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侠魔女传 作者:烟花赏期(晋江2012.09.21完结)
果然又传来了其他的马的嘶叫声,似乎和踏雪的嘶鸣纠葛在了一起。不多久,草丛里窸簌而动,有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易寒模糊的大脑立刻紧张起来。
秦谣随着踏雪的引路,来到了一个身重剧毒,躺在地上等死的人旁边。出于谨慎起见,她站在一定的距离外,警惕地打量着这个人,惊异地低喝了一声:此人年纪尚轻,不过二十左右,身材高大伟岸,面目英挺,可惜因为中毒,全身都泛着碧绿色。
易寒此时视野都已经模糊了,他只能勉强辨认出秦谣的轮廓,看起来是个一身青衣短打的少年,举止倒没有任何危险的气息。但他现在的状态,是个三岁孩童都能拿把刀捅几下的时候,任何陌生人都可以构成威胁。他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费力地扣住了身边的剑。
是友?是敌?
他有朋友吗?易寒心里不禁苦笑。而敌人,无论是否有仇怨,早已树立了满江湖。江湖就是这样,你不曾认识他,他却视你为毕生要杀的人。只因杀了你,他可为王。一个“第一”的名号,古往今来蛊惑了多少英雄和小人。
秦谣的眼睛从他身上转移到旁边的剑,顿时发亮了,她忍不住喃喃着,“极,极乐?”
他被认了出来,他手里的剑是他的标志。易寒的心沉了几分。而踏雪这时却凑了过来,同情地俯视着主人,居然还把脑袋伸到秦谣面前,呜呜着,待秦谣安抚地摸了摸它的脑袋,踏雪乖巧地安静下来。
易寒再也撑不住,晕了过去。
光,摇曳着。噼啪作响。
火光里,整个洞窟都笼罩在橘红色的温暖安详中。
易寒不知道已经过了多久,他悠悠地恢复了意识,尚不知道目前处境,但心里似乎有了许多的安定。他一醒来,立刻眼珠一转,打量起了身畔的人,那个青衣少年。正面对火堆在沉思。
秦谣此时正坐着苦思,她看起来形容尚小,似乎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刚刚发育的样子,穿着青色短打衣衫,却是唇红齿白,眉目清秀。乍一看,像是个牧童。可脸上显出和年龄不相称的忧虑和沉稳来。
秦谣此时苦思的是,她为什么要救易寒,以及这个行为会给她带来什么麻烦。自从她离开虚无谷,孙颂涯一直教导她凡事要谨慎,不是万不得已,不要随便惹江湖人。可是替人解毒和替人诊治都是救命,论理并不超乎孙颂涯的规定
。问题是,她一时兴起救了个人,却很可能得罪了一个黑道大人物。
易寒虽然还是全身无力,但之前的麻木感却没有了,于是挣扎着起来。虽然还未复原,但全身的碧绿色褪去后,他如精雕细琢的挺拔鼻梁和寒星般明亮的眼睛已是无法模糊的鲜明,配着高挑的个子,只是一袭宝蓝色的丝缎长袍都穿得玉树临风。
易寒刚一抱拳,感谢的话未出口,秦谣冷不丁抢在了他前面,
“唐家的什么人,给你下的毒?”
