就见杨氏身边的崔妈妈迎了上来。
妙如受宠若惊,不知家中发生了何事!问候完父母亲,又问到妹妹妤如和婵如,想从她那里旁敲侧击,摸出一些线索来。
“二姑娘天天盼着大小姐回来呢!太太都被缠得没办法了,只得派老奴在这里时刻盯着。”崔妈妈脸上满是笑容,一副宠溺小孩的宽容爽朗的样子。不像是心有戾气怨怼的神色,让她的话有了几分可信度。
妙如心中稍作安定,就登上回柳明胡同的马车。
第一次来到这后世饱受污染之苦,每天都会大塞车的千年古都。她想看看,几百年之前她的风貌。
于是偷偷撩起窗帘,她就往外头看去。马车由左安门进城,正驶在宣武门的大街上。那里是一派市井繁华的景象,有操着纯正京片子的小商贩,不时在街边叫卖。远远地望去,天桥那边还有杂耍艺人表演时,锵锵的锣鼓声。妙如她们的车马偶尔停来时,底下还传来流浪儿乞讨的声音。
望着街边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斗升小民们,熙熙攘攘地川流不息。妙如感到分外亲切,像进入了另一个新世界。想着他们每个人背后的喜怒哀乐,和奋斗时的辛酸故事。突然觉得她更喜欢,这种市井里的平实安稳生活。
“噫,那不是你那亲戚家的马车吗?上回去他府上时,还用这车送过咱俩的。”从街边西头一间书坊里,传来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闻声,妙如就望了过去,只见挂着个“天墨坊”牌子的书铺外头,两个十四、五岁少年,正朝着这边张望。
其中有位穿着一身月白长衫,手里捧着书卷的男子,正朝着她微笑。
一头乌黑的发丝用白玉簪子绾起,肤色和发饰的纯白,更显得满头青丝像是墨染出来的。眼睛里闪动着微微的光芒,神态却是温润恬适,在傍晚夕阳的照耀下,那笑容仿佛有股魔力。
一瞬间好像被他的笑闪了眼,妙如的脸刷地一下,就红到了耳根。赶紧低下头,来化解她的羞涩和窘迫。突然,妙如觉得那人有些眼熟,忙又抬起头来,回了对方一个甜美的笑容,算是打了声招呼!免得怕是遇上熟人,自己失了礼数。
坐在后面车里的崔妈妈,见妙如撩开了窗帘,失了女儿家的规矩,就下了车赶上前来。
看见她朝那边张望,崔妈妈忙上前询问道:“大小姐可是有什么东西要买?”
妙如吓得赶紧回过神来,掩饰着回答道:“没有!就是第一次上京,有些好奇!想看看街边的景致!”
见状她就劝上了:“大小姐刚回来,不要着急!日后有的是机会,让太太带出来上香、走亲访友的,日子还长着呢!赶紧坐回去,在外面不能失了钟家女儿的脸面。”
妙如乘此当口,坐回马车里面,心还在扑腾扑腾地跳!
幸亏她没望过去,刚才那副看见美男的花痴样,要被她发现了,回去说给杨氏听,没准会在背后编派她什么呢!上次都能无中生有,散播流言说她不悌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