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红颜我为尊
楚歌寻在心底叹了一声,刚一咬牙准备从地上站起身来。
一双手伸过来,扶住他肩头。
楚歌寻抬头。
“你这急躁的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就好了。”楚歌行说。
楚歌寻抽了抽鼻子:“哥哥。”
“算了,此事你不用担心,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他说。终究是妥协。不过,原本也是想吓唬一下这小子,也罢,见好就收吧。楚歌寻看着他,兀自有点不放心。
楚歌行手上用力,将他从地面扶起:“你长途跋涉回来,原应该在外面好好休息,明日才有精神面圣,怎么夜晚不睡。东跑西跑做什么?被耳目听到,将来难做人的,还不是我跟真叔?你的心意我自然知道,好了,快点回去吧,我不怪你。”
楚歌寻听着,鼻子仍有点酸,只好低下头闷闷地说:“好的。我听哥哥的。”
楚歌行看着他一副委屈的样子,明明是堂堂七尺大好男儿。却仍旧如小时候那个小不点,吃了亏,满脸地烟灰,站在自己跟前,倔强地说:“哥哥,好的,我听哥哥的。”
楚歌行手一抖。
楚歌寻觉得肩头微微吃痛,这才抬起头来。
楚歌行察觉他异样,即刻松手。
楚歌寻看他面色有异,心中一动。即刻想到他可能又想起以前的事情,越发心酸。
楚歌行强自镇定,缩在披风中的手却仍旧抖个不停,到最后才紧紧地攥住披风一角,压抑着声调说:“还不快走?记得,别让人发现。”
楚歌寻情知现在说什么都无用了,只好点头:“好的,哥哥。你多保重……”想了想又说,“我明日,明日就回来了。”
楚歌行点了点头,又叹了一声:“去吧歌寻。”不知不觉放柔和了声音。
楚歌寻看他一眼,却见他侧面低头,对着自己,脸容在阴影里有些看不清楚。
把心一横,楚歌寻转身,向着城门处奔过去。
等人已经走远,楚歌行才一招手。
有人从黑暗中跑出来。
楚歌行说:“吩咐下去。二爷今夜回来的事情,若是有人多嘴泄露出去,我定不会饶他。”
“遵命。”那人悄悄退下。
楚歌行回眸,望了一眼那迅速消失在街头的熟悉身影。这才转身。脚步却放地极其缓慢,就好像一个背负着无限重担的。走了很长很长路以至于筋疲力尽地旅者,慢慢地顺着街头明灭灯火,一直向前走去。
翌日。
早朝之上,九门,督厂,连同刑部衙门齐齐上书,历数昨夜血战,左相大人包藏祸心,早就伏诛,家中搜出各种证物若干,原来前些日子皇帝遇刺之事,都是左相主谋,各种内情却不足为外人道。
在朝中,左相大人向来是属于守旧派那一方,对于楚氏一族把握朝政十分不满,对于这件事情,虽然有几位大臣持有异议,不过因为此事是由九门联合督厂甚至刑部一起出手的,却也不好提出什么不同建议,更何况,挖的太深的话,恐怕会挖出皇朝更深一层的禁忌。
不忿之余,只好奏了九门提督楚歌行一本,说他下手太过残忍,行事十分狠辣,居然灭了左相满门,一个活口都不曾留下。
流血事件太烈,虽然有军机中堂大人替楚歌行开脱,不过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最后是九门提督深明大义,自己当朝提出要主动接受处罚,皇帝不想动军机大臣,只好拿楚歌行开刀,颁下旨意,令九门提督暂时在家中停职休息。九门提督的职位,会尽快寻人暂时代替,在没找到合适之人之前,仍旧由军机中堂楚真代理。
此事告一段落之后,皇帝宣旨,让一直等候在外的、凯旋而归的虎威将军楚歌寻进殿面君。
于是少不得一番的丰厚褒奖嘉赏。
众位大臣林立两旁,不免在心头略有异样感觉,楚歌行被免官停职,楚歌寻却平步青云,反差之大,让人惊讶,而且更奇的是,居然几乎是在同时进行地。这出戏真是让人看了,心底七上八下。
楚歌寻却没有平时那么高兴,大概是听说了楚歌行的事情,所以才心中压抑吧。
皇帝本来赐他凯旋宴席,也被他推掉,幸好军机中堂只好再次出面斡旋,皇帝念他手足情深,于是恩准他缺席归家。
楚歌寻出了午门,翻身上马便要向前,却不妨身后有人叫:“楚将军别来无恙啊。”
楚歌寻回头一看,是红衣的那人,站在午门口上,风飒飒吹过,吹动她身上衣袂飘然。
而就在她的身边,却正站着蓝衣的楚歌行。
楚歌寻一惊,又是一喜,翻身下马上前,飞奔到楚歌行身边,执手问道:“哥哥,你怎么在这里,我差一点就……”
楚歌行看他一眼:“昨天刚说过你,这么快就忘了吗?”