“唐家老二,不虚此行。”易寒回答。感觉喉咙很沙哑,咳嗽了起来。
秦谣适时地递给了他一碗水,“唐不虚此行?果然赫赫声名。”
易寒点了点头,接过水来大口大口喝。这水却不是普通的水的味道,似乎有一点凉爽,又带点怪怪的说不出的味道,一碗刚下肚,腹中立刻微微灼烧起来,似乎还有嘟嘟冒泡的声音。
他抹了下嘴, “我――”
“他为什么要给你下药,我没兴趣知道。”秦谣一句话又把他堵回去了。
“是。”易寒一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现在还是摸不清楚这少年的来历,唯一能判断出的,就是这个少年绝对不是等闲人物,更加不可能是个山野牧童。这个少年的言语举止,有着超越年龄的洞察力和出世之人的冷僻。看模样,又分明是稚子般青涩,若说是什么人物易容而为,倒也是可能的。但又似乎不像经常行走江湖,熟脸熟面的那几个。何况若是老道的江湖人,看到他的剑就能认出来他是什么人物,一般言谈间没有恭敬也多少有些惧意,但这少年却一直对他冷眼相待。
如果是对他有些许敌意的,又何必救他。当问及是唐门老二给他下的毒,少年又赞了一句“赫赫声名”,并不像一般江湖人士,对唐门歹毒的手法咬牙切齿。
更离奇的是,唐门老二的毒虽然比不上唐老大,但也绝不是普通人可以化解的,否则唐老二也不会扬扬自得地给自己起名叫做“唐不虚此行”,更不会在给他下药后,信心十足地离开。但居然被这个无名少年给轻易解了,种种迹象积累,这个少年十分诡异莫名。
“你的毒,并没有全解。”不待他发任何疑问,秦谣又开口了,
“唐门老二的确不是省油的,他的独门毒药‘碧琉璃’,没有他自己配制的解药,不可能立刻解除。我现在只是把你体内的毒药相抵了七成,但还缺些东西来清除干净。”秦谣一边解释,一边开始动手收拾地上的瓶瓶罐罐。
“有劳小侠。”趁着少年换口气来解释,易寒总算插了一句感谢的话。
秦谣也没有半点动容,“本来那些东西也不算特别费事,但我有要事在身,不便留下诊治了。我要你去找另外的人帮忙。”
“谁?”易寒听闻这少年说找其他药物来解唐老二的独门毒药“也不算费事”,心下已经暗自惊异了,再听闻还有其他人能帮忙,更加吃惊,若不是他的确是这少年救活过来的,他必定当这少年是口出狂言。
秦谣取了一片青叶,蘸着什么棕黑的汁液刷刷写了些字符,交给他
“此去往西一直走,约两百里,有个小山村,村东有个山野大夫的铺子,主人叫何老三,你告诉他是我让你去找的,给他这片青叶子,让他按方抓药给你诊治。”
“小侠,未知高姓大名,在下如何让何老三信我?”
“给他青叶子,看我字迹他就知道了。不过,”秦谣顿了顿,又瞥一眼他的剑,“我也不会白给你诊治的。”
“在下区区性命,都赖小侠妙手回春,多少诊金,只要在下付得起,倾家荡产都感激不尽。”易寒说的是实话,性命如何值钱,何况是他的性命。若是江湖知道他性命垂危,不知又有多少风浪迭起。
“那就好商量了。”秦谣听他如此说,趋到他跟前,嘴角浮起一缕诡秘的微笑,目光从他的人转移到他的剑:
“江南极乐剑——易寒,身法莫名,剑术无敌,剑,自然是把独一无二的好剑。”
易寒点了点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立刻忐忑了,“小侠,莫非要我的剑做诊金?”
“那倒不至于,这是你立身江湖的命根子,我怎么会要,给我都不敢要。”秦谣立刻否决,让易寒安了心,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他措手不及,“我要的诊金,就是——”她指指他怀中,“那把镶金嵌玉的匕首!”
话一出,让易寒十分震惊。
☆、山野隐者
他本能地先摸了摸怀中:还好,匕首还在。显然少年虽然趁他昏迷时抽出来看了,但并未不经许可就偷走。
秦谣见他摸着自己怀中半天不吭声,不满地问,“干嘛,我不就看了看你的匕首嘛,你还以为我趁机把你怎么样了啊?”
“不是不是,在下不是这个意思。”易寒有点惶恐。
“那么匕首拿来。”秦谣伸出一只小小白白的手。
易寒还是踌躇着。
“怎么,你舍不得了?”秦谣看他愣住了,有点不悦,以为他反悔之前话说得太满了。
“这个——”易寒脑海中飞速地设想为何少年要这把匕首,诚然这匕首上镶嵌了价值连城的碧玉宝石,包括一颗硕大的东海神珠,只怕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只是——”他掏出匕首来,“小侠若是想要和这匕首上的珠宝价值相当的诊金,在下家中应有尽有。但这匕首,不瞒小侠,是家母流传下来的传家宝。上面的珠宝还在其次,而是母亲留下的纪念,在下因此舍不得。”
秦谣讨要这把匕首,的确有其中的缘由,却是要等日后的契机才可以解释。她沉吟半响,“但我的确不需要其他珠宝,而就是这把匕首。”
此话让易寒疑窦迭生,“其实这把匕首,镶嵌珠宝太多,只能做观赏之用,并不实用。为何小侠坚持要它呢?”
