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元秀听着忽然问道:“长房连杜黄衣都出面了也不曾有办法,为何不请五房出面?我想那杜青棠何等手段,想必收拾一个杜七总是有办法的。”
杜青棠与郭家的恩怨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但因丰淳登基以来的明显偏好,满朝都记着,和静郡主当然不会忘记,一直说起杜七来一直不提杜青棠,如今见元秀主动提起,又看她神色之间并无不悦,便道:“我听说杜家长房与五房也不是很亲近,何况杜青棠如今赋闲在家,与杜家长房也不见怎么走动,想是杜黄衣也认为此事是长房之事,无需五房费心。”
元秀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两人携手向正厅走去。
………………………………………………………………………………………………
那边哥舒夭娘一面送着江错娘,一面问:“你有几分把握?”
“我虽然只跟着我那不争气的阿耶学了两三年,或者有什么疑难杂症断不出来,但喜脉还不至于弄错。”江错娘哼了一声道,“只是有喜了又怎么样?你可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我瞧你堂堂大王爱姬,屋子里面的摆设还不如我那里呢,更不要说你对着那些下人都小心翼翼的模样,你打算怎么办?”
哥舒夭娘苦笑道:“我总是希望能够生下来的,便是不能自己养,好歹也有个伴。”
江错娘惊讶道:“难道齐王如今对你……”
“我进了府才知道。”哥舒夭娘压低了嗓子打断她,“这府里说到底,还是王妃做主!”
“……”江错娘睁大了眼睛,半晌才嗤笑道,“我说呢,这齐王听着就是个好色的,要不然如何会在娶王妃前就弄出了一个任秋来?但自从娶了王妃,别说外室了,就是王府里面侍妾也不多,子嗣更只有世子一个!”
哥舒夭娘叹了口气:“在教坊里时我做低伏小的就习惯了,到这儿也不过换个地方罢了,说起来王妃虽然不喜欢我,但也不曾故意使人给我难堪,从前还要讨好好些人,如今真正要讨好的只她一个,还轻松些。”
“从前你没讨好周全不过是吃些苦头。”江错娘冷笑,“在这里指不定就丢了命了!”
哥舒夭娘抿嘴不语,江错娘又道:“你今儿钗环这样少可是怕王妃惹眼?”
看她点了点头,江错娘叹息:“又错啦!今儿往来那许多贵妇,连公主都到了,哪个不是珠环翠绕?这样的场合王妃要你这个侍妾出来招呼那些身份略低之人,正是为了显示她的宽容大度,你却穿得这样简单,指不定她还以为你是故意丢她脸呢!”
哥舒夭娘不由瞠目结舌!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三百零九章 代王妃
'更新时间' 2012…06…27 21:58:48 '字数' 4217
宴到中途,代王妃见席上人都有了几分醉意,连带元秀也喝了几盏土窟春,面上泛出艳色,她趁机问道:“九妹若是喝多了,趁你三嫂忙着,不如我陪你去休憩下?”
“也好。”元秀酒量不大,但也能喝上几盏,只是极易颜酡,这会却还是清醒的,但听代王妃话中之意似乎有话要说,心里有数,便趁势起身,这时候长孙明镜在略远的地方招呼着,昌阳公主与和静郡主两个行着酒令,旗鼓相当,正喝得兴高采烈,却没有注意到她。
因陶景年在偏厅休憩,代王妃对齐王府的地形极为熟悉,便沿着有屋檐遮蔽的回廊,到了距离正厅有段距离的一处水阁,这水阁四面透风,挂着淡青色仿佛烟雾般的烟罗纱,地方不大,但因临水,虽无冰盆,倒也清凉。
代王妃令跟着两人的侍者都留在阁外伺候,笑着挽住元秀的手道:“咱们两个说几句私房话罢。”
“便听二嫂的。”元秀笑了一笑跟着她进了水阁,两人在临水的那一面坐了,代王妃略顿了一顿,便道:“我素来知道九妹聪慧,因此也不绕圈子了——南风那孩子委实不堪造就,当初也是为了这个缘故,他的父母才想着法子,托人把他送进了神策军中,本以为有军规约束,何况袁统军素来沉稳,哪里想到这一回袁统军虽然是一片好意的抬举他,却不想他自己不争气,胆大妄为,冒犯到了九妹头上,按理说,我虽然姓崔,但进的却是李家门,自然是站在妹妹这边的。只是……”
代王妃苦笑了下道,“若是崔家旁的孩子,我定然是没脸来与九妹说这一番话,这南风他自小得了太妃的眼缘,这些年来就是洌Ю稍谔媲耙膊拍鼙壬弦槐龋咸昙痛罅耍衙飧幼⒅刈铀茫臼窍肭鬃越笠磺缶琶玫模皇窍胱诺染琶门较⑿刖琶萌缃袢从置α似鹄矗虼瞬⒉桓姨靥厍叭ゴ蛉牛米沤穸┳魇伲梦野颜夥馑即健!?br />
元秀眯着眼,淡淡笑了一笑,崔南风与冯腾的事情可大可小,更何况里面还夹进了一个卢家二十六娘,那就更复杂了,代王妃说什么崔太妃在元秀回长安后没有立刻进宫拜访是因为想等她怒火略消全然是借口,恐怕是因为宫里传出中宫和华妃双双有孕,三位芳仪里面一个有伤,一个要抚养皇子,还有一个进宫时日尚浅资历不足,因此皇后说动了丰淳让元秀代为执掌宫务,崔太妃这才急了——先前的郑美人小产事,元秀还只是受托付彻查这么一件事,博陵崔家在宫里没有妃嫔,他们倒也不怕因此烧身。
可中宫之权却不一样——别瞧只是打理六宫,长安各家的关系千丝万缕的,旁的不说,卢家二十六娘与宫里的卢芳仪可不就是同族的堂姐妹?
