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策
私印。这个……”
太一记性极好,我只说了一遍,他就记住了。
“好,既然记住了,就要学会怎么用。你试一次给我看。我去赵王府的晚上,你父皇交给你的手卷,你打开盖上玉玺。”
太一从袖子里取出手卷。他稳重地将玉玺印上泥,重重地压在卷尾,红色异常鲜艳明晰。
我顿生酸楚。太一的眼泪夺眶而出,“母后?”
我用手擦去他的眼泪,“太一你哭,我也会哭。可现在不是我们哭的时候,我们必须做许多事。你父皇第一次用玉玺时和你差不多大,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是无法想象的。但他熬过来了。人长大了,就必须开始熬。太一,天快亮了,我们上朝去。皇上养病期间,由太子监国,皇后参决。”
“父皇病重,儿臣心忧如焚,就不可以免朝一日?”太一问。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是我和你父皇的命令。”
晨钟在禁中响起,我和太一面对着不知所措的群臣。御座空着,我陪着太子坐在稍下面的位子。面对众人,我泰然自若地说:“皇上因旧伤复发,不得不歇息数日。太子有孝心,能理事,因此可充监国。皇太子以嫡长子代行君职,诸位有何意见?”
没有人敢发表意见。天寰已临朝二十多年,人们习惯了他在御座之上。当他不在时,即使老谋深算的大臣,也会有面临天裂的惶恐脸色。
太一于外人面前表情静谧,居然看不出喜怒哀乐。
“臣听闻洛阳有兵变,请朝廷速派兵镇压。赵王到底在何处?朝廷需要着人查实。”
庭内喧哗,众人窃窃私语。太一对侍卫抬手。侍卫们一起用金戟敲打地面,顿时安静下来。
太一安详地说:“洛阳军队都是统一的功臣,只是受了虎符命令的正常调动而已,大家可安心,不用为流言所惑。他们到了长安附近,朝廷就会派人安置。五叔乃父皇爱弟,既然是食朝廷俸禄之臣,就会安守职分。你们不用胡思乱想。”
他命宦官宣读了皇帝手诏。这是一份太子宫官员的任命名单,几乎把朝廷有所盼遇者、实权在握者囊括殆尽。几十位官员闻名在列,跪成几排。太一道:“此诏乃父皇亲笔任命,诸位请起来。”
官员们起来。太一理好衣裳,走下台阶,向他们低头拱手。众人大惊失色。
太一抬起头,眸子亮如明星,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滑过。他把每个人的名字和官名都重复了一遍,而后庄重地说:“诸位既乃朝廷重臣,兼东宫官员,乃孤之师友。望同心协力,共保朝纲。孤念一人,记一人。有生之年,此份不忘。”
官员们被他真诚的目光所触,无不感动。太一回到座位上,照例处理日常事务。
我没有再插过一句话,他也没有再回头看我一次。只是我们母子的约定。
朝会结束,太一有师傅崔僧固陪同,前往各官署视察。按照我的吩咐,老朱和八名侍卫必须保护太子,做到形影不离。太一脸上的祥和表情,因为他温睦的笑容加深了。他离我远时,我都不敢相信他就是我十二岁的儿子。
我单独召见了长孙老将军。老将军大约彻夜未眠,但他方才在朝堂上未发一言。
“国公侄子在洛阳军,自然最知道现在的情况。隐瞒得了众人,如何隐瞒国公?皇上还不愿下旨对乱军显诛的原因,国共知否?”
