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娘子+番外 作者:田小田(晋江vip2012-07-13完结)
沈毅心里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儿子长大了,知道为家里分忧了。他对贞娘说,“儿子孝顺,你拿着,他当大哥就是应该这么做。”
铭哥儿笑呵呵的点头,“我可是忙里偷闲跑回来的,一会儿还得回去,其他事儿我可就不管了,我一天忙的很。我出去看看后面房子怎么样了,爹娘,你俩先商量着。”说着铭哥儿就出去了。
贞娘拿着手里的钱,欣慰的说,“铭哥儿真是长大了。”
沈毅也满怀欣慰,“儿子大了知道顾家了,是个好事情。你收着吧,最近花钱的地方多呢。”
贞娘点点头,把银票收好了。
婚期将近,房子也弄好了,信国公府也派人来送了三小姐的嫁妆单子,看到这份嫁妆单子,贞娘不由得有些郁闷,等来人走了以后,拿着单子只觉得头疼。
“也不知道是不是京城这达官贵人都讲究这些,瞧瞧这单子,光铺子就二十间,良田千顷,四季的衣裳都这么多,哎,这是打算一辈子不吃咱们家不用咱们家啊。”
贞娘这边烦恼,沈毅那边却很悠哉,“嫁妆多还不好,说明人家把这桩婚事看的重。”
“哎,算了,你们男人家家的是不会明白的。”
到了吉日那天,花轿从京城一路到了书院,在山脚下的时候就听见了震天的爆竹声和吹吹打打的乐声,贞娘家里里外外都是人,苍术夫妻是今天的大厨,忙的不亦乐乎。书院办喜事和寻常百姓一样,几大桌子的席面,都是亲朋好友在一起互相帮忙,热闹热闹。
恰好铭哥儿成亲的时候也是书院沐休的时候,书院的学生们也都围着看,整个书院到处都飘着红,书院的的饭堂师傅也来帮忙,支起一长串大桌子,学生们,先生们,还有铭哥儿军营关系好的将士们。
大家不分尊卑,不分大小,都聚在一起乐呵。这种成亲的场面,倒是和京城里完全不一样,少了许多规矩,多了几分亲切。
“新娘子来咯!”
随着一声高喊,三小姐丹溪的花轿也到了,喜婆递上了红绸,丹溪和铭哥儿,一个一端牵着,在众人的恭贺声中进屋拜了天地。
拜完天地的丹溪,现在应该叫铭哥儿媳妇了,被送进了洞房,鉁姐儿也跟着进去,等新人坐上了床,鉁姐儿笑嘻嘻的拿出一个纸包对着盖着盖头的丹溪说,“大嫂,娘让你先吃点东西,我这有桂花糖糕,可好吃了,大嫂,我专门给你留的。”
丹溪接过了纸包,微微点点头,“多谢小姑,也请小姑帮我谢谢婆婆。”
鉁姐儿在旁边等了半天,才好奇的问,“大嫂你怎么不吃?”
旁边的婆子忙笑着说,“大小姐莫怪,我们小姐这是累了,歇一会儿就吃。”
鉁姐儿抬头看着这婆子,歪着脑袋问,“你是谁啊?”
婆子笑道,“奴婢是小姐的麽麽,姓徐,大小姐叫奴婢徐妈妈就好了。”
“哦。”鉁姐儿点点头,坐了一会儿觉得屋里安静的有些尴尬,就站起来搓搓手,“那大嫂我先出去了,你累了就休息会儿,娘说今天人多,大哥还得在外面招呼客人呢,一时半会肯定过不来,你歇着,我出去了。”
丹溪忙答应,“小姑慢走。”徐妈妈也跟着行礼。
鉁姐儿走到门口又回过身来,对着徐妈妈说,“徐妈妈以后不要叫我大小姐了,听着怪怪的,叫我鉁姐儿就好了,我家不讲究这些,大家都叫名字的。”
徐妈妈愣了一下,才点头应诺,“是,大小姐。”
鉁姐儿嘻嘻一笑,出去玩了。
她出去后,丹溪才掀开盖头,打开纸包,里面赫然是几个做工细致的桂花糖糕,她捏了一个放进嘴里,味道确实很好。徐妈妈看着她还要再吃,忙阻拦着,“姑娘可不能再吃了,一会儿姑爷要是进来了,看着可不好看。”
丹溪放下了纸包,对着徐妈妈说,“以后别叫我姑娘了,我已经嫁人了。”
徐妈妈点头答是。
