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方才午膳时元秀已经大概说了下自己出猎时偶然遇见李十娘昏迷并援手之事,此刻听了李家娘子,与采绿一样,都当成了是绿园那边过来致谢,她有点惊讶李绿艳这么快就恢复,不过这也是李绿浓离开前所言,这会却不便就此拒绝。
元秀思忖了下,道:“你叫郭旁把她们迎入正厅,我换件衣服,梳洗下就去。”她此刻身上还穿着刚才与李绿浓相遇时穿的胡服,这会李绿浓按着礼仪亲自登门,她自然也要装束一番,免得失礼。
采绿躬身应了,匆匆而去,元秀趁机对薛氏道:“大娘且回竹楼替我梳妆罢,不知我该穿什么衣裙出去?”
薛氏虽然自到了别院便时常被触动心怀,但遇见了正事究竟是打点起精神,撇下了梨竹林与郭四郎,认真思索起来。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紫阁相见
'更新时间' 2012…05…16 23:34:28 '字数' 2760
唔;明天我生日;不知道有木有祝福?
^^^^^^^^^^^^^^^^^^^^^^^^^^^^^^^^^^^^^^^^^^^^^^^^^^^^^^^^^^^^^^^^^^^^^^^^^^^^^^^^^^^^^^^^^^^^
紫阁别院待客的正厅位于别院引山顶活水所汇聚的荷池畔,这个荷池自是比元秀所居的竹楼之后的池塘要大许多,厅中面水的一边一直伸入池上,辟出一座台榭,三面挂着轻纱,纱外坠着铜铃,一阵风过一阵铃响,声脆而醇。
李十七娘手捧五瓣葵口秘色瓷碗,碗中是新沏的蒙笋,茶香袅袅之中,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面前的别院总管,郭旁虽然独自守在此处多年,究竟是大族出身,态度不卑不亢,李十七娘以为这总管轻易的请了自己进来,多半是皇家也听到了些许自己到长安的风声,见他请了自己到厅上,只顾应酬,却毫无试探自己来意的意思,倒对他高看了几眼。
线娘觑着郭旁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对同样侍立在李十七娘身后的拓拔文锦道:“听说贺六在这位贵主手里碰过许多壁,我还当这位贵主定然性情高傲,就算不给咱们一个闭门羹,也必定会想着办法敲打咱们,却没想到咱们从进门到这会,倒是依足了礼数。”
“贵主在更衣,要看她更多久,才知道是不是要给咱们脸色看。”拓拔文锦神色平静,声音低不可察道,将他们对话听得真切的李十七娘借着低头喝茶掩去一丝淡笑,她睫毛极长,垂眼时拖出浓重的阴影,只觉楚楚动人,郭旁却目不斜视,见她放下茶碗看向荷池,主动介绍道:“李娘子,这荷池乃是引山顶活水而为,里面有几品睡莲,却是当初旧主颇为自豪之物,娘子若是感兴趣,不妨就近观看。”
李十七娘正愁无法四处走动打量元秀避暑的居处,立刻站起身来,欣然道:“有劳总管引路。”
看她这么爽快,郭旁倒是一怔,绿园与紫阁别院同在紫阁峰上,李家的女郎他虽然不认识,但如今别院所以为的那位李娘子前来的目的上下却都清楚的,看眼前这女郎的模样可是一点也不像是专程上门来拜谢元秀救命之恩的,倒仿佛是来游玩的一般……但李十七娘已经起身,郭旁身为总管,在元秀未曾梳洗打扮好前代为招呼客人,自然无暇多想,振袖示意道:“娘子请!”
