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妤如和婵如前来问安时,被守在门口的大丫鬟琴韵,依次都挡了驾。
说老爷吩咐了,今日请安就免了,两位姑娘还是早些回去休息。
第二日是端午,家中不是孕妇,就是病人。故此,这个端午没人出来张罗过节。
此日也是朝廷的官员休沐日。
昨日晚上,钟澄在翰林院里留得很晚。特意将分派的任务,加紧赶工完成。
听说皇上转眼就要回京了。他得乘最后的时机,赶紧把手头上的工作收尾。希望圣上回朝后,他能尽快获准离开,早日抽身出来,呆在家里照顾妻儿。
现在的形势对他而言,危若累卵。朝堂上,杨阁老跟程太傅两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他的身份又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借力打力的耙子,或者成为被拉拢的对象。二者都不是他想要的。
可是昨日快离开时,却出现了意外……
一回到家中,钟澄就把自己关进了春晖斋,谁也不想见。
等妙如听到风声,已是第二日午后,等她觉察到不对劲时,父亲已经出门离开了。
再见到爹爹时,他已恢复成往日一脸平静的表情。
不过,眼中已没了以前的神采,像个玩偶一样,失去了人生斗志般。
妙如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吃完团圆饭,她特意让人推到父亲的书房外头,敲开了春晖春的房门。
“爹爹今天怎么了?好似不太开心?”当女儿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钟澄的脸上有些僵硬,摆摆手道:“没什么,为父只是情绪不好……”
“爹爹情绪为何不好?”妙如并未放弃,此等敷衍的说法,打发不了她。
脸上满是为难之色,他的嘴唇嗫嚅着,刚要出声。外头守着的小厮星魁,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老爷,外院来了身着公服的太监,说是来府里下旨赏赐的!”
“报告给太太没有?赶紧让她安排人手,设香案接旨。琴韵,你去把妤如、婵如都叫出来,都到外院敦怡堂候着去。妙儿你随后也跟来,为父先过去陪陪来使……”钟澄手忙脚乱地安排起来。
秦妈妈替妙如整了整衣襟,把她有些凌乱的发髻,重新拆开后又简单扎过一遍。
待她被推往敦怡堂时,那里站满了钟府的下人。妙如被秦妈妈抱下轮椅,也跟着伏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杨氏才由崔妈妈搀扶着,赶了过来……
“人都到齐了吧,咱家可以开始了……”一个尖利的声音,从头顶上方传来。
妙如有些忍不住,想抬头看看传说中的公公,但转念一想,现在乃多事之秋,还是少惹麻烦的好。
“……慎重名器,在观贤能。查致仕正三品右副督御史钟正声,公忠体国,躬履臣节廿年余,恭勤廉能。前仗义执言,力主正义,不惧奸佞,挺身而出。
昔获悉公年不过四十余而卒,朕心深为轸悼。特追谥‘忠肃公’。尝闻公所遗独子钟澄无嗣,特赐秀女一名,望其秉承忠义,延绵子嗣。钦此!”
“另外再赏赐墨碧玉如意一对,紫檀架子屏风一座,御窑花瓷一套,贡缎十匹,蜀锦十匹,纻丝六匹,潞绸六匹……”
第六十八章 忌惮
听闻皇上赏了个美人给女婿,杨景基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作为钟澄正经的老丈人,有新人来跟女儿争宠,且身份还不低,考虑到雅儿将来的日子,他胸中充满了悔意和郁闷。
当初若不阻他辞官离京。让他早日离了翰林院。等外孙生出来,用稚子来牵制他,或事有可为。等这阵风波过后,运作一下,也许将来在地方上还能谋个复出……
未曾想到,圣上恰巧提前归来,还拐到翰林院,正好碰见留在那里的他。
当初费尽心机,篡改他的祖籍,还不是想收为已用。没想八、九年过去了,女儿位置尚未坐稳,他还是被皇上拉过去了。一切又回到原点!若是杨家倒了,族人会迫他休妻吗?雅儿有太多把柄握在他手里……
不过唯一庆幸的是,皇上果然还记得他父亲当日之恩。若能始终跟他绑在一起,女儿今后的安稳应是有所保证。有他的把柄在手,若不想成世人眼中忘恩负义、见风使舵的小人,就得留她个位置,或许还有相挟的筹码,贤儿将来……
杨景基没再多想,匆匆过府来亲自规劝女儿。省得她又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来。
今时不同往日。她家中新进的那位,是从宫里出来的,稍有动静就能让政敌们知道了。
钟府已开始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人。府内到处都是人,踱进华雍堂时,杨阁老见女儿院子里冷冷清清的,沉寂一片。
待见到杨氏萎靡的脸色时,他心下一沉,一股无名怒火升了起来,又不知该朝谁发出来。
“最近他没常来看望你吗?”他目光微凛,沉声问道。
“跟以往并无不同,不过最近他也是失魂落魄的!”
