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地玄经
听阿豹这么一说,我们都觉得再在这土洞里待着确实没什么必要,当务之急还是先赶紧爬出土洞去才行。于是我们抓着先前爬下来的那些绳索。先后爬出了那个不算太大的土洞。此刻已然是月朗星稀,由于衣服已经湿透。当晚风吹过,我浑身上下都感到有一阵阵的凉意不断袭来。在这篇贫瘠荒芜的沙上,早晚的温差确实相差很大,所以当大家一出来之后,竟然都有点不能适应这里的气温环境了。。
借着月光,放眼望去,四周已经看不到有扎西姆大叔的身影。四个人放开嗓门大叫了几声之后,除了从远处的土林里传来几声悠远而嘹亮的狼嚎声,根本就没有人回答我们。如果扎西姆大叔没有独自进入吐蕃古墓内的话,那么看起来他应该已经离开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早就已经跑远了。“现在怎么半?”墩子看了看我然后问道。我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说:“忙了大半夜,大家也累了。不如我们就抓紧时间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一边休息一边等扎西姆回来。如果到了白天他还不回来的话,我们再做其它打算吧。现在你们先去休息,我先在这里值夜。大家听我这个建议倒也不错。于是就个子钻进宿营的帐篷内休息。随后我也找了个背风处静静的坐着。一边休息一边思索着老人家的去向。真希望他很快就能回来,这样大家才能彻底安心。
四十、古格初见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我竟然有些支持不住,竟然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等我一觉醒来,发现天已大亮。而扎西姆大叔的身影依然没有出现在我们眼前。我看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时间已经不算早了。于是我又再次把众人招集到一起,商量着下一步的举措。
“怎么办。我们还要继续在这里等下去吗?”阿豹问道。“如果老人家真的不幸闯入了墓道内。此刻怕早已……”墩子为难的说,“所以即使我们再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如果说他是去找人帮忙了。那么过了这么一夜,也该回来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着,始终不能决定该如何去做。我看了看四周这无边无际又没有人烟的荒漠土林,深深思索了一番。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于是回过身去和大家说道:“大家也别议论了,再这么毫无根据的推测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不过,我们此次的解密之行是刻不容缓,不能再耽搁了。但是我们又不能丢下老人家不管,万一他带着人大老远跑回来救我们。岂不是让他们白白浪费力气。更何况那吐蕃墓中有那么多危险恐怖的磷甲虫。我们不能让他们为我们去冒险而白白丢了性命。”众人听完点了点头。我继续说道:“所以我想我们还是这样做吧。先在洞口醒目位置设置一个警示标志,写上我们四人已经安全出来,先行一步到古格遗址去了。这个土洞内暗藏危机,十分险要。其他人千万不要擅自进入的语句。这样一来。就算扎西姆回来了也能知道我们的去向,也不至于再次进入土洞遭遇危险。”
我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了。于是就立刻动手按我所建议方法。在土洞口用一块大石头做了一个醒目的警示标志。随后为了安全起见又在营附近也留下了几个警示标志,做完这一切已经是快接近中午的时候了。大家这才匆匆吃了些干粮,然后把营里的两顶帐篷收拾好。放到土坡下的越野车上,开着车离开了此。
没有了老扎西姆的指点,我们在这个广袤的土林中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走才能到达我们此次的目的。不过幸好是老天帮忙,车子在开出大约两、三里路之后,终于在这如同迷宫一般的荒漠土林里找到了一条被过往车辆碾压出来的天然土路,因为我们知道古格遗迹应该就在附近了,而且它在今天已经是当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点了。所以来往的车辆也不在少数。这条土路很有可能就是那些前来观光和旅游的游客、摄影爱好者以及探险家们来往的车轮碾压后所形成的。只要沿着这条土路走,应该就可以到达我们想要去的方——古格遗址。想到这里,我们立刻就开足了马力,迅速朝着古格遗址的方向驶去。
