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秘史:媚心计(出书版)+番外 作者:miss苏(王侯将相、一女n男)
“走,去看看!”完颜旻双眸一亮,转身便走。
树冠上的雪豹仿佛听懂了他们的话,原本还在跟小狸猫对峙,猛然一转身,从树冠上俯冲而下,朝着完颜旻便扑来!
“别伤我主子!”铁骨等几个侍卫用自己的身子去挡,面对层起的刀光,那雪豹仿佛丝毫不在乎,身子一抖便越过刀光的屏障,朝着完颜旻便奔去!
“嗷——”树上的小狸猫灵犀发疯般也俯冲下来,四只爪子尚在空中,便已经爪尖张开,扑向雪豹颈子去!
“二少爷,快走!”铁骨等人赶紧簇拥着完颜旻朝山下狂奔。
完颜旻担心回望,却只来得及看见猫儿落在雪豹的颈子上,却被雪豹猛地一个转身便俯扑倒在雪地上!
完颜旻想要射出弩箭,却被铁骨等人拦住,“此时先保住性命要紧!二少爷,若再射伤了它,它必定不会再放过你!”
完颜旻等人飞奔下山壁,攀上对面山岩,到了山洞口去。
完颜旻站在洞口,宛如猫儿一般用力吸嗅——山洞里混杂着各种气息,其中却有一缕淡淡的甜香。那是女子的味道,宛如清水中的莲花,媚而不妖,清芳不散。
“她来过这里!”完颜旻一声低呼,“散开去找,她应当刚离开不久!”
此时却漫天起了鹰啸声,完颜旻眯了眼睛细细去听。铁骨也惊呼,“这么多的海东青,看来是契丹人到了!二少爷,也许是契丹人来营救他们的六皇子。咱们,该走了!”
完颜旻却愣在原地,仿佛绝不希望契丹人这样快就来了。
“二少爷,走啊!被让契丹人给堵着。”铁骨等人拉着完颜旻。
完颜旻只呆呆望着洞口,说,“我想,看她一眼。”
静默一声,仿佛不是说给旁人听,只是交待给自己的心。
可是山谷寂静,他喃喃的自语还是落进了铁骨等人的耳鼓里。众人全都面面相觑,面色不由得一白。
铁骨等人彼此以目示意,一同抓住完颜旻的手臂,“二少爷,不能久留。外有契丹人,内有雪豹,赶紧走啊!”
山脉两边,一边是大批的契丹军队,狂风席卷一般回归广平淀;另一边则是数十猎户打扮的女真人,宛如一颗颗黑色的铁钉,身影印入茫茫雪原里。
来时意气风发的完颜旻,走时却是身心寂寥。他没能看见她,也弄丢了灵犀。
她们的生死,他竟然都没办法亲自顾及得到……
广平淀,契丹宫帐里一片慌乱。韩志古在连城公主的帐篷里进进出出,丫头们更是端着一盆盆热水紧张地忙碌。
皇帝站在明黄大伞下,紧张地望着眼前的情景。
终究,韩志古悲伤从连城公主帐篷中走
出,跪倒在皇帝面前,“皇上,是老臣无能……连城公主的胎,掉了。”
皇帝高高仰起头来,有一滴泪水沿着面颊无声滑下。
“七年前,朕没能在大风雪的夜晚护住贞懿;七年后,朕没能留住连城的孩子……朕,真是无能!”
“皇上!”韩志古惊得重重叩头,“是微臣的罪,是微臣无能!”
皇帝却轻轻摇了摇头,“这都是上天在惩罚朕。”说罢转身径自走回自己的帐篷,挥退众人。
韩志古想要跟上去,却也被皇帝拦住,“朕想,自己一个人,静静。”
286、燃眉之急(①更)
连城公主的胎掉了,皇帝极为悲伤。可是让他悲伤的不只是家里事,还有他的国家。
生活在草原上,冬季原本就是青黄不接的季节,牧民逐水草而居,冬季的草料便不充裕;这一场大雪更成了牧民的灾难。契丹帝国处处发来奏疏,禀报发生在草原的灾情。
牧民的毡帐被掀翻,牲口被大雪掩埋。或者因为大雪的封锁,让牲口找不见吃的,活活被饿死……牲口对于契丹人来说,就如同田地对于中原人的意义;没有了牲口,那么契丹人就没有了口粮。
好不容易等到草原上的积雪浅了、散了,却莫名地从契丹草原四处传来火情!