而且此事也叫长安更加清楚了元秀公主圣眷之隆,是远胜其余诸位公主的,崔太妃虽然是博陵崔氏出身,又有亲子代王,可也不愿意轻易得罪了深得兄长重视的元秀,可崔南风虽然不争气,到底是太妃疼了多年的子侄,因此仍旧是让代王妃过来开了口。
想到方才才进正厅、长孙明镜去迎琼王妃时凑过来的冯氏,大约就是崔南风的母亲了,也是冯腾的姑母。因那崔氏态度冷淡,加上元秀没有彻底了结崔南风与冯腾之事,本就为了崔太妃这一支,那冯氏未免有些不够看,因此接下来都不曾理会她们,想来也是代王妃见冯氏几次献殷勤都被元秀冷落,这才不能不亲自出面。
这么说起来,王子节将宫权交到自己手里,也不一定全是因为丰淳为了借此可以名正言顺的拖住自己,还有她本身借丰淳这个打算顺手推舟之意——若如今宫权还是王子节打理着,崔太妃要为崔南风说情,昭贤太后已经去了,崔太妃少不得要寻王子节迂回,王子节把宫权这么一交,却是避过了这么个两面不讨好的差事。
“二嫂刚才也说了,虽然二嫂是姓崔,可进的却是我李家之门。”元秀想到此处,淡然道,“说起来太妃也是我李家的人呢,却不想对崔家一个子侄到比本宫还要亲近些?”
代王妃听她这话便知道元秀没有轻易放过的打算,心头一紧,勉强笑道:“九妹这话说的,太妃疼爱南风也只是因他自小长在膝下罢了,论身份论亲近他又怎么能与九妹比?只是太妃听说他被袁统军点名陪九妹去了紫阁别院,在别院里时言谈无忌惹了九妹不高兴,上一回受了军棍回到家中一直极为彷徨的,太妃见他整日里担忧得罪了九妹,又听说不是什么大事,想着九妹一向最仁善大度不过,便想叫我来与九妹代他赔个礼——怎么竟不是他说的那样吗?”
元秀听她立刻为代王府找了退路,不动声色的道:“仁善大度或者不敢当太妃之赞,不过太妃与二嫂想来也是清楚,本宫自幼丧母,是昭贤太后抚养长大的,昭贤太后在世时尝言本宫生母文华太后在世之时宽柔待下、深得六宫拥戴,因此以其警戒本宫,本宫自认不能与母后相比,但也不至于失了昭贤太后一片冀望之心,总也不能算是不讲理之人,二嫂你说可是?”
她这么问了代王妃当然没有摇头的余地,略赔了笑道:“九妹说的对极了。”
“既然如此那么二嫂今儿过来寻我,我却也不能说一说我的委屈了。”元秀冷笑了一声,“打从当年高祖皇帝定都长安起,咱们李家的女儿自来过的是什么日子,想必二嫂也清楚,就是二姐是个贤惠的,可也从来不失皇家气度!”
代王妃脸色微变,元秀连皇家气度都说出来了,看来这事显然难以善了,她不禁后悔起来听了崔太妃的话过来说这个情,崔南风虽然也是她的堂弟,可又怎么能和自己亲子相比?李洌鞘雷硬患伲苤厥拥淖谑矣氩皇苤厥拥淖谑夜娜兆涌墒橇窖模慰鋈缃竦睦钿'和丰淳的子嗣已经是隔了一层了,更遑论再继续下去?原本代王妃对这件事情就有微词——本朝对帝女一向娇纵,看一看开国那时候的高阳、太平、安乐,再看看如今的平津、云州,元秀公主虽然没有传出过什么剽悍之举,可这位帝女在宪宗皇帝诸女里面所受到的重视与宠爱,绝对不下于宪宗皇帝陪伴和花费心血最多的平津!
