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侦探路





  这只小京叭,浑身雪白,毛绒绒的像个雪团,两只大眼睛,躲在垂挂在眼帘前的绒毛后面,忽闪忽闪,可爱极了,尽管我的朋友及其家人难以割舍,可是为了支持我的侦探事业,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于群和两个伙伴带着小京叭来到了S厂的大门前。 
  今天S厂大门口分外热闹,原来临近元旦,各单位采集年货,因为这里是外贸仓库,所以都拥到这里来提货。面对如此之多的提货者,门卫往常那种戒备森严的作法显然是行不通了。 
  但是守卫仍然严格地忠于职守,进门必须出具单位介绍信和提货凭证。 
  于群当然没有单位介绍信和提货凭证了,然而他并不紧张,他把希望寄予在怀里藏着的那只可爱的小京叭身上。他向两个伙伴使了个眼神,掏出小京叭趁别人没注意的当儿,往厂门口一推,那小京叭顺着于群的手劲,真的“颠儿颠儿”地向厂里跑去。   
  追踪假冒“犀牛”牌刀片(4)   
  于群跟着向厂里大院追去。“喂,站住!穿军大衣那位,你找谁呀?那单位的?”保持着高度警惕的门卫高喊着。 
  于群眨巴眨巴眼睛:“找狗!你看你看!” 
  守卫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那只可爱的小京叭,正“颠儿颠儿”的跑得正欢。 
  于群说“刚买的,一不小心让它溜了。你看……” 
  守卫说:“这是仓库重地,知道不?快去抓了,快点出来!” 
  “哎,谢谢!”于群一边说着一边向厂区深处跑去。 
  离开守卫的视线,于群跑遍仓库的各个角落,最后在仓库的后院,发现S厂的生产车间,心里不禁一阵惊喜。机器轰隆隆地响,“咔!咔!咔!”,工人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在冲压刀片呢! 
  于群溜进车间,一个工人走过来:“喂,干什么的?” 
  “哦!找狗,我的小京叭钻进车间里了。你看见了吗?” 
  “没看见。”那工人一扭头,走了。 
  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于群一边轻声吆喝小京叭的名字,一边紧快用双眼扫描车间里的机器设备,顺手牵羊把几个样品悄悄地装进了衣服口袋里。这时他才发现这只是冲压车间,要摸清这个厂的全部设备情况,还得去别的车间。 
  他从冲压车间走出,正准备转移阵地,扩大战果的时候,从背后传来一个粗声大气的声音。 
  “站住!你瞎跑什么?” 
  这冷不丁地一声叫喊,把于群吓了一大跳! 
  于群回头一看,是一个保安,保安怀里抱着那只小京叭。 
  “小狗给你找到了!”说着,把小京叭扔给于群,然后又粗声大气地喊道,“还磨蹭什么?快出去!” 
  于群只好抱着小京叭和两个伙伴回到了大本营。 
  于群取回的“样品”,遗憾的是这是没经过热处理,没开刃,没打印迹的半成品。从这个“样品”和所掌握的情况看,还无法断定S厂有假冒“犀牛”的嫌疑。 
  于群他们一行的初战虽然没有告捷,但能闯进禁区,摸清了S厂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应是开了个好的开头,这就很不容易。有个好的开头,就不愁没有理想的结果。 
  我决定亲自赴现场看看。 
  四天后,我领着四个探员,侦察了S厂的外部环境,拍摄下S厂的厂门和车间外貌两张照片。 
  站在高墙外面,还能听见隐藏高墙深处的车间里隐隐传来的隆隆的机器的轰鸣……处处透露着S厂的神秘。这种神秘化为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更激发我们破解内中神秘的欲望。 
  再使用小京叭狗那一招,显然是不灵了。再闯进去,得另想新招。 
  但新招并不见得那么灵验,一连出了几个招,都碰到了“南墙”上。 
  第一招,我的两个探员,那天一上班便走进K市主管部门,自称是日方代理人,要求与S厂洽谈合资生产手术用刀片问题。主管同志看了我这两个探员递上来的日本一家企业的简介书和日方代理的名片,心里非常高兴。K市正急需外方投资,送上门来的机会岂能轻易错过?当时便接通S厂的电话,S厂厂长当时表示要来,洽谈合作有关事项。S厂厂长来了之后,同意合资,我这两个探员提出要参观厂房。只要进厂参观,S厂有什么秘密能逃得了我这两个探员的眼睛?眼看大功就要告成,却不料在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上出了差错,引起对方的怀疑,只好匆匆撤退。 
  第二招,我的另两个探员化装成某县一个小刀片厂的正副厂长,前来联系工作,希望能派人前来学习技术。S厂显得很大度:“来厂学习不行,但我们可以派技工免费到你们那儿去支援!”这个慷慨大方的回答,无疑给我这两个探员泼了一头冷水,于是也只好打道回府了。 
  私人侦探的调查是一种艺术,实际上是一种释放生命智能的艺术,在实践中虽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这里处处显示出智能的闪光。 
  在斗智上,我们面临一次次的挫折和一次次的重新选择,但我们并不气馁,我们重新一次次再进行新的智能的较量。 
  于是我们想到了交朋友这一招。 
  如果能有一个S厂的朋友,那不什么都解决了吗?然而,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到哪儿去找这样的朋友呢? 
