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女痞 作者:风之灵韵(起点vip2013.07.27完结,女扮男装)
模不崛绱耍杉韵С坎⒉皇钦嫘摹?br /> 她在冷宫里受苦,那个臭傻帽却在外面遥遥自在,他愤怒之余又有些心痛皇后。她这样算深情错付吗?就像他一样,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得了,死与不死都无所谓了,让她这样活着也是种折磨。
他的放任与无视,让她在冷宫里待了五年,直到最后含恨而终,他们的心结都没解开。
这么多年过去了,心里时常还想起她,有时候又很后悔,为什么当初就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告诉她,他有多喜欢她,问她是不是对花容真心?
可最终他没那么做,只是为了身为皇上的颜面,把一切想说的话都压在心底。以致等到她惨死冷宫,留下了诸多遗憾。
皇后所生嫡子排行第五,赐名曦炎,这孩子一点也不像他母亲的爽朗性子,反而心思深沉,一年到头也很少说话,问他什么只会答:“诺,诺。”
对于这样的性子他甚不喜欢,他不像大儿子一样开朗热情,不像二儿子一样身手矫健,不像三儿子一样甜言蜜语会哄人,更没老四那驰骋沙场的将军天赋。他什么都平平,平平的学识,平平的武艺,平平的为人处事。
没有母亲的孩子都可怜,他也尝试着去关心他,可或许因为有之前的心结,总无法好好面对他,甚至怕看见他,看到那双颇似母亲的眼。渐渐地可怜变成了疏远,一直到后来传出他荒唐胡闹的消息,他才忽然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个儿子。
儿子已大,再想好好教养已来不及了,他便任之随之,心想这样也好,做个闲散王爷,也好过将来为君的苦楚。但是自那次看他呈上的“开科取士”的折子,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个儿子并不平庸,而是心怀锦绣,他原先的所为也只是藏拙。
也对,在皇宫这样的地方,一招行错就性命不保,他能安安稳稳的活到现在,也算是难得聪明的。他有意栽培他,接连把一些朝中大事交托给他。他真的不负所望,每件事都做得很漂亮,还找到了敦王贪污的证据,让他可以正大光明的把他拿下。有这么优秀的儿子,他就算现在死了,也能放心了。放心的把这万里江山交托给他。
惜晨,你还在怪朕吗?怪朕当初没有给你解释的机会?怪朕把你扔在冷宫里不闻不问?
不过现在好了,朕马上就会到地下陪你,就算有再多的怨,再多的恨,咱们也可以清算清楚了。
是情是恨是怨是仇,咱们一笔一笔慢慢的算。
你等朕,我就朕……
第七十四章 养伤与评书
丁丑年四月,隆章帝缠绵床榻月余,终在一个月黑的夜晚薨世。死前手里紧紧握着一条洗的发白的手帕,隐隐可见满脸泪痕。
皇上一死,举国哀伤,正值国丧之际一切从简,所有娱乐活动也一概禁止。
娱乐禁不禁止的李浅倒不在乎,只是为什么要从简到,连身上的伤药都得少涂?
在床上躺了多半个月了,身上的伤都没好全,她不由拉着老耿太医的袖子连声追问:“您确定您不是庸医?”
