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好吧,让你去啦!不过要说好,掇芳园的规矩严。没我在身边,不要乱逛,也不要与其他人搭话。莫坏了你家姑娘的名头,回来饶不了你……”妙如想着,平日她也是忠心耿耿的,莫为了点小事,让她生了怨怼之心。适当的恩惠和福利还是要给点的,就让她去吧!
准备礼物时,妙如再三叮嘱烟罗:“先去给长公主磕头,再去代我向大姨问候一声,最后到映表姐那里,找个叫鹤儿的丫鬟。这些礼物记得带上……”
生怕她失了礼数,丢了自己的面子。
烟罗喜滋滋地应了。
把人打发出门后,带着莲蕊,妙如照常前往韵华斋去上学。
今年自开春以来,在钟澄的要求下,韩夫子将重点转到六艺中的“礼”、“乐”、“算”这三方面。想是要配合妙如学规矩和管账目,以及社交的需求。
毕竟她今年十一岁了,明后年就可以开始说亲了。
其实“礼”和“算”都不难,前者要记住要领;后者本来就有基础,上手较快。她的心算能力,让夫子错以为,教的商贾之家的小姐。
难的是学“乐”的部分。
以前跟二伯母学过琴,但妙如还想另学件乐器,毕竟琴不好随身携带。
不少闺中少女学琴棋诗画,是为了社交需要。妙如的目的却是不同,她前世是学美术的,知道各种艺术门类是相通,若有灵感,使之触类旁通,能达到叠加效果。
为此,她又多学了一门乐器,以便怡情养性。
自从来到京城后,妙如鲜少有机会爬山。这让她对自己身体有些担忧,先天不足若再缺乏锻炼,以后岂不是要遭罪?
为此,她特意选了个练肺活量,能调整吸纳节奏的方式——吹笛。
这天黄昏,她正在院子里练习曲子,青黛进来禀报:“姑娘,烟罗回来了,说有要事跟您单独谈!”
“让她进来吧!”收起笛子,妙如坐到书案前,拿起宣笔开始练字。
“见到映表姐没有?”并没抬头,她的视线,随着笔端划出的墨迹慢慢挪动。
“见到了,还跟长公主磕了头,不过没见到姨夫人。”烟罗声音里,有着遮掩不住的兴奋。
妙如停下笔,抬起头来,有些奇怪望着她:“东西取回来没?映表姐的衣物可有递到鹤儿手中?”
“都按姑娘的吩咐做了!”烟罗毕恭毕敬地答道。
“那你还有什么话,要单独对我说的?”妙如望着她,有些不解。
咽了咽口水,烟罗小心翼翼地说道:“姑娘,长公主还想邀请您,住进掇芳园……”
妙如明白了,她这般形状,原来是想跟着一起住进去!
她笑了笑,拾起笔继续练着字。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那边又客气起来了。
照说以长公主的身份,作为一个晚辈,她应该感到荣幸。是不该推辞的,这样显得有些失礼。
但每次对方只邀请她一人。
家中的情况,想来她也是清楚的。若真是一人独自上门做客,杨氏心里怕是更加膈应了。二妹铁定跟她断绝姐妹关系……现在家中的氛围,好不容易稍微缓和一些,她可不敢挑起事端来。
见她不作回应,烟罗心中着急起来,连连叫道:“姑娘,姑娘,你就答应了吧!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你这多话的毛病,啥时能改过来?”停下笔,妙如望进她的眸子里,“不说这机会难不难得,这是该你管的吗?出门做客,自当要母亲批准。你觉得她能答应吗?我单独去小住?那二妹会怎么想?”
