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地玄经
在那里,只是身上的冰霜似乎比原先更厚了一层。依旧瞪着它那双没有瞳孔的眼珠子,直勾勾地看着他们两个,那眼神仿佛要透过他们的双眼钻进两个人的身体中来。
但此刻的汤正阳已经在墓室中经历了一段时间,也和这女冻尸对抗了一会儿,不再像先前那样惧怕眼前的这具女冻尸了,所以此刻再次看到这张煞白恐怖的面孔时也没有像先前那么害怕,跟刘二柱一起高高举起手上的手铲。奋力地朝着棺椁中的女冻尸头部铲了下去。“吭吭”两声响声传来后,两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握着手铲的手都被震得虎口发麻。原来,这千年的冰冻女尸,早已经被坚冰冻得比岩石还硬,那手铲狠狠砸下去之后,只溅起了一些冰屑。根本就伤不了它分毫。而就在这个时候,那块被盖在寒潭之上的棺椁盖板已经不停地跳动起来,显然是受到了下面冷泉水柱的不断冲击,眼看着就要被那越来越强的冲力给掀开了。
就在这紧急关头,汤正阳的脚踩到了先前他们丢在地上的那两支早已熄灭的火把,顿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他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打火机,对着刘二柱说道:“二柱,赶快四处找点破布条碎木头之类的东西。咱一把火烧了它。看它还横个甚。”刘二柱听到后,点了点头,迅速跑到边上去将那些残破的帛书竹简之类的物品收拾到一块。捧到了棺椁旁边。也许是因为棺椁中的那具女冻尸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变得更加急噪不安起来。这一点从寒潭上的棺椁盖板上传来的越来越急促的撞击声中就可以感觉出来。
随后,汤正阳“咯哒”一声将手上的打火机点了起来,刚想凑近那堆竹简帛书将其点燃,突然一阵寒风袭来,立刻就将打火机上的火苗给熄灭了。于是他又试着点了一次,依然是在打火机的火苗刚点燃不久就被一阵寒风给吹灭了。如此循环尝试了好多次,每次都是如此,总是不能顺利地将旁边的那堆竹简帛书残片给点燃。就在这个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巨响,那快被盖在寒潭之上的棺椁盖板终于在冷泉的不断冲击下,裂开了一道口子。一股细小的水柱从那棺椁盖板的裂口中喷射出来。一些水珠溅到了汤正阳和刘二柱的衣服上,迅速凝结成了点点的冰花。
刘二柱一看形势又有点不对劲了,急得他大喊道:“正阳,快想想办法啊,用火烧这招恐怕不灵。”汤正阳看着那个冷泉寒潭,突然想到了祖父曾和他说过。干掏土摸金这行当的时候,难免会碰上些邪气的事物。这时一定不能慌张,要仔细观察墓室周围的格局。因为这些墓穴中的妖邪之气通常都是因为墓主非正常的突然死亡才在尸体内积聚了大量的怨气,然后又因为墓室的修建在风水布局中设置了一些聚阴的环节,因此阴寒之气和怨气相互交结才形成了各种妖邪之物。这时只要想办法破了墓室中的阴眼,堵住了墓室里的邪门,就很有可能化解墓室里出现的绝大多数的妖邪之物。
想到这里,汤正阳仔细环顾了墓室周围,运用祖传的阴宅风水之术,查看了一下这个墓室的风水格局。这一看才知道,这个寒潭墓竟然是一种叫“团魂胎”的格局。这种格局是以墓室内的几件物体对应着墓主身体的几个重要部分,从而令墓主的怨气像控制自己的躯体一样控制墓室内的任何物体,以此来攻击随便闯入墓室中的人。随后汤正阳立刻辨明了那具女冻尸尸体上的几个部分分别对应着的墓室中的几个物体。原来这墓室在设计的时候就将墓室的东南角对应了女冻尸的眼睛,所以当他们在那边点上了蜡烛之后就等于让这具千年女冻尸睁开了眼睛。并且还以棺椁为主脑,寒潭为心,墓门为口,各种堆放着的明器为五脏六腑。而那阴眼所在便是那口象征心脏的寒潭,邪门就是那根东南角燃烧着的蜡烛。
知道了这一切后,汤正阳对着刘二柱说道:“你先拿个黑驴蹄子到那根蜡烛的边上,等我喊到动手的时候,你就用黑驴蹄子把那根蜡烛打灭,然后跑到那盗洞口旁边等我。”刘二柱听到汤正阳布置了任务,便点了点头,随后从地上摸起个黑驴蹄子就跑了墓室的东南角去了。汤正阳见刘二柱已经就位,于是自己也从地上捡了个黑驴蹄子,冒着被那股细小的冷泉喷到的危险,跑到了寒潭旁边,趁着那股泉水一喷一停的间隙,看准了机会,眼疾手快地将手上的那个黑驴蹄子从棺椁盖板裂口处塞了进去,同时大声喊道:“动手!”话音刚落,就听到一声轻微的响动,眼前一下子就变得漆黑一片了。