这太医姓耿名直,性格还真是耿直,闻言暴怒,一甩袖子,喝道:“你这小监恁得无礼。”
李浅耸耸肩,“开个玩笑而已,太医大人何必生气。”
耿太医哼了一声,扔下一包药,怒气冲冲地走了。
李浅不由叹口气,这个陈太医医术不错,可就是太死板,伤药涂多少,涂几分都精确量过,她想多涂点也不肯,仿佛他那包是什么疗伤至宝。
气走了太医倒不怕,反正这里有的是人给治伤。她招手唤:“小路子,过来给本总管上药。”
“诺。”小路子见她摆谱,嬉笑着走过来,挖了一大块涂在她身上一边涂一边道:“头儿你身上真是白净,皮肤也细,也不知怎么保养的。”
说起这个李浅就一脸的郁闷,她昏厥之后就被连夜送回太子府。幸亏她有内力护体,腿才没被打折,也幸亏是醒得早,赶在太医来之前醒过来,阻止了这些人给她诊脉。
当时她对着耿太医那张耿直无比的脸,哽咽出声。言称自己是个小人物,福缘太浅,被太医诊治会折寿,只求给包伤药就好。
耿太医受了太子之命跟过来,自是不高兴,“之乎者也”的说了一大通。可她依然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不为所动。
病人不配合。医者也无奈,料定她只是受了皮肉之伤,便叫人立刻脱下裤子给她上药。
李浅怕挣扎太过,更容易露馅。只好趴着不动,任凭他们把自己屁股看了个够。当然血肉模糊的也没啥好看的,只要前面不被看到。也没人怀疑她的性别。只是自此后她屁股白皙的美名却传了出去,慕名而来偷看的络绎不绝。
李浅气得几次赶人,床头备上几块砖头。谁敢进来就扔谁。赶走无数男男女女,不男不女后,只留了小路子一个给她上药。
就这样由他上过来,上过去,十几日之后,她便也感觉不到羞涩了,老皮老脸的任他看个够。
这几天沈致和付言明都来看过她。但碍于这里是王府进出不便,只来过一两次。带了些补品给她养身。楚天歌也来过,多半是为了嘲笑一下她的屁股肿的像馒头。不过他也没比她好哪儿去,同样驮着个“馒头”,还瘸腿走。
齐曦澜也在下朝之后顺道问候了一回,可却一次都没见过齐曦炎。
据说太子受伤之后被皇上接到宫里养伤,就一直没再回府。过了这么久,他的伤应该是无碍了吧?只是没能亲眼验证过,好几天心里都惴惴的。
小路子给她上药,李浅则趴在床上,头挨着枕头,闷声问:“今天什么日子了?”
“十六了吧。”
“太子今天回来吗?”
小路子翻了个白眼,“怎么回得来,这头七还没过,太子要留在宫中守灵。”
“头儿不会是想太子了吧?”他说着紧紧盯着她,仿佛要从她脸上看出朵花儿来。
李浅叹口气,她还真的想齐曦炎了,这些时日她足不出户的,外面发生什么大事都不知道,仅有只字片言都是从小路子嘴里得知的。可这小滑头,每每跟她说什么都留一半,美其名曰“请听下回分解”,还说怕她闷坏了,不能一次都说完。弄得每次她都跟听书似的。
小路子第一回书说的是陵王闯宫。话说皇上去世那晚,陵王带着两千私兵闯宫,想要改立太子,结果还没攻进皇宫,就被早先埋伏好御林军拿下。陵王齐曦宏也被下了大牢,连同陵王妃和三子一女,关在一处。太子仁慈没有立刻处死他们,可陵王却非但不知感激,还言语重伤太子。而且就在关入大牢的第三天,他的余党前来劫狱,一干人等护着陵王一家冲出大牢,最后和御林军相遇在凌向台,几经厮杀之下,他们被逼上凌向台。最后陵王一不小心从台上摔下去,摔了个脑浆迸裂,惨烈无比。陵王妃一见夫君身死,也跳下凌向台,正死在他身边。那血流的,哗哗的,打扫的小墩子硬是清理了六个时辰才弄干净了。后来太子下令厚葬陵王夫妇,又念及稚子年幼并没过多加罪三个一女,只把他们削为庶民,送到兰州将养。
说这一回时,小路子声情并茂,把陵王死的惨状,把王妃的贞烈,把太子得知消息的痛心疾首都描绘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太子还缠绵病中,痛的连呕三升血,喷得地板都换了颜色。
听到这儿,李浅好险没笑喷了。以她对齐曦炎的了解,他向来不给自己留后患,陵王不小心摔下凌向台,恐怕也没那么简单。就算一不小心有人把他推下去,黑灯瞎火的谁看得见?
而最离谱的就是吐血了。要说齐曦炎难过,她倒相信,毕竟是兄弟象征性的掉两滴眼泪也在所难免。可怎么着也不至于闹得喷血这么吓人。所以她当时很“好心”地问小路子,“当天太子殿下吃的是什么?”
宫里伺候齐曦炎的是小城子,经常与小路子沟通,对太子的起居饮食也多少知道些,他想了想道:“应该是用红枣和山楂打成的果泥吧。”
李浅双手一摊,看吧,她就说吐的不是血吧。
第二回书说的是敦王,话说敦王被幽禁后还不知悔改,在圈地谋划,意图帮助陵王夺位。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派出人劫狱救陵王,却被御林军杀的全军覆没。后来这个消息连同陵王摔死的惨事传到圈地,他一气之下大呕了三碗鲜血,昏倒在地,再起来时已经成了连走路都要叫人扶着的病鬼。
这回呕血倒是真真正正的呕血了,只是也不见得就是气的。李浅认为,想叫人不死不活的办法很多,在他喝的茶里,吃的饭里下点什么,保证这辈子都好不起来了。不是她多么阴险,毒辣,而是在宫里见多了这些伎俩,不这么想都对不起当权者的聪明头脑。
这前两回书听完,十分有助于李浅的大脑,她一边听一边琢磨,颇有很多的心得体会。竟把此当成最重要的事,日夜期盼。
就像现在,等小路子给她上完药,就迫不及待地问:“咱们这回书要说什么?”