长孙乾长跪在我面前,“皇后,臣知道。但洛阳乱军,来者不善。皇上龙体违和,他们就这样,是不是为了拥戴赵王继位?皇上随爱念赵王,若赵王兴兵作乱,臣请皇上大义灭亲。皇上虽怜惜老臣家,但老臣既然在漠北送上一个儿子,此刻怎会再吝惜又送上一子?不过做出此等大事。请皇后明察。长安现在为老臣和白孝延将军共守,老臣五万,白将军五万,还有御林军三万,直接由皇上掌握。长安附近,还有两大军营,共十万兵马。四路人马,都由皇上所选拔的信赖之人为首。但老臣有句话提醒:只要有一路秘密接应叛军,则天下之局迷乱矣。”
我朝他深深一拜,“国公,皇上深知您的忠诚,之所以方才东宫名单上没有您,不是因为将军年老,而是想让将军担当大任却不受注意。请您为孺子牛,以兵权竭力保护太子宫。这是皇上给您的旨意。您只可看一遍,然后换我。到时您的一臂之力,不可或缺。”
长孙将军从青少年起就是厚重寡言之人。对于他保守秘密,我有充分的信心。送走长孙将军,谢如雅求见。我将他宣到书房,他与我对视,就明了局势。他劝我说:“姐姐,元君宙反迹显露。你不可再念昔日,姑息宽免。武将我不能管,但我和岳父都绝对忠于太子,我们能控制大部分文官。现出了杜昭维所领的京兆府和吏部,其余中央和地方之官,兵器、粮草、金钱各库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姐姐有没有注意到,今日杜昭维以妻子难产为由,并为上朝。别忘了,他妻子乃元君宙胞妹,他又是从太尉府长吏起步的。要是他暧昧不明,应当机立断,解除他的职务。”
杜昭维三十多岁就到了这个官位上,宰相之位指日可待,他没有理由参与叛乱。谢如雅目前的威信,并不如北朝大族出身、联姻帝室的杜昭维。今日凌晨,皇帝令御林军看管五王、七王府第。连新近开府的六王子元如意也被下令不得出府,不得接见宾客。
杜昭维作为兆府尹府丑.一定有所察觉。这种关头,他只能自动避嫌,以示清白。我沉思至此,道:“你岳父为百官之首,你与杜昭维并肩为臣。若解除他的职务.京兆府吏部群龙无首,会人心惶惶。我自有计较。你替我密切注意百官动向。你本可随意见我,但这种时刻,你频频见我,反引入怀疑。可让崔惜宁不时入宫,将你的报告传递给我。”
谢如雅凝视着我,“姐姐?”
“我不要紧。如雅……你我都好自为之。”
书房外,惠童神色凄楚。我把他叫到树下,“惠童,你是皇上老友之子。宦官是不能干预朝政的,他只能将你放在我身边侍奉。你跟着我十多年了,然而内外潮起,我担心你在新旧主子之间为难。今夜你就去长乐宫吧。没有我的召唤,不要再回来。”
“皇后,皇上要杀五殿下了吗?殿下已交出储位,重新来夺,理由何在?洛阳的军变,兴许只是沈谧之流所为。”沈谧像是幕后的推手。可是,阿宙是自己离开皇陵的,他百口莫辩。
我苦笑,“惠童,皇上何尝会枉杀弟弟?你此刻动身,莫要迟疑!”
暮云凝碧。跪在床前已半日的子翼先生退出帘幕。
我俯身去看天寰,他并不像从前重病时的样子,只是显得疲倦至极。
子翼先生对我低声道:“皇后……老朽无能。天将巨变,宜早做准备。”天将变了吗?让子翼先生老泪纵横,皇帝真是病入膏育了?他是为了皇帝所哭,还是为了我哭?我又是谁呢?
我是一个未满三十岁的女人,我是偏离了最初梦想的夏初,我是传奇的水里磨出来的石头,我是海棠花影环绕的宫里唯一的女主人。他若去了,我还是我。我愕然地想:既然失去他,我还是我自己,为何我绝望到不敢再呼吸?虽然冰凉的水浸没了我的心头,但我还活着,我只能伸出头呼吸。
我的声调和缓,“先生的表情,就等于观察皇上龙体的刻漏 。请您暂且回家。为了我,求您谈笑如常。”我递给他手巾。金盆内水寒刺骨,每跟手指都连着心地痛。
我到了天衰的身边,他还睡着。我不叫宫人点灯,只用手指轻轻地触过他的每道轮廓。他的样子,我早就记在心中。现在的每一次触摸,都刻在我的灵魂深处。他不再是让我等待的皇帝,而是我触手可及的男人。我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是喜是悲。
我命令百年:“非但太极宫内需要严密防备,且全宫都必须严格监视上下人等。张公公那里,我已布置。你是万岁心腹,任何送给我和皇上、太子的书信,物品,你都需要再次检查,才可传进来。”
百年嘴唇一动,才说:“遵命。”
皇帝临危,孤儿寡母,不能不事先提防。在太极宫前后殿的帘幕内,有几十个穿着宫女服装的卫士隐蔽。他们都是皇帝亲征时所带的贴身卫士。每一个人,我都与之握过手。兵变是因为星图所指的天象。皇帝驾崩,敦煌星图上不可能不显示出来。现在的问题是:阿宙到底扮演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我不带任何感情地回忆在赵府的会面,他不必告诉我枣子的来处,也不必跟我直说他想要借机出城。在皇帝的眼中,阿宙与谋反脱不了干系。
可是,他为何还有我相信他?我怎么还能相信他呢?
