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秘史:媚心计(出书版)+番外 作者:miss苏(王侯将相、一女n男)
沈婉娥深深吸气,用力抑制住眼泪。唯恐自己失态,只得起身告辞,“太夫人、长公主千岁,今日婉娥略有不适;来日婉娥再亲来侍奉。”
。
沈婉娥娉婷身影辗转消失于花丛之外,原本就纤细的身影越发显得无辜。长公主气得指尖戳着儿子额头,“凤儿,你让为娘这样心寒!”
“娘,您跟祖母今儿倒是合唱了一出戏——乱点鸳鸯!”凤熙面上也自压抑不住。
怪不得刚到家的时候,门房就说祖母非但身子无恙,更是在操办喜事!——原来,竟是这一桩!
长公主气得身子轻颤,“你要明白沈家的身份!没错,沈珩不过是杭州通判,只是个从四品的地方官,为娘也看不上他门第。与他沈家女儿结亲,实是委屈了凤儿你。”
“可是凤儿你该明白,沈珩那通判之职不过是个幌子,他实则是皇上派到杭州来监视我们安家一言一行的!——咱们家究竟有没有来日,为娘究竟能保得你几时,这全都依赖沈珩奏章上的措辞!”
“倘若沈珩笔下稍有歪斜,儿啊,为娘就算贵为当朝长公主,却仍保不住你……圣上又岂肯多留我余杭一脉……”
凤熙也自难过,“娘,儿子明白,您以长公主之尊,这般委曲求全,无非是为了保全下儿子……只是这样依托裙带,又能安稳几时?”
“安稳一时是一时。只能寄希望于朝廷渐渐忘了前朝往事,对咱们家打消了疑虑。这些,就需要熬时光。”长公主面上写满疲惫。
“可是终生大事,儿子却想与心里的人在一处。”凤熙轻轻仰首,望高天上那一抹清清淡淡飘逸而去的流云。
“晚了……”长公主阖上眼帘,“为娘半月前已经上了奏表,恳请皇上赐婚!”
。
“娘!”凤熙惊呼,“儿子自出生以来何曾有过半分自由?旁的儿子都忍了,宁肯做出一副荒唐样子给朝廷看——可是终身大事,儿子却要自己来决定!娘啊,难道您来这点怜悯都不肯给了儿子?”
“凤儿……哪里是为娘不肯给你自由,实在是——你投错了胎啊……倘若给了你半分自由,朝廷对你的疑虑就会多加百倍!凤儿,为娘只想让你安安稳稳活下来。”
“就算活
下来,却不能与自己心上的人在一处……娘,那与死了何异?”
“你心上的人?”长公主长眉一挑,“是谁?别告诉为娘,你说的是袁家的那个丫头!凤儿你若记着父祖的仇,便别忘了,他袁家同样是你不共戴天的仇家!”
“再者,他袁承道的死……”长公主冷冷盯着儿子,“并非与你无由。”
“娘!”凤熙痛心而呼,“您别说了!”
76、急问应对(第一更)
“婉娥,今日一切可好?”
沈婉娥落轿进了沈府,沈珩与夫人都等在厅堂里。见女儿回来,都迎上来。沈夫人亲手替女儿解下披风,仔细打量女儿面上神色。
虽然安家此时落魄,但是毕竟他们曾经是吴越皇室;退一万步说,至少凤熙的母亲还是翔鸾长公主。纵然此时皇上忌惮安家,但是翔鸾长公主的身份却是不容置疑的。以沈珩一个从四品的官衔,如果能让女儿攀附上安家,当然是壮丽门楣的大事。
“爹爹、娘亲……”沈婉娥给双亲见礼,本是努力压抑着,可是一张口,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一直陪在沈婉娥身畔的丫头茜云先忍不住了,“回老爷、夫人,咱们小姐在安家受了委屈!那位小侯爷初初似乎为小姐的琴艺所折服,可是谁成想,转头他便将小姐比作秦淮河上的……!”
“什么?”沈夫人惊呼,“真是太过分了!”
“茜云!”沈婉娥惊呼,“休得胡说!”
“小姐!”茜云本是替自家小姐打抱不平的,哪儿想到反倒被小姐给训斥。登时也委屈得红了眼眶。
“老爷啊……”沈夫人心疼女儿,忍不住跟沈珩抱怨,“这位小侯爷既然是这样的脾气,老爷当日又何必答应他们的提亲!纵然他安家门第高贵,可是此时却也不过是阶下之囚;就算长公主身份尊贵,可是谁能说朝廷能容他们家到几时!”
