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衰老速度
氖倜涂梢源锏?40~300岁。
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上天”决定的,每个人都会在120~150年内,把生命衰老终结。但是,随机衰老理论决定了一个人的衰老进程会随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呈现非常大的变化,最短的“夭折”只有30多年,而最长的达到120多年。因此,是衰老进程的“快慢”决定了人类寿命的长短。
这个衰老进程的快慢就是“衰老速度”,即衰老速度的快慢决定了人的寿命。
而决定人衰老速度快慢的,极大程度上却是你的“生命使用方式”,即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人类生活方式决定了衰老速度的快慢,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的寿命。
以此分析,人类的寿命似乎和疾病的确关系不大。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疾病”是什么。
疾病只不过是人类使用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意外”而已。
但是,有些疾病却大大加速了生命的衰老进程,当人类的衰老进程被疾病所打破,并且疾病在人类的生命中“肆虐和猖獗”的时候, 疾病事实上就成了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此时,决定生命的主流因素:衰老反而被边沿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疾病在大肆掠夺人类生命的时候,你谈什么“衰老”是决定人类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岂不是笑话!
这就是感性健康时代,为什么人类的健康一直以疾病为中心的原因。当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主宰的时候,我们无疑必须首先战胜疾病。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人类走到今天,死亡不再是被所谓的“疾病”,而是被“衰老”所打败的时候、人类的死亡原因90%以上是由于过度衰老所造成的时候,我们却仍然在以疾病为中心。
第一章 以衰老速度为中心的时代(3)
如果要为此找一个理由;那是因为数千年来人类的所谓健康体系事实上就是医疗体系,这套健康体系全部是围绕疾病建立的,它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人类治病,没有人知道除了“医疗”,除了“治病”,我们目前的社会健康体系还能干什么。
人类健康顺着“疾病”的方向已经走得太远。
成百上千年的人类历史、尤其是人类健康史,哪是那么轻易改变的!人类健康发展史的车轮惯性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但是,的的确确,当大部分疾病已经被我们人类征服,常规的疾病在人类寿命中的影响越来越小的时候,而衰老速度在大肆掠夺人类“半条命”甚至“整条命”的时候,我们人类的健康中心是该由疾病转向衰老速度的时候了。
这就引发了一个重大问题:在人类的生命问题上、在生命的质量问题上、在生命的长短即寿命问题上,究竟是疾病重要,还是衰老速度重要?该把健康重心转向衰老速度了吗?
在原始健康时代和感性健康时代的前期,当疾病尤其是大规模的传染病大肆掠夺人类生命的时候,当然是“疾病重要!”,因为人类首先要解决“活着”的问题。
那时候,要你命的往往是疾病!
此时完善的卫生医疗条件,永远是人类健康的安全线。
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在感性健康时代的后一个阶段,当大部分疾病已经被征服,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而是由于生活方式而导致人类快速衰老的各种慢性病。
也就是说,这些关乎人类的生命质量和寿命的关于衰老的重要数据,是该被好好利用的时候了。因为要改变人类的衰老进程,必须最大限度地延缓人的衰老速度。
这个时候,显然是衰老速度重要!因为这时候要解决如何“好好活着”的问题。
患病事小,因为疾病已经转化为众多对衰老速度进行干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已, 衰老速度过速事大,因为衰老速度过速是“丢命”状态。
问你两个简单的问题:
① 对于皮肤而言,皮肤病可怕还是你的皮肤衰老可怕?
尤其是当一个女性的皮肤越来越干燥,皱纹越来越多,弹性越来越差,色斑越来越严重,芳华尽逝……无论是谁,无论男女可能都会认同:皮肤的快速衰老才是更为可怕的变化。
② 肺炎可怕还是肺的快速衰老可怕?
