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庄园 作者:鳄鱼的眼泪(晋江2014.01.17完结)





飧鲂幸党诵枰⌒囊硪恚托牡拿鳎褂锌膳碌奶煸郑徊涣羯瘢伎赡芮肮∑!薄?br />   胡玉也感慨的说,“这些天我也看到好多这方面的案例,许多养殖场经营的很不错,突然遭受到了重大疫情,导致破产,真是知道的越多,越感到其中的艰难,尤其是不可预知的灾祸!”
  晓晓坚决的说,“什么事都不是那么容易,既然下定决心要做,就尽力而为,尽人事,听天命。” 
  段老板微微有些醉意,嗓音也提高不少,“好一句尽人事,知天命,无论多难,只要扛过来,总会有成功的那天。”
  ……
  吃完饭,晓晓来到段老板安排好的房间,叫来胡玉,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接下来几天,利用合同的事宜,晓晓和胡玉仔细的了解了很多养殖房舍的建造情况,画了很多草图,认真筛选出有实际意义的图纸。
  完成合同和图纸,晓晓回到山庄,租下了几处提前选好的空山,开始了养殖舍的建造工作。在空闲之余,在村子里找来几位有经验的村民,准备作为公司的员工。
  繁忙的工作打发了一个人的寂寞,倒也没什么不适应。只是回到房间,触景伤情,回想起雪儿,少不得感到思念孤单。
  到了秋季,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完成,人员准备的差不多,胡玉从段老板养殖场回来,还带回来一位技术人员。
  做好场地的消毒处理,第一批鸡鸭幼苗正式入住,养殖场开始运营。前段时期,大家都很紧张,小心翼翼的呵护这些小动物。
  由于采用全生态无污染的养殖模式,不能给幼崽注射抗生素,取而代之的是喂食中草药。这样一来,幼崽对于疾病的抵御、应对能力在短期内相对较弱,所以工作人员也是慎之又慎,密切的观察饲养流程,防止大规模疫情的出现。
  这时候,先前的充分准备起了很大作用。虽然是出现了不少的死亡个例,但是大部分的幼崽度过了危险期。科学的方法,细心的护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不足的缺陷。
  伴随幼崽的健康成长,养殖场渐渐的稳定下来,晓晓开始接触市场,准备后期的销售。
  另一方面,晓晓从别处筹集了几笔资金,山庄也在慢慢的扩建中。除了不时地接待一些团体的活动,还迎来不少都市白领的青睐。廉价的收费,优美的环境,吸引很多家庭在休息日来这里度假,参加钓鱼、爬山、绘画和健身等等活动。伴随养殖场的发展,晓晓还开发了很多药膳营养餐。
  总的看来,除了不时出现的小问题,应对起来颇为繁琐,大的方面还是在向好的方向进发,一切都在稳步的进行。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经过半个多月日以继夜的奋斗,旧的一切落下帷幕,新的一切拉开了序幕。
  看到眼前的宛如梦幻的农家风情的小院,这都是我改变的吗?晓晓有事都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办理了简单的运营手续,这片美丽的地方就有了自己的名字,理想山庄,从此,这里就是我的家,在这里流浪近六年的时间,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晓晓心里激动的呐喊,眼泪悄然流下,这几年的付出有了回报,过去的苦难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晓晓觉得,自己从来没像今天这么接近理想,原来理想也不想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他抬起头,看来看渐渐炎热的天空。
  春天露出迷人的的尾巴,提示人们夏天就要来了。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晓晓静静的望着眼前。朦胧的光晕撒在安静的村落,令人心醉,他早已经醉了,令他醉的是一个人,但是她却不在他身边,与他分享这份喜悦。
  晓晓决定在这个五月末、六月快要到的星期天开始山庄正式运转,他已经准备好了。
  昨晚,晓晓就分别给小虫、张远和刘迈通过电话,告诉他们过来参观他们的新房。
  没让晓晓久等,三人很快就来了。几乎是同时,因为张远的车坏了,小虫没车,所以都在刘迈的大众来的。但又不是同时,因为张远临时闹肚子,在村口的厕所解决问题,所以刘迈和小虫先到。
  刚下车,两人都被眼前的巨变震惊了。一面为晓晓的工作效率称奇,一面感慨这里的美丽,更多的是眼前的不可思议的田园小院,有一处是属于自己的。
