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还要在山上游览片刻,恐怕回别院时天将暮,山间道路黑暗,马却是走不得的。”
他们来时的山路虽然是修葺过的,然而许多地方都是一侧靠山,一侧危崖,再者山高林密的,胡乱蹿出了一头猛兽,仓促之间误伤了元秀,禁军上下都难以交代。袁别鹤再愚笨也不敢冒这个险,此刻便流露出阻拦之意。
李十娘在旁听了,见元秀面有踌躇,便道:“其实山上也是可以借宿的,翠华山风景秀美,如今又恰好是庙会散去之时,贵主不如索性在上面住上一晚,待明日再回别院。”
她说的轻松,袁别鹤等身负戍卫之责的人却不赞同,跟来的采绿也道:“十娘子早些没有说到这样的打算,奴什么都没带,阿家若是住在这里,旁的不说,连换洗的衣裙也没有呢。”
“这……”李十娘虽然性。子直了些,究竟不笨,听出采绿话中有所暗指,赶紧分辩道,“臣女可没打算叫贵主在山上住,只是听了统军使的话,想叫贵主玩得尽兴些,或者咱们先不上山去,就到旁边翠微寺或太乙宫去瞧一瞧?”
元秀可不想去这两个使她缅怀盛世喟叹今时的地方坏了自己的心情,便道:“本宫很想看一看你说的风洞与冰洞,行快一些的话,想来是赶得上的。”
见她坚持,袁别鹤等人虽然为难,但也不敢阻拦,只好同意。
翠微山在终南群峰之中并不算高,山势也非陡峭,秀丽却是数一数二的,元秀虽然是女郎,但数月的骑射练习下来,又有李十娘陪着一路指点风物,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累,转过浓翠浅碧掩映的山道,眼前豁然开朗,但见一泓碧水悠悠,湖平如镜,倒影出群峰秀影,并蓝天白云,四周鸥鹭翩飞,当真如同世外桃源般!
元秀站在湖畔吐了口气,赞道:“太乙近天都——这太乙池当真如天上落下一般!”
“贵主看那边。”顺着李十娘指的地方看去,却见是几艘小舟,“泛舟湖上不希奇,可这太乙池是山中地动水出形成,舟行其上可穿行于峰峦之间,飘飘然如欲乘风归去,上几回都是人多时来的,难以体会那等闲趣,这一回……”她正说的兴高采烈,忽然采绿用力咳嗽起来,李十娘看着元秀大感兴趣的目光这才醒悟过来,赶紧住了口。
只可惜元秀已经在问了:“那些舟船都是哪里来的?是附近山民放在这儿专门供人泛舟的吗?”
“这倒不是。”李十娘见她问了,只得继续解释下去,“别说贵主这样的身份,就是臣女,这样的舟船,轻易也难踏上去的,这上面的舟船只有少许是山民放在这里捕鱼用,其他一些,要么是附近观庵中所置,要么就是有的人家特特买了使人放在这里,等来时候用的。”
她道,“臣女兄长就为臣女与七姐买过一艘,只是平素不在这里,贵主若想乘坐,不如臣女使人去叫过来,那小舟倒还干净。”
察觉到袁别鹤和采绿的怨念,李十娘赶紧解释:“风洞和冰洞都在池之西北,从咱们这儿过去,乘舟比行路其实也慢不了多少,更能看些风景。”
“你家舟船在什么地方?”元秀问道。
“贵主请稍待,臣女这就使人去问。”李十娘吩咐了自己的使女,那使女立刻向着某处匆匆而去了。
元秀注意到她去的方向,不由道:“那儿似乎有些房屋,不是说这里寻不到合适做别院的地方么?”
“贵主不知,早先翠微宫建在这里,乃是笼山为苑,谁敢把别院修到这里来呢?”李十娘解释道,“后来翠微宫废弃为寺,倒是可以了,但玄奘法师自天竺取经归来,密宗在此大兴,香客络绎不绝,却也不怎么选得出宅基所在了。”
风水之说元秀并不精通,但李十娘话中之意已经明显,便点了点头。
李家的小舟来得倒是极快,划船的船夫虽然年纪已长,两鬓斑白,却面目端正,看着很是忠厚老实,他把小舟停到了附近,跳上岸来,先对李十娘行了个礼,叫道:“十娘子带了贵客来?昨天小老儿刚在山间猎了一头獐子,一会可要去尝一尝?”
