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倾天下 (完结)作者:天下归元
螭耳的香炉,苏合香飘出袅袅淡烟,弥漫一室温香,我就着点翠居特意拨出的灵巧婢子的手上盘花铜盆,洗去令我不适的脸上易容之物,又取过婢子奉上的今秋江南新茶,懒懒饮了一口。
听得楼梯脚步声响,微微坐正了身体,护卫恭谨的声音随即响起:“启禀郡主,人带来了。”
我道:“进来吧。”
垂纱被掀起,引得梁上细小金铃轻响连绵,那少年一脸懵懂的进来,似被这满室华光所震撼,满目惊讶之色。
待得抬头见我,更是大大一呆。
瞪大眼睛道:“你不是那那那。。。。。。”竟结巴起来。
跟随进来的护卫连忙喝斥他:“大胆!这是燕王府的郡主,还不给郡主见礼!”
那少年“啊”了一声,竟呆在当地,我向护卫摆摆手,示意那少年坐,微笑道:“你倒好眼力,我已经洗去易容,你如何一眼便认了出来?”
那少年满面茫然魂不守舍的坐了,我瞧见他偷偷掐了一下大腿,才回答我:“你衣服还是那套嘛,声音也一样。”顿了顿,突然想起来刚才护卫的话,急忙站起来,向我打个千:“见过郡主。”
我微微一笑,心下满意,这少年天性纯良浑如璞玉,却又绝非不懂人情世故的懵懂莽撞,眼尖心细,倒确实是个人才,只是这样的人才,如何沦落成一个地位低贱的货郎?
于是笑道:“小哥,方才惹你生气了,还请见谅。”
那少年怔了怔,立即想起先前的误会,顿时局促不安,涨红了脸道:“对不起。。。。。。郡主。。。。。。我不知道你是。。。。。。”
我见他尴尬,忙笑着转了话题,细问他来历,他倒也不隐讳,说自己名杨熙,自幼生长北平,家中仅一老母,再问他武艺从何而来,却颇多含糊之辞,只说自己无意中习得,我观察他神色,只觉得这少年虽然心思坦荡,但自身秘密却极多,语多碍难,也不再问,便又随意考问了他一些武功军事,结果令我大为惊奇,这个货郎果然出人意料,于这两道颇有见解,虽不能如沐昕精通,却也极为稔熟,心中略一思量,计议已定,当下笑道:“今日请你来,原是在街上听了你一席话,很受震动,北平若个个都是你这般赤诚百姓,当可固若金汤矣。”
杨熙清秀的脸一阵微红,连连逊谢,我却已转了话题:“不必客气了,你我也算打过交道,我便直说了吧,今日看你一身好武艺,我起了爱才之心,你这样的人,本可前程远大,怎可继续委屈于走巷窜街的货郎之身?眼下北平大战在即,正需你这般人才出力,你,可愿报效燕王府?”
杨熙愣了愣,瞄了我一眼,又一阵脸红,沉默着垂下眼去,我有些奇怪,这少年初见时并不这般害羞,怎么一知道我身份,就变了这个模样?
只是这念头一想便丢开,我更关心的是,这个我看来各方面都令我满意的少年,是否能答应我的要求,父亲离开时,曾许诺拨五百人的精兵给我调用,专用保护王府和我本人,也曾知会过朱高炽,听父亲的意思,这五百人将会成为我专属的手下,人数虽少,我却心中另有计较,兵在精而不在多,我有的是办法操练出一只铁血强军,只是当下苦于手下无人,总不能让师傅替我去练军带兵吧?