  晓晓先带两人去了左边的第一份,刘迈的院子。在两人的不能相信的惊讶中,他解释,房间为了适应刘迈医生身份的需要,只留下一个卫生间,一个很大的客厅,还有几个小型隔间,方便在休假的时候接待病人。厨房设在二楼,还有两个简单的卧室,单独的卫生间。很快的楼上楼下跑一遍,三人走到院子。兴奋的刘迈在院子的小花园里采了几朵牵牛花,送给晓晓,感谢他的付出。晓晓没有要,转身要去摘旁边的兰花,说自己喜欢兰花。刘迈连忙阻止,说就这几朵,说什么也不肯,让晓晓去张远的院子栽,他那里多。几个人就这么开玩笑的走出院子。
  晓晓这才想起来,怎么张远还没到,会不会出来什么状况,连忙给他打手机,确无法接通。村里的信号还不错,打电话从来没出现过此类的现象,他不觉有点担心。
  就这几人决定分头出去找的时候,张远气喘如牛的跑过来。
  “你是怎么回事,电话也不接,还以为你被谁家的小媳妇看中了,不舍得回来了。”小虫开玩笑的说。
  “别提了,刚才在厕所解决问题时,太匆忙,把手机也解决了,唉!”张远无奈的叹口气。
  三个人安慰他几句,一起去了小虫的房子。这里面没做特别的改动,延续以前的格局,一楼二楼都一样,很方便,也很有家的感觉。
  最后一行人来到张远的屋子。刚迈进院子,张远就发现院子外的训练场地,直呼晓晓终于做了件对得起他的事,晓晓只是笑笑。到了房间,一楼除了卫生间,其他的部分几乎都是通的,空间也尽量都省出来,以免阴雨天可以在室内活动,别的生活空间都设在二楼。张远高兴的四处走动,浑然忘记丢手机的不快。
  逛完了房间,几个人走到村外散步,不觉间天色慢慢暗了下来。
  回到房内,晓晓拿出烤炉,决定吃烧烤作为晚餐。一切准备就绪,四人围在烤架旁,摆好鸡翅、鸭腿、羊肉串等简单的食材,开始了庆祝晚会。
  不多时,阵阵的肉香弥漫在四周,几个人举起酒杯,大口喝,大口嚼。小虫拿出不少准备的烟花爆竹,被晓晓制止了。这里最美的就是他的安静,远离城市的喧嚣,没必要去无谓的打扰。
  小虫只好把东西放了回去,的确,外在的东西无论多美,都有消散的时候,只有彼此内心的快乐才是永远的记忆。
  欢声笑语过后,都也吃饱喝足了,小虫带着疑虑问道,“对了,晓晓,山庄这样根本不能盈利,毕竟没有可靠的娱乐项目支撑客源,以后的发展你是怎么想的。”
  晓晓喝完手中的酒,略微的沉思,而后解释说。“起先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确实是一时心血来潮,经过仔细的思考,我也想了很多以后的发展路径。由于没有具体的借鉴模式,我也不想冒进,就走一步看一步了。除了慢慢根据实际的需要改进一些基础设施,也没什么别的新意。现在我就想把生态养殖放在首位,等准备工作做好了,就要开始进一步的实际行动。生态产品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而且行业竞争小,只要方法得当,产品质量能得到保证,很好打进市场。”
  刘迈听到晓晓的说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不错,你们想,眼见为实,每一位来山庄的客人见识到原生态的养殖模式,对产品的认可程度也会有所提升,等于间接的做了免费的宣传。加上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种产品一定会等到认可。”
  小虫在一边接到,“可是只靠现有的条件,这里很难吸引大量的人流。”
  晓晓说道,“是啊!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前几天我联系过不少的学校、社团,免费提供写生、郊游等活动,充分发掘现有的资源,扩大影响力,然后再慢慢的寻求机会。”
  刘迈说道,“我看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利的交通,虽然没有吸引眼球的亮点,但是离城市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这一方面绝对可以好好的发挥。休息天、节假日,呆久了城市的人们到这里过两天轻松自在的田园生活,读读书,爬爬山,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别有一番滋味。来回不到半天的时间,不会有劳累的感觉。”
  提到这个话题,晓晓不觉得显得异常的高兴,“嗯,随着城市的扩张,这里的距离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当初我刚来村子的时候,就感觉到很是兴奋。这么美丽安静的地方,竟然被默默沉寂了,看到眼前的景象,就跟捡到宝藏一样的心情。”
  张远不住的翻滚烤架上的叉子,“注意可以慢慢想,肉再不吃可就焦了,”督促其他几位赶紧吃。
  小虫说着,“话虽如此,但是做起来是另外一回事,”咬了一口鸡翅,不小心被烫了一下
  “哎吆!” 
