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不过这些,还可以通过广结善缘得到弥补。
就是有亲兄弟的又如何,若不贴心,不仅帮衬不上,反而还会拖后腿……
这些都扯得太远了!目前最要紧的,是杨家覆灭时,如何保全钟家。爹爹钟澄,该何去何从?她们一家人到时会流落到哪里?
现在京中的情形,两派之争不仅没有好转,杨家又攀上三皇子的外家。看来杨家又要转入下一轮的储位之争了……
这两家勾结在一起,倒是情理之中的事:石家有财富,缺权谋和朝臣支持;杨家有人脉,缺宫中势力的帮衬。
听说,圣上对淑妃母子恩宠有加。不知获悉爱妃的娘家,跟权臣勾结到一起了,他心里是何滋味?!
让皇权再架空过上十年,直至驾崩?或让继位新君又当个傀儡?
但凡有点血性的帝王,都不会容忍此等状况发生。
更何况,还有其他皇子要参与到争位之中来呢!
杨阁老这招铤而走险,与其说是孤注一掷,倒不如说是在垂死挣扎。
可她爹爹钟澄,夹在中间该怎么办?
皇上年近不惑,尚未册封太子,想来是不想重蹈,当年他的覆辙。可这样一来,群臣虽不敢贸然站队,但也没有一种势力,能端掉两派中的任何一边。
自家父亲的苦日子,还有得熬……
宾客散尽后,钟家请来的大夫也到了。替明偲诊断病情后,认定他是常见的小儿肠胃不健全,引发的腹泻,开了几副药叮嘱一番,大夫就离开了。
看到大弟养得白白胖胖,二弟却面黄肌瘦的,还总是在生病。而宋氏的身体状况,也一直是良好的。
难免让妙如心有多想。走出梨清苑时,她下定决心,打算私底下查探一番……
又过了两天,妙如偷偷找来步摇,想了解一下杨氏那边的近况。
“据奴婢所知,太太给大少爷和二少爷配的人手,和月例都是一样的,并无不同……”作为杨氏主持中馈的心腹管事,她的话,不由得妙如不信,打消了她心中的怀疑。
妙如也没再多作深究,就放她离开了。
杨家娶新媳妇的吉日,安排在重阳节后的第十天——九月十九。
不巧的是,钟澄在前一天晚上生起了病,半夜发起高热来。
第二日,他还是一副病怏怏下不了床的模样。妙如主动要求留下来,为爹爹侍疾。宋氏也要照顾身子虚弱的明偲。
结果到了最后,只有杨氏带着妤如和明仪,前往大学士府去赴宴了。
气得杨氏咬牙切齿,却也没别的办法。也不管病中的相公,匆匆上了马车,往学士府的力旋胡同那边驶去了。
下午的时候,庄翰林来探望病中的钟澄,带来他女儿青梅。
退出父亲的卧室,妙如拉起等在外面的庄青梅,往旁边的厢房走去。
许久未见,她上下打量着这个闺中好友。
她晒得黑了些,不过肤色更健康了。看到她的神情,就知道这段日子,过得很开心。
妙如问起这半年来,她们姐妹俩的经历。
“我们去福建外祖母家了。第一次看到了海……原来大海是那般美!对了,我还给你带来了海边的贝壳,都是我跟妹妹亲手捡来的……”说着,她取出一只海螺。
接过那只大海螺,妙如习惯性地放在耳边聆听。
“咦!你怎么晓得拿来这样听?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庄青梅奇道。
“老家的有人教过我,说还能听到海边的潮声!”妙如答道。
“你老家不是在淮安吗?也靠海?”
“不是,有人也像你这样,从海边来,给她带来过海螺,听那人说的……”妙如找说辞解释。
摸着前世熟悉的物品,她眼前好似出现一片大海。以前她心情烦闷时,就总喜欢来到海边……
想起有位文豪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或许眼前的困难和煎熬,只是暂时的。
终有一天,所有的事都尘埃落定,他们一家人会从争斗中解脱出来。
哪怕是父亲丢官,赋闲在家,终归能得到心灵的自由……也许前路并没有她想的那般悲观,也许会出现转机呢!
