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地玄经





条毒雾河。”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东巡天下的时候,曾经到了那里,并命人打捞周朝遗失在泗水中的象征一统天下的九只巨鼎。可正史中记载着秦始皇最后并没有捞到九鼎,只有一些野史中说他最后是捞到了的。对照着这份帛书看来,事实上还真像野史中所说的那样。如此看来正史也并非完全可靠啊。”


四十四、破译玄经
    “如此说来。当年始皇帝应该是已经破解了这‘葬地玄经’上的永生之谜了?那按理说来他可以依据玄经上所述之罚获得永生了啊。可是史书上不是记载着当年秦始皇在东巡的途中,暴毙于沙丘了吗?后来丞相李斯为了稳定军心,隐瞒了这个消息,并以鲍鱼装车,掩盖夏天的时候尸体腐烂所发出的臭味。”珍妮听完我的话后,疑惑的询问道。墩子听完珍妮的话,也跟着说道:“对啊,不是说获得永生,就可以脱离轮回的吗?可这帛书上怎么还记载着‘以待三世’什么的啊,这好象说不通啊?”“是啊,目前看来确实还有许多难以理解之处,一切都只能等破解了‘葬地玄经’上的内容才能知晓了。”
    我低着头沉思了片刻,接着说道:“既然这帛书上提到了秦始皇,又提到了骊山陵墓,我怕接下去的线索很可能跟秦始皇和始皇陵有关。”“提到了骊山陵墓?在哪呢?我怎么没看到啊?”墩子一边又朝着那帛书上看了几眼一边询问道。“你没看到‘藏经丽园’这四个字吗?考古人员在骊山陵墓部分现已发掘的殉葬室中曾经发现过一些写有‘丽园’字样的随葬用品。这说明骊山陵墓在当时确实是被叫做‘丽园’的。所以这帛书上的‘丽园’指的应该就是骊山秦陵。”旁边的珍妮听墩子这么询问,就耐心的和他解释说。于是我又接着说道:“既然是这样,我们还是暂时不要急着回去。等我打电话过去问问我的老同学华洋,那几块‘铭文石碑’照片上的‘鬼域铭文’对译的如何了再说。”大家听我这么一说,都表示同意我的决定,暂且继续在西安城内留了下来。
    随后我电话联系了华洋。华洋在电话里显得非常激动,他说:“我说哥们,你哪来那么大能耐啊?这些石碑你是打哪发现的啊?简直是太神了。你知道吗?程教授一看到这些照片资料,高兴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了,马上就扑到这些照片资料中认真对译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译完了七块石碑上的‘鬼域铭文’还差一块没有完成。我估计着这两天就可以完成了吧。”“那太好了,等全部译完了,你把译好的对译表发一份给我。”我高兴的回答到。
    两天后,我收到了华洋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邮件的附件中就是那份被程教授他们译好的‘鬼域铭文’与当代汉字的对照表。有了这份完整的对照表,大家都显得十分高兴,迫不及待的围在酒店房间里,将那卷‘葬地玄经’打开,一个字一个字的对译起来。译完之后我们才知道,这玄经上主要是讲解了天、地、人的三个方面。在天卷中,主要讲述了破译天机之法,说是获得此法之后,可以通晓古今未来之事,呼风唤雨,执掌天事;在地卷中,主要是论述独霸天下之术,说的是习得此术之后,可以号召群雄。灭尽敌国,一统天下;在人卷中,主要讲述了获得永生之道,说的是悟得此道之后,可以得到金刚不腐之躯。轮回三世之后,脱离凡尘,进入永生净土。再接下去看,才发现我们手头上的这残卷并不完整,只是全部玄经的前半卷,所以所记载的内容并不完整。天、地、人三篇中都只有各自的前半篇。
    我将翻译好的玄经内容仔细看了几遍,感觉到在那天卷中所说的破译天机之法,讲究天地运转变换规律。归纳起来无非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变’字,这和我国的第一部上古奇书《易经》上所突出的‘易理’十分相似。难道《易经》中的‘易理’就是从这天卷中的内容演绎而来?随后我又看了地卷中的内容。发现其中的独霸天下之术。与《鬼谷子》所阐述的纵横之术。帝王之法有很大的关联。最后,当我仔细阅读了人卷中的内容,发现里面讲述的永生之道,讲求轮回之理,破瓦之法,阐明中阴世界,永生净土。这些内容又仿佛和我所了解的西藏佛教密宗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为了破解玄经中的永生之谜,对于那些个获知天机,称霸一方的内容暂时还没有太多的兴趣,于是就撇开天、地两卷,着重研究起玄经中的人卷部分来。
