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地玄经
狄槐咛嵝阉怠?br /> 被阿豹一提醒我们才意识到此刻的危急,连忙询问老艺人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这种虫子。“不清楚,虽然经书上说了它们体内有毒火,被这种毒火烧到后,没人可以生还。可并没有提到过克制它们的方法,要不然我早就告诉大家了,还会等到现在吗?”扎西姆无可奈何地回答说。
听扎西姆这么一说,大家又再次陷入了失望之中。几块挡风玻璃已经被磷甲虫的腐蚀液腐蚀成了坑坑洼洼地“艺术玻璃”了。眼看着就要被蚀透。就在这紧急的关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那些磷甲虫仿佛受到了非常大的惊吓一般。几乎是同时“嗡”地一声飞走了,只留下那几块被腐蚀液腐蚀地不成样子的挡风玻璃。因为玻璃已经被腐蚀得视线模糊了。为了不影响阿豹正常开车,墩子干脆举起了枪托,“啪,啪”几声将前挡风玻璃全部敲掉。
当玻璃被敲掉那一瞬间,我看到此刻在边已经发白,一抹红色地朝韦已经出现在天地相接的地方。在我们左前方那起伏的高原土坡边,有一个巨大的湖泊如一面光洁的镜子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天上如织似纱的祥云,周围终年积雪的冰峰,远处经幡飘动的玛尼堆。湖边成群漫步地野牦牛,这一切都呈现出一种高原藏地独特的美感,刹时让我赞叹不已。
我刚要问为什么那些恐怖的磷甲早突然都飞走了。只听扎西姆高兴地大叫起来:“是圣湖,是巴噶圣湖啊!一定是圣湖地法力让那些妖邪之物感到恐惧。所以都立刻逃走了。”“圣湖?”墩子看着那巨大的高原湖泊说。扎西姆点了点头回答说:“是啊,巴噶圣湖又称玛旁雍措,藏训地意思就是‘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她位于岗仁波齐神山东南二十六公里处,海拔四午五百八十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胡之一,也是西藏圣湖之王。佛教徒认为,玛旁雍措是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无上甘露,以此湖水净身,可清除心灵各种妄念、烦恼及罪孽。饮此湖水,可被祛百病,强身健体。朝圣者如绕湖转径,可得无上公德。历来的朝圣者均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的幸事。沿湖而建的佛寺,今存八座,其中以楚古寺为最大。因时间关系,游客一般不会去参观这些寺庙。”
“原来如此,看来这圣湖确实有着不寻常的法力,”我说道,“要不我们也去湖边走走,喝点圣水,顺便将自己淋浴一番,等到了神山之后就可以开始我们虔诚的转山仪式了。”“司南说的有道理啊。”扎西姆笑着说到。“好,目标巴噶圣湖,时速六十公里,出发!”墩子高兴地喊到。在墩子的指挥下阿豹找好了去往湖边的道路,打了方向盘,就车子从那碎石土路上转了出来,笔直往湖边开了过去。摆脱了危机,有突然看到如此的美景,众人的心中都感到了无比的畅快,情绪五子冲到了顶峰。
二十六、神山
原先在湖边悠闲漫步的野牦牛被突然疾驶而来的车子所惊吓,纷纷四散奔跑开去;一群在近处湖面上休息着的水鸟也被发动机的声音吓得“噗啦,噗啦”的匆忙飞上了天空。这种生机昂然的景象,让大家都兴奋不已。
等阿豹选好了一块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将越野车停下来后,大家便迅速冲出车子,朝着圣湖跑了过去。珍妮则扶着扎西姆紧随其后。等我们跑到湖边的时候,刚好太阳从远处的地平线上升起来。那金色的火球倒映在湖水之中,如一颗巨大的宝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将那一大片湖水都染成了夺目的金色。同时,周围那些高大的雪山冰峰也仿佛镶上了一道金变,将这片辽阔的地域装点得神圣而辉煌。
我站在湖边,仰望天空。刹那间我才感觉到天地的博大和宇宙的浩瀚,才感觉到和自然的力量相比较,人类的个体是多么的渺小。相对宇宙尖那漫长的岁月,人类的一生,几十年的光阴确实是太短了。难怪有那么多人想要突破这个局限,想要找到能够令自己长生不死的方法来,就连统一了华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造就了辉煌过度的千古名君——汉武帝,都无一例外。