李十娘瞧着与这老者倒是极熟的,未经元秀准许,也未透露她的身份,只道:“这回看了风洞与冰洞就回去,下一回再尝罢。”说着对元秀道,“易丈的媳妇做野味是极好的,绿园那边的厨子还特特向她讨教过。”
易丈复向元秀行了礼,他不知道元秀是谁,只当是与李十娘差不多的身份,笑着招呼道:“小娘子可也是十娘子左近邻舍?下一回过来若是如十娘子般不喜素斋,不妨去小老儿家用些,旁的不敢说,山中野味总是有些的。”说着指了指山下某处,“就是那边椿树下。”
元秀抿嘴笑了笑道:“若下一回来倒确实要去瞧一瞧。”
赵郡李氏的女郎说好,她还是有些相信的。
“贵主,他这小舟……”袁别鹤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低声提醒。
被他这么一说,元秀才发现,李家放这里的这艘小舟,精巧干净都有,只是连上了艄公易老丈,怕能载的也就那么五六人……元秀与李十娘自然是要去的,加上两人的使女,这小舟就差不多了,但,李十娘子或许还不要紧些,袁别鹤又如何敢叫元秀公主就这么跑去游览那两处洞穴?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再见长生子!
'更新时间' 2012…05…28 23:11:24 '字数' 3800
“小老儿这舟船确实不足以载诸位过湖。”易老丈听了元秀的疑虑,却并无为难之色,而是一指附近那几条小舟,笑着道,“不过那边的舟船也还算干净,只要要委屈几位郎君了。”
元秀看了眼李十娘,李十娘会意,拉着她到旁边道:“贵主且放心,先不说咱们今日到这里来是一时兴起,上几回,臣女家的护卫也是另租了小船跟在旁边的,这易老丈世居附近,为人甚好,臣女的兄长才托了他照拂这舟船,何况翠微寺附近多是密宗信徒,惧怕上苍报应,不敢说都是整日里吃斋念经的修士,品性都还尚可。”
“你既然敢打包票,那便叫袁别鹤他们另外登舟罢。”元秀想了想,道。
袁别鹤却执意要与元秀在一起,他与禁军今日都穿了便服,但因他为统军使的缘故,年纪略长,气质也更沉稳些,易老丈见他坚持不肯和元秀分开,却是想左了,不免好奇的看了几眼元秀,却是拿她和袁别鹤当做了一对。
元秀自是不知易老丈的想法,这太乙池本朝才现,却声名鼎盛,舟行其上,越发觉得水碧如玉,镜如镜,但远处波光粼粼,恨不能投身其中,时或见游鱼穿梭过舟旁,元秀禁不住俯近了船舷去抓,小舟随之一晃,袁别鹤忙道:“贵……九娘子小心!”
小舟地方不大,他这么一叫虽然声音不很大,易老丈却听得清楚,爽朗笑道:“那位郎君且放宽了心,这湖上无风无浪的,小娘子们就是活泼些也没什么,小老儿早年在河上待过,如今年岁大了比不得当年,操条小舟倒还使得。”
易老丈自信,袁别鹤可不敢全信了他,元秀被他打断,只得悻悻收回了手,问道:“风洞是哪边?”
“就是那里。”李十娘指给她看,却见远处绿树之中露出了两块高大的山岩,李十娘所指的方向正是岩石中间。
易老丈见元秀不再对太乙池感兴趣,暗自加快了摇橹的速度,小舟箭也似的划开湖面,不多时,就到了风洞前,他择了一处干燥稳固的池岸,自己先趟着水踩了上去,试了试地面,方重新回到舟上,搭好了跳板,请众人登岸。
袁别鹤先命两人的使女上了岸,李十娘问元秀:“九娘子可要我扶你一把?”
元秀朝她摆了摆手,她才踏上跳板时虽然摇了摇,但很快站稳,轻松的跳了下去,一行人都上了岸,却见另外租的两条小舟还有些距离,元秀见风洞就在眼前,已经可以感到四周明显比湖上更凉爽,便道:“咱们先进去看看。”
不待袁别鹤阻止,她已经举步向洞中走了去,李十娘自然也跟上,绕过了外面的几丛碧树,但见这风洞恰是夹在了两座巨岩之间,整个洞穴高约六丈,深处因无灯火,影影幢幢,看不分明,才到洞口,便觉一阵冷风卷出,一行人都穿了夏衫,此刻身上都是一寒——元秀忍不住道:“果然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站久了其实也冷的。”李十娘惬意的拨了拨鬓发,笑着道,“幸亏咱们乘舟过来,方才爬山出的汗都干了,若不然孔窍未合就过来被这风一吹,身子弱些怕是要就这么染上风寒的。”
“这风洞已经这样凉了,也难怪冰洞在这时候还能存住了坚冰。”元秀感慨道,“造化当真奇妙。”她见洞中黑黝黝的,便先不进去,而是站在洞口问,“里面都有些什么?”
