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策
直囟ɑ岣C殴匾谎淘诶飞稀!?br /> 我并未搭话,仰头望着铁铸般的剑门,两排刀削般的云崖,对峙在陈仓道前。
圆荷乖觉的靠近我:“主人?皇上走了。”
我正色道:“我乃宁朝余姚公主。”
她顿了顿,称呼我:“是,公主。”
我是公主。无论嫁给哪个男人,我永远都是公主。我身上流着父皇的血。流浪帝女梦,也许不过幻影而已。圆荷跟着我沿着军营向溪边散步,溪水泄银般泰然。
“这就是剑门,太雄伟了。公主,我们会去长安吗?”
“会。圆荷听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话吗?当年蜀将守在此处,敌人十万大军都不敢越过雷池一步。”
圆荷的丫髻跟着脑袋一起动:“嗯!公主,蜀国最后还是亡了呢。”
我笑:“气数已尽,不得不亡。虽说败了,但努力过也无憾。方才你跟惠童说了些什么?”
“是。”圆荷环顾四周,压低嗓门,神态依旧自若:“小哥哥说,他的主人要对公主传说一句话:他已经知道您是谁了。”
他知道了……我方要说话,从灌木丛里一匹马跃出,有人将我一掠而起。圆荷只呀了一声,钉子一般在原地不动,我只看了那人的眼睛,就对圆荷道:“别怕,我就回来。”
玉飞龙撒开四蹄,越过丈许的溪涧,水花溅到我的脸上。
“阿宙?”我在马上叫他。
阿宙催马进入一个山坳,溪水在这里变缓,红萼花开,露凝清香。玉飞龙蓦然停下。
他的凤目满是比剑门更险的迷惑,我又叫了他几声。他眸子才转向我:“……你……”
我直言道:“你知道了,我就是炎光华。”
阿宙的颧骨都瘦削下去了,凤眼下有些发青,他的脸上酝酿着一场风暴,但最终吐出来的却是支离破碎的语言:“……你是……你……我……小虾。瞒着我……现在……怎么办?原来那晚……我是说了我不能放弃当王……但是你……你说清楚了吗?若知你……我什么都可不要了,天涯海角都愿意跟你去。”
我告诫自己只能装作无情,但阿宙的样子与过去判若两人。我的心又不是铁打的,无言以对。
他哽咽了,在马背上紧紧抱住我,手臂颤抖,好像抵抗不了强风,但他偏要把我抱得更紧。我望着剑门关,渐渐视线模糊:“喂,阿宙……对不起。”
青烟冥月,野山残火。红花凋落,直顺流北方飘去,殷红尽头,想必就是长安。
而此月,此溪,此关,唯留青青花萼,还有前一春的记忆。
草木犹如此,两个少年,情和以堪?祲祲沧桑蜀道,少年上官又作何想?
阿宙抹了泪,抽噎一下:“别说了……我知道你是公主以后,忽然就想通了。桑树林里你是愿意接受了我的。你后来跟着上官离开我,并不是因为你爱上了他,而是你不能留在我身旁。我不恨你是公主,但我恨我自己是元君宙。”
我无奈的合上眼皮:“阿宙,男女间只要有一个是龙子凤命,就算爱的枷锁。我们俩倒好,全都是投身在帝王家。这也算命吧。”
“我不信命。早就说无人命运写定的。你是我的小虾……难道你真的愿意履行婚约,嫁给大哥了吗?你说不。我现就带着你逃走,从剑门关走偏道,穿进四川密林,可能行的。这一辈子就算再短,有了你我也不在乎了。”他的眸子燃烧起来,字字逼我。我这才发现,玉飞龙驮了一个大包裹。他穿得平民的短袷,背着剑。
他真愿意放弃一切?桑树林的雨,都落在他的眼睛里,还打湿我的心。
突然,一支冷箭“嗖”的擦过他的发髻,阿宙警觉大喝一声,我拖着他卧倒。我还听到稍远处有不少人惊呼。我也发现了灌木里的人马。我早就知道元天寰会做防备。但方才那一箭?差一点就可以杀死我或者阿宙,谁敢如此大胆?
“小人护卫来迟。”只不过半刻的功夫,一名校尉奔上前来磕头:“小人奉命保护姑娘。未料方才从栈道上射出冷箭……若伤及姑娘,则小人等只好以死谢罪。”
校尉倒是机灵。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在此,又好像全不认识阿宙。
还有几个人追上了荆棘丛生的栈道。
阿宙没说话,我问他:“是谁?你得罪了谁吗,记得蓬莱店里要杀你的人么?元廷宇不是死了么?”
