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倾天下 (完结)作者:天下归元
我犹豫,不想她贸然加入我们危险的行程,但又无法明确告诉她我们并不是普通的行客,目光投向沐昕时,却见他淡淡一笑:“那便一起吧。”
方崎对沐昕宛然一笑,我看着她明亮得超乎常人的眼神,明白那女子亦是聪明人,想必自有打算,也喜欢她朗然爽快的个性,便释然接纳了,至于近邪……不用管他,他唯一关心的是每天有三滴酒喝就够了。“
越往西,路途便越是艰难,我和沐昕自然不会在意,近邪有我从王府里卷走的珍品补药时刻护持着,凭着良好的身体底子,倒也没什么大问题,最难得的倒是方崎,明明看来就是个弱质女子,偏偏坚韧刚毅得男子也多有不及,漫漫路途,无论是烈日焚身还是风刀割面,无论是路途崎岖还是跋涉艰难,她未曾叫过一声苦。
始终是那般,恰到好处明亮微笑,不露一丝狼狈疲倦,到得后来,连万事不关心的近邪,看她的目光也多了些许赞赏。
甚至打尖住宿时,方崎还努力的照顾伤病的近邪,从不将自己的苦楚露于人前, 近邪自然是拒绝的,却也渐渐会在半路打尖时,接过她递来的水囊。
我静静在一侧,看着方崎明媚里与众不同的坚定眉宇,竟恍惚觉得有些熟悉的味道,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般的神情,冷静而又隐约着热切,然而那热切却又藏在玉石般的神态外壳里,玻璃似的遥远而清冷。
直到有一日我看见近邪端坐在马上,迎着西北朝阳无尽的霞光默默出神,整个人坚冷似玉,颀长如松,斗笠下如雪银发被那绚丽娇红染成淡淡脂色,苍白的容颜与唇,也微微有了血色,他俯视着这莽莽戈壁,那一抹高而远的熟悉神情,令我恍然。
我想,看起来,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然而,亦那般近似。
这日到了西宁卫,这座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俗称“丝绸南路”“唐善古道”的西北重镇,居住者以回,藏两族为主,城中建筑人情,虽不能和江南的繁荣富丽之气相比,然也算得商旅云集贸易繁荣,颇有繁华气象。
一进城,我将近邪方崎安顿好,便拉着沐昕直奔东关街,我拖着沐昕的手,步伐急切,几乎是一路小跑,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然而我目不稍视步不停息,一口气奔来,直到站在那高耸连绵,与塔殿连为一体的玉石门楼前,仰望到那笔法雄浑的“东关清真寺”数个大字,汹涌澎湃的心绪在斯时突然沉静,仿如游子近乡情怯,一时竟至痴然,久久不能言语。
半晌后,我勉强一笑,用仰头的姿势,消融了眼眶里的泪水,悄悄转头向沐昕看去,他神情安静,然而目色微红,微皱的眉间难掩凄伤,长风翻动他白色衣袂,袍袖飞卷里,他看来颀长单薄,我突然心疼起他与我一般的忧伤。
良久,沐昕对着那匾额,缓缓躬下身去。
我心一酸,勉强止住的泪水又将决堤,赶紧转了头,也深深一礼。
这匾额,是舅舅亲笔,这寺庙,是舅舅应西宁府回民恳请,联合西宁土司治正国,上书洪武皇帝所兴建。
西宁,是舅舅最初的封地之所,“西平侯”封号由来于此,洪武十二年,舅舅因开国有功受封,于西宁一地驻守,守镇甘青两地,舅舅向来重视民生民意,他驻守期间,对回民多有照拂,东关清真寺,便是舅舅爱民的铁证。
现今这座大寺已经是西北最出名的清真寺之一,甚至以其经学出众,建筑广阔,规模宏大驰誉国内,每逢礼拜、三大宗教节日,数以万计的回民汇集在此举行隆重的聚礼活动,这座应民所请建造的巍峨名寺,其熠熠生辉的匾额正如舅舅彪炳功勋与无穷德惠一般,注定要流芳史册,辉耀千古。
这日正是礼拜日,无数的回民潮水般涌入庙内,我和沐昕对望一眼,都不想与这记载了亲人过往的寺庙擦肩而过,也相跟了进了寺。
在富有民族色彩的礼拜堂内,我们与回民们一般虔诚的俯伏在地,我的掌心紧紧贴着彩绘的地砖,感觉到那冰冷的温度,想着许多年前,舅舅的官靴,是否也曾踏过这一方彩砖?