一路驶来,目光所及处皆是红土黄沙,坡丘陵。没有人烟也没有鸟兽的踪迹。车后扬起的滚滚尘烟一直冲到了半空中。仿佛沙漠中掀起的沙尘暴,令人颇为心惊胆战。我们因为老扎西姆的事,心中一直有着牵挂,所以心情也不是很好,一路上大家都是郁郁寡欢,少有言语。也许这段时间是这段日子以来,新中最为郁闷难受的一段时期了。
我突然想起墩子昨晚在墓道中那奇怪的神志。于是就询问他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墩子说。他也不是太清楚。当时突然跌进土洞后,只感到有些恐慌,大声喊叫了几声却并没有听到有回答。就是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从那个盗洞内有一种奇怪的呼唤声传来,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便摸索着爬了进去。这原本不象是平时一贯胆小的墩子所做的事情,但是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自己竟然就大胆独自一人就爬了进去。这原本不像是平时一贯胆小的墩子所做的事情,但在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自己竟然就大胆的独自一人就爬了进去。之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逐渐感觉自己的神志开始恍惚,不久之后就感到自己似乎来到了一个恐怖的世界。看到周围有许多恐怖的红色鬼火在他的身边漂浮不定,由于受到惊吓,自己也就一下子瘫倒在上了。听完他的话,我感到墩子当时的情况和我当时所遇到的情况有点类似。不知道是为什么,那古墓竟然会令人产生幻觉。
车子又开了一段距离,事实证明我们的推断是对的。在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传说中那个充满着神秘和传奇色彩的西藏土蕃王族后裔建造的土城遗迹——古格王朝遗址。
古格王国的都城遗址就坐落在扎达县城西面四十公里处、象泉河畔的扎布让。而沿着象泉河流域,土林中古格时期的村落遗址随处可见。以扎布让的王国都城遗址为中心,以西三十公里处是多香遗址,以北数十公里处则为香孜遗址。东面又有达巴遗址,这些都在向后人证明着——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强盛的王国。
古格王国遗址的规模很大,在扎达的分布也比较零散。现在我们平常所说的古格王国遗址。多是指坐落于扎布让上的这座王国的古城。古城依山而建,山前是一片开阔的台,一直延伸到象泉河。在山脚下。扎达县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建了三间藏式平顶小土房及一个院落,安排了两位扎布让村的村民在此居住、看护并管理遗址。
此刻我们已经经过了沿途的一些古旧破败的古村落遗址,来到了古格王朝都城遗址面前。整座王宫就建筑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土山之上,即使只剩下遗址。看上去还象是一座巨大的城堡。站在城堡前,我们依然能被它的威严所震撼。
据说古格城堡高约两百米,东西宽约六百米。南北长约一千两百米,占七十二万平方米。规模相当庞大。遗址的建筑,从遗存部分的功能来划分,主要有宗教建筑、王室建筑和民居、仓库、军事设施、道路及暗道等;就建筑形式看。则有殿堂、楼房、平房、窑洞、碉堡、塔、围墙等。这二者又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殿堂属于殿堂类,但佛窑又属于窑洞类,居民有平房也有窑洞的,遗址的建筑物主要集中在东面,依山而建,层层而上。根据考古学家初步的统计,遗址内有四百多座庙堂、房屋和近千孔洞窑,各类佛塔二十八座,另外,还有五十八座碉楼、四条暗道和大小十一座粮仓。光是这些。就足以看出当年的古格王国是多么的显赫。
我们站在这古王朝都城的面前,看到在这座高大雄伟的土坡上,密密麻麻的修建着成百上千座土洞及建筑,心中不由的激动起来。我们知道,经过了千难万险,我们想要揭开的谜底就尘封在这些土窑暗道之中。想到这里,我就巴不得赶快进入这些窑洞暗道之中,去揭开玄经上的千古之谜。