    人卷中先是讲述了一个神秘的宇宙世界。这个被称之为中法的时空世界里存在着许多独立的被称为中阴的子时空。这些中阴世界是毫无规律的分散在中法这个大世界之中的。而我们目前所处的时空就是其中的一个中阴世界。当每个人经历了三世的轮回之后,就分别进入了三个不同的中阴世界。通常这些中阴世界是相互独立的。但如果依照一定的方法,人们就可以在经历轮回后保留自己前世的记忆,从而按照一个仪式进入这三个中阴世界的交叉点。在这个交叉点中,因为三个中阴世界中的三个时间轴相互垂直交叉,使时间矢量相互抵消成为零点,所以在这个交叉点中失去了时间的概念。这样一来产生的一个特殊空间中就没有时间的概念了,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永生世界。随后,这人卷中还记录了一些神秘的仪式方法,但因为我们对巫术所知甚少,再加上手头的这一份‘葬地玄经’原来只是前半卷,缺失了后半卷,所以对这些内容还看得不是很明白。
    墩子看完了译出的玄经人卷内容后,满腹疑惑的询问道:“这就是那个被传说为可以脱离凡尘,获得永生的方法了吗?我怎么看得似懂非懂的啊?按照这个理论真的可以获得永生?”“而且这上面只阐述了一个理论,可实际的操作过程还不知道啊。”阿豹也略带失望的说到。我看着玄经,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帛书中不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当年秦始皇已经破解了全部的玄经内容。为了获得永生,看来他一定是按照玄经上所阐述的特殊方式去做过了。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这一切都弄清楚,看来真的要好好去研究一下始皇帝和他的骊山陵墓了。”“不会吧?你是说,这回咱还得想办法到始皇帝的陵墓中走一回?听说里面机关重重,而且还埋有大量的水银,怕是很难进去吧。”


四十五、秦陵
墩子听我这么一说,露出了一脸为难的神色,喃喃的说到。“呵呵,我只说要先好好研究一下,希望找到一些相关线索,帮助我们理解这玄经上记录的永生之法。没说一定要进始皇陵墓中去啊。再说秦陵是国家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据记载里头机关颇多,十分凶险,不到最后关头我也不想带大家贸然进去冒险啊。”我笑着回答他说。
    现在,我们要依靠手头这半部‘葬地玄经’,再从有关秦始皇的史书记载中找相关的线索,帮助我们理解玄经上人卷中记载的那个获取永生之法,进入永生世界的具体方式,虽然从目前的这个情形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的渺茫。不过我们知道,当年那两个发丘中郎将手上也只有这么半卷玄经,可是他们最后似乎也凭借自己的多方探察研究后获知了进入永生世界的具体实施方式,并最终也脱离了轮回获得了永生。因为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对彻底揭开这玄经上的如何进入永生世界之谜还是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我们分头行事,开始着手查找一切有关的线索。我先和老同学华洋取得了联系,向他请教了许多秦史方面的问题,并让他给我发了很多秦史方面的资料过来。珍妮和阿豹去了西安的各大书店和图书馆,买了借了不少的有关书籍回来给大家查阅。而墩子就跑到他在当地的一些朋友那里,向他们了解有关骊山秦陵的事情。
    过了四五天之后,我们才发现,要想从这些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查找到有关‘葬地玄经’上所说的永生世界的线索,简直就同大海捞针一般。当年那两个发丘中郎将所处的时代,毕竟距离秦始皇时代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很多线索应该都还可以找到。然而到了今天,距离那个时代已经过了两千多年,大多的相关线索都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荡然无存。因此,今天我们还想在这个上面有所突破的话,恐怕就要比当年那两个发丘中郎将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有所结果吧。眼看着再按这个方法进行下去的话,怕是要穷尽我们毕生的精力和时间了,看开这个方法已经不太可行了。
    又过了两天,大家还是毫无进展,情绪低落。这个时候,墩子先按捺不住了,站起来说道:“别说找了那么久根本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就算是找到了,这史书典籍上的记载也不知道是否可靠。倒是再这么研究下去的话,我都快成秦史专家了。”听完墩子的话,大家都沉默着,没有说话。因为此刻大家都清楚,墩子所说的确实也是实情。