想起舅舅英年早逝,心中一恸,眼泪无声落下,在青兰红三色镶边的彩砖上,缓缓洇成一片云晕。回思良久,缓缓抬起身,无意一抬头,突然觉得,侧前方一个背影,看来竟有几分眼熟。
那应该是个年轻人的背影,即使跪着,身姿依然看得出挺拔颀长,我盯着他身上的普通回民衣饰,等了半天也不见他回头,又将见过的人思索一遍,只觉得模糊,也想不出究竟。
心里暗暗安慰自己,背影眼熟说明不了什么,也许……只是相象而已。
听了一会教义,我挂心客栈里的近邪和方崎,便和沐昕先退了出来,自宽阔的大殿走出,行不了几步,沐昕突然轻轻“咦”了一声。
我也有所察觉,皱了皱眉,悄声道:“……会不会是因为我们行止奇异才会被……?”
沐昕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几不可察的摇了摇头,轻声道:“不象,轻功不错,刚才我们都太激动了,也不知道他跟了多久。”
我冷笑一声:“任他是谁,管叫他有去无回。”
忽然想起了留在客栈里的近邪和方崎,顿时心中一惊:“糟了!我们太激动了,只记得纪念舅舅,把伤病的人和女子留了下来,这里虽然离昆仑还远,可万一……”
越想越担心,急急一拉沐昕,也不顾惊世骇俗,直接施展了轻功奔回客栈。
上房静悄悄的,门户紧掩,我急促的步伐也未曾惊动任何人开门探看,这般情状更令我心惊,我冲到方崎房间门口,“砰”的一脚踢开了门。
房内无人。
我心一紧,不及多想,立即转身向外扑去,却与端着托盘进来的人撞了个满怀。
砰的一声,散发着药香的瓷盏碎了一地。
然而那人行动间隐隐的自然清爽香气却令我心里一松,欣喜抬头:“方崎,你没事啊。”
被我冒失撞到的女子虽然一脸奇异神色,依然不掩容色里明珠生光的朗秀神清,她微微颦眉看我,问:“你可有看见你师傅?”
[正文:第四十六章 万里西风瀚海沙(四)]
我一惊,心下大呼不好,也顾不得答她的话,急急抢过她身侧,便去推近邪的门,房间里果然空荡,却听身后方崎悠悠道:“不用看,我刚才送药时就发现他不在,我还以为他随你们去了街上,现在看来……”
我转头问她:“你先前看见我师傅时他在做什么?”
方崎道:“你们去街上时,我们便各自进了房间,我从他房门口过,看见他在桌边坐下,小二正送了茶过来,我想着他该吃药了,便去楼下煎药,等我煎药回来,人已经不见了。”
沐昕一直跟在我身后,此时皱眉进了房,仔细看了看桌上的茶壶,用手试了试茶盏,又用银针探了探茶汁,缓缓道:“茶水犹温,无毒,你师傅有喝过,”他突然抬头,看向对面。
我立时醒觉,顺他的视线看去,果然,正对桌子的一扇窗户,此时正大敞着,我和沐昕探身到窗外端详半晌,缩回身来,和沐昕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见重重的忧色。
我皱眉在桌边坐下,沉吟道:“师傅坐在桌边喝茶,然后,跳窗而出,他功力已无,所幸这楼层较低,窗下便是回廊连厦的屋脊,师傅落下时踩破了一片瓦,不过还是平安落地…问题是,他为什么要从窗户出去?”
齐齐对望一眼,三人几乎异口同声:“因为看见了什么。”
沐昕点头:“你师傅一定是坐在桌边喝茶时,在对面窗户看到了要紧的人或事,所以才跳窗而出,去追赶了。”
我知道他的推测一定没有错,忍不住要生气:“他还逞什么能!任是看见什么要紧的,不能等我们回来再……”
话到一半突然止住,东关大清真寺里那个熟悉的背影毫无预兆的从我脑海里跳出,生生令我打了个寒噤,某种令我畏惧的猜测犹如猛兽般缓缓走近我的烦乱的内心深处,带着咻咻的腥味喘息渐渐靠近,那气息如此令我担忧,以至于我有片刻忘记自己该说什么。
直至被一道奇异的视线惊醒,我才恍然惊觉沐昕一直在凝神看着我,不由讪讪一笑,含糊的给自己找理由:“……师傅丢了,我也糊涂了……”
沐昕见我难得的走神,也并无惊异之态,只是眉宇间平添了淡淡的郁色,转开了目光,道:“先前我们在东关寺被跟踪,只怕也与你师傅失踪的事有关联。”
我走到桌边坐下,微微抬高了身子,估算着近邪坐下时应有的高度,将目光向外投去,目力所及,不由轻轻“咦”了一声。
方崎立刻走到我身侧:“怀素,发现什么了?”