由于这里已经是当的一个著名旅游区,当政府也在此专门派人看守。一个约六十多岁的老人家索多已经就是这里唯一的看守人。他既要负责接待每天来此观光的游客还要负责这片遗址的保卫工作,所以工作十分辛苦。现在政府又增派了一名当的村民达达卡来帮助他。以应付目前日益增多的游客接待和遗址守护工作。当索多看到我们的车子扬起的尘土就知道又有访客到来了。于是早早的就跑到外面来迎接我们。
四十一、王朝都城遗址
因为把我们当成了普通的观光客,所以索多和以往一样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把我们带进了古格王朝都城遗址内,一边带着我们参观着这座巨大的都城遗址一边和我们讲解着古格王朝的历史和传说。我们在他的引导下。进入了土山上的几间土窑,看到里面虽然空荡荡的,什么都没留下,但那土墙上却浓墨重彩的画着许多的宗教壁画图案。这些图案所用的颜料大多是采自天然原料。经秘方配制而成,所以即使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岁月变迁,色彩依然鲜艳如初。除了局部方的剥落,整幅壁画还算是保存得较为完好的。
这些图案多是佛教经典故事和密宗神佛画像等内容,其中也不乏画风泼辣的男女双修图典画像,画风和之前我们在那吐蕃古墓的墓道内所看到的壁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估计这些壁画是属于差不多历史时期的古代壁画。之后我们还在其它几个窑洞内看到了不少保存下来的泥佛、石佛以及瓦罐、瓷盆等物品。听索多介绍这些都是在遗迹的考古发觉工作中所发现的文物,距今都有近三、四千年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研究价值是十分高的。
在参观完了普通的土窑之后,索多又带着我们参观了土山之上这座城堡最高处的两个建筑物,古格王朝都城内最有名的两座寺庙遗址。。
进入了寺庙之内,发现里面的佛像都依然较为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只有少数几尊神佛的塑像已经缺胳膊少腿的残缺不全了。佛像虽然多为泥塑,但外表都镀了金或上了彩漆。还披了洁白的哈达之类的丝织品。因此显得高贵神圣。栩栩如生。寺庙佛堂正中的两尊不知名的主佛约有真人大笑,全身镀金,端坐于莲花状的佛坛之上。看上去神采飞扬,很是威严。主佛两边各有八尊规格略小的泥佛。可能是未经修葺。其中有三尊佛像是残缺的。这些佛像神态各异,或喜或悲,或怒或笑。都安坐于主佛左右两侧。
除此之外,佛堂四周,包括天花板上都绘有彩色的宗教壁画。顶上是一个巨大的圆形金刚神坛。居住着四方圣佛和各路尊者,四壁是各种神佛尊者的画像,叙述着藏传佛教中的经典故事。一看到这些图画,一种强烈的宗教色彩就猛然袭来。让人从心底就深深的受到了宗教艺术的巨大震撼。听索多老人的介绍说,在古格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处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古格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
最后,我们跟着索多来到了这整个遗址中最具有神秘和传奇色彩的藏尸洞。藏尸洞在古格都城遗址北面六百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据说这是古格王国灭亡后留下的最后遗址。当我们跟着索多来到这个神秘的洞口处。发现这个洞窟是开凿在距表近三米高的山沟崖壁上的。洞口很小,宽不到一米,高仅一米左右。进入洞内后,发现这个洞是一组三室洞窟,主室平面是不大规整的方形,面积约十几平方米。后室和南侧室都很小,各有一个小洞口与主室相通,主室后壁上还挖有小龛。
主洞室和两个小洞室内横七竖八的堆放着约二、三层早已腐烂成枯骨的散碎骨骼、破衣、碎布、绳子和小木棍等。骨骼堆放非常杂乱,根本无法一一辨识每具尸体。一眼看去,粗略统计了残肢。估计洞内至今还堆有三十多具散碎的尸体残骸,由于还残留着不少的衣物和毛发,所以人踩在上面感觉软软的。让人感到心惊肉跳。惶恐不堪。
洞里的尸骨没有一具是完整的,都是身首异处,而且奇怪的是洞内没有发现一个颅骨,只找到两件下颌骨。更奇怪的是,洞里虽然看不到一具头颅和头骨的痕迹,但却找到许多发辫和绑扎着的发束。说明尸体本来应当是带着头颅被堆进洞内的。后来这些头颅却神秘的不翼而飞。在一些腿骨、脊骨上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