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如此到了大福殿,却见凤辇已经停在了那里,元秀看到了惊讶道:“曹才人难道还惊动了皇后殿下?”

去珠镜殿报信的人也诧异了,摇头道:“奴出来时才人只叫人禀告阿家。”

蓬莱殿比珠镜殿离大福殿也就近那么几步路,看这凤辇已经停在了这里,恐怕未必是曹才人所请,元秀蹙了下眉,举步进了殿,却见王子节外,卢芳仪同秦才人都已经过来陪着了,曹才人哭得眼睛发红,耿静斋依旧面无表情,正被王子节请了坐着说着卫王的病情,见元秀进去,众人忙行礼。

元秀道了免字,看了一眼皇后,先问耿静斋:“卫王如何了?”

“回贵主,卫王并无大碍。”耿静斋这句话一出,元秀一颗心才真正的放到了底,这才有空问皇后,“皇后殿下如何也过来了?”

“本宫起早听说大福殿传耿太医,被吓了一跳,不过来瞧一瞧到底不放心。”王子节微笑着道,“可不是阿家不仔细,只是本宫如今自己怀了身子,才更晓得做母亲的心,总是要看上一眼才能够免得记挂的。”

元秀淡然道:“皇后殿下关心卫王自然是好的,只是皇后如今自己有了身子还是谨慎仔细为好。”

王子节像是没听出她的话一样笑着对左右道:“将这些琐碎之事交给九妹打理究竟是委屈了九妹了,只是若是旁人到底总有不妥之处,譬如咱们这里卢氏你也是出身大家了,只是才进宫不几日,本宫想来你许多地方还不及阿家明白的。”

卢氏赶紧道:“妾身哪里敢与阿家比?妾身就是在家里的时候也是个不操心的。”

元秀因王子节如今有孕,无论男女总是自己的嫡亲侄儿,也不欲与王子节多争论,只是道:“本宫进去瞧一瞧鑫郎。”

曹才人忙起身:“妾身陪阿家进去。”

里面李鑫盖了厚被满面赤红,元秀伸手一摸,他额上却没有汗水,显然是内热难以排出,不觉摇了摇头道:“本宫原本就觉得他昨儿回来时恹恹的,却不想到底还是病了,幸亏耿静斋说无事,若不然昨儿带他出去原本是为了叫他与堂兄亲近亲近,也是出宫去散一散心,却成了本宫的不是了。”

曹才人赶紧道:“阿家这话说的鑫郎哪里受得起?阿家是鑫郎的嫡亲姑姑,岂有不望着鑫郎好的?就是昨日,若无阿家吩咐了采蓝去寻鑫郎,只怕今儿他病得还要重呢。”

元秀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两人出来后发现王子节却已经走了,只剩秦才人陪着卢芳仪坐在一旁,见元秀看了眼方才王子节坐的地方,秦才人忙解释:“皇后殿下毕竟有了身孕身子重,坐了这么会子觉得腰痛,杏娘就扶殿下先回去了,让妾身等转告阿家一声!”

“皇后有孕自然当以子嗣为重。”元秀淡淡的说道,王子节如今身孕才一个月,离显怀都尚早,她这分明是不愿意久留下去的借口,不过这也是常理,以她身份过来表一表仁善足够,久坐一来没必要,二来还失身份。

这时候耿静斋已经开好了药,元秀命采蓝拿过来看了一看,交给了曹才人吩咐宫人去煎,问耿静斋道;“卫王约莫几时能好?”

“此药连着吃上三五日也差不多了。”耿静斋仍是不冷不热的态度,并未因元秀受丰淳宠爱而有什么特别,“卫王殿下身子素来强健,早上汤药难进也只是邪热发作出来时特别难受,这才吃不下去,原本昨天蒋太医开的药其实也不算错。”

能够做太医的实力总比坊间大部分大夫好,不过因耿静斋的名气与医术,如元秀这样一直召他请脉的,便习惯了以他的药方为准,此刻听他说了,元秀方点一点头。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三百十五章 北里繁华
'更新时间' 2012…06…28 23:36:03 '字数' 2117

平康坊里一般都要到了申时后才开始热闹,酉初时分已是高朋满座,今日的热闹又加了一分——齐王一系虽然是宗室,但长安累世公卿的人家也不见得怕了他们,再者任秋之案是圣断,迷神阁怎么说也是北里从前数一数二的阁子,秋锦娃身为魁首,到底也有几个死忠的恩客捧着。

更何况这一回秋十六娘为了重新开张时不堕名声,要亲自出面献艺,她当年一手琵琶名动长安,虽无魁首之名,但比如今的魁首秋锦娃还要让人如雷贯耳的,单是为了听她弹几曲,就有许多平素与迷神阁往来不多的公卿特特赶了来。

时候到了酉中,秋锦娃盛装华服叩响了秋十六娘的房门,进门后禀告道:“除了两间雅间外其他人都到了。”

见秋十六娘松了口气,她抿嘴一笑道:“究竟还是师父面子大,若是师父不时的献上几曲,恐怕旁边醉绡楼也没什么可与咱们比的了。”

“就是因为我已经多年不曾献曲,所以从前那班人才念念不忘的今儿要过来听。”秋十六娘从铜镜前转了过来教训道,“若是三五日都能听一次,这些年来恐怕早就腻了,又怎么肯巴巴的不顾齐王那边赶了过来?”