阿宙盯着那护卫我的校尉,手里剑似乎随时要出鞘,我尽量用最低的声音道:“不行了。我要回去,别赌上我们的命。”
阿宙扯住我的后裳,嘴唇颤动:“小虾,出川后就更难了……你不明白?”
我下定决心。横眉对校尉说:“你们几个尽管把所见报给皇上听,可以试试皇上相信我还是相信你们。我保证皇上一定会杀了你们。”
“小人不敢多嘴。但方才冷箭蹊跷……他们回来了,也没有追到。请王……您留神。”
他说完就退后了一大段距离。我对阿宙摇头:“阿宙,别冒失了。今后不要再想着我了。”
“你真要回去?”
我只得走了,再这样我们都只有死。我只得丢下一句残忍的话:“别拦着我。我是公主,我不再想流浪,要成为天下最高处的女子。你能给我那个吗?”
他的凤目迷惘,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他松开了我。
我一路走,无视身后所有的人,不知何时,圆荷跟上了我,她悄悄的:“公主……”
我直走到黑暗里去。我并非生而知之的聪明人,如今不能再做无把握的事情。我宁愿选择做一只涅磐的凤。
阿宙,我可能会在宫廷里浴火重生。可你还是忘记了我吧,你青春还有一大把呢。
军营里起了“采薇”之歌。北朝军人也大多是兵户。元天寰之所以少年起威名不衰,是因为他虽然数杀大族,但对穷苦兵丁极尽抚恤。他十来岁出征时,非左右尽饮水,他就不喝水。采薇之歌,故在思乡。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反朝如此急行军,但士卒们毫无离心。
从元天寰的大账内,又传出了一首壮年男人所唱的歌曲。采薇悱恻的歌调消失了,全军的士兵们都在聆听。门外的守卒相互说:“啊!乃皇上最喜的歌。”
歌声豪放,穿云裂石。剑门关下,王师尽默,我心澎湃。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夏初我实无衣,只身入北境。
下一站就是“宫”。其境若何?
我不用卜卦,也不问星气。
必定劫难重重,超乎想象。
第二章:椒房
轱辘压过白鹿原,汉五陵隐约可见。渭水灌溉下,陌上桑欣欣向荣。
每接近长安一步,人们情绪愈加饱满,不断有禁卫军队,仪仗加入皇帝之师。
我漠不关心。“逃”非上策,那么第二策就是“拖延”了。
只要我与元天寰的婚期未到,也许我还能遇到变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无行路,后无退途,欲返不能,此生何所?死,还是生?
我头上筋脉也作痛起来。直到圆荷兴奋的说:“公主,看长安城”
长安,我曾经无数次读到过它的名字。可是晴空下,宏伟的城郭笼罩在暑气的热风里,幻想中的长安消失了。如今它好像一只巨大的釜,无论怎样的哭泣,都会被它的热量吞噬。
万不可示弱。南朝公主的尊严,是我最后一层盾了。
长安城门前,人人山呼万岁。圆荷卷起车帘,元天寰威仪赫赫,就在马车正前方不远。而玉飞龙驮着阿宙跟从其策。肃穆中,有十数骑,搅着土黄烟尘而来。
到了皇帝面前,两少年跳下来双双拜倒。
元天寰兴致甚好:“平身。六弟胖了,七弟又高了些。”
少年中的一个穿着绣金色三爪龙的袍子,佩着绣花紫香囊。眉目浓丽,下巴处飞有一道旧疤,更显得佻达。他一边用袖子给自己扇风,一边笑嘻嘻道:“臣弟就是爱吃。皇兄大捷,臣弟吃了三坛子酒,两桌子菜,烧了一柱高香。七弟为气往脑门冲,自然就拔高了……”
旁边“七弟”稚气未脱,粗看与阿宙有几分相似。但其神恬静,脸盘也偏方正。他全不聒噪,恭立如松。朝元天寰敬畏的望望,又定睛细看了看阿宙,好像要确定他们都安然无恙。
我猜嘻嘻哈哈的少年就是六王爷元殊定了,他旁边那个更小的男孩,就是燕王元旭宗了。
