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秘史:媚心计(出书版)+番外 作者:miss苏(王侯将相、一女n男)
“女真反了契丹,契丹又早与西夏有了不睦,此时为了消除女真之患,契丹必得暂时与我大宋修好……这个契机之下,当然最宜和亲。”
“只是我大宋立国以来,还未尝有过公主和亲的先例。相信朝廷破费踌躇,不知该送哪位公主远嫁……正好,此时翔鸾长公主收了义女,身份变为宗室出女,恰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153、脉脉难诉(第二更)
“姑娘,姑娘求您见奴婢一面!好歹奴婢也服侍了姑娘一场,姑娘怎地便这般忍心!”绿窗纱低垂,窗外花团锦簇,知了叫得热闹。
隔着丛丛盛夏,院子外头传来翡烟声嘶力竭的喊声。翡烟原本嗓音甜脆,说话最是干净利落,可是此时听起来早已沙哑不堪。
清笛立在窗边微微怔忡,终究是忍了心就当全未听见。只转眸,望院子里有宫女撑着长杆在粘树上的鸣蝉。
二道圣旨下,六月初一送连城公主北上。竟然只给清笛留下短短三日准备。
她自己自然没什么可准备的,一应嫁妆,朝廷早已着礼部官员备下。她自己私己的东西原本就不多,更何况此时身份已是变化,曾经的东西便都是不能用了的。
所以三天里,清笛唯一整理的,便是翡烟与小蓝。清笛亲自下令再不见翡烟,无论她怎样求告,也不见。
小蓝则转而托付给沈婉娥。
“回公主,沈姑娘在外求见。”内侍于门外回禀。
侯府出了和亲大事,诸事都需要人打点料理。国太夫人年岁大了,长公主又忙不过来,便留下沈婉娥助力料理。沈婉娥终究是大家闺秀,在家中也协助母亲治理家事,因此上倒是上下料理得井井有条,显示出未来主母的能力。
清笛便也越发放心。
“叫。”清笛轻摆衣袖,掩住心底波澜。
沈婉娥进来,匆匆行礼,被清笛止住,“姐姐这是怎么了,满脸的惶急?”
沈婉娥又是跪倒,“妾沈氏惶恐。”
“怎么了?沈姐姐你快起来说话。这里只有你我姐妹两人,别那么多劳什子的礼节!”清笛急问。
“承蒙公主信任,昨夜将翠鸟小蓝交予妾照管,可是今日一早,妾亲去喂食,竟然发现,发现……”
“小蓝怎么了!”清笛惊住。
“……小蓝它,它竟然啄断了脚上的金链,此时竟然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妾请托府中侍卫内外找寻,竟全无下落!”
清笛倒退几步,跌坐在胡床上。
小蓝不仅仅是一只鸟儿,它更是她打小的玩伴。那时候凤熙不驯,她独自在府中,视野里不是侯府家人憎恨的目光,要么就是爹爹麾下将士闪亮的甲胄……她孤单,没有伙伴。幸亏有小蓝,她能日日与它说话,听它歌喉啁啾婉转,心中的不快便也随之散了。
可是她要走了,小蓝竟然也不见了!
耳畔依旧传来翡烟哀哀的哭声,“姑娘若再不见奴婢,奴婢情愿一头撞死在这门鼓之上!”
沈婉娥也听得不忍,便在旁劝,“方才妾进门时,翡烟抱着妾的腿,哀求妾为她说项——公主,您就见她一面吧。”
“不见。”清笛敛眉垂首,只望阳光跳跃着落上她的袍袖。袍袖上泥金绣鸾凤,正是公主仪制。
“公主!”沈婉娥也惊了。翡烟是清笛从人贩子手上买下来的,否则将被卖入青楼;清笛将翡烟也一直看做姐妹一般,从没当做丫头,这便要北上了,日后恐怕再没见面的一天……却没想到清笛这般狠心,愣是不肯见翡烟一面。
“回禀公主,门外那个丫头撞了门鼓!”内侍慌忙来报。
“公主!”沈婉娥惊得急望清笛,却见两颗又大又亮的泪珠,无声坠下……
。
房间里静静的,只有瑞兽香薰里的静怡香冉冉浮生。翡烟终于醒转,见了榻边的清笛,便不顾一切哭着起身扑过来,“姑娘,你好狠的心!”