沈夫人说着转头望了一下堂外,“老爷难道忘了,南唐后主虽也封了侯爵,后来还不是被赐下一碗牵机药!”
沈珩连忙挡住夫人的口,“休得胡言,那是李煜得病暴毙!”
沈夫人越发伤心,“……老爷,既然他安家朝不保夕,更根本不珍惜我们的女儿,我们又何必要攀这门亲?安安稳稳为婉娥寻个人家,才是正理。”
“娘!”沈婉娥急忙走过来挽住母亲,“女儿,女儿不怕这点委屈!女儿相信,小侯爷今日的态度,并非针对女儿;定是小侯爷也是出于意外,不满这突来的安排而已。”
“好孩子!”沈珩赞许女儿,“这才是我沈珩的女儿!”继而转头望夫人,“夫人,安家纵然朝不保夕,可是安凤熙却绝非池中之物……此时天下看似稳定,但是处处皆有机会。焉知来日凤熙公子没有机会东山再起!”
沈珩眯起眼睛来,“届时,我们的女儿就将贵不可言啊……”
“老爷!”沈夫人惊得连泪都收住。自己的丈夫名为杭州通判,行使知州副手之职,实则他是皇上派来特特监视安家的……可是她绝不敢想到,肩负此等责任的丈夫,竟然私下里藏着截然相反的心思!
“夫人不必忧虑。”沈珩一介儒生,眼里却有厉色,“究竟是尊奉朝廷旨意监视安家,还是密保安家来瞒着朝廷,这左右不过是为夫一念之间的事情。哪方有利于我们,哪方更容易实现,我自然便选哪方……”
“我的选择,总归是对女儿好,对我沈家好。”沈珩扶着老妻,转头却望向女儿。
沈婉娥面上纵有珠泪,却还是坚毅点头,“爹爹,女儿愿嫁!纵然开初也许会受些委屈,可是女儿却宁愿选择小侯爷这般的风仪之人,而绝不甘心庸碌此生!”
“况且,皇上那边赐婚的旨意已经下了。女儿愿遵旨!”
。
静箫之事出后,黑丫眼见着主子一日日落寞下来。每到夜深人静,主子总是独自登上凉亭,遥遥望着北方关山。
北边是契丹,想来主子定然是想念那狼崽子了。
夜色里,主子的身影孤零零地印在凉亭上,叫黑丫都心里难过得不行。
黑丫就在心里骂:该死的小青,你家主子回不来;难道你这长翅膀的也被关山阻隔了,就不能飞回来看看?哪怕只是见了你,想来主子心里也能好过些。
你个死没良心的,死没良心的!
“清笛啊,掌院唤你去。”黑丫还没骂痛快呢,郭婆婆的嗓音急急传来。
发生什么事儿了?黑丫好奇地瞅着主子一路急急走向院外。影影绰绰,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感……
。
“妈妈,不知何事急唤女儿?”清笛给湉娘施礼,转头望见座上一位中年男子,圆领遥溃抗饬枥鳌G宓驯阋彩且焕瘛?br />
湉娘看清笛的行止,就知道清笛已是猜到了几分。遂与那男子交换了个眼色。
那人就也直言,“姑娘不必多礼,本官今日微服而来,实是有事相求。”
“大人请讲。”
湉娘亲自走到门边儿去,阖上房门,守着不让人进来。
“姑娘,你的身份,本官也略知一二。实话不瞒姑娘,此时北方军机有变。本官已是许久没有接到杨将军的战报。”
“此事来得蹊跷。陆路战报被契丹截断,倒也有情可原;可是就连飞鸽传书亦不能。本官坐镇北路苦等杨将军消息,真是心急如焚!”
“怎会这样!”清笛也一急。
“当年袁大将军在世,曾经创下许多行军传讯的好办法。本官今日来就是向姑娘讨教——是否有办法能与北方传递消息?既能瞒住契丹,又能迅捷有效才是!”
清笛额上汗下,“大人,容奴婢想想。”当年爹爹虽从小将她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了诸多军中之事,但是她当年毕竟年幼,情急之下又如何拿得出良策?
“只是不知,大人欲向杨将军传递什么讯息?”
那人虎目灼灼凝着清笛,“依姑娘看,此时军机当如何决断?”