“这次不一样,长公主下了贴,特意邀请姑娘和其他几家小姐,帮她家一个忙。只有您能去完成……”说着,她拿出张制作精美的帖子,放在妙如的跟前。
“长公主要请各家姑娘到掇芳园小住。说当年在佛祖面前许下宏愿,若是弘老爷醒来后,要在两年内发动百名自家人以外的亲朋好友,手抄佛经,向佛祖还愿。如今已有九十多人抄了。眼看着浴佛节快到了,想请姑娘伸个援手。”
“都有哪几家?”妙如问道。
“记不清了,好像有姑娘的好友薛家小姐,还有沈家小姐……梅家小姐……奴婢都记不清了,总共有五六家吧!”烟罗答道。
她这说法,妙如有些信了。烟罗没见过那两位小姐,自是不会凭空捏造出名头来。
为了儿子的康复,长公主还真是十分虔诚。
若是百人抄得佛经,就意味着向百人传递了佛音。这不仅需要自家人努力,还要平日里广结善缘。多做好事帮助他人,才能争取来别人的回报。而且还得是识字的,一般奴仆就是愿意为主分担,怕是也没那个能力。
这种邀请,她还真不好推辞。
当把请柬拿到华雍堂向母亲说明时,杨氏暗地里咬牙切齿。
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要为亲生女儿,争取此类挤进上流交际圈的机会,那小东西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还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不说那些去的人身份显贵,就光是被长公主邀请,并请托以神圣的任务这一项。作用就非同凡响!
有着被这最尊贵公主陛下,公然承认贵女身份和德性的双重意义。
虽然知道她私底下对妹妹不错,但杨氏还是没办法抑制内心的嫉妒和狂躁。
汪家本是她娘家的亲戚,什么时候,成了那小东西的私人关系了?
上回姐姐的一番提醒,让她无法对长公主的邀请,横加阻挡。若她还想着妤儿,将来有个好的归宿,就必须得塑造出宽仁大度的贤母形象,起码在长公主面前得这样。
如此一来,杨氏当然会愤恨难平。
妤儿平常不爱读书,且字都没认全。不像她姐姐,上回在汪家姨父面前,露过一手书画,才名在外。想到这里,杨氏最后只剩一些无奈。
长公主只邀请那小东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还真挑不出错处来!而且她以前拜过高僧为师,懂一些佛理,单独请她去,也让人无话可说。
此次事件,让杨氏清楚地意识到,她女儿今后想要嫁个好人家,出身父母背景,是指望不上了,看来只能学她姐姐,靠才学搏出位了。
探花郎的女儿,字都拿不出手,这着实让人有些难为情。
自此事后,妤如有了位逼女成凤的娘亲,整天跟在后面,督促她跟姐姐在学习上竞争,让妤如苦不堪言,这是后话。
三月中旬最后一天,汪家的马车上门来接妙如。
在家人神色各异的目光中,她带着烟罗和琴韵上路了。
昨日,爹爹特意把她叫进春晖斋,再三叮嘱。说这是做善事,他没办法拒绝对方。要她在那里自己谨慎,认真完成任务即可,别的事不要掺和。
还特别提醒,汪府中已有两位长大成人的少爷,不要以为是表亲关系,就大意了。姑娘家该避忌的,都得注意点。尤其是还有那帮世家的小姐在,若是传出什么不妥的言论,将会影响一家人的名声。
为此,他又把琴韵派给了女儿,让她处处小心。
坐在马车上,烟罗对于琴韵跟来,心里很是不满。暗中不免咕哝起来,为何每次到掇芳园,都有她跟着。以前姑娘住过那么久,也没出过什么事。
现在姑娘越发大了,还能再出啥事?老爷也太过小心了。
不过这话,她不能说出来……
想起上回,她单独去掇芳园取东西,那人问的一些话,她脸上就有些羞红。
从表小姐院子出来,正好碰到表少爷来看望妹妹。见到她眼前一亮,匆匆朝屋里跑去。
没一会儿,又从里面追了出来,叫住了她。还把她带到处僻静的地方,问起姑娘这半年来的生活。
还特意提起,姑娘那年得来的花灯,可还留着?
第九十四章 抄经
长公主的这次邀约,明面上是抄经还愿。但在各家主母的心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掇芳园关门闭户十多年,如今乘着嫁孙女的机会,正好重新开放春宴,纳入社交圈。而长公主偏偏没这样做,挑了几家闺中少女,去抄什么经。
鉴于她唯一的嫡孙,如今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又没相应的风声传来。各位夫人们心中,自是盘算开来。
都在猜测:会不会借抄经的机会,相看多家姑娘呢?
汪峭旭身世显赫,外祖是两朝辅政的阁老,祖母是著名的荣福大长公主。
本人又是从小素有才名的,长得玉树临风,还性情温和。自是家有待嫁闺女的贵妇们,眼中首选的佳婿。还听说这年轻人,颇为上进,早就中过秀才,正准备明年秋闱下场。
能被长公主亲自邀请,是女儿莫大的荣幸。就是到时亲事谈不成,能被挑出来参加此类活动,也是抬高女儿身价的大好机会。岂能错过?!