元秀梳洗更衣毕,叫了采蓝、采绿并薛氏及锦梳等人,自后逶迤而出,才转过假山,前行引路的两个小宫女抬手以优美的姿态分开迎面随风荡来的柔长柳枝,便看到荷池畔郭旁正陪着一个年纪相仿的陌生女郎,并身后两仆,指点池中风物。
察觉到元秀的到来,那女郎倏然回头,一双清水妙目,似笑非笑的望了过来。
元秀疑惑的打量着她,俊眼修眉,面容俏丽,下颔仿佛习惯性的微扬,隐隐带出一份傲气,因从长安赶来,还为了赶在贺夷简之前到达,这时候气候又炎热,李十七娘当然不会起浓妆,她细腻白皙的脸上施着淡淡的铅粉,只在双颊上斜拍了一抹丹色,因为她上妆之人手法的巧妙,两抹丹色显得极为朗润。唇上以绛色描着杏花模样,扑蕊黄、贴星靥,因爬山的缘故,她梳了精致却便于行动的回心髻,对插羊脂玉嵌明珠缠枝牡丹簪,簪上一双明珠饱满而圆润,在日照之下奕奕生辉,珠光与容光彼此晖映,越发明艳动人。身上夏衫宽大,上穿翠底鹅黄绣芙蓉花宽袖对襟越罗袍,下系牙色并靛蓝间色裙,胸前一垂璎珞,山风吹过,宽袖下露出一对赤金镯,越发衬托得肌肤如脂。
她在看李十七娘时,李十七娘也在认真打量这个让贺夷简一见钟情的金枝玉叶——
元秀未用脂粉,肌肤皎然若满月时候的月华般毫无瑕疵,眉心点着一滴朱砂,淡淡扫过的柳眉下,是一双极为标准的水杏眼,大而明媚,黑白分明,极为有神,挺直的鼻梁,自然微绯的唇上点着一抹彤色,双颊笑涡处,绘了圆靥,元秀所梳的,却是反绾髻,未用钗环,而是以五彩丝绦松松的束住双髻,在脑后打成繁复精美的绳结。
因李十七娘与绿园的主人同姓,她来的时机又凑巧无比,紫阁别院上下都以为是赵郡李家的女郎为李十娘的事情过来再次道谢——先前,元秀以清忘观女冠的身份,拿着杜七戏谑时冒称杜青棠下给玄鸿元君的帖子去赴重五之宴,与李十娘撞见过一回,那时候李十娘不知道她身份,很是轻慢过她。
所以今日起初见到李十娘时,元秀态度很是不冷不热,但如今既然李家七娘已经先行谢过,这会又要再次过来拜谢,薛氏以为不可严妆盛服,免得有盛气凌人、挟恩自重之嫌,原本元秀身份就比赵郡李氏姊妹高贵,所以这时候更该装束从素从简,最好是在不失礼的情况下尽可能打扮得亲切随意些,才能彰显帝女的气度。
在这种认知下,元秀不但头饰只用了彩绦,连衣着也是清淡为主——荼白底撒绣郁金纹对襟半臂,内穿翠色描金凤凰诃子,下系缥色罗裙,连首饰也只是在颈上戴着一串间以珊瑚的珍珠链,最下面坠了一颗夜明珠,臂上拢着一对嵌红宝石绞碧玉镯子,手持团扇,扇上是采蓝精心绣成的双鲤恣游,栩栩如生。
此刻她站在池边,山风猎猎,衣袂飘动,整个人清爽疏朗,偏又显得丽色天成。
两边对看了足足三息,才反应过来。
元秀疑惑的收回视线,看向了陪在李十七娘身旁的郭旁,郭旁看出两边神色不对,一头雾水的介绍道:“贵主,这位便是李家娘子!”
说着又对李十七娘道:“李娘子,贵主到了!”
李十七娘盈盈欠身,行下礼去,她动作总是带着几分慵懒,但声音却娇脆爽利:“李氏雍容参见贵主!”
“李娘子不必多礼。”元秀记得赵郡李氏这一辈的女郎该是绿字辈,譬如李十娘名绿艳,方才见过的李七娘名绿浓,她并不知道幽州节度使之女居然为了贺夷简亲自追到了长安来,即使听了李十七娘自报家门,压根也没往河北去想,只当她年纪虽然与李十娘差不多,但也许辈份或者嫡庶有别,她目光一转,见李十七娘身后两个都是仆从,却不见李绿浓并李绿艳的影子,李十娘绿艳或许因为才醒来身子没有全好暂时不能亲自过来,但李绿浓却不至于不过来吧?她虽然没想到幽州去,心下也狐疑起来,“十娘子还好吗?”
她这话一出口,李十七娘立刻知道她是认错了人了——李十七娘既然排行十七,幽州李衡的家族之中,自然也有排行第十之人,但李十七娘这一辈,却是不分郎君女郎一起排行,偏巧幽州的李氏这一代行十的乃是一位郎君,只有十郎,可没十娘。
李十七娘心思敏捷,立刻猜出能够被元秀这样态度对待的李十娘,不会是宗室——元秀总不可能连自己堂姊堂妹都不认识,那就只有赵郡李氏了。
这时候她也知道为什么自己报上姓氏后,别院的人连身份都没问,便直接请了自己进来,想是元秀与赵郡李氏的哪个女郎约好了,偏偏那女郎来得迟了些,却让自己顶了这个名。
李十七娘想到此处,暗暗发笑,她心念转了一转,在回避掉这个问题趁机套话与实话实说之间略一犹豫,做出选择,含笑道:“贵主说的十娘,可是赵郡李家的十娘子?”
她这么一说,等于是承认了自己不是赵郡李氏之女,闻言元秀并众人都吃了一惊,郭旁尤其懊恼,若不是碍着李十七娘还在这里,他当即就要上前请罪了,采绿也一头雾水……
元秀蹙了蹙眉,疑惑道:“你是谁?”
