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听到“嵘曦”二字,妙如一时怔住了。随即会过意来,原来她指的是旭表哥。

    “汪家哥哥不常来你家吗?怎么我一次都没碰上过?”敛去羞色,落落大方地问起他来。

    “哦,他要闭门苦读,上次见到还是两个月之前。若是姑姑五月份出嫁,他应该会跟来迎亲的……”

    “迎亲?”薛菁吓了一跳,急急问道,“他跟谁订亲了?”

    一副铁杆粉丝惊闻偶像娶妻的模样。

    妙如哭笑不得,这小姑娘也该到追星的年纪了……

    忙安慰她道:“非是他娶亲,是他好友的喜事。爹爹的义妹,就是以前教过我女红的白姑姑,上个月底与一举人订了亲。等春闱过后,就办喜事。男方是旭表哥的好友……”

    小姑娘松了口气,扯着她的袖子,轻声细语地求道:“……妙姐姐,到时可不可以……可不可以跟着你去瞧瞧热闹……”

    她的样子,与平常的爽朗,大相径庭。

    妙如心里快憋不住了,有种明星是熟人,走哪里都有人找她帮忙求签名的感觉……

    “当然可以,到时姨娘该是已经生了。我会送姑姑上花轿的,到时跟在是姐姐身边就行了……”

    她高兴起来,连忙要妙如帮她再作一幅画像。

    “那一幅呢?”妙如有些不解,心里嘀咕:他们兄妹俩蛮奇怪的,轮番找她要重复主题的作品。

    “那灯被祖母收藏到她院子里去了。妙姐姐,再画一幅嘛……哦,对了,爹爹长年镇守边关,你还是帮咱们兄妹,画画我爹吧!”

    “都没见过你爹,我如何能画?”

    “试试看嘛,我的眼睛像他,哥哥的眉毛和鼻子像他。画个草图,不像的地方再改嘛……”

    在薛菁的指挥下,像前世警察局拼人头像那样,比照着薛家兄妹俩的长相,妙如拼了幅正当盛年的将军画像。

    图拼出来时,小姑娘说已有五六分像了。她要拿回去给祖母、母亲和哥哥看看,等意见收集齐了,再来让她改改……接着,喜滋滋地就回去了。

    有了此次尝试,妙如想起,当初她决心学画时的愿望。

    回忆着祖母生前的相貌,开始着笔替她老人家画像了。等样品画出来,拿得出手能见人时,已到四月底。

    那日,妙如拉着爹爹上她院里,来看样图。

    看到女儿案上的作品时,钟澄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是他,也没能把母亲画得此般传神!

    更为惊喜的是,女儿这画法,他从来没见过。可以说,这世上以前也没谁见过……

    难道是这小东西自创的?

    疑惑地望着妙如,他心里却琢磨开了:许久没检查她的功课了,没想到画风竟变成此般了!

    难怪上次二堂嫂离京时,不住地夸她。还赞着将来的成就,可能会超越她……他只当是鼓励小辈的客气话,没料到……

    指出几处不太像的地方后,他忙问女儿要了些平时的画作,准备回头去琢磨琢磨。

    跟着妙如走到她的房门口时,钟澄一眼望见了窗前挂的那盏宫灯。

    望着灯体上那洒脱俊逸的两行字时,钟澄心下一沉,眉头微蹙了起来,声音有些发紧:“这是谁送你的?”

    顺着他眼光望了过去,原来是那盏宫灯。

    妙如的困惑顿起,这是怎么了?不就是盏猜谜的花灯吗?

    “前次跟姑姑逛上元灯会,猜对了谜语,在铺子上得回来的,怎么了?”

    望着她脸上,无辜而茫然的表情,当父亲的欲言又止。

    钟澄内心却在天人交战:告不告诉她呢?

    让她知道了,本来没什么的,反而让她对那臭小子上心了!