    “看来只能走最后这条路了。”我听完墩子的话,低着头,轻声说到。珍妮他们听我这么一说,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什么?你是说要进入始皇陵墓?”我抬起头来,目光沉重的看着大家,回答说道:“是的,如果想找到玄经上所记载的那个永生世界,眼下也只有这一步可走了。到始皇陵墓地宫内,找出玄经的下半卷。并且还可以顺便进去查看一下,那位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否真的如帛书上所说的那样并没有死去,而是脱离凡尘进入永生世界了。”珍妮听我这么决定了,于是就站起来说道:“好,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们也照你说的去做吧。”她刚说完,阿豹也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并且朝我点了点头,表示他也同意珍妮的意思。现在只剩下墩子没有表态了。我们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到了墩子的身上。
    墩子起先听说我们真的要进入秦始皇的陵墓,可能是考虑到史书典籍上大量关于陵墓中的机关障碍的记载,知道此次进墓必然是凶险多多,所以流露出一脸的为难神态。我见墩子思想负担确实太重,与是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墩子,既然你不想去,那么这次你就不要跟我们去了,留在这里等我们的消息吧。”可当墩子听我这么一说,他好象又十分的不甘心就这么一个人待在酒店里,于是脑子里开始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大概过了五、六分钟的时间,他好象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似的,看着我说道:“他***,这回我豁出命去了,死了也不当逃兵。我也要跟你们去始皇陵。”我见墩子终于也表了态,心中十分高兴。一起并肩战斗了那么多次,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关头,我们四个人早已经是相互信任,彼此依靠,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了谁都会让我们心中感到不塌实,让这个小团体大大减少战斗力。不过现在,四个人终于又是一条心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考虑到骊山秦始皇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为了不对陵墓内的物品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于是我就开始和大家约法三章。我看着墩子说:“第一条,不从陵墓中取走和玄经线索无关的任何物品,保持地宫内的各种随葬品完好无失;第二条,不使用炸药子弹等具有破坏性的大杀伤力武器,以防破坏地宫建筑的结构;第三条,对进入秦陵地宫这件事绝对保密,即使出来后也不能把进入地宫的入口等信息透露给任何人。”说完这些后,我又问墩子说:“地宫内的各种珍贵明器都不能拿哦,你能做到吗?”墩子听我说完,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就当是去观光旅游一次,开开眼了。行!我能做到。”
    做好了这个计划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进入秦始皇陵墓地宫的前期准备工作。做这事,比从史料中查找玄经上描述的永生世界的有关线索可要容易的多了。因为从古至今,对始皇陵的记载和研究资料不在少数。并且据墩子从当地的一些朋友那所了解到的,有关始皇陵结构的一些线索在西安、咸阳、临潼等地的民间也流传的很多。整理、归纳和分析这些相关的线索,对我们想出办法进入地宫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就重新调整了查找和研究的方向,把先前从史料上查找有关永生世界的线索的目标转移到了研究秦陵构造的相关信息上来。
    我们查找了各类史书、典籍以及民间传闻,并且还特意去了兵马俑展览馆,找到了兵马俑最初的发现者——杨志发老先生请教有关秦陵兵马俑坑的情况。经过了整理归纳之后没,发现这始皇陵墓确实非比寻常。无论是从它的规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