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地玄经②·秦陵疑云
。在没有得到一个确实可行的方案之前谁都不敢轻易进入。可是为了解开那个古老的不死传说之谜,我们这几个初生牛犊这次可是下定了决心,要挑战一下那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历史学考古学专家教授们。要在他们之前先悄悄地进入陵墓地宫内去游历一番。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我们并没有匆忙地就开始进入陵墓,而是在酒店里对照着大家收集起来的所有资料和线索,认真仔细地商讨着制定一份周详的行动计划。与此同时,墩子和阿豹则负责给我们这支由五人所组成的“秦陵地宫探险小组”配备各种此次行动所需要地工具和装备。其中最让我们感到困难的就是如何防止水银中毒。因为根据很多的史书记载,和当代科学技术地检测结果显示,在秦始皇陵墓之内确实含有超过寻常标准很多倍的汞含量。这就说明要想安全地进入陵墓地宫之内,首先的想办法把这个问题给有效地解决了。不过。毕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我们五个人的商讨之下,还真的想出了一个办法。两天之后。墩子依*他在当地部队地一些老关系,还真的搞来了五套防化服。因为这种防化服一般是部队在进行防生化攻击的演练中才用的,平时一般都只是堆放在部队库房中,所以墩子才有机会暂时将这种军用物资给借了出来。不过这种防化服放置的时候不能挤压,体积比较大。五套这种服装放在一起也占了相当大地空间。眼下虽然一些需要准备的装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但是怎么样将这一批体积庞大的装备放在包裹内带进秦陵陵园内而又不引起别人地怀疑就成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大家想了各种办法,最后还是一致同意采取化整为零地方式。
所以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我们首先在各自的旅游背包内放置了一些小巧的设备,然后以游客的身份进入了陵区内参观。进入了陵区后。我们走到了上次去过的那一片相对偏僻的区域,将各自的旅游背包中的装备器械先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埋藏好,然后才不慌不忙地走了出去。因为怕被陵园内的工作人员辨认出来。所以我们没有接连着行动,而是过了两三天后才带着第二批装备再次进入了陵区放置。就这样。一共去了三次才将所有的装备工具都在陵区内放置好。
之后,我们选了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又一次前往始皇陵园。因为我们怕车子在陵区外的公用停车场停久了不开走的话,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这次我们并没有开车前往,而是搭了一辆从西安直接开往秦陵的巴士,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再次进入了陵区。因为这一次,在我们只在各自的背包内只放了一套防化服,所以背包也不是太鼓,也就不必担心会被别人看到后产生怀疑。
由于此次进入陵区的时间还早,所以我们先跟着其他的游客到了陵区内的各个展览馆、展厅内先参观游览了一次。等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们才在旁人不注意的情况下才又一次的来到了我们先前放置各种装备的那个比较偏僻的地点,然后在一堆半人多高的荒丛中坐了下来,将身体隐藏在了草丛下面。我们一边吃着带来的零食,一边消磨着时间。过了三四个小时之后,周围的天色才彻底暗了下来。我们估摸着此刻陵区内的游人和工作人员都已经离开了,这才轻声地从草丛下面摸了出来,将埋藏在地下的那些装备重新挖了出来。一番整理休整之后,我们在月色中,往陵墓封土旁边的那条在建造陵墓时由人工挖掘而形成的河道走去。
陵区内那茂密的野草,让我们的行进速度难以加快。我们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陵区内的旷野内走着。不时有一声声不知名的野鸟和兽类的鸣叫声从远处传来,使这寂静的陵区夜晚显得更加空灵。也许是因为受到了秦始皇的威名所影响,因此我们周围的气氛也显得有些紧张起来。墩子跟着大伙走了几步后,也许是被那些鸟兽的鸣叫声所惊吓到了,竟然一下子就从队伍的最后面跑到了队伍的中间去了。如此就形成了烫正阳在最前头带路,墩子紧随其后,珍妮在中间,我在后面,最后是阿豹收尾的队行。
秦陵疑云 四十九.猞猁