我一边让思绪在脑海中任意驰骋,一边蹲下身去用双手捧了一汪湖水,送到嘴里细细品尝。湖水那清冽甘甜的味道,顿时让我心旷神怡。几日来劳苦奔波的疲倦感一下子就被清扫的无影无踪了。这一来,人也感觉精神了许多,虽然已经一夜没有合眼了,但此刻的我却一点也没有困倦的感觉。
在看看墩子和阿豹,他们早就迫不及待的冲进了湖里。相互泼着水,准备将一身的尘土和罪孽都一一洗净。珍妮扶着扎西姆站在湖边。老艺人正闭着眼睛,转着经轮,嘴里默念着经文,正在为他们两人求神祈福。于是我也走了过去,加入了他俩的行列。
沐浴之后,我们回到车子旁边。珍妮早已在地上铺起了一张地垫,并将几个肉罐头和一些干粮放在了上面。大家围坐在地上,一边吃着可口的早餐,一边欣赏着蓝天白云、碧水银山,心中无比舒畅。“西藏果然是天堂!”墩子不由得赞叹道。“可它也是地狱,”扎西姆随口说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心中感到有一丝疑惑,难道老人家的心中还藏着什么秘密?但我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继续和大家一起闲聊了起来。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正准备离开圣湖,继续上路。这个时候,从圣湖的另一侧一前一后走来了两个人。只见他们走上几步,然后就跪地参拜,最后全身扑倒在地上。扎西姆看着他们喃喃的说道:“这两个人应该就是来圣湖转湖的朝圣者。像他们这样磕着长头要经过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转完圣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天天风餐露宿,要经受许多的劳苦自是不必说了,有时还要冒被野兽袭击丧失生命的危险,但是为了这个信念他们从不退缩,虔诚至极。虽然他们的身上粘满了肮脏的泥土,但他们的心灵是最干净的。”听完老人的话,我心中感受颇多,我没想到一个信念竟然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足以让人做出许多在旁人看来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当那两个朝圣者行至我们面前,我看到他们蓬头垢面,衣杉破损,长时间的跪拜磨穿了生牛皮做的围裙,双手套着的木拖鞋也磨损得非常严重,脸上是一副疲惫的神态。显然已经行走了很长时间了。“路上遇到的行人都会布施给朝圣者食物,这是我们西藏长久以来就流传下来的传统。为使宇宙众生脱离苦海、幸福安乐,作未传播教义的使者,他们正以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做出表率,而世人也从心中爱戴这些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人们,都愿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这些磕长头的朝圣者。”说着扎西姆拿起一些干粮送给他们。两个朝圣者接过食物,朝我们合掌而拜,算是答谢,然后继续磕着长头上路,继续他们的转湖之行。
告别了这些磕长头的人,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继续上路。这时候,珍妮突然心血来潮,从车子的后备箱里拿出一个我们原先用来装饮用水的塑料桶。因为桶里的水已经在这几天的路程中被我们用掉了,所以此刻只剩一个空桶了。只见她匆忙奔向湖边,从湖中盛了满满一桶清水,然后说道:“好不容易到圣湖来了一次,总得带点纪念品回去。”看着她那天真开朗的模样,我们都开心的笑了。
车子继续开上了那条碎石土路。按照老扎西姆的说法,差不多当天我们就可以到达神山之下。所以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仿佛早已把前一天晚上发生的恐怖事件给忘记得一干二净了。也许是因为快接近传闻中的神山——冈仁布钦了,所以这一带的人气也开始多了起来。一路上,前来朝圣的善男信女,过来旅游的观光团队,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神山周围各寺庙出来化缘的喇嘛,纷纷云集于这条碎石土路之上。
大概在傍晚五、六点钟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远出那高高矗立的神山冰峰了。远远看去,它仿佛是一座白色的金字塔,从那群山雪岭之间拔地而起,直刺天际。扎西姆指了指这座山峰,笑着说:“你们看到那座巨峰了吗?它就是神山之首——冈仁布钦。”“哇,总算到了!”墩子一听兴奋的叫了起来。
