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没过几日,薛斌偷偷派人从宫里传来消息,说曹淳那厮,果然攀咬出镇国公罗燧来了。说他在国丧期间,奸污自己的妹子,后来被他要挟被迫娶了曹氏。
可薛斌从崔璋藏身之处,搜出来的卷宗显示:曹氏曾卖身为奴,伺候过一家大户里的少爷,被善妒的主母灌了绝育药。是靖王党的人安排这两兄妹,接近镇国公的。还帮他们设了局,坑害对先帝有拥立之功的勋贵大臣。想来以至要挟镇国公府,为靖王党反扑留下后路。
位于皇城东安门不远处,有一处青砖灰瓦的官衙,从外头看极不打眼,可里面的布局与普通衙门却是不同,愈往里头走,愈会让人感到毛发树立,不寒而栗。待走到最里面,来人就会发现,原来有间阴暗的牢狱坐落在那里。若有人打开地下的通道,就会闻到一股潮湿的霉味,夹杂着各种难闻的腐烂气息,迎面扑来。
此时,诏狱最里面关押重刑犯人的牢房里死寂一片。
坐在审判官位置上的三名男子,盯对面那人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待对方表演完毕后,薛斌和俞彰相视对望了一眼,心里各有计较。
在这样的六只眼睛的注视下,曹淳心里惴惴不安久矣。
上面安排的那人在他跟前被人捅死后,曹淳以为这世上,知道他底细的,又少了一位。后来,他竟惊喜地发现,确实没人指示他们,再做这做那了。仿佛靖王的人从未出现过他们兄妹生命中一样。后来,他听到风声,又有几家人被端掉了。
过了一年多,都没人再找上他们,曹淳彻底放了心。再也没人知晓他兄妹俩的过往了。上回他妹子发烧说胡话,唬得他再都不敢登罗府的大门。后来,听说妹妹一直在养病,罗家好似没什么动作。他心里以为,对方到底还是顾忌他手中“把柄”的。
自此以后,他反而平静下来,安慰自己道,一个病人说的呓语,是作不得呈案证供的。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薛斌说出来的话,让他再也淡定不起来了……
第三百六十章 流放
“罗世子反告你们兄妹,勾结靖王党羽,暗中给他父亲下药——在镇国公昏迷之际,窃取罗家祖传世袭凭证‘孝玉’。恰逢国丧之期,当时有定北侯一门夺爵,你们以此为威胁,逼迫国公爷娶令妹过门的。”
这番话仿若一道惊雷,在曹淳头顶霹雳炸开,让他脚下一个不稳,顿时瘫软在地。
“而且,罗擎风也非罗家子嗣。是靖王党收买了大内里御医,乘罗国公急赴边关迎战之机,偷梁换柱抱来的。”俞彰又加了一把火,将他的老底,一字一顿地揭了出来。
曹淳还在做困兽之斗,连连辩解道:“千万别听他胡言,如今罗国公口不能言,那小子当年才六岁。哪知道里面的详情……我要见陛下……陛下一定会为臣做主的。”
“你要见陛下作甚?”大理寺范大人拍起了惊堂木。
“不是的,小人有重要情报,面呈圣上……”曹淳犹不死心,仍在作垂死前的挣扎。
薛斌不由地腹诽道:还说不是靖王党?
想单独觐见圣上,无非凭他巧舌如簧的本事,蛊惑圣上对他从轻发落。让君臣相忌,可不就跟前段日子崔逆暗害大皇子,想嫁祸罗家,挑拨君臣关系的手法,如出一辙
幸亏,凌霄早就料到这一点,提前将遗失“孝玉”的事,向圣上请过罪了。
“哟嗬咱们几个还不够格审你不成?要不要帮你把沈大人追回来,让他到圣上跟前替你求情啊?”俞彰阴阳怪气地刺道,嘴角边露出一抹讽刺的笑容。
曹淳这才意识到,情势脱离了他的掌控,事情并没有朝他预料的方向发展。
沈阁老致仕之前,曾给他提过忠告:说若想逃过此劫,就得在君臣关系上多做文章。六王爷渐渐大了,而大皇子才刚进五岁。这种情况,为君者没有不忌惮的他兄弟的。若拿捏得当,或许可以求得一线生机。
只是没想到,沈阁老返乡回家,圣上头一个就拿他开了刀。
想到这里,曹淳的汗滴止不住地向下流淌。
对面三人见他还不肯招认,相互对视了一眼。只见大理寺的范大人,向牢房门口大喝一声:“把人带进来吧”
不一会,果然有一群杂乱的脚步声传来。
曹淳忍不住抬头望了过去,他妹妹曹氏被人带了进来。对方身上衣裳褴褛,脚步凌乱,被人推搡着进了囚室,整个人几乎是跌跌撞撞进屋的。
“沁儿,你怎么也……”看见妹妹,曹淳挣扎着就要起来。
许久未见过兄长,曹氏本该兴奋的,只是这场面实在……不适合他们共叙亲情。
范大人将惊堂木一拍,朝她喝斥道:“见到你兄长了,现在该把要招都招了吧?”