秋锦娃笑着应了一声是,便听秋十六娘问道:“那没来的两个都是谁?其中一个定然是杜氏的,另一个却不知道又是谁?难道是薛娘子?”

“薛娘子是早就到了。”秋锦娃道,“还没来的两个都是下给杜家的,长房与五房都没到。”

秋十六娘咦了一声,但她对坊间消息灵通,想了一想也明白了:“杜家五房这几年一向低调,杜三与杜七按理说是不会不来的,恐怕还是因为杜七那件事情吧?那个江家小娘子倒也厉害,生生的让风流之名满长安的杜不留为了她公然与长辈冲突了起来。”

“杜七郎说要娶她为妻呢。”秋锦娃附和了一句,语气里不无羡慕。

秋十六娘却只是淡然一笑,将一支芙蓉并蒂钗插进了云鬓里面,起身讥诮道:“若那江娘子信了他却可怜了。”

秋锦娃一惊:“师父这话怎么说?”

“那江家娘子说起来也是好人家出身,其父还是个秀才,只奈何家贫迫着她给了杜七做妾——说是妾,杜七到这会还没有正妻进门,她那名份也就杜七与别院里的下人认罢了,杜家族谱上面却是没有这个人的。”秋十六娘慢条斯理说道,“早先她还没有和杜七在一起时,或者还有这个可能为妻,如今都已经做了外室,等将来杜七娶的正妻若是贤惠许她进门就是恩德了,为妻——真当杜家人都死了么?宗法放在了那里,就是寻常人家也不肯扶一个外室为妻的,更别说杜家这等人家!”

“可是杜七素来不羁,听说杜家家主也没办法他……”秋锦娃下意识的为杜七分辩,眼神飘忽了一下,秋十六娘冷笑:“杜黄衣为人古板,那杜七生性飞扬跳脱,杜黄衣自然觉得棘手,可杜家的长辈又不是只有杜黄衣一个,五房里的那一位,杜七再不羁十分,那一位略动手脚,你瞧他还敢不敢这么做了!”

秋锦娃忍不住道:“可我听说杜黄衣与杜青棠不甚和睦……”

“再不和睦那也是要先顾着家族的,如今陛下对杜家是什么态度,坊间拉个人出来都能猜到几分!以元秀公主之名留着齐王和琼王不许回封地,到了七月底还不知道长安要出什么事呢!”秋十六娘冷冷的道,“这会儿还要闹出是非来,就是杜黄衣不去求杜青棠,杜青棠迟早也要管这事!”

正说着,外面云娘子却进来催促了:“十六娘与锦娃可都准备好了,外面人已到得差不多,正嚷着请十六娘出去呢。”云娘子说话时看了一眼秋锦娃抿嘴笑道,“司徒方才还在问起你怎么一眨眼又不见了,我说十六娘今儿献曲,你这做弟子的总要在旁服侍才像样子他才不说话了。”

秋锦娃笑了一笑,秋十六娘淡淡的问:“王展是一个人来的么?”

“方才倒是一个人,只是锦娃到这里来后,王家的二十二郎也来了,说偶然听说十六娘献曲,当年没有听过,今儿定然要听上一听。”云娘子知道秋十六娘的意思,补充道。

秋锦娃的笑容顿时有些儿不自然。

秋十六娘却只淡然道:“锦娃待会需伺候我左右,王家父子那边可派了人伺候?”