“哦,这又是为何?”杨阁老有些意外,若是想早日摆脱他们父女,女婿该是欣喜若狂才对。不仅可以讨好皇上,若能刺激女儿冲动行事,不正合他意,好就此……
“女儿也不知道,事都是他同僚的妻子在张罗,其它时候,不见他的踪影。”
“那小东西呢?”
“还不是躲在她院子里养伤,就是想逞能,她也没那个能耐和腿脚……”
他们口中的“小东西”妙如,在浮闲居,正加紧赶她的计划书。
自从那天接完旨,父亲接着跟她道出了原委。
这世道上女子地位低下,一道圣旨就能毁了桩婚姻。
强悍如杨氏者,也不免成为政治搏弈的牺牲品。虽然在别的家族,像父亲这种情况,为了继承香火,早有长辈作主,抬小妾进门了。
但看到杨氏抗争那么久,还是抵不过强权的威逼。
若她以后嫁进稍大一点的家族,岂不是也要与人共享丈夫。还得装出十分乐意,万般贤惠的样子。这是时代赋予男人们的特权,男女双方,从来就不是站在对等的地位上。
这样的婚姻谈何幸福感?谈何安全感?还是谋份的事业,今后安身立命有了依托,才更实在!
依赖男人,终究靠不住!老了时再收养个孩子在身边……
像女子书院,有二伯母在前面撑着。她一闺中女子,虽未出阁,也不算太打眼。
若是口碑做起来了,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同样对婚姻失望的女子加入。到时,她不是另类,而是先锋了!
若是那样,或许她可以现在就离开家,提早投身到此项事业中去。
只不过……
话又说回来,她还是有些舍不得抛下爹爹。毕竟祖母去世后,给她暖意,替她撑起一片天的,是这位父亲……如今他处境更艰难了,若此时离开……
而当事人钟澄,正在上司庄翰林的家中,喝得有些晕乎乎了。
“其实澄不想这样,辞呈递上去快两个月了。一直被人拖着……说是要等圣上回来定夺,谁曾想到……”
“愚兄听说……”庄翰林面露迟疑之色,不知该不该刺激他。转念一想,反正他迟早要知道的,与其在别人那里听说,还不如由他来说,自己也好劝解劝解。
“愚兄听说,贤弟的辞呈是被胡尚书扣下的,以前也有得过类似例子,没听说要报到圣上那儿……”
“澄知道,是他……那天圣上无意间走进翰林院……陛下说起,在江南碰到几个落第举子,特意想找旧卷来看看,才会……”晃着不太清醒的脑袋,钟澄继续咕隆道,“原来十年前,澄就被人盯上了,有人特意改了澄的祖籍……不然,一切都不会发生……母亲也不会过早离世……妙儿也不会差点……”
庄翰林有些同情地望着这个同年。当年金榜上,他还排在钟澄后头,只是个二甲。正是由于钟澄报了丁忧,圣上才亲点考了庶吉士头名的自己,破格进入翰林院,顶替了他的位置。后来钟澄回京后,不久就听说,他娶了杨阁老之女,接着就到个小地方为官去了……
当年的事,后来他也听说了些,擅自篡改的那个小吏,被程太傅奏报到皇上那儿。天子一怒之下,把那人赶出了翰林院……不过听说如今在老家他也混得不错……
人的际遇,有时真是……
派人将喝得酩酊大醉的钟澄送回家。庄翰林踱进书房,展开宣纸,提起笔来……
第二日,庄翰林之妻倪氏,前来跟钟家主母杨氏,商量迎娶新人的事。后者压着满腔的酸意,把崔妈妈派给她,供其差遣。又把女儿的乳母洪妈妈,带在身边使唤。
午后,妙如派人暗中请来庄家伯母。借口白三娘当过她的师傅,想请她在此事上,顺便照顾下白家的生意,还暗示不要让白绮本人知道了。
倪氏心领神会,心中暗叹:早就听说这小丫头聪慧过人,又懂得体贴他人。命怎地就这般苦?!摊上个不容人的继母,福气终究有限……自己女儿,比她还大上两月,整日只知耍娇顽皮……