四十三、开启玉匣
与此同时,墓室内突然寒风大作,呼啸而起,紧接着从那棺椁下闪出出一团团火光。汤正阳也顾不上查明原因,只是一个劲儿朝着事先就要看好的盗洞口所在的方向跑了过去。
估计就要跑到盗洞口旁边的时候,汤正阳突然踩到了什么东西,脚下一滑竟然朝前扑倒了过去。庆幸的是这一扑,没有直接摔倒在地上,而是不偏不倚刚好扑在了早就等在那边的刘二柱身上。刘二柱赶紧一把拉住朝自己扑过来的汤正阳的手,就一把把他给扶住了。汤正阳和刘二柱那样蹲着站稳后,朝地上摸了一把后发现原来自己刚才是踩在了一把铜锁之上了,于是抬手就想把它丢掉。但就在这个时候,只听“喀嚓”一声响,他们身旁那个盗洞口先前冻结着的冰墙突然碎裂开来了。看到通道已经敞开,汤正阳也顾不上再去丢什么东西了,捏着这把铜锁就和刘二柱一起往盗洞通道内钻了进去。两个人一边往外爬,一边听到身后的墓穴中不断传来鬼哭狼嚎般凄厉的叫声,当他们好不容易从盗洞口钻出来后,就听“轰隆”一声巨响过后,身前的那个土坡竟然整个都塌陷了下去,而他们眼前的那个盗洞也立刻被死死的封住了。
经历了这一场生死劫难之后,汤正阳和刘二柱两个人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虽然两人都费了不少气力,也花了很大的心思,可到头来不但什么都没摸到,反而差点就丢了性命,所以两人出了那墓穴之后。情绪已经到了最低点。但这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运道太背。
然而让他们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次从古墓中带出来的唯一一件明器——那把铜锁在经过了一些权威鉴定人士的鉴定后竟然都一致地认为是秦国宫廷内的专用物品,被称之为玄鸟连心锁。这种锁具设计精巧,造型独特,目前存世极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此一来,两人又开始高兴起来。并且还将这铜锁暂且放置在了汤正阳的古董店铺中最显眼的位置,期待着被某个有眼光的人来看到,并能卖一个好价钱。
“可惜了,这把铜锁在那个‘寒潭墓’中的时候被刘二柱摔了那么一次,锁中的陶芯破裂,漏出的磷粉将那个装着铜锁的木匣和木匣中的物品都烧毁了。要不然能拿到这一个带着铜锁的完整的木匣,说不定就更加珍贵了。”汤正阳惋惜地说到。听汤正阳说完这些后,我们才知道了汤正阳手头这件铜锁的来历。“那么说你手头上的这把铜锁应该是有破损的咯?”我问到:“那如果是一把完整的锁,你有办法把它打开吗?”汤正阳听我这么问,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应该可以吧。我上次为了弄清这把铜锁的年代,专门去找了一个研究古代锁具方面的专家,在他告诉了我这把铜锁的相关信息后,还教了我如何打开这种铜锁的原理。回来后我又仔细地对着这把铜锁研究了一番。如果现在要是有一把相同的铜锁要我来打开的话,我想只要多耗费点时间,我应该还是可以打开它的。”听到汤正阳的这番话后,我心中自然非常高兴。
于是就对他说道:“正阳兄弟,也许还真是天意,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么巧。目前,我们手上还真有那么一个带着你说的这种‘玄鸟连心锁’的匣子。如果你真能帮我们把这个匣子给打开的话,那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啊。”汤正阳开始以为我们是在和他开玩笑,所以并没有在意,可后来当他看到我们的表情都显得十分的认真,这才开始相信了我所说的哈。于是就说道:“没有问题。走,我这就跟你们去看看那个木匣子。”说完就抢先买了单,跟着我们回到了我们所居住的那家酒店。
当我们在酒店房间里把那只带有铜锁的玉匣子拿到汤正阳的面前时,他的眼睛一下子就睁得大大的。仔细查看了那把铜锁之后,汤正阳点了点头,对我们说道:“没错,不是赝品,确实是和我店里那把铜锁是一模一样的。”“那,你有把握可以把它打开吗?”我询问到。汤正阳看着这把锁回答道:“你给我点时间,我需要回去准备一些工具。明天早上我再过来帮你们开锁。”“也好,那我们就在这里等你咯。”我笑着说到。