因易老丈在湖边看着小舟,这时候众人便恢复了原本的称呼,李十娘道:“臣女第一回来时也很好奇,兄长特特让人下山去寻了一个气死风灯来照亮周围,其实就是那么一个洞穴,里面什么也没有……哦,有时候也会有些附近的山民,拿些容易坏的东西过来暂时放着。”
听她这么一说,众人顿时也没了进去的兴致,采绿探头看了一看,笑道:“这地方说起来也是常有人来游玩的,怎也无人做一做好事在里面点一盏灯?”
“你却是忘记这洞叫什么了?”闻言李十娘不禁抿嘴一乐,元秀嗔她道,“就算是气死风灯,你瞧这里的风上下左右的吹着,指不定就灭了,而且里面反正没什么景物,附近山民还有借它储物的打算,难道点着灯叫你看清楚了好顺手牵羊么?这样子黑黝黝的如咱们这样在洞口看看就是,反而不会进去动他们的东西了。”
李十娘忍笑道:“贵主说的是。”
采绿被嘲笑了也不当回事,只笑嘻嘻的道:“这洞穴实在古怪,好端端的透出风来也就罢了,竟然还这样凉,倒仿佛是天生给附近山民所用的一样。”
“所谓造化钟神秀,就是如此了。”元秀道。
“阿家封号里也有一个秀字,可见阿家也是造化之所钟啊。”采绿眨了眨眼,笑道。
她这么一说,李十娘也点头称是:“贵主封号元秀,元为嫡为长为始,秀为荣为盛为美,足见先帝钟爱。”
话题忽然转到了宪宗皇帝身上,元秀不置可否的笑了一笑,道:“咱们去看冰洞。”
冰洞就在风洞之北,四周一般被绿树环绕着,这时候的日头最是毒辣,原本从风洞里出来,众人身周都带着一股凉气,走到冰洞附近时仍未散尽,这时候居然又感到炎热起来。
“贵主,冰洞寒冷,还是站在外面看一看就是。”虽然如此,袁别鹤打量了眼元秀身上单薄的胡服,还是劝说道。
“这样有什么意思?听说这里面这会还有坚冰储存,本宫正要瞧上一瞧。”元秀不以为然道。
袁别鹤阻拦不住,只得多点了几人跟上去。
这冰洞与风洞又有不同,风洞是未近身已觉凉意袭来,这冰洞——俨然似有一道看不见的界线,洞口三步之外尚且是炎炎的夏日,一跨入三步之内,元秀顿时一个激灵——一阵寒意卷来,探头向洞中一看,迥然于风洞的漆黑晦暗,这冰洞内居然甚是明亮!
明亮却是来自于冰雪。
元秀转过头看了看自己身后,但见绿树郁郁,烈阳高照,再看身前,却见冰柱悬棱,犹如一座冰雪之林,景象壮观,许多冰棱上有断痕,显然是附近来了人取冰,即使如此,深处依旧可见足有人粗细的冰柱,只借洞口进入的一点微光,却将洞中照得轮廓清晰可辨。洞中甚至还有一条用于取冰的小径,弯弯曲曲的,消失在冰林之间。
李十娘虽然是来过几回了,此刻依旧看得兴致勃勃,采绿忍不住道:“奴这会可觉得尚寝局那边每逢冬日辛辛苦苦的储冰是何苦来哉?若是大明宫里有这么一个洞穴单是内库就要省掉多少?”
“你说的倒是容易,这样的地方乃天地之所钟,若是到处都有,咱们今日又何必骑马跑几个时辰,再辛苦上山渡湖过来看它?”元秀仰望着远处的冰棱赞叹的道,“琼玉堆雪,没想到夏日居然也能看到这一幕!”
李十娘正要接话,忽然前方冰林之中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天地所钟?冬寒夏暑,乃是人间常在之道,如此逆转寒暑之处,当为天地异数,有道是事出反常为妖,又怎能扯到了钟爱上面?”
乍听见冰洞里还有他人,众人都吃了一惊,待听清楚了对方的话,元秀皱起眉,采绿已经叱道:“是什么人在这里藏头露尾?胡乱接话!”
李十娘皱眉:“出来!”
剑拔弩张之中冰林后果然转出了一人,却见此人一身麻衣如雪,几与身后融为一体,容貌丰润,眉长入鬓、目若星辰,单看容貌,正当少年,然他满头长发,却是一片雪色,头顶莲花冠,横插翠绿玉簪,正是元秀在清忘观中见过一面的长生子!
“你这道士鬼鬼祟祟……”长生子的容貌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