“你好生躺着!”清笛忙按住翡烟,“我不见你,你总该明白为何。”
“我知道。”翡烟泪落如雨,“姑娘是嫌弃翡烟,嫌弃翡烟不够乖巧,不懂得伺候……”
“你又胡说!”清笛含泪摇头,“我又哪里是受人伺候的命?我从无一日这样当你是丫头,我始终将你当做姐妹。”
“那姑娘就带了翡烟同去,别把翡烟一个人丢在杭州!”翡烟哭得哽咽,“当年姑娘离开杭州,便哄着奴婢说,很快就回来了;可是那一走就是三年,生死未卜、不知下落……奴婢那时便后悔,为什么当日就受了姑娘的哄,没跟着姑娘同去霸州?”
“当年年幼,被姑娘哄过了;今日奴婢是誓死再不上当的——姑娘带了奴婢同去,不然奴婢情愿就死了!”
“奴婢的命当年是姑娘救下的,奴婢当日就发誓,一定要一世追随姑娘,伺候姑娘……姑娘这一去契丹,还不知道来日还能不能回来;姑娘若将奴婢就这样扔在杭州,岂不是,岂不是奴婢今生便再难见姑娘一面!”
“姑娘带了翡烟去,哪怕只是做粗使的丫头,喂驴喂马也好;只求能在姑娘身畔,亲眼看着姑娘安好……”翡烟大恸,“姑娘!小蓝只是个鸟儿,它都因为姑娘要走了而啄断脚上金链;奴婢是个人啊,奴婢又如何能让姑娘孤身北去!”
清笛极力压抑着,却终究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翡烟,你好糊涂!我何尝舍得你?我何尝不希望远在契丹,身边也能有个体己的人?但是那是什么地方,还用我明白说与你?”
“更何况,你若跟着我去了,蓝田又该怎么办!”清笛用力呼吸,想要
压住眼泪,“你也说了,北上契丹,便有可能再也没有回来的那一天……那你跟蓝田,岂非一生都不能再见面的了?”
清笛转头去望窗外日影,“我体会过相思相望不相亲的心情,那种感觉让人恨不得再不活在世上。所以我绝不要你也去体尝。”
154、九泉相思(第三更)
“姑娘……”听见清笛掏心窝子的话,翡烟反而不再哭了,先伸手去替清笛抹干净了眼泪,然后再抹净自己的,“姑娘既然以心相授,又何妨听一听奴婢的心?”
“奴婢与蓝田的情分,自知瞒不过姑娘。奴婢也从无一日想瞒着姑娘。只是,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奴婢纵然心底记挂着蓝田,却也更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姑娘北去。”
“奴婢与蓝田早已商量好,奴婢随着姑娘北上;而蓝田也会求着公子,不仅仅再当一个于府中伺候的小厮。他会好好跟着窦统领他们学着功夫,来日跟在公子身边,建功立业……这样一来,何愁蓝田来日没有北上的机会?”
“姑娘不必顾着我们,我们定然会想办法再得见面。”
清笛听得微微含笑,“蓝田真的长了这些出息?那也便好了,我来日将你交托给他,就也放心。”清笛拉着翡烟的手,缓缓笑起来,“蓝田是个好小子,可是终究是出身微末,胸膛里少了点豪气。我总担心,这小子缺少气概,不足以让我将你托付给他——这回他既然肯为了你而上进,我倒是真该好好赏他。”
“姑娘,如此便带了奴婢同去吧!”翡烟终究破涕而笑。
“也好。”清笛终于点头,“也让你与蓝田那傻小子分开些日子,也好趁此考验考验彼此的心。你俩打小儿就在一起,被拘束在这院子里头,只看得见彼此;这一回,倒也该让你多见见外头的天地!”
翡烟面颊微红,便用力点头,“嗯!”
。
六月初一,晨空无月。清笛早早便起了身。
外头送亲的内侍、宫女早都已经忙碌开。长公主与沈婉娥更是彻夜未眠,仔细打点诸遭事体。杭州府、两浙路的官员也都齐集在外。
清笛却遣散了身边所有人,只说想要自己在府中最后走一回。
未及梳妆,清笛散着青丝,只穿白纱衣,赤了脚走在侯府内。
以她近日公主之尊,定是所有人都当避让,所以整个侯府便只成了她一人的天地。
这里虽然是当年吴越国的皇宫,如今是敬国侯府,可是曾经有三年的时光,这里也曾经是她的家。大将军袁承道率大军平定吴越国,杭州城内最高规格的宅院就是这侯府,于是大将军行邸便也暂时置于此处。清笛与娘,便以此为家。
娘生下她是在陪伴爹爹行军的路上,所以清笛始终对“家乡”一词心思淡漠。唯独那三年身在杭州,身在候府中,第一次有了依归感,明白了安定的意义。
开我旧时窗,著我旧时裳……今生,怕是最后一回。
清笛藏住疼痛,面上只挂着微笑。相信爹娘此时定在这侯府上空,静静凝望着她。所以她只笑,绝不流泪。
走入西跨院,穿过月洞门,眼前那扇略显凋敝了的小轩窗仿佛重复当年颜色。窗棂吱呀打开,窗内露出娘的笑颜。娘手上还捧着绣绷,含笑望她在院子里逗着小蓝,“怜儿,看你发鬟又乱了。且进来,为娘为你重新绾上。”
她便软软依偎进娘的怀抱,看见娘绣着的是鸳鸯。那时略通人事的她便偷笑,“娘绣了给爹爹的吧?”