皇上这圣旨下得蹊跷,并没指明新人宋氏,是以何身份嫁进来的。只把钟父嘉奖了一通,借口为忠臣留嗣,赐给钟澄的。
等杨氏回过味来,心中暗叫不好。
若以后宋氏生得子嗣,封诰命都是有可能的。毕竟她是皇上亲自指派,为忠臣留后有功……若是一招不慎,被钟家出了妻,那她堂而皇之,就可能代替自己了……
杨氏这才紧张起来,忙叫来崔妈妈。让她跟着倪氏时,好好服从安排,不可暗中使绊,惹出事端……
这边她是顾及到了,她女儿妤如那边却出事了。
妤如冲进浮闲居,一把将姐姐从轮椅上推了下来。指着她叫道:“都怪你,若不是老跟娘亲过不去,父亲又怎会再进新人?这下你高兴了吧?!”
妙如的怒火也蹭蹭起来了。
让织云把她扶到床上,理了理情绪,对妹妹反问道:“怪我?咱们至今无兄弟,此事怪谁?三妹的姨娘那时都快生了,失去亲娘和弟弟,她又该怪谁去?圣上下旨,谁能阻止得了?不要总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到底是不给谁留活路?我这腿……”
妙如欲言又止,在妹妹面前揭发杨氏,似乎有些残忍……
“你有功夫为难姐姐,还不如去陪着母亲,开导开导她,让弟弟顺利生下来……”妙如实在不知拿什么话跟她解释:她们父亲卷进了政治斗争了,在他成为杨家女婿时,就已命中注定……迟早要发作。本来还可以及时抽身的……
这日子过得太郁闷了,妙如觉得自己快炸开了。早知如此,当初就该遁入空门,一了百了。
这念头刚起,灵慈寺的慧明大师,她师叔就找上门来了。
终于等来一丝阳光!
妙如让人把她推到前院,要亲自接待这位待人厚宽,扶危济困的长辈。
“师侄,这是怎么了?短短一年不见,怎的腿也摔断了?”见她坐在轮椅上,慧明大叔怜惜望向她,问道。
他满脸风尘,一身僧袍已经破旧不甚,胡子间已有几根染白,精神状态却还是不错的。
吱吱唔唔乱说了一气,妙如把真相遮掩了过去。接着就让秦妈妈为他在外院找间厢房,安排他清洗歇息,回头又派人去请示母亲。
落日时分,从翰林院回到家中,钟澄听闻女儿师叔来京的事。特意前去看望他,妙如也尾随而至。
宾主一番问候,妙如这才得知,她的信师叔根本就没收到。此次进京,师叔是要前往长白山,路过京城顺道来看望她的。
“师叔可听闻过云贵之地,某些部族的巫蛊之法?”妙如有些担忧地问起此事。
“听过,还中过!此次入彝寨,师叔就在无意间中过蛊。后来还得亏慧通师兄出面,请来彝族中的大巫师,才解得蛊毒,捡回条性命!”慧明大师一脸余悸和后怕。
听到他不仅亲眼见了,自己还中过,最后还治好了。妙如心中大喜,忙把汪峭旭父亲的症状和当年的一些往事,挑挑拣拣地说与了他听。
“此种蛊毒,正是贫僧遭遇到的,采药时无意中闯进一座古墓……”接着,就把当时他中蛊的经历,原原本本讲述给钟家父女听。
“此蛊毒,是他们族中不传之密,只有头人贵族才能接触到。若不是无意间闯进某首领的墓穴中,也中不了……”
讲的人说得跌宕起伏、惊险万分,听的人目瞪口呆,连叫刺激。
妙如暗中感叹,这跟前世听的《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探险小说一样精彩。这还是真人版!虽说那些盗墓小说,有不实的地方,师叔所讲,还是证实了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