阿宙下马一反昔日的俊姿,在地上还踉跄了下,才抱了自己的七弟。元殊定一把将阿宙拦腰抱住。同胞的三兄弟扣了环儿似的一串,元天寰动也不动注视弟弟们。
元殊定歪嘴笑道:“五哥这次被发配的长了,快说你除了从军,还混到哪里去了?都说四川多佳丽,你有没有抱得美人归?给我找个嫂子啊。”
阿宙脸色发灰,死盯他一眼,也不答话。元殊定摸了摸头,把满满的笑缩回一半去,讪讪问一句:“奇怪,你病了?”阿宙愣愣的,凤眼一扬,凝眸处却不在我。
我心里涌起一丝苦涩,舌头也发苦。
城门驰道,有健美的郎官驾驶六匹骏马而来,马拉之车,金碧辉煌,像是日神栖息之处。
宫娥与宦官,列成两行跟随而来,翠玉华盖,漆盒银盘,晃得人目痛。
元天寰踩在一个校尉的背上下了马,在万千目光中缓缓的走向我。
他把手伸给我:“公主,请。”我没有搭他的手,扶着车梁,有军官箭步伏在地上。我,才落地,就被元天寰牵住了手。他的眼里没有我,仿佛是不得不邀请我去演另一场大戏。
人人屏息,鸦雀无声。他携着我直接往那辆天子六驾御车走去。
唯有元殊定“呀”了一声。我没有敢瞥阿宙,只小心自己脚下的路。
北国的土地,厚实砂泥,与南方相差甚远。元天寰根本不顾我,我也只好装作堂而皇之,
马车,由天子专用的驰道向北进发。元天寰也并未下帘,长安景色尽入我眼。
阿宙三兄弟左右相随。我这侧只能看到六王爷殊定,他被凝重气氛塞住了嘴。
我跟元天寰,就像一对高贵的木偶,我表情不便,他也是意兴阑珊。
一个公主在这样的场合,任何不妥的言辞举止,都会成为天下的笑柄。
直到双阙伫立,我终于问:“元天寰,对本公主你打算如何办?”
他不看我,简略道:“按应该的办。”
我冷笑一声:“我朝确实受了你的聘礼,你我也有了婚约。但我们婚期总不见的就是今日吧?”
他冰刀一般的目光剜过我的脸:“今天?你遭遇母丧,不是议定明春吗?”
我整理好了衣襟,从容不迫的说:“好,那我此刻就是北朝的客人。你作为主人,对待宾客不能强迫什么,也不能禁止我见人。”
他目光深湛,指着我们正经过的双阙:“公主,此是凤凰阙,过了这里你要恢复夏初的身份绝不可能。那是别风阙,过了那里你的风向朕就都识得。人人进宫要过双阙,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眼看着阊阖开启。我又进入了宫,青琐重合,我眼前一黑,又豁然开朗。
正殿前群臣黑压压的跪了一片,为首老者道:“臣郑畅等恭迎皇上回宫。皇上一来平定四川逆贼,二来遇得余姚公主,真乃天佑我朝。”
他一言出,众人全一惊。似乎除了郑畅,臣子中尚无人知晓我的身份。郑畅,我记得是曦朝的太傅。其人深沉如渊。虽然他礼贤下士,且笃信佛教。但作为元天寰之第一文臣,他必有与青年皇帝合拍的狠处。
元天寰朗朗道:“余姚公主为南宫奸人所害,只得避往我朝西蜀。幸而提前与朕相遇,亦是大幸。即日起公主便为朕之贵宾,在京都客居。主之母袁夫人去秋病逝,朕依礼延迟婚期至明春。现虽遭大变,然朕心不改。”
“万岁圣明”郑畅领头,人人都跟着那么说。男人们的声浪激起了一阵回音。九重宫台上,数百只鹡盘旋展翅,徘徊不去。
郑畅又对元天寰进言道:“万岁,南朝的使臣已经到了……公主旅途劳顿,是不是先让他们在驿管歇息?”
南朝使臣?可见元天寰早就通知了我叔父他们。要是见了那些人,还会出什么闹剧?我既恨北朝,但到今天,对于南朝也有不应该的冷漠了。
他们会轻而易举的承认我?他们不敢。因为就算不认,元天寰的话哪有收回的道理?
那些大臣对我也不敢平视。从殿侧一位妇人走来,步态如云中君一般洒脱。等到她近了,我才发现她已过盛年,而且并非美人。她本也算娟秀,但遗憾的是脸上被洒下不少白麻点儿。然此人的气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