小路子整了整衣服,摇头晃脑道:“上回书咱们说到敦王呕血,今天这回就是皇后娘娘了。”
正所谓仇人“提名”也分外眼红,李浅咬牙切齿地问:“皇后那老虔婆怎么样?”
“话说皇后娘娘,自打入冷宫之后也不甘寂寞,脾气变得暴躁,宫女们给送的饭菜她是滴唇不沾,最后竟活活给饿死了……。”
李浅正听得解气呢,忽然见他顿住,不由问道:“下面呢?”
“完了啊。皇后娘娘饿死了,那还不完?”
李浅听得不过瘾,连连催问:“真的一点都没了?”
“那也不是,皇后娘娘死时那叫一个惨啊,受的都成皮包骨头了,眼珠子暴突,下颌缩的跟猴子似的,要多吓人有多吓人……。”
堂堂一个皇后,死状竟如此凄惨,确实让人唏嘘不已。李浅故意叹了口气,其实心里也没多难过,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她也是自己作的,害人太多终会被老天爷收的。只是好好的一个人撞死、上吊、服毒,哪个不是死,看嘛非得饿死呢?除非……
除非有人想叫她饿死。
唉!齐曦炎真的挺狠的,对付仇人绝不手下留情,让她如此死法,那真是什么仇都报了。虽不敢确定此事跟他有关,但以她对他的了解,至少他是默许过的。皇宫那帮猴崽子,一个个眼睫毛都是空的,今天刮哪阵风,明天下哪场雨都清楚着呢。
书听完了,以小路子脾气这回书也就这么短了,她无聊之下又想起齐曦炎,问他,“你说殿下这会儿在干什么?”该不会憋着满肚子坏水,琢磨着怎么坑人吧?
小路子以为她的忧心太子安危,笑道:“头儿,你也不用担心,殿下不会出事的,等出了孝日马上就该登基了,咱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这倒也是。”李浅想想也觉很高兴。
小路子突然凑到她跟前,小声嘀咕,“头儿,你说殿下能不能封我个官,总管我是不敢想了,混个首领太监,最不济笔贴式也行啊。”
李浅笑骂;“得了吧你,就你跟个猴儿似的,还想当首领太监?”
他们聊天没两天,喜事就真的来了。
小城子从宫里回来,还没进屋就叫道:“好消息啊,太子要登基了,叫府里赶紧准备。”
李浅一听忙从床上跳了起来,这一下触了伤口疼得她直呲牙,口中却不停叫道:“快,快,叫人把殿下合心意的东西都搬到宫里去。”
不仅殿下,他们也要搬家了。
第七十五章 紫衣威风
四月十九日,太子即位,世称圣元帝。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即位自然大封群臣,那些亲之近故,原本就归属于他的人都得了封赏。齐曦澜因为带领御林军平叛有功,授了一等王爵;贵妃娘娘因为揭发皇后有功,晋了太妃;六皇子和七皇子也被封了郡王;吴逸被封为尚书令,仅次三公;付言明做了光禄大夫;沈致也官升一级混到了五品之列。不过升的最快的却是李浅,她从一个小小的王府小总管,一跃做了皇宫内廷大总管,还兼任黄门侍郎。
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是给事宫门之内的郎官,掌侍从皇帝,传达诏令。这两个官职一个掌管内廷,一个紧跟皇上,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近人。黄门侍郎是朝廷官员,从没让太监做过,古往今来也没这个先例。皇上竟为她破例,由此可见荣宠。
不仅如此,皇上还新设紫衣卫编制,其地位远在御林军之上,视为皇上亲卫,而这位紫衣卫的首领也是李浅。
齐曦炎特意让人为她做了三身官袍,一身太监的土黄滚边刺绣服(总管服饰),一身黄门侍郎的红色官服,还有一身紫衣卫首领的紫色武服,看她愿穿哪个就穿哪个,若哪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