妙如心情突然好了起来,把那些烦心事抛到脑后,问起庄青梅在外祖母家生活时的见闻来。
两人唧唧喳喳,直聊到庄家伯父动身要回去,小姑娘们才依依不舍分了手。
杨氏回来时,满面春风。看得出,她在学士府,应该受到不少人的吹捧。
毕竟若是杨阁老,跟淑妃娘娘背后势力,拧成一股绳。朝中趋炎附势的墙头草们,恐怕又得重新选择了,难怪她又重新抖了起来……
可是,杨氏并没得意多久,第二天传来的消息,就让杨家人再也乐不起来了……
第八十二章 隐情
原来,杨老夫人娘家的兄弟崔璋,也就是杨氏的二舅,那夜在学士府的喜宴上,被人灌多了。归家途中,从坐骑上摔了下来。
本来也没什么的,可他倒地的位置不好。不知何故,地面上有几根散落的木棍,他跌倒时脚下一滑,身子朝前飞去。重重撞向街边商铺的柱子上,还没来得及爬起身,就被随之而来的棚顶砸压了下来……
他在军中多年,小伤小痛原是没那么严重的,谁知却被另一根粗壮的柱子砸到脊背。
跟在身后的随从,把他从废墟堆里挖出来时,崔璋已直不起身来。
事后,请来宫中的太医诊治,说他后半生,可能要躺在床上度过了。
崔家和杨家的人如丧考妣,同去赴宴的其他宾客,听闻后皆唏嘘不已。
乐极生悲当如是!
经上次兵部颁行的改革,同胞兄弟只能一人能呆在军中高层位置上。崔璋是他家唯一手握实权的人物。此次站不起来,上面理所当然地,收回他手中的兵权,委派另一位将军,接手他的位置。
连番的动作下来,让杨老狐狸闻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他派出人手,查到当晚帮小舅子扶马的小厮,有些不对劲。待派人去寻他时,那人已服毒自尽……
杨景基顿时感觉到如堕冰窟!
这到底是谁干的?是陛下,还是姓程的那老东西?或是大皇子?
在他刚找到一个同盟,转眼间又失去了左膀右臂。而且还是支持他,在内阁站稳脚跟,最重要的军中力量。
让这位经历两朝风雨的老臣,预感到经营多年的大厦将倾……
而就在此时,在京城首屈一指的酒楼——天香阁的顶层,一群人正在庆祝。
“刖公子,祝贺你家血仇得报,余下来只等那姓杨的老匹夫倒台了……”旁边的彪形大汉向一位脸上布满蛛网状疤痕的年轻公子恭贺道。
“这个惩罚太轻了,让燕四安排那几个苦主,挨个到顺天府衙门去上告他家。隔上几日就去一次,尤其是人命案的。”毁颜公子喃喃自语,“够他们几个在牢里,过下半辈子了。”
“那小厮的亲人都转移了吧?!安顿好他们后,通知孟刚继续留在崔府当内应,先不要曝露身份了。”他接着布置道。
“这事要不要告之翌公子?”旁边的属下,小心翼翼地请示道。
“告诉他结果就成了……还有,派到钟府的人可以撤回来了。量那女人也翻不出新的花样来了,杨老匹夫现在是只拔牙的老虎……”
此次崔家的事,传到钟澄耳中,他心中不禁冷笑。
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上回找人给马下药,让他女儿险些命丧崖底。两年都不到,报应就来了。
不过,钟澄也没显露在脸上,在家中继续养着病,不理外面的纷纷扰扰。
杨氏就不同了。她刚松口气,憧憬着娘家恢复昔日势力后,如何在府内打压宋氏。这下子愿望恐怕要落空了。
尽管府中一切都还在她掌握之中,一想到若是娘家出了什么事,正室之位将岌岌可危,她就心神不宁……
接下来的日子里,顺天府衙门口,连着接到好几宗状告崔家欺男霸女,害人性命的状子。
京城百姓们,像都知道崔家要失势了,私下兴奋地传播着那些案件的进展,上堂时还有不少好事者特意跑去观看。
妙如掉落山崖的事,又被众人拿出来嚼过一遍……
反正都是老生常谈,钟府的人已经淡定了,没人将此事拿出来说道。因跟杨崔两家关系复杂,他们家姑娘这苦主,也没打算去凑那个热闹。
可听到某小将的耳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他是今年年初才从边关回来。去年九月,京中盛传杨氏谋害继女,钟家小姑娘被人设计掉落山崖的事,没来及得赶上听到传闻……罗府中也有位继母,更没人触曹氏的霉头,在他面前聊起。
因涉及到卸任的崔璋将军,这次军营中,才有人又谈起此事。还有人提及,幸亏当时薛校尉早起狩猎,眼睛好使,才捡回她一条小命……
原来她遭过那些罪,难怪送画给子华,想来是答谢他的活命之恩吧!