李十七娘举袖掩口,轻笑着道:“臣女幽州节度使之女,李氏雍容,排行十七,贵主若不嫌弃,唤臣女十七娘也可!”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终南
'更新时间' 2012…05…17 21:18:50 '字数' 4556
“臣女在幽州时就听说贵主貌美如花,国色倾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回到正厅后,元秀着人撤下李十七娘方才的蒙笋,另沏了神泉小团上来,李十七娘捧起神泉小团轻嗅了嗅,放下后笑吟吟的说道。
元秀懒洋洋的看着手里的新裁的宫扇扇面,淡笑着道:“十七娘过奖了。”昭贤太后在世时,因昭贤崇尚女子应有贞静之风,她一直被养在深宫,鲜少抛头露面,就是长安,也只知道宪宗诸女里面,昌阳公主娇艳犹如桃李,她的美貌之名,还是贺夷简的追求才成全的。
这李十七娘开口就说在幽州时候听见,到这里来的目的不言而喻,元秀目光看似凝聚在手里的扇面上,其实却透过扇沿不动声色的又看了几眼李十七娘,这个据说贺之方十分中意的未来儿媳虽然独自追到了长安甚至追到别院来,但瞧着却比赵郡李十娘精明,她很好奇自己态度冷淡,这李十七娘会怎么接下去?
因此才说了一句,便不多言。
却听李十七娘依旧笑吟吟的:“臣女说的可是一点也不过,在幽州时,人人都说臣女容貌艳丽,虽然知道那些人不过是瞧着家父薄面,臣女原本也以为自己是着实有几分颜色的呢,如今见到了贵主方知何为绝色佳人!”
她这番话像是还在夸赞元秀的容貌,但以自己相比,显然有暗讽元秀貌美之名之所以远播幽州,无非是因为她的身份,元秀眉心蹙了一蹙,随即松开,轻笑道:“本宫自来久居深宫,这长安见过本宫的人能有几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这些谣言也不知道计较什么。”
这回是李十七娘面色一滞了,元秀看似答得随意,可话语里自矜金枝玉叶,少有人得见真容的含义却非常明白,对比一下先前李十七娘说的在幽州人人称赞她自己美貌,等于是在说李十七娘身份不够珍贵,因此幽州之人居然都能够看到她,另一层意思却也在指李十七娘不够庄重,未婚女郎,居然到处抛头露面,使外人得见真容。
厅中沉默了一瞬,李十七娘复轻笑了一声,将沉闷的氛围化开:“如此说来臣女今日可是有福了,竟能得见贵主亲面。”
“本宫到山间别院是为了避暑,此处清凉幽静,不比宫中,倒是有许多空暇。”元秀立刻针锋相对的道,直言自己在别院时颇有闲暇,并非特别出来见李十七娘。
李十七娘听出她话语里的贬意,也不着恼:“说起来臣女不速而来,也难怪让贵主这里的人误会。”她顿了一顿,见元秀没有接口的意思,依旧气定神闲,才继续说了下去,“臣女此来,却是受人之托。”
元秀不动声色道:“哦?”
“与贵主相熟的贺六郎——”李十七娘微微笑道,“即将离开长安,原本该他亲自过来向贵主辞别,怎奈何,六郎他昨日忽然有不适,只得臣女代为前来,还望贵主莫要计较。”
元秀一哂,正要说话,却见厅外有人徘徊,元秀把下颔抬了抬,采蓝便扬声宣人进来问话:“不知道贵主这里有客么?谁许你们在外面转来转去?还不快快退下!”
那人忙道:“禀贵主,别院外又来了访客!”
“是绿园那边的李娘子?”元秀听了,抬头问道。
那人摇了摇头,有些为难道:“贵主,来客姓贺!”
这人话音刚落,元秀身后之人皆看向了李十七娘,李十七娘似乎也怔了一下,随即笑容满面道:“看来贺郎不亲自向贵主辞别到底不能放心,贵主可否容他进来说话?”
元秀一手搭在几上,一手拿宫扇抵着下颔,微微而笑,眼波流转:“贺郎君要做的事情,李十七娘都已经代劳了,他又何必再这样麻烦?”说着回头对那人道,“去回了贺郎君,请他不必忧心,十七娘很快就会出去。”她看眼厅中铜漏,眯眼道,“本宫看,贺郎君应是来接十七娘的,这时辰回去,若十七娘骑术精妙些,倒是赶得上城门关前进城。”
说完,取起几上茶水一饮而尽,李十七娘也只好站起身来,顺势告退。
元秀命郭旁相送,待人走了,采绿摇头道:“河北真是太无礼了!魏州的贺六好端端的缠上了阿家,闹得满城风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