  于群说:“我去!” 
  于是交朋友的重担便落到了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探员的肩膀上。 
  这天,于群在S厂门口的一个食杂店买了一瓶可口可乐,边喝边注意着S厂的大门,等待着一个机遇的到来。 
  深冬的东北大地,下午四、五点钟已是暮色沉沉。 
  五点刚过,工厂门口便出现了大批下班的工人。在下班的人群中,两位相伴而行的女工使于群的眼睛为之一亮。他扔掉可乐瓶子迅速地尾随着两名女工上了公共汽车。 
  汽车上乘客不是很多,于群不用费力就来到一位女工身边。想搭话,必须搭上话,但素不相识,说什么呢?表现轻浮,来小痞子那一套不行,一句“臭流氓”就砸了锅。太含蓄也不行,必须让对方尽快感到自己的诚恳和热情。这时,他看见姑娘正从兜里掏出手绢,于群灵机一动,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元硬币准确的扔在她的脚下,片刻又弯腰拾起递给女工,举止彬彬有礼:“小姐,这钱是您掉的吧?”   
  追踪假冒“犀牛”牌刀片(5)   
  女工未加思索便把一元钱接过去:“啊,是的,谢谢!” 
  还真有这么爱财的。于群心中好笑。也好,这一元钱为彼此对话做了非常自然的铺垫。 
  “小姐,看您很面熟,好像在哪见过吧?”于群说。 
  姑娘很坦率:“S刀片厂的,你……” 
  “财经学院的,我们是近邻,上下班也乘这趟车,肯定见过不止一次了,我说面熟嘛。” 
  借助车外路灯的光亮,于群的脑海里印下了这位姑娘的芳容:不很漂亮,也不丑。既然无意向对方献上爱的玫瑰,共涉爱河,这是很理想的工作目标。过于美艳,会漠视男性的殷勤;层次太低,又容易引起疑虑。同样,姑娘也看清了这位可以作为择偶样板的小伙儿。常有的警觉和矜持被击落,留下的只有纯贞和坦诚。 
  “我们虽然初次交谈,但我注意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于群又说。 
  “是么?”姑娘有点羞涩,但显然很高兴。“我可没注意到。” 
  “我能问您的姓名吗?” 
  “张玉萍” 
  “在哪个车间?” 
  “包装车间。” 
  “不介意我给您打电话吧?” 