  “慢点,有你们的支持,大家一起想办法,”晓晓站起身来,举杯道,“为了以后的成功,我们齐心协力,为来日的美好干杯!”
  “干杯”
  你一言,我一语,几个人纷纷说出自己心里的建议,晓晓听了很感动。很快,时间不早了。结束了晚餐,晓晓拿出被子跟其他几个人,纷纷回到自己房屋休息了。
  回到床上,晓晓回想起刚才的谈话,思索着山庄的未来。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就见刘迈走了进来。
  晓晓看见刘迈,“还没睡呢!”走下床,和刘迈一起坐在沙发上。
  刘迈一脸无奈的苦笑道,“在城市里呆惯了,每天吵吵闹闹的,忽然一下子安静下来,倒有点不适应了。” 
  晓晓说道,“在城市里感觉太吵,在这里是很安静,可又会觉得太静了,确实猛然间不适应。这个问题要好好考虑,否者会影响以后入住客人的心态。”
  刘迈接道,“这不是什么问题,比如…。”一句话没说完,就见小虫从门外跑了进来。
  晓晓不解得问,“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小虫坐下喘了几口气,缓缓的说,“我就是觉得荒山野岭的,空荡荡的房子有点恕!?br />   晓晓随口的说,“的确,我有时一个人在这里也会有点恐慌的感觉,不过以后人多了就好了。” 
  刘迈好奇的提到,“奇怪,张远怎么一个人老老实实的待住了?”
  话刚落音,就听见门“吱吱”直响,小虫打了冷噤抖了一下。
  晓晓已经猜到是谁,大声的说,“张远,还不显形。” 
  小虫看到从门外走来的张远,“人吓人吓死人,”瞪了他一眼,“你是不是害怕过来的?”
  张远坐在小虫身边,轻轻的拍他两下,“胆小鬼,我去找你们看你们都不在,就知道都跑这里了。好不容易聚齐,坐在一起好好的聊聊天多好,也不辜负今晚的良辰。”
  晓晓倒了几杯水,“也好,今晚都在这里睡,睡不着就做这里说话,”拿出点零食,几个人就这样闲谈。一会说说曾经的往事,一会又扯到山庄的未来发展,直到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第二天,送别了三人,晓晓去了海城的自然养殖公司,见到了胡玉和段老板。
  见到晓晓来,段老板热情的打招呼,领着晓晓看看最近选育的新品种,介绍市场的相关情况。
  晚点时候,晓晓跟胡玉聊了许久。听胡玉的讲述,看来进展的还不错。到了晚上,段老板邀请晓晓吃饭。
  晚饭布置的很精致,基本材料都是公司的生态食品,以鸡鸭为主,还有几样山里的野菜。红红绿绿,一眼看去,说不出的清新。
  “今天我特意让厨房准备的公司的招牌菜,你们尝尝,”段老板招呼晓晓和胡玉坐下,介绍每一种菜的功效,“这个是乌鸡汤,除了采用放养生态乌鸡外,还加入了枸杞子、茯神、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抗疲劳的保健作用。”
  晓晓拿起勺子喝了一口,对于吃,他一直没什么特别的概念,只要对味,吃什么都一样。不过自从接触生态养殖以后,不觉对这类产品留了心。看上去普通的乌鸡汤,喝到嘴里味道确实与平时在饭店里吃到的不同,口感甘醇,不油腻。晓晓夹起一块肉慢慢的嚼,鸡肉很有韧劲,不像市场上出售的鸡,味同嚼蜡,除了调料味,没有一丝肉味。
  “这个是药膳鸭汤,用枸杞,当归,人参,甘草,大枣,栗子,生姜,黄芪一起入锅,煮出香气,回味无穷啊!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段老板指着旁边一罐老鸭汤说道,一面不停地介绍其他的菜肴的配料和特色。
  简单的把桌上的菜尝过一边,也听完了段老板的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