我抬手指给她看:“你看,西北角。”
方崎仔细看了阵,半晌迷惑的摇头:“怎么,我看不出什么奇怪来。”
我轻轻一笑:“你不知道,是因为你刚才没出去。”招手示意沐昕过来,他站到我身侧,俯身看了看,长眉顿时一皱。
我缓缓道:“你看,这个位置,往偏西北的方向看,那座酒楼下的街面,是不是很熟悉?”
沐昕点头:“那个卖胭脂水粉的摊子,我先前记得你因为跑得太快,险些撞上,还被摊主骂了一句。”
我们对望一眼,沐昕目色一沉,我扬了扬眉。
“东关街!”
我思索着慢慢坐下来,顺手端起桌边已经冷掉的茶,皱着眉饮了一口。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近邪通过窗口看到东关街上有人跟踪我们,于是跟了出去。
但是,普通的盯梢者如何能惊动近邪?以我和沐昕的武功,近邪自然知道不须他出手,何况他伤病在身。
除非……
我仰头,灌下一大口冰冷的茶水,站起身,道:“走。”
方崎瞪大了眼看着我:“去哪里?”
我笑笑:“你可觉得近邪平日有些香气袭人?”
这算是个玩笑,然而我心情从未如此恶劣。
方崎犹自懵懂,然而对我身世略知一二的沐昕却是明白了:“你在他身上放了香囊?”
我点点头:“我师门有种自西洋传来的香料,有奇异的辛辣之味,本朝是没有的,门中有人将之和几味珍贵药引配合,制了种追踪香出来,此香沾衣即附,数月不散,洗浴皆不能去。”
毕竟与方崎不算熟识,我未提到山庄与外公。
沐昕却似想到了其中的关窍,皱眉问我:“香气纵有,也想必淡得很,这人烟混杂之地,你如何分辨得出?”
我扬扬眉:“小时候我最爱以此香戏耍同门,对这气味极为熟悉灵敏,只要携带此香的人在人群中走过,我必定闻得出的。”
沐昕却不是那么好骗的,神色里满是怀疑,脸上明白写着几个字:你又不是狗。
我无奈一笑。
“好吧,实话告诉你,其实我对这香味头疼得很,只要有一丝那样的气味,我必定要眼泪涟涟,打喷嚏流鼻涕,百试不爽。”
沐昕奇怪的看我:“你也算思虑周密了,只是你既然在你师傅身上放了这香,那前几日怎么没见你流涕?”
饶是忧心忡忡,我也忍不住赞了沐昕:“你比我更周密啊,其实是我小时候因为这个弱点,被同门们用被这东西整得半死,后来实在气不过,便缠着人给我做了防止流涕的药,却又怕有了解药又失了追踪香的作用,便练了两种药丸,另一种,便是吃了后更能敏锐感觉到这种味道,以备不时之需。”
无奈的皱皱眉:“说不得,今日便得残害我的鼻子了。”
…
捂着鼻子,用绢帕牢牢包住半张脸,我不去看沐昕方崎忍俊不住的笑意,专心一路沿着那熟悉的暖香前行,经东关街,西正街,渐渐向城外方向行去,直到过了那以土砖建筑的砖包城墙,那丝淡淡的暖辣之香依然不散,我微微皱眉----近邪出城了?
向城外继续前行,十里处一座山坡下,我突然策住了马。
坡下郁郁葱葱一片密林,香气至此处突然中断。
再分明的香味,到了草木气息浓厚的地方,也不易分辨得出,想必近邪是进了林子。
林子很密,范围也不小,此时无风,在沉沉的暮色里越发稳凝如黝黑的兽,似待择人而噬,令人望之生寒,然而“逢林莫入”的古训对于此时心急如焚的我自然是不起作用的,我毫不犹豫,翻身下马:“方姑娘,请你此处稍候,我和沐昕进去探探。”
“不。”方崎语声坚决:“我和你们一起。”
我回头看她,此时天色将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