  “车间里没有直拨电话,打到厂部值班室找我就行了。” 
  车轮在铿铿锵锵滚动,于群和张玉萍的交谈在继续,而且由许多人可以听见的问答逐渐变成耳边絮语,伴有亲昵的笑声。于群提出第二天下班后请她吃饭,她竟答应了。当张玉萍走下公共汽车,彼此呼应一句“明天见”,足以说明他们的相识相亲多么神速。 
  从此,“找张玉萍”成了于群合理合法进入外贸仓库的免签护照。 
  于群当然知道怎样利用这层关系,他一次又一次地到厂里去找张玉萍,在张玉萍的陪同下,走遍了S厂的所有角角落落。S厂在于群的心里不再有秘密,他不仅巧妙地摸清了全厂的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而且还获取了S厂的全部样品。为了对委托方沈美日用品有限公司有个有说服力的交代,他还拍摄了S厂机械设备的照片。 
  从于群所掌握的情况来看,S厂的确有假冒行为——它假冒了国内多家国产名牌刀片,却唯独没有假冒犀牛牌刀片。 
  我又派了另一个探员李蓝光进厂核实。 
  李蓝光化装成一个贩卖假犀牛牌刀片的个体大户,他以购货为名与S厂的业务部门和厂长直接接触,事实证明S厂建厂仅半年,确实没有生产过假犀牛牌刀片。 
  到此S厂的调查似乎可以打上句号了。但是,于群和张玉萍的爱情暂还没结束……系列影片中那个007出尽了风头,每闯一次风险,都会有一次浪漫的艳情。在中国这可不行,特别是对待两性的情爱上,更要严肃认真。我要求我的侦探既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又要恪守传统的伦理道德。 
  本来按合同要求,我们算是胜利完成了第一步调查任务。 
  可是,除了S厂外,会不会还有另外一个厂子?会不会是委托方判断错了,把真正的假冒犀牛放在了视线以外?要查就要一查到底,虽然不在合同之内,但我们也要为委托方负责,绝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三、做个香香的大钓饵 
  在汇报会上,我对手下的探员们说:我们的调查解决了不是的问题,可谁是?是谁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于是,我又把队伍拉回到了K市。 
  我决定首先从K市的市场调查入手,看K市市场进了多少假犀牛牌刀片,然后再“顺藤摸瓜”挖掘出黑根,找出制假黑窝。 
  我撒下人马,四处调查一番,结果大出人们意外:K市不仅没有发现假“犀牛”,甚至于连真“犀牛”也没有出现。所有百货公司和轻工市场,从来没有销售过犀牛牌刀片。 
  但是,我们却发现了另一家较有规模的刀片厂——CG刀片厂。 
  这个CG刀片厂,是个多年大厂,和蜗居外贸仓库的S厂相比,显然是个庞然大物。我们设想:会不会是因为“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古训,它们假冒“犀牛”只是销往外地而故意保持本土一片纯净的天地呢? 
  到底是不是?查一查! 
  CG刀片厂虽然防守没有S厂那样严密,但进出厂门检查同样严格。几名探员做了多方尝试,也都没能混进厂去。 
  我决定再派一个独立小分队,尽快完成任务。 
  任务派给了善于洽谈生意的李蓝光。 
  李蓝光带着两个探员住进了CG刀片厂附近的一家小旅馆。这三个人一律是一幅小县城出差人打扮,公开身份是某贫困县一家小型刀片厂的副厂长和部门负责人。我带出来的侦探,他们扮啥像啥,演啥是啥,这一点使我自豪。 
  当然,他们再不能重复于群向姑娘献玫瑰花那套招法了,要联络上CG刀片厂的内部人,打进CG刀片厂,得另辟蹊径。我的这些探员在应变能力上各有各的招法,李蓝光个子不高却诙谐活泼,这次使出的招法确也够诙谐有趣的了。 
  李蓝光和两个伙伴在楼下吃饭,很快和老板娘混得烂熟。 
  “厂房有了,设备也进来了,原材料也不成问题,就是缺技术人员,产品质量太差,没有效益啊!听说CG刀片厂是个大厂,技术力量雄厚,我们想高薪聘请几个技术工人,不知老板能不能帮忙?” 
  老板娘一听笑了:“我还寻思什么大了不起的事呢,大活人怎叫尿憋住了,这事好办,CG刀片厂的工人经常在我这里吃饭,你直接去拉咕就行了。准成!”   
  追踪假冒“犀牛”牌刀片(6)   
  “可是,可是……”李蓝光故意装得吞吞吐吐。 
  心直口快的老板娘着急地说:“可是可是什么呀?瞧你这个人咋这么窝囊呢?” 
  “不是,”李蓝光说:“人生地不熟的,你看……” 
  老板娘说:“这个好办,如果有刀片厂的人过来吃饭,我给你们引见就是了。” 
  “行,老板,”李蓝光说:“只要你能介绍成,少不了你的好处。” 
  老板娘很高兴,但嘴上却说:“大兄弟这你就说远了……” 
  说来真巧,此时几位穿工作服的师傅进了这家小店。服务员赶紧向前打招呼:“几位吃点什么?” 
  没等答话,老板娘就咋咋开了:“你们怎么好久没来啦,是娶媳妇还是出远门啦?”这几位也没客气:“奔丧去了……”“真的,谁死了,你爹?你妈?还是……”“别瞎扯了,厂里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