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懈遣还艘翘迕妫胙钐凰捍颉庖不拱樟耍沽欢缺灰晕刑竺穆廾廊硕济荒艽谩缘牟凰担ナ乔圃诹搜钐幸蛔右慌恚灰皇翘郑渌艘参幢乜锨嵋子胨校绕涫窃谙茏诨实刍够钭诺氖焙蛭阉?br />
她这样四面树敌,是为了什么?
元秀若有所思。
却见一直回答迅速的霍蔚面露迟疑之色。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 文华太后
'更新时间' 2012…06…04 23:50:23 '字数' 2300
元秀看了他一眼,问采紫:“晚膳几时可用?”
“采橙方才就预备好了,因阿家留在了蓬莱殿,不知道皇后殿下会不会留阿家一起用膳,便将几道凉菜先镇入井中,免得天热变了味道,如今取上来也不花什么时间。”采紫抿嘴笑着,特特强调,“今儿采橙还配了些樱桃酿的果酒,阿家可要试试?”
“也好。”元秀点了一点头,道,“采紫留这里伺候就行,你们都先下去吧。”
众人答应了,霍蔚也退了下去,庖下的宫女陆续呈进漆盘,伺候着元秀用毕,采紫复请示道:“沐浴的水已经准备好了,阿家可要消一消食再去?”
“去把霍蔚叫过来。”元秀淡淡的吩咐。
采紫会意,不多时,便带着霍蔚一个人进了偏殿,这会偏殿其他人都被打发了出去,元秀饶有兴致的望着霍蔚道:“是什么秘密居然在珠镜殿里也不能说?”
“不敢瞒阿家,此事与文华太后有关!”霍蔚跪了下来,开口第一句话却叫元秀怔了半晌才回神,目光陡然凌厉起来:“你说仔细些!”
霍蔚定了定神,方道:“宪宗皇帝时的妃嫔,在潜邸时候,有文华太后、卢丽妃、崔华妃、王惠妃以及史芳仪这些人,至于罗美人、纪美人、阮芳仪、盛才人,并有位显昌郡夫人,皆是先帝登基后才有的。”
元秀点了点头,霍蔚这是要从头说起了。
“而宪宗皇帝的子嗣中,生于潜邸的,有当时的皇长子彭王、皇次子代王,皇三子齐王,并皇长女平津公主、皇次女宜安公主并尚未册封便亡故的皇三女与皇四女。”霍蔚絮絮说着,“从没了的信王以及同样没了的皇五女起,才是诞于宫中的。”
“没了的信王与没了的皇五女?”元秀猛然抓到了这一点,惊讶道,“这么说,先帝登基之后,头两个子嗣都没有保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母后……本宫听说母后为人精明,可是——”都是宫闱中人,如今又无第三人在场,元秀目光如刀,一字字问,“可是有人弄鬼?”
她心中暗忖,趁机或者可以套取更多有关信王李佳之死的消息,这个叫文华太后与宪宗皇帝离心的死去的皇子,究竟是何人所害?在玄鸿那里虽然听到了许多消息,但元秀却不相信,自己的母后文华太后会是那等愚人——信王之母显昌郡夫人那是连品级都没有的低等嫔妾,又是教坊出身,当时郭家还没倒,文华太后虽然膝下无子,但她与宪宗皇帝的感情、对宪宗皇帝的影响,从元秀自小听到的消息来看,可不是王子节当初能够比的。
文华太后若当真要对信王不利,又怎会公然落下来把柄叫人抓住?元秀固然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生母的手段,可从她能够得到公认精明的宪宗皇帝的敬重也能猜测出,以宪宗皇帝的为人,绝不会赞许一个无能的六宫之首!
旁的不说,文华太后十年无子,在宫中有卢、崔、王这三位高位且外家势力庞大不下郭氏的妃子,并且崔氏还有一子的情况下,仍旧坚持着不肯过继低位妃嫔所出之子——这中间齐王、信王,原本其实都有机会过继到文华太后膝下的,单这份忍耐与坚守,如今的中宫王子节想来是不及的。
何况即使因着信王之事,让文华太后在宫中情势极为不利,但最后东宫还是落到了丰淳身上,倘若文华太后当初未曾因难产而亡,后来罗美人所出的琼王能不能将丰淳与王子节逼迫到了步步谨慎的地步也还未可知——说起来,这里面也有那妖道长生子的插手,可是他一个方外之人即使有郭守牵线,又是怎么帮到了身在深宫之中的文华太后?