自从与朱高煦正式对上,我开始注意培植自己的力量,就算无权欲之心,我也必须要有自保和保护亲友的能力,孤掌难鸣,人力有穷时,只有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强悍力量,方能立足这潜流暗涌的王府,和即将到来的乱世。
这一沉思,微微有些分神,只听见杨熙说了句什么,却没在意,直到他声音提高又说了一遍,我才听见。
心中一喜,抬头笑道:“如此甚好。”转头吩咐护卫:“等下你带这位杨兄弟去向指挥使报道,先入了军籍,再送杨兄弟回家,给杨老夫人带上五十两银子,就说我向老夫人问好,明日杨兄弟请直接到王府找我,报上我名字即可。”
我说话时,杨熙已经站了起来,此时他已算我下属,自不能坦然坐着聆听,听到我的赠送,立时皱了皱眉,婉谢道:“郡主厚赐,原不该辞,只是杨某寸功未立,便收了郡主赏赐,别说杨某自己心中不安,便是家慈,也要责杨某不知谦谢,还请郡主暂寄恩赏,待日后杨某或有微功,再赐不迟。”
我目光一亮,喜他得体言语里的隐隐傲骨,忍不住深深看他一眼,他迎上我的目光,微微泛上些奇异神色,却瞬间掩了,向我施了礼,便随着护卫去了。
办完了这件事,我颇为舒爽,这个杨熙也是个爽快人,虽说我无意中试出了这人的武艺和忠心,但毕竟大战在即,危机重重,人家家有老母,还以为要想劝他从军必得要费一番唇舌,没想到这般顺利。
小小伸个懒腰,我无意识的从窗口向下望,正见杨熙将收拾好的货郎摊子向城西推,想必是要将货品先送回家,我的目光从他身上流过,停驻在杨熙对面走来,与他擦身而过的男子身上,不由微微皱起了眉。
竟是朱能手下百户索怀恩。
朱能已随我父奔赴永平,索怀恩怎么没跟去?
看他走路姿态,微微有些颠簸,我咦了一声,身边的护卫却是个伶俐的,也识得索怀恩,在我身侧弯身道:“郡主,索百户在和耿氏对战中,身先士卒,腿部中了流箭,所以没有跟着去永平。”
我点了点头,心里微微觉得有些怪异,然而看索怀恩意态寻常,漫步至药铺去取药,一路还和认识的人打招呼,没什么特别处,便也撂到一边不再想。
回到王府,一进门就遇见熙音,我一怔,问她:“不是听说你已经被送出城,怎么又回来了?”
她微笑颔首,目光若有若无的流转四周,又飞快回到我身上,乌光流动的眼波含笑对上了我,才和婉的道:“熙音与姐姐好久不见,听说姐姐回来了,实在思念姐姐,所以也赶回了城。”
此时秋风微掠,轻卷她一袭烟绿蹙银线绣折枝莲宫装,一头如云青丝,点缀几朵盘金丝珠花,云鬓斜簪一枝青玉长簪,翠得正好,更衬得鸦鬓堆云眉目婉转,双目波光熠熠,好似一碧湖水。
我微有些惊叹的打量她,这妮子,每次见都令人耳目一新,总仿佛能在短暂的日子里迅速长成,一日较一日明媚鲜艳,只是---想念我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赶回大战在即的北平?想念我需要打扮得这般隆重?
面上却是颇带着惊喜之色,轻轻上前挽了她的手,“熙音,难得你如此情义,你放心,我一定护你周全。”
这话却是出于真心,虽说我明白她那些小心思,但那对于她来说,也是人情之常,沐昕玉树芝兰之姿,引得芳心萌动,何曾是她的错?正因如此,我亦对她有微微歉疚,因为沐昕,无论如何不会对她有一丝温存了。
我难得如此温柔的牵着她的手往内城走,她乖乖任我牵着,手心却微微汗湿,半晌,眼见将至流碧轩和沁心馆分道之处,再不说话我们便要分开,她终于微笑问我:“姐姐,你一人承担如此守城大责,实在是辛苦。”
我暗暗好笑,这孩子果真长大,竟然这般绕着说话。
故意不接她的暗示,笑道:“哪里是我一个人,不是还有你大哥嘛。”
她乍一听见我头一句,目光顿时一亮,然而我全句说完,她明亮的目光渐渐淡下去,却也不动声色,我有些犹疑自己是不是过于冷血无情,赶紧和声道:“熙音,这次真的是我一个人,沐公子。。。。。。和我失散了。”
熙音霍然抬头,惊惶之下,连语调都微微失了一贯的雅静:“失散!”