走了一段路,我们看到远处黑乎乎的草丛中有几个黄绿色的亮点,正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气氛,于是我就一边走一边和大伙谈起了小时候在乡下抓萤火虫做萤火灯的事。我指了指草丛里的那几颗黄绿色的亮点,笑着说道:“我只知道这秦陵的规模庞大,这兵马佣也比一般殉葬用的人佣要大一些,没想到这里的萤火虫个头也有那么大,跟桃核似的。”我刚一说完就听到前头的汤正阳回答说:“什么萤火虫啊,你可看仔细咯,那些亮点可都是一对对出现的。”听完汤正阳的话,我再次朝那草丛中看了看,发现果然和汤正阳所说的那样。正当我想开口询问的时候,汤正阳说道:“这些是猞猁的眼睛。猞猁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体形略小于狮、虎、豹等大型猛兽,因此属于中型的猛兽。它四肢较长,尾极短,耳尖上有明显的丛毛。白天在树阴地洞内休息,夜晚才出来觅食。而且在我们当地还有一种说法,说它们和其他猫类一样,可以通灵,是始皇陵墓的守护者。一旦它们发现有人要盗掘秦陵则马上就会受到它们的攻击。所以大家还是跟紧点,不要拉开距离,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吧。”
汤正阳这么一说,我也记起来,据我所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有不少的国家都有认为猫这种动物具备着能够通灵的能力。它那明锐的眼光可以察觉到人们所看不到地物体,比如幽灵什么的。而且在古埃及法老们的金字塔中,考古人员们还发掘出了大量地猫类雕塑和石像等物品。从相关的资料上看来。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猫是神的化身,因为猫眼能在黑暗中发亮。所以他们认为猫眼能存储阳光,这种阳光可以驱散黑暗之鬼,所以猫就被看作神圣的动物。而且在古埃及神话中,猫是守护女神巴期彻特的化身。巴期彻特的最初形象是野猫的头部和女性的身体,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一形象转化为家庭宠物猫。因此当汤正阳说到,当地的人们把这种外形像猫,但却比猫地身材大了数倍的“巨猫”——猞猁,当成了秦始皇皇陵内的守护神时我也觉得并不突然。
又走了一段距离。我发现远方的草丛中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萤火虫”,它们都蹲在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我们的行动。难道它们真的如同传说中的那样,担负着守护陵园的职责?因为虽然此刻我们还没有开始挖掘墓道入口,所以这些生活在陵区内地猞猁暂时还没有要主动攻击我们的意思。但是凭借它们那明锐的目光和觉察能力,它们可能已经感觉到了我们这五个人有着不轨的企图,因此正虎视眈眈地聚集在我们周边,监视着我们的举动。如此一想,我不由地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挖掘陵墓墓道入口,担心起来。因为这次过来地时候,因为受到边境海关的管制。阿豹所准备好的一批枪械弹药都未能顺利托动进内地来,而且由于这几年中,当地政府对这片山区开展了保护生态环境地措施,因此我们也没有能够从当地地熟人中借到防身的枪支。在我们随身带着的武器中。除了一些刀具,几个备用的小型塑胶炸药,就是阿豹改装出来的两把小型火焰喷射枪。但这种改装的火焰枪所能使用的次数有限。我们是打算在进入地宫之后,遇到紧急情况下才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突然受到数量如此之多的猞猁群的攻击,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正当我担心着的时候,前面带路的汤正阳突在停了下来,神情紧张地注视着远处,一动也不动。看到他这突然反常的行为,我们也立刻停止了脚步,过了一会,我悄悄地询问道:“正阳,怎么回事?怎么不走了?”他听我在询问,眼睛还是一直盯在远处,头也没回,只是也轻声地回答说:“我发现今天的这些猞猁有些反常。照例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它们四散开来,在这片旷野草丛中捕食猎物的时候。可今天,它们却都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捕食了,而是不断地聚集到了一起,并且还一直在朝着我们这边观望,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由于汤正阳的这一番话语,队伍中原本就比较紧张的气氛瞬间又加剧了不少。阿豹本能地拔出绑缚在腰间的那把冷钢战术匕首,准备随时应对野兽群的攻击。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不敢随意发出声响,一动不动地待在原地。大概过了六七分钟,大伙见远处的猞猁群也只是在不停地朝我们这里观望,并没有要发起攻击的意图,所以才将各自悬着的心放回原处,迈着脚步继续往前走去。