楚歌寻一愣。
楚歌行手一抖,将他的手抖开:“性格这般急躁按捺不住,怎么做大事!”
楚歌寻这才知道原来他是在责怪自己这个,不由地心头一酸。
旁边的红衣人盯着这两个,此时忽然笑着:“我说阿寻小弟,这个人说什么,你千万不要当真,或者,他说东,你就听西,说南,你就想北,绝对会猜到他的正确心思没错,这是我地个人宝贵经验,免费传授给你哦!”
楚歌寻听了她的话,想了想,自己的这位长兄果然正是如此个性,明明心底对自己也是很疼爱的,却一直都冷冰冰不动声色装酷的模样,还真被她说的很对,忍不住露出笑容。
楚歌行斜着眼睛瞪过来。
唐乐颜看着他,忽然手中一抖,小扇子扬开说:“你别这样目不转睛的看着我哦,我怕你会忍不住爱上我。”
楚歌寻顿时喷笑。
“那你倒完全不用担心,死也不会。”楚歌行嗤地冷笑,仿佛听到什么极其好笑的笑话。
楚歌寻目光一转,却自他脸上看出一丝不同寻常来。
心头一动,忽然想:哥哥身上,好像有什么变了……
一想到乐颜刚才说的那番话,眉头不由地轻轻皱起。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三十四章 相攻击
楚歌行望着唐乐颜,说:“你谈完了,可以走了?”
她挑着眉不悦地看着他,手中金光迷离,扇子一展遮住脸,做哀怨滴泪状:“好心来安慰你,你却不领情,真是伤透人家的心。”
他冷笑,毫不留情地说:“你还有心可伤吗,我看你这几天可是得意的很,若是有心,也是春心吧。”
她目光轻转,似笑非笑地:“听你这口吻,倒如同知道了些什么。”
话虽然这么说,却丝毫想要掩饰遮盖的意思都无。
楚歌行气的哼哼出来:“你的春风得意都写在额头了,城门口一站就可昭告天下,我一定让守城士兵网开一面,不会当你是疯子赶走。”
“哎呀呀,那么我这边就预先多谢啦,等真的到达那一日要昭告天下不可,还请楚大人你多多相助。”
楚歌行瞧她如此厚颜,哼了一声转头不再理。
她哈哈一笑,随意拱了拱手,对楚歌寻说:“走啦走啦,有这样一个怪脾气的大哥,你这当小弟的真不容易,我还真是想为阿寻你掬一把同情之泪啊。”
楚歌寻没说话,楚歌行却说:“彼此彼此,你也做的不差,我也要替某人一掬同情之泪。”
唐乐颜皱眉瞪了他一眼,哼一声,终于转身走了。
红色的身影在广阔的大殿之前飘然向前,别有一番潇洒妩媚的意味。
楚歌寻望着她离去,问:“哥哥,你跟他很熟吗?”
楚歌行摇头:“不熟,一点也不熟。”
“那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怎么,你也觉得她说的对?”
“当然不会啦!我只是奇怪嘛……”
“那是因为。她自己的脾气就很怪,当她地小弟,更加倒霉。”
楚歌行得意洋洋地开始宝八卦。
楚歌寻听着这句话忽然感觉很奇怪,什么叫做“当她的小弟更加倒霉”,他自然没有联想到唐乐颜也真的有个比较倒霉的同胞弟弟,只是忍不住在想:莫非哥哥良心发作,终于知道他对我做得不够好不够关心了么?
楚歌寻热泪盈眶,正在想大哥果然是大哥。虽然平常对他冷酷了点偶尔还很凶残,外加不大关心他的个人私生活问题。不过毕竟还有幡然悔悟的时候,真是苍天有眼。
正在想着,耳边传来楚歌行充满怒气的声音:“还不快走,等我背你吗?”