清笛秀眉轻蹙,俯身行礼,“奴婢明白了……”
77、阴变于六(第二更)
那位大人真是给了她一个难题。清笛彻夜难寐,辗转不得,天明便跟湉娘告了假,出门来散散。
且不说杨将军命运牵系国祚,单说杨将军麾下兵将都是爹当年旧部,这几乎是爹爹在这世上留给她的最后念想——所以她
天光已近五月,夏日即将开始。五月乃是毒月,五日更是恶日,传说端午那一天,五毒并出、病疾肆虐。因此虽还未到端午,人们已经开始采药、制作香囊,准备雄黄、菖蒲,蓄兰草以沐浴。
走在街上,一城的春色,满街的药香。
“算灵卦,算灵卦。打卦看相、测字批爻……”路边有人穿着道士袍服,手里撑着幡儿,沿街召唤着。看清笛过来便招徕,“姑娘,毒月降至,看你印堂发黑,姑娘你有灾啊!”
“休得胡说!”郭婆婆连忙走上来扯开清笛,“为了几两银子,你便连口德都不要了么?”
那算卦人倒是不以为忤,只是睨着清笛,“只是不知道姑娘想要的是口彩,还是真相?”
清笛止步,回首望向那算卦人,“先生说我五月有灾,先生可知道灾从何起?先生若能言中,奴家自不惜银钱相赠。”
“清笛……”郭婆婆欲拦,清笛却摇头。那算卦的人说的倒是不错,她五月果然有灾。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端午开苞,这难道不是一场灾劫?
算卦人将清笛让到桌边坐下,凝神自己端详清笛面相,很是夸张地叹了口气,“姑娘一生祸福皆在五六之数上。”
“五六之数?”清笛回眸望郭婆婆,郭婆婆面色也是一变。
“先生倒是说说,怎么个五六之数?”清笛握住郭婆婆的手,轻轻拍着婆婆手背,以示安抚。面上只露出淡淡的微笑。
算卦人倒是一笑,“姑娘见问,那就是说在下是说中了……”
算卦人大多擅长直觉猜测,若能稍中,便左右逢源、两相周全。虽然说得终究雾里看花,但是总会引着人自行附会。这个道理自然瞒不过清笛,只是清笛倒是喜欢他说的这个“六”。
从来藏心事,不敢吐唇边。若得旁人说,便也心泰然。
清笛从荷包里摸出几枚花钱,轻轻搁在桌案上,“奴家身上没带什么钱,只有这几枚当作玩意儿的花钱。虽不能当钱用,不过却是银子造的,先生去溶了吧,也能抵几十钱。聊表心意。”
算卦人拈起那白银打造的花钱,一笑收好,“那便多谢姑娘打赏。”
“先生请说说那五六之数吧。”清笛淡然一笑。
算卦人在纸上先写了个五:“五者,阳数居中也。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五之数,遇九则凑成九五至尊之卦象,阳最亢盛,贵不可言……”
清笛听着,微微挑眉。本是说着端午之数,那算卦先生竟然拐到九五至尊那边去——九五至尊,说的可是帝王!
“那么再说六。”算卦先生又在纸上写下六,“六为五破之数。若是到了六,自然五的劫数便已安然度过。”
“从卦象来说,九五皆为阳数,而六为老阴之数。易之数,阴变于六……”
清笛悚然心惊,急忙转头四下观望。那算卦先生也是个聪明的,点到即止,便收住了下头的话。
易卦原本玄奥,解法各异,郭婆婆听得云里雾里;看郭婆婆面上迷惑神色,清笛这才轻轻舒了口气,“多谢先生指教。”说罢起身。
那算卦先生笑笑,也没拦着,躬身送清笛走。
。
“清笛啊,方才那算卦的先生说了什么?五五六六的,听得毫不迷糊。”郭婆婆忍不住抱怨。
清笛心下忐忑,面上却掩住,只轻描淡写,“端午是五月初五,这就是重五之数;先生的意思,用六来破五,便能躲过这毒月的灾祸了。”
“是这样啊……”郭婆婆叹了口气,“一提到六,我就不知怎地,总是想起那孩子……也不知他现在流落到哪里了,过得好不好。唉,虽说是契丹人,可那孩子倒是个重情义的,实在难得。”
清笛说不出话来,只能麻木迈步向前。满街的雄黄、菖蒲、艾叶味道集合起来,苦涩地奔涌进她的鼻腔。
良药苦口利于病,只是不知此时灌满她鼻腔的苦涩药香,是否能疗好她心上的疼?
“姐姐,怎么站在马道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