    不告之她,若再发生此类情况,被相熟的人看见了,传将出去,岂不是要毁了女儿的闺誉,眼看着她快长大了……

    沉吟半晌,钟澄决定采取折衷的方案。

    “为父十分欣赏上面那几个字!要不,你将这奖品转赠给爹爹如何?反正你也挂三个多月了……”

    妙如应诺,叫来织云她们几个,把灯取了下来,交到父亲手中。

    钟澄随后说起,家中暂时无长辈教导她,让她警醒细心些。

    莫要总往外面跑了,也不要从外边收些礼物回来……等宋氏生完后,一切将会恢复正常,这几个月辛苦她了云云。

    接着父女俩说起最近家中的安排。

    两人很默契地都没谈及是否将管家权交给杨氏的问题。

    自上次事件后,府里暂时风平浪静了。

    眼看着宋氏要临产了,这可轻乎不得。

    她是皇上赏赐下来的人,谁也不敢怠慢。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或被人暗中使了阴招,到时交待不了的,恐怕不只是动手的人,全府都会跟着受牵连。

    这道理妙如也懂。她特意新挑了批人手,留在外围打杂,互相监视着。又把锦绣、烟罗两个派到宋氏的梨清苑去帮忙……

    就怕真到了临盆那天,家中又出了什么变故。

    钟澄还特意向庄翰林求助,请来倪氏帮忙指导女儿,准备一些物件和教她一些临场的应对……

第七十八章 喜事

    

    四月下旬,殿试结果出来,任昭位列第九十八名,二甲末席,赐进士出身。

    他若想留在京城,入翰林或进六部,就得参加下一轮的庶吉士考试。

    钟澄拨冗上门,特意给准妹婿,指点朝考时的临场技巧,就像前两次会试和殿试前一样。

    在进春闱考场的前几天,白绮才定下决心,最终选定了任昭。

    他一身轻松地进了场,杏榜上最终位列一百六十名。在殿试前夕,钟澄把任昭留在春晖斋谈了整整一天,暗中面授机宜。在公布金榜时,他终于挤进了前二甲。

    到任家时,门前早没了上家里来祝贺的邻里。

    屋内,任昭正掩卷沉思。见钟澄来了,忙起身看座。又叫来妹妹,给客人斟茶……拜见卧病在床的任母后,钟澄就跟他聊起了庶吉士考试的注意之处。

    望着他家户牖破旧,虽不至于蓬户瓮牖,也好不到哪里去。

    钟澄心里有些为白三娘担忧。若是他考取庶吉士,白家恐怕还得跟着熬上三年。

    难怪之前好一点的人家,没上门提亲的,除非是让其入赘女方的。他倒是有骨气的,铁了心要找个能跟着吃苦受穷的。

    望着屋里简陋的陈设,钟澄不禁想起前些年:若是当时,母亲不那么执意要他报恩,或许自己也会找个像倩娘的,来当续弦。

    娘亲或许不会那么早就离世了!一步错,步步错……

    任家小妹进来上茶,看她小小年纪,就忙前忙后的。钟澄觉着跟他大女儿挺相似的,对这小姑娘顿生好感。

    四月底的倒数第二日,宋氏身上发动了。到傍晚时分,就替钟澄也生了一子。

    这个小婴儿,被他父亲取名为钟明偲。

    当晚,得到准信的杨氏,在华雍堂里终是坐不住了。

    招来陪房杨二响家的,给父亲杨阁老送了封信,让他帮着拿个主意。

    端午前夕,白三娘被请来府里做客,跟钟家人一起共进晚膳。

    杨氏不知从何处听得,说是丈夫要送这便宜小姑子一副嫁妆。

    当着白绮的面,她向相公提议,白家妹子还是从钟府上轿为好。在婆家人面前,也好添些资本。看在外人眼里,探花郎嫁妹,总比红庙街的绣娘出阁,听起来体面些……

    此提议一出,钟澄有些诧异,心中纳闷。

    妻子何时转性了?她也懂得关心别人了?

    不过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让他明白,她此番作为的目的。

    谁来帮她操持婚典仪式呢?

    宋氏正坐着月子,妙儿是个未嫁女,且年纪尚小。白绮并非钟府的正经主子,没有请同僚妻子,帮着张罗义妹亲事的道理……

    言外之意,就只有她这当家主母,来重挑大梁了——为白绮安排出嫁事宜,兼准备嫁妆。

    就着白三娘这当事人的面,他也无法驳回提议。钟澄只得同意此事。不过,特意告诉她,宋氏还有一个月的产褥期,任何人不得骚扰梨清苑的清静。否则……

    杨氏咬着牙,应承下来了。

    白绮有些坐立难安,她从没见过钟氏夫妇当着外人的面,这般针锋相对的。妙如在桌子底下握紧她的手,暗中安抚着她。

    晚上,回到华雍堂,杨氏召来步摇,让她去妙如那里,取回管家的钥匙和对牌。

    “还是爹爹这招棋管用!不争不吵,就夺回了掌家之权……”杨氏感叹道。

    “在此事上,小姐得尽心些。别让人再抓住错处了……您再怎么着,为了两个小的,也不能让那女人讨了好去!”崔妈妈一旁鼓劲道。

    “嗯,我知道!现在不是轻举妄动的时候。他们两母子,有的机会收拾……”杨氏顿了顿,感慨道,“你说那白三娘,运气怎的这般好,一个绣娘,竟能找个此等成色的……”