楚歌寻身边一阵冷风吹过,顿时从美梦中惊醒过来。
原来霸王龙仍旧是霸王龙,并没有变身温柔的家庭保姆。
天气日渐转冷,不知不觉丹宁小世子凤非声已经在舜都呆了将近六日,虽说他是个闲不住地个性,期间也没少在舜都之中惹是生非,但是冷风一起。让本来呆惯了温暖的丹宁地凤非声十分不适,就算是穿再多的衣裳,出门仍旧会有冷风透进来,弄得他几乎不想出门,游玩兴趣大减。
再加上迎娶的婚期在即,凤非声忍无可忍,终于有一日在舜都的皇庭上提出了应该是时候解决了一下双方和亲的事了。
舜帝自然是毫无疑义,淡淡吩咐说只需要再准备两日。基本上就可以起启程。
凤非声得了这个消息,飞奔回驿馆当中,仍旧找被子将自己缩成一团,一边喃喃地骂着舜都的天气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不过只是走了这一趟,他感觉自己的鼻尖差点被冻下来。
若然真的是那样,得让多少天下美女心碎啊。
可这尚不是最冷的时候,凤非声庆幸自己还有两天就可以离开此地,返回故国。
于是开始命人四处张罗纪念品土特产,准备带回丹宁。
而那边。舜都的皇帝在退朝之后,单独将军机中堂留下。
御书房中,楚真站在台阶之下,看着唐少玄正默然不语。不由问道:“陛下招臣留下。到底所为何事?”
舜国地皇帝轻轻一叹:“还不是吟月之事。”
楚真问:“莫非吟月至今仍旧不愿出嫁?”
“是啊,她一直在太后那边痴缠。说朕狠心如此,居然要将她送到丹宁那种偏僻之地,全然不顾手足亲情,真是……”唐少玄双眉紧锁。
吟月公主的脾气向来不好,楚真同她从小到大一起长成,怎会不知。见皇帝这样头疼,不由地同情心大起。
不过,远嫁他乡,对任何一个公主来讲都是残忍的事情,第一不知道要嫁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第二背井离乡,万一对方待着不好的话,一生也就毁了,也难怪吟月要闹。
可现在,此事已经关系丹宁跟舜的邦交问题了。
想了想,楚真笑着劝说:“这真是小孩子气的话,陛下不必烦恼,不然,让臣去劝她一番吧。”
唐少玄抬眸,答应一声:“嗯,你若能将她劝说地回心转意,最好不过。”
“陛下请放宽心,臣会尽力而为。”
“阿真,那就多劳你了。”
“为臣子的,多替陛下分忧是理所当然的。”楚真低头。
唐少玄微微一笑,转过话题问:“嗯,对了,怎么你的身边不见乐颜,我听说她最近一直在你身边。”
楚真心头一跳,却仍旧面不改色说:“是,因为她已经不是朝臣,所以臣命她等候在外。”
“不用这么拘束,嗯,你就让他进来吧,朕好些日子没见到他了。”
“陛下不怪臣将她留在身边?”楚真忽然问。
唐少玄定定看了他一会,然后粲然一笑说:“怎么会,有你照顾,他才不会再行闯祸,不过……阿真,若是日后朕想要他重新回来,你可会舍得割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的命令,臣又怎敢不从。”楚真沉声回答。
“哈,好,那么就传他进来吧。”唐少玄笑声朗朗。
“既然皇上这么说,臣遵命。”
楚真躬身。
皇帝一挥手,吩咐:“去传乐侍卫进来。”
立刻有小太监出外传旨。
不多一会,一道飞扬人影出现御书房门口,光影一闪,她自门边走过来。
“臣见过皇帝陛下。”微微躬身下去行礼。
唐少玄点头:“免礼。”
乐颜起身。
唐少玄端详她的样子。
几日不见,她丝毫微变,仍旧是那般神采飞扬精神抖擞,乌黑双眼仿佛能讲万语千言,这身红衣飒爽的样子,如此惹眼,而手上……唐少玄目光一转:“乐颜,朕赐给你的金扇子呢?”唐乐颜一怔,随即笑道:“皇上,臣随身带着呢。只不过不好随便招摇出来,免得招人嫉妒。”
“嗯,朕怎么没见你拿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