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作者:草木葱(起点vip2012.9.30完结)
她眼里只差没闪过红心了。
不过,望向妙如时,她又蹙起了眉头,好似能感同身受似替对方难过,眼里满是怜悯同情之色。
妙如见了,感觉心里头觉得暖暖的。
真是个善良的小姑娘
她也不忌讳什么,拉开围脖,让薛菁瞧瞧她已复原的旧伤。
“只有浅浅一抹红痕了,妙姐姐涂的是哪里的灵药?”
“长公主派人送来的,听说是宫中赏赐的珍品……”
“对了,说到送东西,妙姐姐,菁儿今天来,是来送这个的……”薛菁拿出一叠银票,“这是天香居一年来,你应分得的红利。”
妙如愕然,天香居?
见她不解,薛菁解释道:“哥哥早料到你不记得了说这是去年年底,你把画资还给翌公子时,他从中说和,把那些银两当作份子,充入到天香居中……你早成股东之一了……”
妙如哑然失笑,一年前,为了推脱他们给的画资,她胡乱应的,没想到了对方还记得。
她不禁感叹万分:这薛家兄妹还真体贴周到得紧,不仅雪中送炭,还怕人接受起来时会觉得尴尬,转了个弯儿为她谋好处。
她也没推辞,拾起笔来,又写了几道前世吃过的名菜,和特色风味的做法。让天香居的菜谱上再添几个新的品种,让薛家兄妹一饱口福。
此时,沉香拿着一只布猫的玩偶进来了,向妙如禀报:“姑娘,丁家三奶奶派人送样品过来,说做成此样可不可以,若还有要改进的地方,写下来她让赵五娘去改……”
薛菁一把抓住那只黄澄澄的加菲猫,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妙姐姐,这东西是哪来的?好可爱,又肥硕又憨态可掬……”薛菁夸张地大叫起来。
含着笑望着她,妙如心里的担忧放了下来。看她的反应,就知道此玩偶一出,在京中女眷中必掀起一股抢购风潮。
最后薛小妹满载而归。
过了几日,就到了新春,大楚朝子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柳明胡同的钟府,如今也不如从前那般冷清了。两位小少爷,一个蹒跚学步,一个在依呀学语。
三位年长的姐姐们不停地逗着他们玩耍。
对妙如的心结解开一些后,杨氏如今也不再特意排斥,继女跟她的仪儿接触了。
妙如设计的布艺玩偶,理所当然地,拿出来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弟妹们。两个小的玩得不亦乐乎,两个大的也甚为欢喜。钟家的院子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欢快和谐的氛围。
其实京中世家间,送给亲朋好友孩子们的新年礼物,除了压岁钱外,都开始悄悄流行新的物品——妙如她们铺子里制作的布偶。尤其是她特意设计的,十二生肖卡通形象的布偶,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仿佛一夜之间,“童趣坊”的名声,在京城的女眷间传开了。
这得亏了妙如前世带来的品牌意识,在每个布偶尾部都绣上专门设计的标识。
加上她灌输的一些经营思路,让傅红绡连赞妙招,不仅在布艺坊的经营中用上了。推及到她名下其他产业上,也获利颇丰。让她来钟府跑得更勤了。
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妙如一直隐身在幕后,并没出名。未曾想到,送给薛菁的那只加菲猫,泄露她的底儿。
元宵节前一天,薛菁特意来找她,约她明日到街市去观灯,妙如答应了下来。
在马车上,薛家小妹告诉她,翌公子告知哥哥要找她,说作为天香居的股东之一,没道理不去给合伙的生意出出点子,跟其他股东碰碰头。
妙如哭笑不得,这强迫当的股东,还得从此多了项义务
逛完灯会,妙如随着薛家的马车,来到了天香居的楼下。因酒楼开在繁华地带,又是元宵佳节,主楼里早已是位无虚席。在小二的引领下,她跟薛菁来到了后院。
主楼后面是一座花园,因是晚上又逢佳节,四周树木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只觉得火树银花,灯火辉煌成一片。
看得出,这园子设计得较为雅致,不远的方向耸立着大小不一的几幢阁楼。
路过那几座小楼前,传来女先儿在依呀弹唱着小曲。看来这里,应该是专场设的贵宾区了。
小二在一幢不高的小楼前面停下,跟门口的守卫耳语了几句。那守卫进楼里禀报,没过多久,薛斌就出来了,迎妙如跟妹妹走了进去。
进到里面,上了顶楼,妙如仿佛走进个秘密机构一般。里面的守卫更多,而且面容冷峻,神情肃穆。让她的心里,不觉间打起鼓来。
“钟家小姑娘,别来无恙”还没站定,对面有人打起招呼来。
妙如抬头望了过去,只见对方是位戴着面具的男子。她心里嘀咕,这人也太没诚意了,跟人打招呼都不摘下面具的,谁知道他是哪一个?
