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商莫菲菲
莫菲菲看了一眼,还是没说话,当老子好收买的啊。我又不是缺钱花的主。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抽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然后威胁着看着莫菲菲。
莫菲菲一惊,如果今天不答应,怕要结下一个敌人了。现在还是事业起步的时候,万万不能到处树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于是莫菲菲换上笑脸,喜笑颜开地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邱大人是朝廷栋梁,在下相信贵公子也定是人中龙凤,当然能称得上青年才俊的。”
邱大人看莫菲菲表态,哈哈大笑而去:“算你识相!”
看他走远了,莫菲菲才抹了把汗。娘的,现在是个官就能来威胁自己,弱肉强食的年代,没强大之前,她就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吧。
虽说被威胁了一把,但是莫菲菲看着桌上的七千两银票,心理马上平衡了。和什么也别和钱过不去呀,有人不是说宁愿在有钱中变态,也不愿在没钱中变坏嘛。前面所有的报纸卖掉都没赚来那么多钱呢。
没料到骆大人走了之后,莫府源源不断有人来访。不是为自己儿子,就是为弟弟,更有甚者是为自己。感情把她的排行榜当成鹊桥征婚了?
莫菲菲一律拒绝,实在推不掉的只好把钱或者礼物之类的收下。看着手里的一堆银票,暗想:“十大里面已经有七大是内定的了,还有三个,无论如何得有水准才行。”
果然,“十大才俊排行榜”一出,榜上的公子哥都受到了极大关注,甚至出现了有女子自发组织到他们常出没的地点守侯的事。好在“青年才俊”比“美女”的定义模糊,对于男人,所有人关注的是其家世、前途,而不是相貌,所以他们的“青年才俊”排行榜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非议。
几个儿子上榜的大臣据说被皇上表扬了,说什么“教子有方”,还颁发奖赏以兹鼓励。果然是朝廷重臣哪,一个个目光远大,他们在莫菲菲这里给的钱,在皇上那里全赚回去了,还赚得了皇上的欢喜,这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一帮老狐狸!
接下来的著名酒楼排行榜、客栈排行榜、首饰排行榜、旅游景点排行榜、诗词排行榜等等顺利一一推出,期间涉及到利益的排行不乏有人来打点贿赂,有了开头,莫菲菲收起钱来毫不手软。
京城百姓除了看报纸的习惯外,又多了一个竟猜的饭后活动,即猜测他们下一期排行榜的排行,有猜中的自然兴高采烈,猜不中的继续下次。他们的报纸也在这种关注中越走越好,销量节节攀升。
终于,莫菲菲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决定培养出一个广告大户来。
第五十九章 下乡出差
更新时间2006…9…2 19:01:00 字数:0
舍得给产品打广告的,并且广告能马上产生效应的正当行当,必须是利润大且大众消费性强的。
赌场、妓院等娱乐产业虽然利润高,在大众观念里还属于遮遮掩掩的“下九流”的行业,万万不敢大张旗鼓打广告,就是打了估计也会惹来官府的侧目。
大家现在翻翻手边的报纸或者杂志,定会发现里面房地产广告占了半壁江山。对,房产无论何时都是暴利行业。但是这个年代还没有商品房呀,也没有成规模的大开发商,莫菲菲只好放弃了自己的老本行。再回想电视中经常播放的广告:营养品、洗发水、化妆品。央视每年不是有广告标王吗,莫菲菲记得有一年的标王就是某某酒,花了一个多亿标下CCTV1广告时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酿酒需要的原料都是粮食:大米、小麦、高粱……而这些原料的价格都非常便宜,酿成酒后价格却成几何倍数上涨。可见,酒的利润是非常高的。这年代洗发水等日用品还未普及,酒文化却是源远流长的。人人都能喝酒,喜爱喝酒,无论是朋友相聚离别还是喜庆丧事,都离不开酒。莫菲菲决定就找一个酿酒大户来做自己的广告主。当然为了证明广告的效果,必须找一家小有名气,却又不是顶级品牌的酒。