假如他入仕倒还能理解,可是此人偏生从未履足过朝堂……
“回阿家的话,信王殿下乃是在太液池边玩水不慎坠湖身亡,至于皇五女却是因天生体弱,与之前的皇三女、皇四女一样,未长成便亡故了。”
“未长成?这么说本宫这位无缘相见的五姐还是长了几岁才去了的?”元秀追问道,“那是在多大时没了的?四哥他好端端的如何又落了水?身边的乳母侍从难道都是吃干饭的么?”
霍蔚叹了口气:“皇五女是在六岁的时候去了的,因在皇五女之前,宫里先后夭折了两位帝女,所以皇五女走时,倒也没人意外,只是究竟是亲生女儿,加上其时宜安公主已经长成,宫中也很久没有年幼的帝女承欢膝下了,宪宗皇帝难免也伤心了一场,那时候前朝似乎也有些不顺,永亨三年后变改元为明耀了——至于信王殿下之事,当时老奴虽然已经开始伺候文华太后,但也只是外间的粗使宫人,却是不太清楚经过了,但当初信王殿下没了时,宫中一度有人诬陷说此事与文华太后有关,甚至还扯到了在潜邸时的彭王身上,文华太后为此很受了一番委屈,好在宪宗皇帝英明,最后储君还是立了今上,文华太后虽然早逝,如今在天之灵看到今上与阿家长成想来也是欣慰的。”语气之中不无唏嘘之意。
元秀默然了片刻,才道:“你不是要告诉本宫罗美人与杨太妃结怨的经过么?怎么说来说去只围着母后转?”她指了指下首的几榻,慢条斯理道,“霍蔚你年纪大了,且坐下来说!”
霍蔚听出她话中敲打之意,先谢了恩,小心翼翼的坐下了,这才出言辩解道:“不是老奴要与阿家兜着圈子,而是老奴怕单说着反而让阿家糊涂,这才从头说起——因信王殿下的缘故,文华太后虽然诞了今上,可在宫里也被宪宗皇帝冷遇了些时候,一直到了阿家诞生前不久,宪宗皇帝下旨立储,帝后之间的关系这才缓解,今上比阿家长了九岁,这中间足有七八年光景,文华太后虽然有中宫之名,宪宗皇帝也未收回中宫之权,但帝后不和,太后带着今上在宫中的日子可想而知!”
“……”元秀沉默不语。
霍蔚见状继续说了下去:“……有道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文华太后自也不例外,那时候阿家还没有出世,太后所虑者自然是今上,阿家请想,今上乃是中宫之子,且少有聪慧之名,若不能为储君,其将如何自处?”
“那么母后是怎么做的?”元秀知道到了关键之处,郑重的问道。
“文华太后,曾救过杨太妃与齐王一命!”霍蔚终于说到了重点!
“此事,在宫中除了杨太妃自己并文华太后以及太后身边几位近侍,无人得知!”霍蔚神色肃然,“便是老奴,若不是太后抬举,使了老奴到阿家身边,供阿家驱策,也不会得知此事!”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贤太后
'更新时间' 2012…06…04 23:51:03 '字数' 2588
元秀深深吐了口气——这么说,杨太妃与罗美人过不去,应是受了自己的生母文华太后指使?但李俨真正对丰淳的储君之位造成威胁时,文华太后早已甍逝,毕竟丰淳诞生后的七八年固然被冷遇,可他九岁时即被立为储君,一直到了文华太后甍后数年,罗美人宠爱不衰,诞下了继宜安公主之后宪宗皇帝的第六女嘉城公主,虽然还是美人的位份,宪宗皇帝却特许她的份例按着芳仪来。
那时候李俨也越长越肖宪宗——李俨真正让丰淳感到压力的是,王妃陶氏与杜青棠的关系。杜青棠在宪宗朝的权势,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形容再也没错,别说众多皇子帝女,便是丰淳那时候每每与他会面时,未尝不汗湿重衣!
杜青棠的族妹之女被指为李俨正妃,东宫即将易主的消息差不多是立刻传了出来!元秀依稀记得那时候薛氏每日都要亲自去三清殿中进香,为丰淳祝祷,她不带上元秀,是因为怕丰淳一旦当真被废,将来李俨上位,会因此事对元秀不满……
“杨太妃似乎没有这样高义,母后在时,她或者慑于母后的身份,不得不听话,可母后去了,她难道还会甘心为母后所用,拿他们母子三人的前程替五哥打算?”元秀心念几转,最后摇着头道,“她与罗美人结怨,必定还有内情,这个内情你莫非是不打算告诉本宫了?”