娘便笑,“你爹爹身上永远战袍甲胄,哪里用得着这个。这个是为娘绣给你的——朝廷令女子十三而嫁,你如今也不小了,为娘倒要提前几年为你准备着……若哪日有心急的后生踏破了门槛来抢,为娘还怕措手不及!”
“哎呀,娘……”年幼的怜儿红了脸颊。
一阵风来,窗顶紫藤的枯叶飘落,哪里还有鲜艳窗棂,何处再觅娘的温煦笑颜?
清笛站在原地死死藏住眼泪,轻声说,“娘,女儿今日真的要出嫁了。纵然没有娘手绣的嫁妆,可是娘放心,女儿依旧会好好的……”
。
转过廊檐,后院的石堂巍巍屹立。石堂地面的青石,都已隐约有了凹痕;转头向左,第三根柱子,清笛奔过去,手指轻抚柱子上的剑痕……
这里是爹爹练剑之所。
每当华灯高燃,爹爹忙完了一天的军务,便会卸去甲胄,来这院子里饮酒练剑。
她自小便不忿爹爹不肯教她工夫,便每每到此处来观看,窃以为能偷得一招半式。
爹爹就笑,每回练过一套剑法,便召唤她过来,问她可看懂了门道。她每回也只能撅起嘴来,说爹爹走得太快,看得她眼花缭乱,哪里看得清路数?
爹爹便会大笑,说我的女儿真的不是块练武的材料,为父也私心希望,你一生不染兵戈,只好好当个平凡的女孩儿,这一生嫁人生子。
爹爹说,建功立业虽然看似风光,却无人知那背后的辛酸。爹说我定不要我的女儿再去体尝那份艰辛。
一将功成万骨枯,转头功业都成空。夜深人静时不忍看来时路上,一路暗血枯骨。
爹说,这一生最酣畅时,不过此时醉里挑灯看剑,然后逗着女儿大笑几声。什么千古功业,又岂能比得上此时。
清笛垂下眼帘,仿佛又是旧日的幼女,依偎着爹爹昂藏怀抱,轻声说,“爹爹,女儿都明白。可是如果不得家国安定,又如何能有醉里挑灯看剑的心境?”
“女儿纵不能如爹爹一般,为家国纵马横刀,女儿却也还有微末之力,愿意将之尽数奉献给家国。爹爹,女儿总不会辱没爹爹英名,女儿定会为爹爹洗尽罪名,还爹爹九泉之下的一世清白!”
“公主,时辰到了,请公主梳妆,启程……”院子外头,内侍高声提醒。
清笛转头望东方天际,旭日已升。
155、碧野青峰(更1)
送亲队伍一路北上,沿途官员恭谨相待,巍巍然、煌煌然,倒果然似乎一场风光大嫁。只是除了满目大红之外,清笛却丝毫找不见身处事中的感觉。
仿佛身子在这一团花团锦簇里,神思却早已抽离,远远飞上高天。
不由得想起某年某地,那一场风光大祭。青蓝的晨色浮荡奔涌仿佛深海水浪,却忽地有漫天火色蝴蝶蓬然飞起。火红点燃了青蓝,飞舞激活了悲伤……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当日她映着青蓝晨光去望身畔的少年,脑海中便不自觉地浮起这样的词句——却原来,他的坐骑果然是一匹神骏的月下青骢。
端午之夜,霸州城破,她身在知州府墙上,远远望见他纵青骢而来……恍如披了周身的月色,轻易击退嚣然烽火。
车马微颤,截断清笛思绪。清笛连忙掐了自己一下:怎地又想起他?万万不可!
。
掀开窗帘,转头向外。夕阳如金红色的轻纱,从天流泻,轻拢碧色大地。丘壑起伏,草原绵连,一条不知名的河水远远而来,银亮如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