听闻此话,秦谣的脸色微变,“我就是要这把匕首用来留作诊金,你不需多问。你舍得不舍得以命来换,直接说吧。”
易寒思忖半天,迫于无奈,只好嗫嚅道,“既然小侠坚持,在下不好吝啬。只希望小侠能好好保管这把匕首。倘若将来小侠改变主意,愿意换取价值相等的珠宝,在下愿意以双倍的宝物来换取匕首。”
“知道了,我会考虑的。”秦谣随口答应,从他手里抢过匕首,起身拍拍衣服准备离开,“还有一件事,不管你出去后如何说法,千万不可以告诉任何人是我和我的朋友给你解了唐门的毒,尤其不能让唐门的人知道。否则你我都有杀身之祸。”
“在下明白。”易寒会意,这个世上如果有人能解唐门的毒,也会是一条让江湖沸腾的新闻,也必定会招来唐门的终身追杀。
秦谣走到洞口,在外面守候的踏雪立刻凑了过来,亲昵地摩挲着伸过来抚摸的手,似乎已经对她十分熟悉,完全不亚于对自己的主人。她的嘴边泛起一丝微笑,“你的马,真是好马。若不是它一直守着你,也若不是它飞奔过来向我求救,我一路急赶,根本不可能发现你。”
“多谢小侠,小侠若是喜欢――”
“不用了,你还需要它帮你赶路呢。不需一柱香的时间,你就可以启程了。”说罢,秦谣牵过了另外一匹马,也是匹好马,浑身枣红,皮毛油亮,四蹄健硕
。似乎和踏雪混得有些熟了,两匹马有些恋恋不舍,但在她一声吆喝中,枣红马转身离开,在皎洁的月夜里如一团火焰,以燎原之势,驰骋而去。“哦,对了,如果何老三问起我的去向,你就告诉他,我要去趟嵩山。”抛下这句话后,秦谣就头也不回地冲入了夜幕中。
秦谣驰缰离开后,易寒休息少顷,他的体力恢复大半,但内功的确还受余毒牵制,运气不得。于是他骑上踏雪,按秦谣说的路线去找第二个救星。
踏雪似乎十分理解主人的心情,一路狂奔,跑得快吐白沫了也不肯停下来休息。一夜跑过百里荒野,次日清晨日出之前,终于看到了零星的村坞。踏雪这才慢下来,缓缓踱步靠近,等他翻身下马后,踏雪四肢颤抖,举步为艰。易寒把缰绳系在一棵大槐树下,自己入村去找大夫。
所谓的山村,不过十几户人家集住而成。东边还微微泛白,村落里居然没有村民早起干活,显得有些奇怪,似乎这个村子的人习惯了安逸的日子。易寒信步走去,几步就到了村东,果然有一个破烂的铺子,上面插着根歪斜的竹竿,挑着面“药”的旗子。
若不是有人指点,饶是他走惯江湖,再想不到这种偏僻山沟里,有高人奇术。易寒找到的和老三,是一个佝偻着身子,瘦小得仿佛营养不良的老人,穿着补丁叠补丁的粗布衫,完全是村野之人的模样,只有眼角一缕警觉和机敏,透露出些许不寻常的江湖气息。
“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何老三身为大夫,居然如此警惕地盘问他。更加让人觉得古怪:到药铺来的,不是来看病的,还能来干什么。易寒递上手里的青叶子作为信物。何老三接过来一看,脸色大变。再仔细打量他一番,似乎也一眼认出了易寒的身份。虽然没有说破,何老三却皱了眉,嘀咕道,“招惹这些干什么?”
这句“招惹这些”让易寒颇为不快。虽然他一向不以自己的名号而沾沾自喜,但江湖第一剑客的名声不是白来的,是靠他手中一柄极乐剑拼杀出来的。无论他走到哪里,黑道白道多少都敬佩他三分。如今却被一个山野村夫看得这么低贱。可惜英雄也有气短的时候,身上余毒未解,少不得忍耐些。这次教训,也让易寒深深纳罕,果然刀剑一家,医毒却自成门派。他这天下第一的高手,唐门的人暗算得手,无名少年解救成功,连个老村民都可以不放他在眼里。此时他自然不知道,他一路遇上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易寒乖乖地在何老三的破屋子里呆到又一个夕阳下山。这期间,何老三几乎一直钻在他那个破烂的灶台边,守着一锅烂糊糊的药汁在熬,隔半个时辰就放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进去。易寒起先还好奇地瞧两
眼,之后看到一只张牙舞爪的虫子放了进去,并且“吱呀”惨叫了一声后,他就决定还是眼不见为净比较好。
一个上午后何老三端来了一碗不知什么东西熬成的药汁,给他泡了半天的药澡。直泡到月升中天,他的皮都快掉了,才允许出来。这次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