    “她是遇上了姑爷这实在人……”崔妈妈接不下去了。

    是啊,同样是遇到钟澄,为何境遇会差那么多呢!

    杨氏陷入沉思:当初那位她死命挡着,不让进门的情敌。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进士的未婚妻,她相公的妹妹……

    而自己还要主动争取,为她的亲事操心操肺。借她的名头,来争一争在家中地位……

    这一切到底都是怎么啦?

    随后,白绮就住进府里待嫁。只等五月十九的吉时一到,就从钟府抬入夫家之门。

    这段时日里,杨氏振奋精神,加紧表现。从自己私房中,拿了些价值不菲的首饰和衣料,特意替白绮添妆……

    对方推辞不要,杨氏就以还没原谅自己,不想认这嫂子为由,拿话来堵她,说得她哑口无言。

    白绮私底下向妙如抱怨,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还不简单,仪弟不是马上要过周岁了吗?到时按等值的,打套金项圈或金锁,送回给她,不就得了。料子嘛,就另外做几套童服,以后经常送她就是了……不过这样一来,你的开销就大了……”说到此处,妙如第一次意识到,钱财这确实是个问题。

    随之她又想到自己身上,若是哪天她找的相公,也是像任家姑父那样的,得面临同样这个问题。

    贫贱夫妻百事哀!

    白姑姑娘家中有铺子,还有一手的好绣活,都要考虑生计问题。

    那她呢?

    无嫁妆,身无长物,只会华而不实的琴棋书画。若画出名堂来还好,若一直默默无闻,都养活不了自己。

    况且作品一般是卖给文人的,若太过锱铢必争,也会坏了名头,以后想成大家,就难了!

    看来得找机会,谋些生财的门路,最好是勿需她抛头露面的,只要出出银子,出出点子的……

    薛家兄妹,如今成了她画作的第一批的收藏者。他们俩轮流向她索画。

    隔三差五地,薛斌就让她画上一幅骏马图。而他妹妹,差不多过上半月,就来缠着她。要她帮着画身边的亲人,现在都轮到他们祖母了。让妙如哭笑不得……

    到了铺嫁妆那日,傅红绡也来给白三娘添妆了。

    年前她给忠义伯府添了个嫡长孙,乐得的丁太夫人,下令开了三日的流水席。

    丁家的嫡出长房,至今都只有一个庶子。虽说傅红绡的长嫂,在事隔六年后又怀上了。却被刚进门不久的弟媳抢了头筹……

    躲进浮闲居,傅红绡进门就开始打趣妙如:“小红娘,本事还蛮大的!上哪帮你那白姑姑,找来的金龟婿?虽然现在还不咋的,可成色不错!若是个上进的,将来她封诰都有可能。比我先前介绍的那鳏夫强多了……”

    妙如谦虚道:“哪是我的本事!是白姑姑自个的福气,人家就看上那温柔的性子,还有她的心地善良。特地找上门的,真不关我的事……”说着,就把当初在通州码头,接二伯母时遇到小乞儿的事,说与了她听。

    “这叫善有善报!平日修福积德,总有一天,佛祖会保佑的!”小姑娘一脸虔诚。

    “知道了,净昙大师!”傅红绡打趣道,扯着她头顶的小鬏。突然像想起了什么,神色一正,对她说:“说件与你有关的事,那幅奔马图,有人问起来了……我没把你供出来,毕竟这是闺阁之作……”

    妙如脑门上的冷汗,都快滴下来。她都已经出售过了,还能当成闺阁戏作?

    傅红绡又道:“那人想讨要绣品,被相公打了出去……差点翻了脸,朋友都没得做……”

    “这人也太没眼色了,不知道那是……”妙如大笑,把这位浸在幸福的人儿,闹得都羞红了脸。

    “所以后来,他要拿走你当初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