走了大约一根香烟的工夫,我们总算是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那条在修建秦陵时被人工挖掘修建过的河道旁边。这是一条并不算太宽的河道,就蜿蜒在秦陵西面一直延伸到秦陵西南边的那条人工大坝边缘。这条大坝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五岭遗址,它是在修建陵墓地宫的时候,以挖掘出来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全长一千余米,宽度通常大约在四十米左右,最宽处有七十余米,残存的高度在二到八米之间。根据我们在汤正阳祖父经过勘察后所得的结论之上又进行了再次勘察之后,我们已经查明,通往秦陵地宫内的墓道入口处极有可能就在这条人工河道下,*近土坝的附近。因为它的位置位于陵墓的西面,这和当时以西为尊以右为尊的习惯是相吻合的。
到了这里后,汤正阳随后就奋力地爬上了旁边那条土坝,站在坝上环顾了四周。为了学点寻龙控穴的门道,我也学着爬上了坝顶,站在他的身边,想询问他到底看出点什么来了。可当我站在坝上朝旁边一看,立刻就被吓了一跳。只见我们周围的草丛内,遍布着那一只只发着黄绿色亮光的猞猁眼。原先并不知道我们的周围已经聚集了那么多的猞猁,现在因为站在高高的土坝上,周围的情况一览无余,所以此刻才能将围绕在我们周围的那些猞猁群看得清清楚楚。
汤正阳,应该也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轻声说道:“难道老辈人所说的这事还是真的?千百年来,这些猞猁真的是在陵园附近守护着这座神圣的千古第一陵?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我们等会一动手挖掘墓道入口,就会受到这些猞猁群的集体攻击。”这时,珍妮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爬上了这道土坝来了,听汤正阳这么一说,于是接着说道:“这一点可是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在挖掘墓道入口的时候会受到那么多的猞猁群的攻击,因此,事先我们所做的那份计划里也没有涉及到这个环节,也没有想好应对这一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如此一来,到底是挖还是不挖呢?大家都犹豫了起来。在没有想好有效的应对措施之前,冒险前去挖掘可不是个好办法。
就在大家都在沉思,希望想出一个解决办法的时候,突然听到坝下的阿豹朝我们轻轻地喊了一声。他说:“好像是我们手中的狼眼手电把这群‘大猫’给吸引过来的啊。”听他这么一说,我们连忙询他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于是他也爬上了土坝,自然墩子也跟着爬了上来。阿豹在我们身边站稳之后,拍了拍手上沾着的泥土,然后晃了晃手上的那个狼眼战术冷光手电筒笑着说道:“这些猞猁怕是因为看到了我们手上这个狼眼手电筒所发出的光亮,以为是什么天敌出现了,所以才变地警惕起来,显得不同寻常了吧。”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说道:“刚才我无意中把狼眼手电朝它们那边晃动了几下,发现它们马上就有了相应的举动,都纷纷地往后退却了几步?这才使我推断出它们是也许被我们的手电光亮给影响到了。”听完他的解释,墩子迫不及待地将手上亮着的狼眼手电朝着一处草丛中照了过去,果然那里面的三四只猞猁看到光亮照过来了,就马上转身往身后退却了几步,回头看看没什么大的动静,这才又重新停止了下来。原来只是虚惊一场,大伙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我摸了摸额头,竟然满是汗水,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热出的热汗还是刚才的惊吓才吓出的冷汗。不过我心头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妥,具体是什么却又实在说不清楚。
秦陵疑云 五十.七年吕不韦铁锄
随后,汤正阳指了指这一带的地形,说道:“你们看到没有,在眼前这片荒野中,我们脚下的这条土坝横亘东西,如一条龙脊突起在这片土地上。再看前面那条人工河道,从北面蜿蜒流淌过来,也象一条游龙,一直到达土坝边缘,与土坝交会。这一横一纵两条巨龙相会于此形成风水学上所说的二龙夺珠之势。所以,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