丹溪看着手上的纸包,微微一笑放下了盖头,端端正正的坐在床上,心里还是蛮温暖的,虽然还不知道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小姑却是个热心肠的。
沈家这次来了不少兄弟,除了铮哥儿没回来,鑫哥儿,钦哥儿,铎哥儿各个都是挡酒的好手,尤其是鑫哥儿和钦哥儿,生意场上混惯了的人,不论是喝酒,还是劝酒,都是一等一的好。别说书院的先生学生喝不过,就连来贺喜的文武官员都不是对手。
铭哥儿只喝了一点酒就被其他的兄弟“解救”出去了,贞娘笑着看他到了后面的新房,心里不禁落下了一颗大石头,新媳妇总算是娶回家了,过几年就有白白胖胖的小孙子可以抱了。
作者有话要说:沈毅和贞娘的第一个媳妇儿啊~~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结婚都要新房啊~
86新媳妇在婆家(上)
第二天;新媳妇要来给公公婆婆请安了;沈毅和贞娘早换了身新衣等着新媳妇,锦哥儿和鉁姐儿也早就等着见新嫂子了。
跟着铭哥儿身后大大方方进来的丹溪身着一身红衣;头发已经盘成了妇人模样;贞娘看着就喜欢。
“儿子/儿媳给公公婆婆请安。”
铭哥儿和丹溪跪在沈毅和贞娘面前;贞娘高兴的点头,“好好;快起来;快起来。”
丹溪起来的时候徐妈妈忙上前扶了一把,贞娘越瞧丹溪乖巧柔顺的样子就喜欢;她拿出一个绸包;打开后正是那副玉镯;牵起丹溪的手;把玉镯戴在她腕子上,笑着说,“这镯子虽然不值什么钱,却是我娘留下的,现在就传给你了,你可别嫌弃。”
丹溪忙说,“婆婆说的哪里话,这镯子很好,多谢婆婆。”
贞娘点点头,笑呵呵的接过媳妇茶喝了。沈毅也就是嘱咐了几句,也喝了茶。
接着就是锦哥儿和鉁姐儿见过大嫂,丹溪分别给了见面礼。吃早饭的时候,丹溪不肯入座,非要站在贞娘面前立规矩。
贞娘笑着拉她坐下,“咱们家没那么多讲究,不用立什么规矩,随意些就好。”
丹溪望向铭哥儿,铭哥儿也开口了,“娘说不用就不用了,你坐吧。”丹溪脸红了一下,点点头坐在了铭哥儿身边,徐妈妈看在眼里,不由得点头,沈夫人对待小姐还是蛮好的。
吃过了早饭,沈毅起身,“走了。”锦哥儿也扒完了碗里最后一口粥,急急忙忙的跟上去,“我也走了。”
鉁姐儿很自然的起身收拾碗筷,丹溪也站起来帮着收拾,徐妈妈连忙凑上去,“奴婢来收拾就好,小姐和少奶奶都歇着,以后这些活儿,都由奴婢来做。”
鉁姐儿愣了一下,看着徐妈妈手脚利索的收拾好碗筷,“徐妈妈是打算在我家长住吗?”
她问的很自然,她四个月大的时候三丫就出嫁了,从小没有使唤过丫鬟婆子,丹溪嫁过来的时候她以为徐妈妈只是送嫁的,今天就会跟着送嫁的人一起离开,没想到徐妈妈说以后的活儿都由她来干,鉁姐儿才问了这么一句。
但是这样的话,听在徐妈妈耳朵里就不一样了,徐妈妈看了眼贞娘,才低下头说,“奴婢是少奶奶的陪房,自然是会跟着少奶奶的。”
丹溪也看着贞娘,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出嫁之前信国公夫人就告诉过她沈家的情况,沈家没有仆役,所以信国公夫人也没有安排太多的人。年轻的丫鬟更是一个都没有给,“沈家男人都不纳妾,你嫁过去不用担心会有别的女人跟你争,所以那些丫头都别带着。你婆婆节俭惯了,你带的人越少越好,免得你婆婆说你娇生惯养,再说也不需要有丫头帮你固宠。你只要孝顺好公婆,再生个儿子,你这辈子就顺风顺水了。”信国公夫人如是说。
贞娘没说什么,而且对着鉁姐儿说,“就让徐妈妈收拾吧。”
鉁姐儿高兴的对贞娘撒娇,“娘,那我是不是以后都不用刷碗了?”