望着妙如狐惑的样子,一直藏在阴影里的人,坐直了身子,对面具男揶揄道:“别装神弄鬼了她又没见过你,别吓坏了人家小姑娘……”
“她的胆子才大呢被姓杨的老东西那么逼迫,都不见丝毫慌张……还能追本溯源,揪出始作蛹者……”面具男的声音中透着几分洒脱和恣意。
先前说话的那声音有些熟悉,妙如寻声望去,那人果然就是有过几面之缘的翌公子。
她忙上前行礼。
一番问候完毕,妙如在薛菁身边坐了下来。
“那间童趣坊,你有份参与吧?听菁儿说起,那黄猫儿就是你设计的?”翌公子开门见山地问道。
妙如点了点头,还是不知,这布艺玩偶,跟酒楼有什么关系?
“咱们的人还打探到,童趣坊另一个股东——丁三奶奶名下的产业,最近半年来生意大涨,用的一些手法,匪夷所思却招招管用。所以我们就想到你……”薛斌在一旁解释道。
妙如领悟过来,敢情眼前这几位,是想请自己来当经营的智囊的。
傅红绡的那些招,不少是她背后出的点子,先在布艺坊尝试,后被她复制到其他产业上去的。她一直隐藏在后面出谋划策,没想到还是被熟悉她的薛氏兄妹给供了出来。
“没错,小女是出过一些点子,可那些仅限于跟女子有关的产业,可这酒楼……”妙如拱手为礼,“经营方面,小女子实在无能为力,只能出出主意而已……”
“谁要你参与经营了,只要那些点子。若是有效,收入增了,你的分红自然多一些……若是亏了,也勿需你来负担……”翌公子发话了。
“可是可以不过,小女需要先知道,在跟哪些人合伙,要达成何种目的?”妙如道出存在她心中许久的疑问。
薛斌朝翌公子望了一眼,又用眼神询问了面具男,正要开口。
外面匆忙进来一个守卫,对翌公子跪下禀报:“公子,您三弟也来天香居了,正在前面闹场……”
第一百零三章蓄势
翌公子带着薛斌匆匆离去,面具男却是没有丝毫挪动。
妙如跟薛菁坐在原地,一动也不动,静候他们回来。
“刖哥哥,你们天香居最近两年发展不错嘛!刚才从前面进来时,宾客盈门得都没空位了。”薛菁跟他们显然很熟,聊起闲话来。
“还行!这不,经常有喜盈楼的人跑来捣乱……还不是咱们抢了他们京城第一酒楼的名头。”沙哑的声音从角落里传了出来。说完这句,面具男就不再作声了。
直至最后,翌公子和薛斌都没再回来,有人传话告诉两小姑娘,说他们有要事,恐怕只能下次再谈后续的事了。
妙如跟薛菁最后失望而归。
走到楼下,她们经过某间暗室时,有句话无意间飘进了妙如耳朵里:“听说了吧?!三皇子竟然亲自微服来此了,此事怕是不那么简单!你说是不是石家,暗地派人怂恿的……”
听闻此话,妙如心中一惊,思忖着:三皇子?三弟?那翌公子岂不是大皇子?难怪当时自己提起他时,父亲神色有些古怪。
走出天香居,从马车窗帘缝往外看去,主楼里的次序已经恢复了井然,外面的人群还没散。好像从未发生过任何事一般。
要借用自己的点子挣钱?
这些话只有骗十二岁的一般小姑娘还可以,若是想来骗自己,怕是有些困难。
帝王之家富有四海,就算圣上再宠爱三皇子,薄待皇长子。那也不至于缺那点钱财。
除非……在争储一事上,有所图谋。石家与杨家结亲,杨阁老经营近二十年的朝中势力,加上石家的财富,或可放手一搏……
难怪他跟手握兵权的薛家。来往甚密。把薛大哥笼络在身边,要的就是军中势力的支持。那位面具男,应该是他们的暗中势力吧?!