之后,汤正阳就告别了我们,离开了酒店回去准备开锁工具。而我们四个人则静静地待在房间里继续思索着。大家都在猜测,这玉匣之中到底装了什么重要的物品?它被放置在九龙山上那个石碑溶洞之中,那么是否和这些能够破解“鬼域铭文”的石碑又有什么关系吗?所有的疑问都只能在汤正阳帮我们把这个玉匣打开之后才能依次被揭开。所以在等待第二天的到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总感觉时间过得太慢,而且连睡觉也没有睡好。
第二天,汤正阳早早就来到了我们这里,拿出了看来是他连夜赶制出来的几根长短粗细不一的钢丝,几片形状不同的铁片等工具,然后就仔细地拨弄那把镶嵌在玉匣内的铜锁来了。只见他一会用铁片轻轻刮去铜锁上的铜锈,一会用钢丝拨弄那两片带有玄鸟图案的铜片,一会小心翼翼地转动那两片铜片,忙活了老半天,汗水不断地从他的额头流了下来。因为汤正阳曾经和我们说过,这种‘玄鸟连心锁’受到外力开启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将锁芯内的磷粉漏出,从而烧毁匣子里非常重要的物品,所以此刻看着汤正阳开锁的时候,我们四个人也感到十分的紧张,生怕一不小心就将玉匣内的东西给烧掉了。
大概过了三个多小时,可能是到了开锁最关键的时刻了,只见汤正阳的动作也开始慢了下来,连呼吸都放得十分细微。此刻他一边用手转动着铜锁上的玄鸟铜片,一边用钢丝插进了铜片间的缝隙中去拨弄。大概过了两三分钟,我们突然听到细微的“喀嚓”声传来,随后就看到汤正阳脸上原先那凝重的神色迅速舒展了开来,并长长的嘘了口气,然后笑着说道:“打开了。”
我们听到汤正阳这么一说,心中大喜,连忙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这玉匣子里头到底装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于是我就用双手轻轻地将那个玉匣的盖子翻了开来,只见在那玉匣之中是一份保存完好的帛书。我将这份帛书取了出来。作为答谢,我就把这个玉匣子送给了汤正阳。他见我们要把如此贵重的东西送给他时,先是吃了一惊,并且极力推辞,但在我们的几次恳求之下才将其收了下来,然后和我们告别回去。临走的时候还说,下次如果要找他帮忙的话尽管去找他。
当汤正阳离开之后,我们将那卷在一起的帛书小心翼翼地打了开来。帛书上的文字是用篆体书写的,虽然墨迹有点褪色,但依然可以看清所写的是些什么内容。只见上面写着这样的内容: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东临泗水,既得葬地,又获九鼎。
查鼎之文,破读玄经,经闻仙音。
依鼎刻碑,立之龙窟,震慑千邪。
藏经丽园,守护龙体,以待三世。
是日窟成,撰此帛书,文以记之。
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过去,看完之后才知道这帛书上写着的就是有关这些九龙山溶洞中的“铭文石碑”的事情。按照这帛书上的内容记载,应该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山东的泗水一带获得了“葬地玄经”和九只大鼎,按照鼎上的铭文破解了“葬地玄经”上的那些“鬼域铭文”,并获得了成仙得道的秘密。所以按照九鼎上的铭文刻了九块石碑,立在九龙山石窟内,用来震慑邪灵。又把“葬地玄经”藏在骊山陵内,用来保护秦始皇的肉身,等待三世轮回。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些铭文石碑竟然是秦始皇所立的啊。
看完帛书,墩子问道:“这帛书上怎么也提到了泗水?是不是就是我们上次去过的那个地方?”我一听便笑着说:“这个泗水是在山东境内的,不是我们去过的那条毒雾河。”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东巡天下的时候,曾经到了那里,并命人打捞周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