贞娘点了她额头一下,“傻妮子,这么大人了还撒娇。”
铭哥儿站起身对丹溪说,“你陪着娘说说话,我出去一会。娘,我去苍术家看看是不是还有兄弟昨晚上闹腾的太厉害了还没走。”
贞娘点点头,“你去吧。”
丹溪忙站起来对铭哥儿行礼,“相公慢走。”
铭哥儿皱着眉看她行的这个标准的万福,“在家不用这么拘束,怪别扭的。”
丹溪脸上一僵,讪讪的答应着。铭哥儿一出门,她眼眶就有些红。贞娘看在眼里,忙说,“铭哥儿媳妇,来,你过来坐。”
丹溪努力平复了心绪,坐在贞娘身边,恭恭敬敬的说,“婆婆有什么吩咐?”
贞娘拉着她的手放在自己手心,柔声说,“你在京城长大,又是信国公府娇娇的三小姐,我不懂你们京城的规矩。只是我们家本就是小门小户,没这么多讲究。你在家里大可自在些,不用动不动就行礼,老行礼也怪累人的,平日也不用你干什么,照顾好铭哥儿就行了。”
丹溪有些羞涩的一笑,感激的说,“谢谢婆婆,丹溪知道了。”
贞娘点点头,温和的说,“你回屋休息会儿吧。”
丹溪站起来,刚想行礼又突然记起贞娘说的,所以大大方方的笑着说,“那媳妇儿先回屋了。”
回到屋里,丹溪也确实觉得自己累了,想喊人打水洗脸,突然又记起这不是自己家,没有丫鬟时刻守着自己,唯一在自己身边的徐妈妈又在外面干活,只好自己起身,拿起水盆又不知道水在哪,推开门看了看,也没发现哪个地方有水,不由得有些失望,她刚进沈家,又不想麻烦别人,只好作罢。
刚转身就听见徐妈妈喊,“少奶奶要什么?”
丹溪一下子高兴了,拿着水盆对徐妈妈说,“我想打水洗脸,可是没见着哪有水。”
徐妈妈笑呵呵的接过水盆,“奴婢知道,水都在外面院子的水缸里呢,不过少奶奶您得等等,灶上现在正烧着热水,等热水烧开了奴婢给您兑温了您再用。”
说完徐妈妈又担心的问,“刚刚太太跟您说什么了?”
丹溪把贞娘说的话说了一遍,徐妈妈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太太既然这么说了,您就这么做。奴婢瞧着他们确实不怎么讲究,少奶奶您歇着,奴婢给您舀水去。”
徐妈妈出去先倒了热水,又兑好了冷水,试了试水温才端进去,鉁姐儿看着她走远才把脑袋缩回屋里,“娘,那个徐妈妈可真勤快,这会儿又端着水进去了。”
贞娘失笑,“你老盯着徐妈妈做什么?她伺候你嫂子,又不碍你什么事儿。”
鉁姐儿嘿嘿笑着,“我看着稀奇嘛。”
铭哥儿婚事一了,贞娘觉得轻松无比,现在要操心的,就是锦哥儿和鉁姐儿的婚事了,不过这都是几年以后的事儿,在这之前就等着抱孙子好了。
下午丹溪睡醒了,起来后问徐妈妈,“大少爷回来了吗?”
徐妈妈正在整理丹溪的嫁妆,听见喊声忙过来,“奴婢去瞧瞧。”她刚出后进就看见贞娘和鉁姐儿在院子里洗衣服,想了想,她把步子缩了回去。
回去后对丹溪说,“大少爷还没回来呢,可能得等下午才回来吧。”
丹溪点点头,坐在妆台前梳着一头长发,随口问了句,“婆婆和小姑呢?她们午睡也该醒了吧,相公让我多陪陪婆婆说话,我是不是也该去陪着婆婆聊会儿?”
徐妈妈微微一笑,“少奶奶先歇息会儿吧,奴婢刚出去看过,外面没什么动静,可能太太和小姐还睡着吧。”
丹溪点点头,“那这样咱们就先整理下这屋子吧,还有我那些嫁妆,也该整理下。”
徐妈妈忙说,“少奶奶,奴婢看您先别收拾,您想想,过几天大少爷就要回京了,您肯定也要跟着回去的,这嫁妆到时候就得搬到京城新家里,不如就先这样放着,到时候也好搬。”
丹溪微微迟疑了一下,“相公没有在京城置房子吧,再说这刚成亲,总得先伺候公公婆婆。”
徐妈妈笑道,“少奶奶,之前夫人不是打听过吗?沈家大房的长媳都陪着长子去了任上,更别说您了,少爷和您刚成亲,可能还没来得及说。”
丹溪听了便没做声。
等回门的时候,信国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