从他们谈话的内容看来,上次杨氏生产时,杨阁老对他们父女俩的所作所为,面具男应该亲眼见过。那天暗中出手,帮她查找线索的,原来是他们。
这个疑惑让妙如苦思良久,一直不得其解。
原来早在查出让她堕崖的幕后黑手时,自已家里就被他们盯上了。才有后来对杨家的不利传言,在京城中掀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圣上对杨阁老,发出了第一次的申饬。
元宵节那天晚上归来后,日子转眼间就到了二月。
在妙如的生母林氏的,钟家父女俩又上了大悲寺,在庙里办了个小型的法事。
以前都是钟母陈氏带着儿子孙女暗中进行的。如今这世上,只剩他们父女俩,还惦记着这个日子了。
暮霭中的西山,树林草丛中都笼在一层淡淡橘色中;下山的路径上早已没了上山时的朝露湿气。走到山下时。太阳从地平线慢慢沉了下去,天地间黯淡了不少。白天的喧嚣,随着最后那一丝光亮的消失,也沉寂下来。
回府的路上,坐在马车里,夜色的隐掩下,妙如跟父亲说起,上元节那天晚上的见闻。
“都知道了?!爹爹先前没打算告诉妙儿。是怕你有所顾虑,反而生分了。既然当他是救命恩人,之前或多或少也算回报他了。这样关系挺简单的,也好相处。让你帮他出点子,遵命就行。其他事情就交给爹爹。不必理会……”钟澄脸上满是歉疚。
“要说这大皇子,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人。去年新春。靠一幅前太子妃的画像,挽回了圣心,还获准参与崔家案子的监审。为自己母族平了反。虽俞家如今没什么人了,对于皇子来说,嫡长子的身份对于他争夺太子之位,极为有利。毕竟今上当年也是嫡长身份,被人构陷的……”低声跟女儿灌输了一些朝堂上的事,是担心以后把女儿扔在京中独自生存。他得提前教她一些知识,以求自保。
“只可惜没母族力量支持,妻族又是那帮情形,幸亏陛下把他交给程太傅教导……”钟澄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解释给女儿听。
妻族?对了。就是聂家吧?!
妙如慢慢对上了号:承平侯府,也就是闺友聂锦瑟家中,她好像并无亲生兄弟。聂家以后,怕是要过继族里的旁支子弟来承嗣了。
原来如此……
难怪石家人要跟杨家联姻,动心思谋求储位。原来大皇子背后的势力,并不足以让他稳稳当当地问鼎储位。
“爹爹,那么说来,跟杨家结亲,石家是想在争储的事上,有进一步作为了?”妙如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赞赏地望了女儿一眼,钟澄低声告诉她:“图谋是一回事,能不能成,又是另外一回事!以仅有几次面圣的机会,爹爹对上面那人的判断,可以肯定的是,手伸得过长的,终究不会有好的下场。谋求户部的高位尚不知足,还想把主意打到吏部。坐在那把龙椅上的,恐怕不会再允许臣下或外戚势力过大的……”
“吏部?”
见女儿不太明白,钟澄解释道:“你大姨之前想跟吏部的沈尚书联姻。想把沈家姑娘嫁给你旭表哥,应该是杨家的意思!”
妙如咋舌,他和两家姐姐间,原来还有过那么一段。
难怪去年从掇芳园归家后,也没听人提起过旭表哥订亲一事。难道黄了?又被上面人忌惮了?旭表哥走仕途,若是有这样一个岳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沈尚书?不是沈侍郎吗?大家是这样介绍沈家姐姐的。”妙如突然想起此事。
“年后开印上朝,胡尚书就挂印辞官而去了,沈侍郎接替他的位置。”
自杨家跟石家联姻后,母亲杨氏又张扬过一段时间。对朝政变化,那时妙如多多少少打听过一些。知道来杨景基的头号跟班,吏部的胡尚书。曾被关进刑部大狱,呆过一年,后又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了。
先把人抓进去一年半载,查无实据后又把人放回来。却把权力架空了,到最后,当事人不得不自己求去……手段果然高竿!既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又有瓦解对方势力的作用。还波澜不惊地,得了个公正仁慈的名声。
钟家父女所不知道的是,他们也正在被人议论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