我被她迥异往常的音调吓得一惊,抬眼向她看去,她却瞬间转过脸去,再转回脸时,已恢复云淡风轻模样,仿佛刚才只是我听错,连语声也静如深水,一派寻常:“沐公子武艺不凡,就算碰上小股军队也可自保,想必有事耽搁,姐姐不必忧心。”
我呆了呆,原想好安慰她的言语竟然被她抢先说了出来,一时竟不知道如何接话。
却见她颤了颤身体,俯下了头去,她比我矮半头,我看见她一缕发丝遮住了脸,又见她缓缓伸手入怀,似是摸了摸什么东西,然而立即退出手来,转而理了理散乱的鬓发,半晌抬起脸来,向我温柔一笑。
“姐姐,我去母妃处请安,改日再来探你。”
我舒一口气,点了点头,她向我告辞,我看着她步履稳定,姿态婷婷的离去。
[正文:第七十六章 相逢不似别离好(一)]
建文元年十月初十,大雾,雾气笼罩着北平城厚实的城墙牒垛,湿了守城兵士的棉衣。
我手扶城墙,遥遥远望城外牢牢围困着九门的李景隆大军,身侧,朱高炽一脸严肃。
此次作战,不求歼敌但求无恙,城中早已做好被围准备,是以粮草充足,暂时无断炊之虞。
但因为早先连番征战消耗不小,大军开拔也带走一部分粮食,所以如果围城时间过长,只怕也难支撑。
而且,实力相差,还是过于悬殊。
观察良久,我转身低声对朱高炽说了几句,他点点头,一连串命令发布下去。
“自今日始,全城男女,八岁以上七十以下者,全数上城墙守夜,搬运砖石,协助守城。”
“拆除废弃建筑或非紧要官府建筑,在全城搜集砖瓦石块。”
“自今夜始,所有人不下城墙,分三班值卫,遇有丝毫异动,立即鸣锣示警。”
。。。。。。
接令的小旗匆匆下了门楼,朱高炽才问我:“妹妹,这几个命令,极易动摇民心。。。。。。”
我摇摇头:“现在已经无需考虑民心,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何况,大战在即,激起民心热血拥护,反是个好办法,原本我还不想扰民,但前两日街上一番经历,我倒觉得,不妨全民皆兵,北平的百姓,定不会令我们失望。”
眺望对面乌压压的军营的动静,我的手指紧紧扣住冰冷的青砖,良久,淡淡道:“不是今夜,就是明夜,李景隆必定派兵来攻!”
朱高炽轻轻一震,喃喃道:“就要来了。。。。。。”
城墙下,沿着马道,已有百姓扶携着浩浩荡荡的过来,有的还有筐扛着,用车子推着各种石块砖瓦,我仔细的看了看,发现有些砖瓦陈旧有隙,明显是刚从房顶上扒下来的,能这么快就扒了这许多砖瓦送来,想必扒的是自己的房子,这是真正的毁家以助的义举,我不由心中微震。
当即上前一步,向着上城的百姓人群轻轻躬下身去:“朱怀素深谢各位父老毁家相助之恩,北平若能得以保全,全赖诸位无私功德!怀素在此发誓,待南军退去,定全数赔偿父老们的损失,绝不让诸位无瓦遮顶,无屋栖身!”
我突如其来的一躬,竟令城墙上下无数人都呆住了,一时鸦雀无声,良久才有认识我的百姓期期艾艾手忙脚乱的还礼:“郡主说的哪里话来,小民等多年来托庇燕王羽翼,才得安居乐业,如今北平被围,拆房去瓦上阵主助战都是分内之事,不敢要郡主赏赐。。。”
众人惊醒过来,纷纷向我打躬,满口称誉,另有无数对我的称赞之声。
清咳一声,却是朱高炽走了上来,他自是不愿放弃这个表演的机会,声音朗朗目光坚定:“诸位,诸位,本世子今日在此立誓,拼却性命不要,定守北平不失,定护百姓周全!”
一番慷慨激昂自然又引得一波热泪盈眶,人群围拥上来,我淡淡一笑,转身离开。
…
燕王府外城校场,是我的练兵场地。
我到的时候,杨熙正操练那五百名精兵,这五百名士兵都是从各营里层层挑选而来,都是骑兵,个个剽悍精干,行动利落,此时正在杨熙带领下练习砍马桩,只是这砍马桩并不是普通的功课,这批精兵马桩砍得分外迅捷,角度诡异刁钻,行动间杀气逼人,这是精妙手法和奇异内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征得外公的同意,我动用了山庄的武功秘法,选择了速修易练的心法,加以改动,教给了这五百精兵。
也教了轻功,不过这非一时之功,但是假以时日练好轻功,骑兵们一直因为马匹负重而不能配备重甲的缺陷将可以被克服,必将大量减少杀伤。
我看了一会他们的操练,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天,是我来给我的专属队伍,命名的日子。
登上准备好的高台,我俯视台下五百张年轻英悍的面孔,沐浴在他们明锐闪亮,因我的到来而越发英气逼人神采昂然的目光中,心中越发满意自己的识人之明,杨熙果然不负我所望,五百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