原本已经没有了草料,草场上仅剩的荒草还被一把火烧光,那便等于直接掐住了牧民的脖子,让他们只能活活伸脖子等死!
那火诡异地从草原各处来,烟火气仿佛也被草原上的风给吹进了龙帐里,让龙帐议事都充满了火药味儿!
“皇上,那火是从南边儿烧起来的。还用问么,定然是南朝干的!每年冬春交接、青黄不济的时候,宋人就靠这种阴毒的法子将咱们往北边赶,逼着咱们不得不回到漠北去!”北面官员纷纷愤怒起身。
“南朝人送了连城公主来和亲,刚主动示好,这转身又去火烧咱们的草原——宋人就是这样背信弃义、出尔反尔!”
“皇上,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打草谷吧,咱们的兵马已经预备好了,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咱们立马纵马过野狐岭,去打宋人的草谷!”
“皇上,下旨吧!宋人想烧草场,逼咱们北退;咱们索性南下,让他们也尝尝青黄不接的滋味儿!”
皇帝却沉吟不决。
大皇子耶律玄德也皱眉,“连城公主刚刚落胎,正是最难过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策兵南下去打草谷……实不异于给连城公主雪上加霜。”
大皇子笃信佛教,出言行事都带着佛家的慈悲心怀。
二皇子冷笑,“大哥说的没错,倘若南北两边的战事又起,最为难的当属连城公主。刚落胎的女人,如果这样雪上加霜,说不定命都保不住了……”
二皇子回身望帐中众人,“连城公主的性命当然金贵,可是难道咱们契丹千千万万的百姓和牲口的性命就是草芥?倘若此时不派兵南下打草谷,那么难道朝廷要眼睁睁看着那些牧民和牲口都活活被饿死!”
群臣登时大愤,“皇上,还等什么!究竟是连城公主一人性命重要,还是咱们契丹千千万万的百姓性命重要!”
清笛的帐篷里,翡烟从外头进来就忍不住骂,“这帮子畜生!在龙帐里议事,一屋子人都拿不出一个好主意来,就只算计着怎么南下劫掠!”
“那个二皇子就更是可气,他竟然用咱们姑娘的性命来挑动北面官员的怒气。能左右皇上的,总归是北面官员;南面官的那些汉臣们,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说不上话。”
清笛皱眉,“那,韩大人呢?”
“韩大人又能说什么?每到南北面官员对峙的时候,韩大人总是最首当其冲的那一个。稍有行差踏错,便整个契丹的朝堂都对他开火。韩大人此时更是不宜出面说话。”
清笛反倒轻轻舒了一口气,“这倒也好。我就是担心韩大人会当堂与他们顶撞起来,那就麻烦了。韩大人多年涵养,果然忍得下来。这样就还有机会徐做打算。”
“姑娘,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哪里还有机会徐做打算?就算咱们还能有时间慢慢盘算,可是草原上的牧民性命可不等人。我看啊,皇上极有可能便要抵抗不了北面官员的叫嚣,极有可能便要下旨南下了!”
清笛闭上双眼,心头成灰。
这一回她不怨契丹叫嚣南下,她是怨恨大宋朝堂上那些短视的官员!
以为趁着天灾,再加入一点内乱,这样契丹人就无法在漠南草原上生存,而不得不北撤回漠北去?他们怎么那么天真,难道忘了被饥饿逼急了的契丹人,就是草原上最凶猛的野兽么?
他们非但不会被吓退,他们反倒被逼得进攻!
本就羸弱不堪的南北议和,这一下子便会被撕破,说不定南北两朝之间就又要是多少年的烽火厮杀!
受难的,只是边境百姓!
清笛掀开被子下床。
郭婆婆赶紧拦着,“清笛啊,你这是要做什么!”
清笛轻轻推开郭婆婆的手,“您老放心,我没事。如果让我在帐篷里眼睁睁看着南北再起战事,那我才真的活不下去了。趁着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我总得想尽办法才行!”
“这样的时候了,咱们还能有什么办法!”
“现在契丹人想要的并不是南下收并疆土,契丹只是需要粮草,能让被雪灾所困的牧民们熬过这个青黄不接的早春去。所以只要能找到应急的粮草,一切便有可为!”