不过,那位手中怎么也有呢,还有一大摞……
此时,在神威将军府西侧的某个院子里。薛斌跟那位和他抢画的某公子,正聊着与之有关的一些事。
“对了,上次你介绍的那什么的,蛮不错,今儿个咱们再吃着试试……”
“想不到她也是个俗人,卖画的银子,收得那般干脆利落,对吃食也有一番研究。竟想出这般新奇的吃法,没一般闺阁女子的扭扭捏捏,倒是爽快得很……”
“那小丫头如今怎样了?上回被凌霄闹了一场,没刺激到她吧?!别封笔不画了!”他唇边溢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她才不会跟那暴炭头一般见识。上回只问了声,是不是把画流传出去了,就再没吱声了。”薛斌答道,神情颇不以为然。
“哦,还有这等风度?”他不禁啧啧称奇。
“本来就是如此,连她继母那般陷害、折辱都忍得下来,那小子一阵抽风,还不得像看猴戏一样……”薛公子忍着笑,“不过话又说回来,难怪他气成那样。十分推崇的作品,竟是个小丫头片子画的。让他情何以堪?还为此跟我打赌输掉了。花了重金求得的那幅画,最后发现,咱们这儿留有一大叠……”
“那也不至于跑去羞辱人家一小姑娘!”有人替妙如打抱不平。
“估计在家又受了他继母和表妹的气了……”薛斌接口道,“是了!之前他俩见过,看他被表妹逼得抱头鼠窜,妙如那丫头还嘲笑过他来着,是离京前的事了……”
“难怪!那幅画,真被他当场撕了?怎么舍得的?”那青年有些幸灾乐祸。
“是舍不得呀!这不,又拐弯抹角找人来我这儿,想再求回一幅。子华没睬他……不过,按您的吩咐,答应他,若在武较、列阵比试中,能取得中军都督府游击一职,就送一幅给他。”薛斌正色答道。
“估计他也没好意思,找那小丫头,再要上一幅!”贵公子心情十分愉悦,打趣起他们所谈之人。
……
此时他们谈及的对象——罗擎云,正从神策卫换防回府。
镇国公府,位于城西北隅。当年为赏赐跟他打天下的那帮功臣,太祖皇帝赐下府邸,多数在什刹海周围。
那里四周种满了高大的柳树、槐树、杨树,风景极好。尤其是到了夏日,碧波荡漾,垂柳依依,芙蕖盛开,最是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三路八进的老宅子里头,住着的镇国公府尚未分家的三房兄弟,各房的妻妾、子女、仆从满满当当填满了偌大的宅院。
从中路甬道一路进去,尽显簪缨世家的豪奢贵气,影壁、正堂和宗祠这些门面上的雕饰,更有股圣眷正隆的张扬和显赫之势。
十几年前,现任镇国公将自己的嫡长女罗逸茗,送进太子府为良娣。把当时的主母谢氏气得一病不起。拖了不过五六年,就撒手人寰了。留下年纪尚幼的儿子罗擎云。
如今虽然中宫位虚,宸妃罗氏的份位,一直在四妃之上。却因她无所出,风头一直被有生有三皇子的淑妃压过一头。不过,圣上为太子时,元妃俞氏背罪自缢身亡后,她遗下的嫡长子,一直养在宸妃身边。对如今这位大皇子,罗氏一直是亦母亦姊地照顾着他。
镇国公罗燧已前往西北镇守,府中仅剩下他的一兄一弟。庶兄罗炳已过知天命之年,在府中含饴弄孙。亲弟罗炯年届不惑,本来恩荫了都督佥事一职。后因皇上准了兵部的奏请,颁布下新规定,兄弟不能同为三品以上武职。罗炯只得留守千户一职,退居家中,帮着胞兄,打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