“在藏语里,‘冈仁布钦’是神灵之山,雪山之宝的意思。它坐落于西藏阿里高原的普兰县境内、海拔六千六百三十八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四壁非常对称,其峰形酷似金字塔。在冰峰的南面,由峰顶垂直而下的一条巨大冰槽与一段横向伸展的岩层构成了佛教中的‘卍’字符号(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这也是它最著名的标志。”扎西姆继续和我们讲解着有关神山的事。
二十七、转山之路
在扎西姆的指点下,我们的车子最后在神山脚下的一个喇嘛寺庙才停了下来。寺庙建在一座不是太高的山坡上,虽然从规模上来说这座寺庙的规模在藏区并不算大,但却具有典型的喇嘛寺庙建筑风格。整座寺庙都是以土木结构搭建,显得古老而淳朴。红白两色相间的高墙,金漆粉刷后的屋顶,墙上还挂着巨大的唐卡和数不清的五色经幡。庙门两边是一排排巨大的转经轮,据说这些经轮里都放着不同的经书,每转一个经轮就等于念诵了一遍经轮里所藏的经书。由此看来,西藏地区的佛教确实已经发展的十分健全和庞大了。他们拥有大量的经书,都来不及供人一一诵读,所以才有先人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以转代读,这样一来才解决了来不及遍读各部经书的难题。
“集体我们就在寺庙外休息一晚,明天就可以开始神圣的转山了。”扎西姆说。听到这话,我们都很高兴,在车上颠簸了一天,现在总算可以停下休息了。于是我们将帐篷搭在了车子旁边,同时在营地附近烧起了一堆篝火,迎接着夜幕的降临。
当周围的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后,我看到在寺庙外这片开阔的土地上,先后又亮起了三、四团篝火,不用说,那些篝火旁坐着的也是些像我们这样前来转山的观光客或是当地的佛教信徒。我们在营地休息的这段时间里,不时听到从寺庙内传来的海螺号角以及喇嘛诵经的声音。这种特殊的声音仿佛冥冥梵音,荡涤着我们心中的污垢,让我们可以彻底洗净在尘世间沾染的尘土和罪孽,走上神圣的朝圣转山之路。
第二天,天刚亮不久,扎西姆就把我们叫出了帐篷。他让我们跪在一张他早已铺好的黄色羊毛手工毯上,然后取出了一钵孟珍妮从圣湖取来的清水。之后,他用一只手捧着钵盂,另一只手在清水中浸了一下,最后把手上多沾的水弹洒在我们的额头。他一边洒一边念着西藏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哞、吽”。我们微闭着双眼,以虔诚的心态配合着老艺人为我们做完这些仪式。最后,扎西姆把钵盂端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轮流在钵盂中用圣水净手,到此,仪式才算告一段落。
随后,我们将车子留在宿营地,带上一些食物、水以及轻便的装备,便跟着老人开始了真正的徒步之旅。我们先从神山难免的大金进入转山的道路。大金海拔四千六百七十五米。从大金向西走不远,在山崖边有一条明显的山道,沿着这条山道走上大约三公里,就可以来到神山入口的经幡广场。这条路虽然不算太长,可山路崎岖、地势险峻,让我们足足耗费了近两个小时才走完这一段路。
来到广场,看到广场的西侧有一排高大的白色佛塔,塔下的地面插满了早已燃尽的香烛。离佛塔不远还有一个巨大的玛尼堆,堆满了刻着六字真言的各色山石。石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从各地带来的,上面被刻上了每个信徒的愿望,当他们来到了神山脚下后,就将石头留在了这里。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玛尼堆。
我们按照当地的惯例先绕着广场转了三周并向神山敬献了哈达。然后沿着广场边的一个斜坡,正式走上了转山之路。山路未经修葺,是一条几百年来又无数的朝圣修行者用自己的双脚和躯体压踏出来的碎石土路。从这里再向前行约三公里,可以看到对岸山坡上的噶举派寺庙——曲谷寺。此寺庙建于十三世纪,寺庙内据说有一隔个会开口说话的佛像。不知道是否属实,连扎西姆也只是曾经听寺院内的喇嘛们说起过,却从未有机会亲眼看到。寺院下方据说还保存有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寺院里可以提供住宿,是观看神山西侧的绝佳地点。可是我们此次任务在身,没有时间去参观这些名胜古迹,只能在扎西姆的带领下继续着我们的转山之行。
天色将黑之时,我们已经和先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