莫菲菲做了一番调查,当时最著名的酒分为几类:
一为宫廷酒。此类酒皆是皇上从各地名酒之乡,调集酒匠精心酿制而成的。本朝的宫廷酒有:蒲中酒、鹿头酒、薔薇露酒、苏合香酒、长春酒等。这些酒用最先进的工艺酿成,并且经过改造,加进了许多珍贵的药材,多带“药酒”、“补酒”性质。宫廷酒为天下酒之精华,稀少名贵,为宫廷特有,当然皇上心情好的话也会赏赐给大臣。此类酒可遇不可求,自然不需要做广告。
二为京城名酒,即皇亲国戚的家酿酒。京城是首都,又是最大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心,达官贵人云集。贵人善饮酒,并且需要酒来笼络英雄豪杰、门客。既然最好的宫廷酒求之不得,又财大气粗,当然自己酿酒啦。其中著名的有当今皇后娘家的香泉酒、小王爷家的天醇酒、邱侍郎家的瑶池酒、还有其他几位朝廷重臣家酿的兰芷酒、金波酒等。此类酒也是只供私人享用,且产量不多。他们的主人并不缺钱,自然不在莫菲菲的广告主范围内。
三为各地的名酒。在前朝,出于控制粮食(因为酿酒需要大量粮食)的军事目的以及攫取巨额利润的经济目的,酒的酿造一直由政府掌管。各地的酿酒场均被当地政府牢牢控制。到了先皇时期,为了推行商业发展,解除了这一禁令,当今皇上更是对推行商业不遗余力,因此各地的酿酒业风声水起。比较著名的有绍兴的女儿红、浙江金华的清风酒、广西桂林的瑞露酒、山西的杏花春。这些酒都是大商人的制酒厂酿造,销往全国各地。此类酒是最需要做广告的。
四为洋酒。首推从波斯进口的葡萄酒。我们国家自古就是“造假”大国,自葡萄酒进口之后,盛产葡萄的地方迅速出现了葡萄酒,倒是货真价实的葡萄酿的,但是由于没有掌握熟练的技艺,总没有进口的来得醇香。由于口味与传统酒有很大区别,成本也比一般粮食酿造的酒大,所以在短期内很难普及,也不是莫菲菲的广告主对象。
莫菲菲的眼光放在了地方酒上。其中女儿红与杏花春名气最大,销量也好,要说动老板拿钱出来砸广告比较难。广西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盛产的瑞露酒又为米酒,被莫菲菲排除在外。如此就只剩下一个选择——浙江金华的清风酒。
清风酒为白酒,酒液无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润,入口甜润、醇厚、尾净味长,饮后如浴春风,故得名“清风”。
清风酒老少咸宜,但由于出身不高,又没著名诗人帮衬作诗赞美,所以销量不尴不尬,屈居中游。老板王得福据说为土财主出身,但是商业眼光还是比较锐利的,朝廷解除酿酒禁令后就当机立断拿出家产开办酒厂。到如今已有十年历史,虽然没有占据酒市场的半壁江山,也混了个脸熟。
这样的“农民企业家”是值得敬佩的,他们野心勃勃,勇于拼搏,由于知识的短浅,反而不会墨守陈规,敢于不按牌理出牌。只要他们认定你说的是对的,就敢豁出去跟你干。浙江离京城不远,莫菲菲决定到浙江去出差。
莫菲菲对浙江的印象停留在现代:遍地的民营企业家、东方尤太人温州人、美景如画的西湖、鱼米之乡、富庶的人民。对浙江金华的印象则是金华火腿。
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金华火腿,使金华闻名的是清风酒。
她带着自己的保镖大雪小雪和侍从小林子轻车简骑,还带着几份《京城周报》就朝金华出发了。
本着在工作中娱乐的精神,他们一路游山玩水,三日后才到达金华。金华本为农村,后来经济发展,务农的人开始经商,小村已经形成镇,类似于如今“城乡结合部”的地方。
王得福为当地大户,经当地人指点他们很快找到了他家。
几位“京城人士”的到访早已惊动四邻,和任何时代的城里人进村一样,莫菲菲他们周围很快聚集了很多闲暇的人。因为是冬季,不用耕种,正无聊间的人自然要扎堆看热闹。
小林子从乡间出去,在京城莫府呆久了,竟以为自己成了京城人,坐在大马上得意洋洋朝周围的人大方挥手,颇有衣锦还乡的感觉。
早有好事的人去通报了王大户,所以当他们来到他家门口的时候,他已派了管家出门迎接。
直到在客厅落座,年近五十,身材健壮的王得福王老板还是傻呼呼的看着莫菲菲,显然不知道莫菲菲报上的《京城周报》社长是什么头衔,也不知道这群人来意如何,但是看着领头的莫菲菲年纪那么小,眼睛里不免含有几分轻视。
莫菲菲只好换上他能听懂的话:“我们莫家在京城是大户,京城最大的妓院‘红楼’和客栈‘如家客栈’都是我家开的,本人和小王爷等贵人很熟。”