“阿家聪慧,老奴岂敢隐瞒?”霍蔚苦笑着道,“实际上老奴也是如此认为的,阿家那时候年纪小想是不记得了——当初,文华太后才甍,今上与阿家正伤心的时候,杨太妃借口拜别太后,可是成日里往立政殿上跑的,有几回,老奴还亲眼看到了杨太妃俯地痛哭,却趁着没人注意,偷偷的留神几下、榻底,仿佛是在寻什么东西一样!”
元秀皱眉想了想:“这么说,母后手里当另有什么把柄拿住了杨太妃,这才是杨太妃后来依旧要与罗美人翻脸的缘故?”
“老奴也是这么想的,当时文华太后身边最亲信的几人都自愿随殉,老奴在他们殉前都曾悄悄问过此事,只可惜文华太后的贴身女官并当时太后最信任的内侍皆是在太后去后就自缢随去,其他人对此事也不甚清楚,不敢瞒阿家,老奴后来也曾悄悄找过几回,无奈什么也没找到,甚至还担心莫不是叫杨太妃已经取了走?”霍蔚苦笑着道,“如此忐忑到了今上继位才放下了心,只是杨太妃当初在找什么,而她究竟有没有得手,老奴却真的不清楚了——实际上杨太妃当时与罗美人过不去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翟公公的那件事上,当时宪宗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以老奴来看,杨太妃怕也只是落井下石罢了。”
元秀凝眉深思片刻,却摇着头道:“假如母后当真为五哥计算深远,若是手里有了杨太妃的把柄,又岂会叫她轻易拿了去?母后久为中宫,当初虽然是难产而……亡,但难产时本宫与今上皆年幼,母后人在产房,也未必不可能不替本宫与今上多想一想,再者,杨太妃对那翟姓内侍所作之事看似落井下石,但据你所言,她与罗美人不和已久,若不是这里面有旁的缘故,罗美人当时挟六哥得先帝宠爱之势,可谓风头无两,本宫记得,有段时间就是昭贤太后见着了她也是让着三分的,三哥他生来平庸,早早就与大位无缘,杨太妃做什么还要去得罪罗美人?”
听了元秀的话,霍蔚沉吟道:“阿家说的也有道理,只是老奴委实不明白,那把柄究竟是在谁的手里?按理说,太后她最应该交给今上,但今上是进不了产房的,何况今上若是有此物在手,怕是早就用上了,有杨太妃母子三人出来搅局,今上当初也不必那样艰难!如果不是今上,而太后近侍大多殉葬……说句狂妄些的话儿,当初文华太后身边留下来的人里,最最亲近的无非是薛尚仪与老奴,可老奴问过尚仪,尚仪也是一无所知……”
“这个却是你们糊涂了。”元秀幽幽的说道,“三皇姑可是亲口告诉过本宫,五哥他亲眼看见过昭贤太后在母后她难产前悄悄进入过母后寝殿呢……为了这个,昭贤太后还担了许多年将郭家族没的消息转告母后的名声……”
霍蔚惊得险些将面前的几案推翻:“阿家……阿家是说昭贤太后?文华太后如何会将这样重要的东西交给了她?!”
“为什么不能?”元秀冷静的反问,“别说是挟持杨太妃的把柄,就是本宫这个文华太后亲生之女,还不是照样被交给了昭贤太后抚养?母后连本宫都可以交给她,又遑论是其他?”
“文华太后去时阿家尚且年少,加上这些年昭贤太后有意无意封闭阿家视听,阿家想是不知——信王殿下去后,宫中一直传言当年彭王殿下之死与信王殿下皆是文华太后所为,而实际上,彭王殿下当年离世前四周仅有侍者在旁,最后一个抱过彭王殿下的恰是文华太后!”即使知道四周无人,霍蔚却依旧压低了嗓子,足见郑重,他脸色晦明不清,沉声道,“老奴不敢瞒阿家!彭王殿下去时,老奴虽然不曾见过,却听当时宫中的老人提到,彭王殿下死时身有青癍,当时有太医疑为中毒所致,只是后来却不知道怎的不了了之,那太医没过多久也死于非命,对外只说是撞了劫匪——彭王乃宪宗皇帝第一子,也是昭贤太后唯一所出!昭贤太后……昭贤太后对文华太后的恨意,可想而知!当初文华太后去世,宪宗皇帝将阿家交与昭贤太后抚养,亦是怕将阿家交给其他人,难逃其毒手,惟独交给昭贤太后抚养,一则阿家年幼,昭贤太后膝下无所出,将以阿家为老来依靠,也是抚慰昭贤太后,二则昭贤太后身系抚养之责,不敢对阿家下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