一听这话,曹淳不由得大惊失色,朝前面几个男人质问道:“要她招认何事?她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望了一眼薛斌,俞彰扯了扯嘴角,语含讥讽,望着他喃喃道,“儿子是不是她生的,能不知道?你这蒙谁呢?看来,曹大人是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啊来人,伺候曹大人上刑具”
没过多久,这座平日里人迹罕至的官衙,从里面隐约传来,鬼哭狼嚎的惨叫声。
到黄昏时分,一行人带着侍卫从里面出来了。一位身着绯红袍服的中年官员,点头哈腰地,将两名武将送出衙门门口。他们正是俞薛二人——天子身边的近臣。
跨上坐骑,俞彰一脸得意地朝薛斌夸耀道:“怎么样?我不早就说过吗?诏狱里也得引进,咱们暗部独创的逼供手段。你瞧,还没弄几下,他们就招了。连伙同姓沈的干的那些糟心事,也一并挖了出来。这下,圣上应该满意了吧?”
薛斌点了点头,附和道:“未曾想到凌霄运气还不错。到行宫的路上,都能有如此收获。不仅为陛下捕获了乱党,立了一大功。无意中也给自家解决了个大毒瘤。”
“谁说不是啊?” 俞彰一脸同情地提起罗擎云,“现在我总算明白了,为何当初镇国公硬要逼他娶曹氏女。也得亏他反应迅捷,每次都让人逃过了……最可气的是,这人娶了位美娇娘回去,好运到连孩子都是成双成对地生,一回生俩个一年时间就赶到我前头了……”
薛斌听了这话,知道眼前此公肚子里酸虫又犯了,忙替好友打了圆场:“可不?那家伙小时候吃的苦太多,现在转运了运气好得让人妒忌。要不,咱们到他府上打秋风去,好好敲诈敲诈几幅画回来”
这提议正合俞彰的心思,两人一拍马尾,朝城西的镇国公府就进发了。
此次,元睿帝将曹淳的案子定为重例。专门派了大理寺卿,他的亲信大臣范纬亲自审理。还派他表弟韩国公俞彰和心腹薛斌陪同会审。
其实他也就是想做出一个姿态来,给几位追随他左右的臣下们,吃一颗定心丸。罗擎云当年,从他还未被立为储君时起,就一直为他们所用。勤恳努力,忠诚可靠。于情于理,这次他都该给罗家一次悔过的机会。
如今朝廷上,各方势力均已解散,罗擎云以带亲人求医为籍口,及时请求要隐退。此等状况下,正是他表现王者气度的机会。没道理他不抓住这场合,给自己树立一个仁君睿帝的形象。
是以,他也没亲自接见曹淳,而是把案件直接丢给三位亲信。让他们秘密审理,尽快结案,在年底前给罗府一个回音。
供出罗家,曹淳本打算以此讨好元睿帝,来个戴罪立功的。可是没想到,从头到尾,他连个觐见的请求都没人递上去。
亲家沈潜曾跟他说过,对比先帝爷的隐忍纵容等待时机,圣上好像更加急进,谢阁老最后未夺情留下来,就是最好的明证。看来,陛下还是颇为忌惮罗家的。那么,他的机会来了。
在陛下大局里面,他犯的那些小错,还真算不得什么对此,曹淳深信不已。
原以为沈潜会提前急流勇退,全因逼死儿子未婚妻的事,最后闹得满城风雨,让他们父子没脸面再留在京里为官。审讯那位叫什么玉的,当时若遮掩得严实一点。说不定沈家,根本勿需早早地离去。
故此,他才会想着孤注一掷,最后赌上一把。想一跃成为元睿帝制约外戚的首选棋子,没曾想到……
当年,靠靖王党暗藏的势力相助,曹淳进入官场,从一名小小书令史,混成如今位高权重的三品大员。他自认为升官发财的秘诀,就是如何让成一颗有用的棋子——在各方势力博弈中,利用向方的欲望,达成自己的目标。从而赚尽好处。
入官场近二十年,能游刃有余行走于各大官员之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虽有人不耻他为人,说他善于钻营,只会溜须拍马,是根墙头草。可事实证明,这绝招让他虽身处荆棘险境,往往都能全身而退,到后面还越混越好了。若不是沈首辅突然隐退,一切不会到如今这地步。
曹淳兄妹,招供后不久,就分别被关进诏狱找男女囚室。没过一会儿,曹府里的安氏,还有他们几个儿女媳妇,也一并投了进来。顿时,诏狱最里面的那几间囚室,人满为患。哭天抢地的声音、咒骂之声不绝于耳。
兄妹俩还没来得及诉说,这段时间各自发生的变故。谁曾想,一旁的曹安氏凉凉地开了口。
“哭什么哭?像自己受多大委屈似的。”望着小姑子,曹安氏一脸不屑,“老人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你们兄妹俩。也不去撒泡尿照照自个,就这种货色,还想掌控镇国公府。还痴心妄想当国舅爷的家……”
旁边她未出阁的小女儿劝道:“母亲,到这种时候,咱们应该同舟共济,还说这些有什么用处?”