天寰对我并没有责备,已是绝大的信赖。有些话,我不便开口。
天寰醒来。我端着粥,轻轻吹凉,要为他吃。
他靠在被子问:“你和孩子们吃过了吗?”
我只能笑着说:“你用了,我们再用。”
他一口口地吃着,几乎不加咀嚼,不一会儿便将粥吃完。我望着空碗,心就像空了一样。
百年作为内宫第一心腹,获准在皇帝的耳边拆信汇报。
天寰说:“军国大事,不用回避皇后。”百年称是。
“洛阳乱军已到城外百里,按兵不动,就地扎营。营内自带粮草,未见五王踪影,有类似沈谧的道士一名。”
天寰一笑,“他们在等。”他轻蔑而淡淡地说,“等朕归天。”
百年咬牙不吭声。宦官不可干预朝政,他没忘。
天寰毫无血色的脸上布满了晶莹细密的汗珠。他睡了下来,我给他盖好被子。他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没有人,也没有物。
“百年?”天寰说得极慢极清晰,“传朕旨意:先帝之妃杨夫人素日有所不谨。朕因循先帝雅意,曲意包容至今。然恐日后再有丑声,为元氏计,特赐杨夫人到兰若寺忏悔,而后自裁。”
我吸了口冷气。杨夫人不谨……与宦官有私……天寰早就知道!赐死杨夫人,等于弃绝了阿宙。我眼皮极重,眼泪已干,说:“赐死杨氏,我唯恐尚在京的杜驸马、七王不自安。”
天寰的安排,何尝不是为了我们?但有的话,不便说,还是要说。
“女人既然要快活,就不能怕死。你为她也费了不少心思……对她仁至义尽了。”
我还要说话,天寰道:“我此刻不除她,将来就无人能除她。我杀人多,再记一个在我名下也无所谓。自从她回掖庭,你就同情她。须知这样的女人最会伪装。她活了四十多年,应该装够了。”他冷笑,“还想等什么?”他的口气刻薄,眼中的光芒不定,令人胆颤。
我走出太极宫,漫天的星星压着天幕,浓黑色调,令人喘不过气来。
我对圆荷吩咐:“跟着百年去送杨夫人。记得她是先帝之妃,要恭敬送行。”
我好像听到兰若寺诵经的声音。这是讲究轮回的时代,宣扬人们视死如归。但死了,是否还有灵魂?此生所爱和所恨,茫茫人海,何处再去寻觅?
天光发白,圆荷回来了。她告诉我,杨夫人没有哀求,没有哭泣。她绾着几十年前流行的高髻.穿着条年代久远的石榴裙。她拒绝去佛堂忏悔,要求去传说中存放仕女图的地方。善静尼姑允许了。杨夫人的结局,好像是对文成帝的讽刺。在那间收集了文成帝九百九十九位丽人图的屋子里,杨夫人自缢身亡。她才是文成帝的第一千位美女,而不是我的母亲。文成帝时代轻薄的丝绸、奢靡的服饰成了她的陪葬。曾经以美丽受宠于北朝巅峰时期的女子,需要忏悔什么呢?忏悔青年守寡后的寂寞?惭愧为了欲望的野心?
女人的一生,其实没什么可以忏悔的。好女人,坏女人,他人自可评说。
清晨,我叫醒太一,我每日陪着太一上朝,经常不可避免地陷入恍惚。
第五日,等我们上朝回来,桌上多出来一个锦缎衬底的盒子。七王府被严格控制,但擅长针线的七王妃还是为孩子做了顶帽子。以前她还写信来拜祝皇子健康,这次居然没有一个字了。事到如今,她有为难,不如不写吧。
天寰的病情日日加重,他好像费尽了心神。
洛阳的那几万军奇妙地和朝廷对峙着.朝廷不过问,他们没动静。
我怀疑长安城内外有大将会叛变接应,但四路大军,没有任何大将有一点儿异动。
杨夫人死,杜昭维马上请求解除职务。我没有理睬,直接退回奏折。但他从此不再到公府。
连日阴云密布,忽一日又化成雨丝紧密。天寰终于从昏迷中醒来,他躺着听太一向他汇报朝局。太一一边故作轻松地说着,一边带着笑。他捏着父皇的手。天寰日渐消瘦,手指更显细长,手上的皮肤苍白,仿佛从未遇到过阳光。
我痴痴地注视着他的手,不得不强迫自己装过头去。
等只剩下我们的时候,天寰问:“你看过北海妹妹的新生儿子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