郭婆婆急了,“道理是这样说,可是一时之间你到哪里去找粮草来?”
清笛披上斗篷,“我去找六皇子。你们给我看着,别让人发现。”
六皇子的帐篷,玄宸一见穿着侍女服色来的人竟然是清笛,不由得奔上来一把将她抱进怀里去,“这些日子父皇天天陪伴着你,我都不能去。你可都好?”
清笛深深吸入玄宸身上的气息,“我今天来,是有大事与你商量。”
玄宸点头,“粮草。”
清笛心底轻轻一颤。他总是明白她想的事情。
“雪,你去趟北周吧。让张昌兴从他的库房里出些粮草来,先解了草原上的燃眉之急!”
287、千钧一发(②更)
北周的张昌兴是玄宸扶持起来的,虽然表面上是独立的王朝,实则却是契丹的附庸。玄宸的话对于张昌兴来说,定然管用。只要北周拿出部分粮草来,平息了契丹朝堂上的动议,那么就一切还都有转圜的余地。
玄宸却长眉一皱,没有说话。
清笛一惊,“雪,北周究竟发生什么事?你告诉我!”
玄宸抬眸,眼中已是闪过怒意,“这一回草原上火起,我倒觉着未必是宋室所为。”
清笛惊得退了两步,“雪,你的意思是,有人从中挑拨,意欲渔翁得利?真正放火的不是宋室,而是北周?!”
玄宸垂下头去,“你可知道,此时在北周主持军事的是谁?”
“是谁?”
清笛此时方知自己疏忽了,这么久以来一直小心翼翼关注着女真与契丹彼此制衡的关系,却忽略了北周这个傀儡小国。
总以为它是被玄宸扶持起来的,必然也会对玄宸俯首听命,却忘了对于任何男人而言,都绝不会甘心只当一个儿皇帝;一旦时机得当,那么那个男人一定会掀翻了压制他的力量,而成为真正独掌大权的帝王!
张昌兴从来就不是个甘居人下的,他老奸巨猾,岂能看不清此时天下的情势?
玄宸深深望了清笛一眼,“此时主持北周军事的是——于清风!”
“于大人!”清笛也是一惊。
当年霸州城破,于大人誓死抵抗,率领守军誓与霸州共存亡。后来清笛坠下城楼,再然后随着凤熙回了杭州,才听说于大人最终是降了。
清笛相信于大人降了并不是苟且偷生,也绝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功名利禄;他为的定然还是要等待机会。
就如同当年于大人亲自布置了媚心计一般,他自己也是在兵败之后忍辱负重活下来,伺机再报国恨家仇。
以于大人的才干,刚刚建立的北周正是缺人之际,所以定然会重用于大人。霸州的城防原本就是于大人负责,手下官兵都是于大人的人,所以于大人渐渐掌握了北周的兵权,并不为怪。
一旦掌握了北周的兵权,于大人势必不会放弃向契丹报仇……
清笛的心坠落下去,那么这一回的草原火起,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只是没想到,竟然有一天,她竟然要跟于大人站在敌对的立场上。
都是为了维护大宋的百姓,只是她跟于大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于大人依旧想以兵戈相见,可是她却不希望契丹与大宋再起战端。
玄宸见清笛良久沉默不语,便明白清笛已是想透这其中的关窍,“怜儿,既然你想懂了,我便再与你说一桩:实则这回的大火,有一部分甚至是我派人去放的。”
“你?”清笛怔住,“你为何要这样做!”
玄宸轻轻摇头,“这一回于大人已是动了决绝之心。他不光命人放火,更在野狐岭至雁鸣关一线,令人向草场投毒……”
“春天新草生长起来,那么那些草就变成了毒草,契丹人畜都将死于非命!”
“我不得已,才令人将那处的草全都烧光。”玄宸静静望清笛,“此事我只告诉了你知道,朝廷上还不知晓。倘若他们知晓了,这场战事便又不可避免。”
清笛难过地闭上了眼睛。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非要这样!
为什么不能将眼光再放远一点?
为什么就非要彼此永远这般仇视,非要用兵戈的方式毁灭了对方才肯安息?
就不能好好地共处在这一片蓝天之下,难道就不能放下所谓的那些仇恨,让百姓得以生息?
百年来不休的战火,没能让南北两方谁消灭了谁,却留下了多少荒野枯骨?至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