他这才明白过来,忙说久仰久仰。那眼中色眯眯的神情让莫菲菲明白他久仰的是“红楼”的大名。
第六十章 美酒清风
更新时间2006…9…4 23:53:00 字数:0
莫菲菲仔细打量眼前的王得福:国字脸,外表富态,带着憨厚的笑,真像个现代“为民做主”的村长。再看看那双小眼,贪婪、狡黠,更像村长了。
莫菲菲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莫菲菲,刚才莫菲菲的单刀直入式介绍已经把他镇住。在他看来,他们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人物。莫菲菲这副架势上门,定是有求与他,所以他十分笃定,只是招呼他们喝茶,却不问所为何事。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诱之以利,甭跟他讲什么道德法律的,俗。
直接抛出诱饵:“王老板啊,我是帮你发财来了。”
“噢?”他扬了下眉,虽然觉得莫菲菲的话很滑稽,但是还是侧耳倾听。心里暗想天下哪有掉馅饼的事,不过既然和发财有关听听也无妨,这群人总不会吃饱了撑的大老远从京城过来专门来骗我吧。
莫菲菲递上她的报纸。王得福接过来大致浏览了一下,倒是看得甚为入迷,看完称颂道:“这就是你刚才说过的《京城周报》?没想到世上除了书还有这种东西,上面写的文章也很有兴趣。尤其上面评比京城最佳酒楼特色菜的排行榜里明楼的东坡肘子,我非常赞同。肥而不腻,味美香醇,满口余香,吃完回味无穷。”说完陷入了无穷幻想。
噢,东坡肘子,莫菲菲流着口水一起幻想。
五分钟后,莫菲菲回过神来,擦了一把口水,把还在幻想中的王得福摇醒。怎一说到吃就走题了呢,真是没出息,莫菲菲严重鄙视自己。
不能再瞎扯了,直接跟他道明来意:“不瞒王老板,这份报纸现在每月能卖将近二十万份,在京城影响巨大。我们现在正在筹划一个广告版面,想要找一些商品做广告。”
二十万人看到啊,王得福又陷入石化状态,这是什么概念,是从左手拇指数到右手拇指数两万遍!用到脚趾的话,也要数上一万遍!
他自然知道数量带来的震撼,但对于广告是什么东西,莫菲菲为什么要找他,到现在为止还是一头雾水。
“所谓广告,就是我在报纸上划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宣传商品。比如说你的清风酒,我们可以给你撰文或者画图大说此酒的好处,让没见过,没喝过这种酒的人产生要试一试的欲望。”
他明白了广告的是什么意思:“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嘛!”
“没错。但是王婆只能通过自己的嘴巴,一天能告诉多少人?我们的报纸就不一样,一天就能告诉十万人!这部分人还都是识文断字的人家。这些人要买你的酒,自然不在话下。”
“要在上面做广告,必定不便宜吧?”一针见血问到关键问题。
这个自然,不然她靠什么养活他们报社那一大帮子人,还指望能赢利呢。不过现在却不是说钱的时候。
“王老板,由于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我给你特别优惠,后面的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我们免费给你宣传,我保管三个月内你的酒销量上涨三成以上,届时你只要支付多赚的钱中的三分之一,如何?当然如果你的销量没有上涨三成以上,我分文不取。”莫菲菲并不指望在他身上赚钱,只是想抓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若成功,对于她的报纸也是免费的宣传。因此莫菲菲说得情真意切,万分诚恳。既没说全部免费,又保证了不需要立刻付钱,以降低他的戒心。
王得福思量了一阵,觉得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清风酒销量多少自己最清楚,已经连续半年没有突破。不断有新的酒场诞生冲击市场,能艰辛维持着业绩不下滑已经是难能可贵。如果眼前这个人真有办法在三个月内能使销量大幅度增长,就在多赚的钱里支付给他一点报酬又如何!
于是他马上同意了莫菲菲的提议,叫管家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