“十六娘放心,我已经叫丽娘与歌娘先进去了,丽娘与司徒也是熟识的,如今正哄着司徒玩樗蒲,连王家二十二郎也耐不过歌娘撒娇下了场,定然不会怪罪锦娃今儿冷落的。”

秋十六娘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叫云娘子为自己与秋锦娃分别检查了鬓发衣裙并无不妥之处,这才吩咐秋锦娃:“你且抱了琴随我出去罢。”

…………………………………………………………………………………………

秋十六娘师徒从后院向前堂走来时,原本空着的一间雅座却悄悄的进了人,打发走了迷神阁的龟奴使婢,元秀才摘了帷帽,先对杜拂日歉意道:“今儿宫里出了事,却是本宫出来迟了。”

因卫王生病之事,杜拂日在北里附近等了她数个时辰,闻言只是笑了一笑:“贵主虽然竭力出来了,但恐怕听上一曲也差不多要回宫了,我也没想到秋十六娘献曲如此之晚。”

“她若是早些出来本宫也还在路上。”雅间陈设精致,地方也颇为宽大,元秀看了眼面前的茶水点心,又见不远处点着一炉香,今日因人多,脂粉香囊种种味道混在了一起,她仔细分辨了一下才皱眉道:“怎么又是沉水香。”

采蓝不必她说已经端了茶水上前将那炉香浇灭,杜拂日道:“贵主不喜沉水香?”

元秀微微蹙了下眉,勉强答道:“此香太过浓郁,本宫嗅之一久便觉得头疼。”

杜拂日笑了一笑正待说话,外面隔着珠帘却闻一声鼓声,全场顿时喧嚷起来,复听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道:“烦请各位稍候,敝阁阁主十六娘与魁首秋锦娃这便要过来啦!”

两人不约而同住了交谈,都带着一丝期盼等待着。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
'更新时间' 2012…06…29 13:06:33 '字数' 2009

迷神阁的这间正堂极为宽大,靠后的地方设一高台,四围有三面皆是一间间分隔出来的雅座,高台上放了八折鎏金绘丽人游春图的云母屏风,象牙座儿,屏风前设了一张矮榻,榻旁侍立着两名十二三岁模样的使女,却生得一模一样,赫然是一对双生姊妹。

榻前又另放了一张紫檀云母镂嫦娥奔月翘头案,案上鎏金狻猊小炉中,一缕沉香徐徐。

秋十六娘面施淡妆,绾着翠髻,蕊黄斜红,星靥柳眉,穿着樱桃红洒绣紫重楼越罗对襟夏衫,露出里面一抹荼白底儿绣着累累缠枝芍药的诃子,腰上一幅杏子黄绞瑞锦纹边束带系绛色丝绦,下拖金泥粉绶藕丝裙,她已非韶华之际,却胜在了气韵天成,比起后面为其捧琴的秋锦娃却另有动人心弦之处。

十几年前的秋十六娘虽然不是魁首之流,可瑟部部头的名气却比魁首更盛,当时整个北里的魁首娇娃,莫不以能够得到她的一二指点为荣,所谓一曲红绡不知数,这一句用在了那时候秋十六娘不外如是。

十几年里虽然有许多从前的倾慕者已不在,或离开长安,物在人非诸事更改,但各家而立之年后的人多半还是记得的,因此今儿竟是车马如流。

秋锦娃挽了双环望仙髻,身穿鹅黄绣海棠花开诃子裙,腰间纨素,面若娇霞,恭恭敬敬的抱着怀中琵琶,元秀目光透过珠帘打量了几眼:“这面紫檀嵌螺钿琵琶倒与上回过来看到的差不多。”

杜拂日闻言说道:“听闻昔年曾有西域胡商在西市当众售卖一面紫檀嵌螺钿刻有胡域风情图案的琵琶,其音动人,当时秋十六娘琵琶之技名动长安,因此有人拍下之后转送于她,应该就是这一面。”

元秀笑道:“那就不是一面了,上回那面是腹嵌五蝠捧寿的,想来是秋锦娃所用。”

“当初那面琵琶确实极好,最后竟以千金得售,那时候秋十六娘应该尚未收徒,你说的腹嵌五蝠捧寿的紫檀螺钿琵琶许是秋十六娘收下秋锦娃之后比照着这一面做出来的。”杜拂日道。

元秀有些期待:“上一回曾听夏侯浮白弹过一曲绿腰,当真是渺渺入云,宫中乐师多有不及,不知道秋十六娘技艺如何?”

杜拂日只比元秀长两岁,自然也是不曾听过秋十六娘弹奏的,只是笑了笑:“听叔父说秋十六娘无愧部头二字。”

杜青棠出身城南杜氏,货真价实的名门子弟,加上曾权倾朝野,见识极广,连他都这么说,显然秋十六娘技艺当真是非凡了。元秀不再说话,专心听着。

外面因秋十六娘的到来嘈杂声渐渐平息下来,先听一声低笑,复有秋十六娘的声音传了出来,似水盈盈:“妾身多谢各位前来捧场!”

“十六娘客气了!”

“我等久不闻仙音,如今十六娘再奏天籁,岂能不至?”

“十年蛰伏,十六娘技艺理当更上层楼才是!”

……

四面立刻传来轰然回答,更有心急之人叫嚷道:“十六娘,我等期候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