受邀的人家,纷纷把自家姑娘打扮得光鲜靓丽,遣往掇芳园去帮忙。
作为小主人的汪峦映,代表长公主,出面招待了大家。
如今她已满十一岁,往十二岁的年头里跨进了。有祖母和母亲的亲自调教,上回的喜宴时,就开始帮着家中长辈,张罗些小客的招待任务了。
如今掇芳园的仅剩的两姑娘中,她年纪居长,又是嫡女。自是该她出来历练,且在京中世家小一辈的姑娘中,她的人缘也算不错。
长公主派何嬷嬷,在旁边指点着孙女当好主人,招待这帮娇客。
带着两丫鬟,被引到她以前住的含露轩安置下后,妙如就被一婆子引去给长公主请安。
到万禧堂时,那里早已经是莺声燕语一片。
帘子撩开,是沈家大小姐正在跟长公主逗趣。乐得老人家哈哈大笑,屋里其他几位,或是掩嘴窃笑,或是害羞地垂下头,还有的跟旁边人说着悄悄话。
妙如一眼扫过去,果然有梅、沈两家的小姐,还有聂锦瑟,其他两位她不认识。却没见她的小闺友薛菁。
妙如上前行礼,又跟各位姐姐们一一互相见了礼。
见她终于来了,长公主忙招呼过去,拉着她的手,对其他人打趣道:“‘二甜’总算聚首了,看看,姐妹们都到齐了,就差你了!许久都不来咱们家里玩!”
接着又转过头去,朝峦映道:“映儿,这两年也没在一起比过了,这回你得好好跟表妹比比!”
众女陪着老人家聊了一会儿闲话,汪峦映就领着大伙,前往要抄经的霞蔚阁去了。
在路上,向旁边带路的婢女,妙如特意打听起薛菁来。那丫鬟告诉她,前日薛家姑娘,被她舅舅接去沧州,给外祖母拜寿去了,故未能赴约。
一路沿着浅溪向西北角蜿蜒行去,爬上一座七八层的六角阁楼。
那建筑飞檐凌空、雕栏画栋的。一看便知,是专门为登高而造的。加之建在山坡上,地势颇高。站在顶层远远望去,可将掇芳园的全景尽收眼底。
肃衣净手后,众女在一尊佛像前叩拜一番。然后在一张长案边,依次排开,蘸沾笔墨,着手抄了起来。
以前跟师傅念过一段时期的经,妙如对卷册中的经义,多了几分了解。一面在心里默念着,一面手上疾笔如飞。
看得旁边的沈嫣然,啧啧称奇:想不到她小小年纪,笔法流畅,字体娟秀,本以为长公主请她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让她赶份热闹。没想到抄起经文来,倒是有模有样,轻车熟路的。让她暗暗心惊。
又暗中瞥了眼左侧的梅玉尘,只见她心无旁骛,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移动着笔杆,仿若沉浸于佛理经文之中。认真的样子,让人看了,都不好意思再东张西望了。
沈嫣然忙收敛心神,也专心致志地抄了起来……
大约两炷香的功夫后,汪峦映的丫鬟,捧着瓜果和茶水鱼贯而入,请在场的各位小姐稍事歇息。
众人停下手中的笔,退到旁侧的廊边,坐下来放松,聊起闲话来。
“钟妹妹,听说在江南时,你曾拜在素安居士门下,学过一两年,可有此事?”看到她独自扶着栏杆,向远处眺望,聂锦瑟走过来,跟妙如搭起话来。
“是二伯母看小妹在家中闲着无事,把我收笼过去指导一二,跟在她身边草草学过一年。”不敢托大,妙如谦虚地答道。
听到素安居士的名号,其他几位少女,纷纷凑过来聆听。
“听说她在江南开了座女子书院,可有此事?”接过话头,梅玉尘问道。
“是有这回事!就在咱们钟府老宅的东北角。第四个年头了……”
“钟妹妹,给姐姐们说说,那女学到底是啥样的?”
看她们感兴趣,妙如也来了劲头,把汩润书院的模式,和开设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