安氏不依,继续指那头的曹淳骂道:“老娘当初就是悬梁自尽,也好过进你们曹家门的。这些年来,茜儿跟着她脑筋不清楚的姑母厮混,连带我在娘家姐妹跟前,都抬不起头来。可怜我那女儿,被你们这对贪心的兄妹,害了一辈子。”
说着说着,安氏就扑了过来,跟曹氏厮打起来。
对面囚室的曹淳见到,朝妻子怒喝道:“你有何资格说沁儿,若不是你当初想当未来国公爷的丈母娘。能走到这一步吗?”
安氏闻言,指着曹淳破口大骂:“沈家的事呢?卖女儿一次不打紧,又来了第二次。若不是你逼着她嫁到沈家,能招来今日之祸?最没用的男人,就是你这种。整日里还老鼠爬称钩——自己称自己。”
“你有什么资格说他?一个外室生的奸生女。若没有哥哥,你能封诰命进宫见到天颜?你能跟沈夫人对亲家?你能过上呼奴使婢,抖威风的日子?”曹氏也不是好惹的,当即回击了过去。
这些年来在镇国公府,她憋得实在太久了。那家人自恃身份,连吵架都是含沙射影,棉里藏针的,不像她们乡邻间直来直去,短兵相接。
这一晚上,被关押在诏狱里的曹家人,把牢房里搅得沸反盈天。不时有男人女人互相漫骂的声音传来。更有女人间惊声惊叫,相互厮打的动静。
在外头守着的的狱差,很是头疼。要不是上面有交待,让他们不用理会。早有人进去赏他们每人**掌了。
到永兴元年岁末的时候,对曹淳的判决下来了。作为靖王旧党,作恶多端,且干过陷害忠良,窃取开国太|祖赏给勋贵的信物,曹淳被判斩立决。曹家满门获罪,家人被判流放三千里。
曹氏早被罗府一纸休书遣回娘家,跟着她嫂子、侄媳、侄女们一道发配边疆。
得知自己身世的罗擎风,觉得再没颜面留在镇国公府。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离府出走了。临行前留的信上说,他要去从军,请罗府从此忘记有他这人存在过。
第三百六十一章 防范
(上章结尾部分,有一些修改,大家不妨先去看看)
“找女婿、相婆家不是你们后宅女人的事吗?怎能怪到咱们大老爷们身上?”
聂侯爷已经年过半百,一头乌发被岁月染成花白色,说起话来声如洪钟。颇为几分宿将的气势。听到夫人的埋怨指责,他不甘示弱地反击了回去。
“侯爷您的故交、老部下和同袍遍布天下,这点子事情都不能提前打探出来?”自是信不过相公,聂顾氏斜睨着丈夫反问道。
聂侯爷一脸恼怒之色,将拳头狠砸在案桌上。
“陛下手掌锦衣卫的暗中势力,之前不也没打探出来?人家有心隐瞒,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查到的?况且当初,沈家不是为了跟咱们结亲,才要毁了洪家姐妹名节的。他们早就行动了不是当事人,又有谁会知道,他会把主意打到未来亲家已经出嫁的女儿身上。要我说,开始就不该跟他家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