博陵崔再是名门望族,如今又不是士族足以与皇族一较高下的魏晋之时,本朝高祖和太宗皇帝起兵时或者还受过诸家的帮助,那时候五姓七家的确非同一般,但是也因此招忌——高宗皇帝并武周这两位在位的时候,五姓七家并开国几家望族,如罗氏、长孙氏、杜氏、韦氏、裴氏……哪个不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寻着机会收拾?
更何况崔南风在崔家绝对没有优秀到了足以让家族冒着得罪公主的风险保他了!
崔太妃侍奉宪宗皇帝多年,诞有代王,又平平安安的等到了宪宗皇帝驾崩,被代王接出了宫做太妃,安享晚年,可见不是不精明的,可这一回也太糊涂了!
代王妃在心里埋怨着崔太妃,她与代王结缡多年,虽然王府里面姬妾不少,却一直深得代王尊重,连崔太妃待她也是客气的,自然也不是个没用的,听出元秀不愿意就此作罢的态度,又见元秀的意思,崔南风惹的事情还不小——崔南风自小受崔太妃喜爱,因此养就了纨绔的习性,他又和代王世子年纪差不多大,太妃喜欢他,难免也有些冷落了自己的嫡亲长孙李洌В蹂焐喜凰担睦镒苡行┎灰晕唬弈戏缯套糯尢南不叮谕饷嫒鞘碌拇问膊簧伲看稳橇耸虑槿裘挥信匀宋帐埃阒还艿教媲耙欢俸澹鸵蚍⒘舜跆嫠坪螅虼舜蹂嗽愕幕埃咕醯么弈戏缯饣囟ㄈ灰彩墙笫滤敌×恕?br />
想到本朝历代以来公主们的举止为人,代王妃就感到了一阵头疼,早先中宗皇帝宠爱女儿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拿着拟好的圣旨过去,蒙了中宗皇帝的眼睛使他用玺,中宗竟是笑着依从——丰淳或者不至于这般宠爱元秀,可为了胞妹收拾一个毫无功名的纨绔弟子,这对于皇家来说实在太简单了!
而元秀公主到这会都不见动作,也不见朝中今上对崔家以及代王府有什么偏向,照代王妃来想,要么就是元秀全然不在意,因此劝说了今上当作从未发生过,要么,就是元秀不动则矣,一动……代王妃定了定神,微笑着接口道:“九妹的性。子做嫂子的哪里还不知道?你最是明理懂事的,这都是南风不好,原本他从小都是个老实的孩子,因此老太妃与我也一直相信着他,只当不是什么大事,谁想到他却全是胡诌呢?只求九妹念着老太妃受他蒙蔽的份上莫要计较,我回去定当仔细禀告老太妃。”
代王妃一口一个老太妃,其中暗示之意不言而喻,话语之间更是全将责任推给了崔南风一人,甚至连崔家都撇了开去,显然是告诉元秀,愿意将崔南风交出来平息她的怒火了。
代王妃这么说时甚至心里暗松了口气,崔南风在崔家的地位完全是因为他最得崔太妃欢心,真正论起能力才干那绝对是倒着数的,这么一个郎君,若是没惹出大事来,留给太妃逗个趣儿,也算是代其他人尽一尽孝了,如今居然惹到了不该惹的人,交他出去平息事情,总比被全部牵累的好——博陵崔氏这一代的崔南熏,那才是有指望振兴崔家的人。
如果为了这个崔南风影响到了崔南熏,代王妃才要扼腕了,怎么想,交出崔南风,对代王府与崔家都是一件好事,代王妃连崔南风到底做了什么都不想听了。
元秀淡然一笑:“老太妃被二哥接出宫的时候我年纪尚小,在宫里时与太妃见的次数也不多,但太妃一向心肠软……”她话中不信之意很是明显。
代王妃赶紧笑道:“九妹说的是,不过老太妃虽然心肠软,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九妹只管放心!”
“说起来,早先在紫阁别院里袁别鹤告诉我这崔南风的名字时,我还奇怪了下,只因当初在还没去终南山前,听宫里说八姐在蓬莱殿上是留意过一个博陵崔家子弟,说是极为出色叫崔南熏的,同在长安又名字如此相似,还问他莫非可也是博陵崔家子弟?”元秀悠悠说道,“袁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