对于肺器官来讲,大多数肺系疾患都会被很快治好,而且这些疾病愈后大多对于肺机能的影响微乎其微,也许就是使肺活量下降数十毫升。假设你的肺器官目前每年衰老30毫升,那么,肺病对于生命的影响就是“丢”了大约一年的肺器官寿命。
而相对于你的肺机能的衰老速度,比如你的肺活量从4000毫升降到3000毫升的时间,即使以目前的衰老速度,这种衰老空间也达到35年,如果你的肺器官的衰老速度增加1倍,那么你就丢失了17。5年的肺器官寿命,也就是说你每活一年就“丢”一年。因此,你的肺器官的衰老速度对于你的生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要比“肺病”大得多。也就是说,你的肺器官的衰老速度的增加或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生命质量的高低和寿命的长短。
其他所有器官组织的衰老速度和疾病的关系莫不是如此。而目前的事实是,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平均以比自然衰老速度快一倍的衰老速度衰老,也就是说,100年的生命被我们50年就衰老“完毕”,这就是我们目前平均只能活70岁的根本原因。
身体器官机能的高低是生命质量和寿命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那么我们比较一下疾病和衰老速度哪个对于机能的下降影响更大,就一清二楚了:
目前来讲,疾病对于机能的整体影响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许只占10%以下,而快速衰老导致的机能下降约在90%以上。疾病和衰老速度哪个重要,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一章 以衰老速度为中心的时代(4)
也就是说:
现在的健康模式应该从“重视疾病”转移到“重视衰老速度”上了。
但是,我们转移了吗?
一个没有转移的重要原因,在于感性健康时代的健康理念认为,衰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虽然现代科技已经证明“衰老可以延缓,不可以阻止”——也就是说衰老可以“部分”阻止!
但仅此而已!
因为,现代医疗对于“衰老速度”实在不是他们的强项!管不了也治不了。至于是“故意”忽视还是“惯性”忽视,其实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医疗”并不认为“衰老速度”是“他们”管理的范畴。
在后面的章节里,你会越来越发现,衰老速度和医疗“水火不容”。
因此,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 :早就知道衰老速度,但不愿意管。因为管的结果也就预示着现代医疗行业对自己的否定!
现代医疗会自己都否定自己吗?
显然不会!
关于生命、关于健康、关于寿命,有一个事实,一个被现代医疗行业、医疗专家、医生、医疗工作者,甚至被整个社会都忽视的惊天事实:那就是——
现在真正要你命的不是疾病,而是你的“衰老速度”!
以我们目前的健康观念来看,我们都不是自然死亡,那么当然全部是病死的,人是病死的吗?如果人都是病死的,那么疾病当然就是第一位的。
但是,事实上,人是病不死的!
无论你病的多么严重,只要你的器官机能可以正常发挥,疾病是无法置你于死地的,只有当你的器官机能低下,无法保证你身体需求的时候,才会走向死亡。疾病也是通过降低你的器官机能、使你的器官机能无法正常发挥而导致你的死亡。相反,如果你的器官机能非常强大,任何疾病也奈何不了你。在你生命的历程中,真正影响你机能、使你的机能大幅度降低的不是疾病,而是衰老、衰老速度。衰老速度才是你机能下降的根本原因。当你的器官机能降低的时候,疾病才会有机可乘。
因此,你的寿命是由你的衰老速度决定的!而不是“病死”的。
第二章 衰老速度在生命中的精彩表演(
感性健康时代是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年代。
人类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是:你还年轻的时候,你的疾病大都可以治好,但是到了老年,由于你的身体机能严重下降,难以抵抗“疾病”伤害的时候,最后往往“不治而亡”,使“延年益寿”成为奢望。
据统计,一个人最后2~3年的医疗健康费用占整个人一生医疗费用的90%,已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甚至有人预言,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都将崩溃!
显然,延年益寿不是人类的抉择,而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补救措施。况且,人类即使在和疾病作斗争中能成功从病魔那里夺回10年、20年的生命,但这种与疾病斗争的日子,这种“不能自理”式的“病病歪歪”的活着,谁愿意呢!
这就是我们人类目前的健康现状。
因此,人类的健康远不是靠解决老年的疾病问题就可以解决的。
老年身体的机能状况才是你是否可以战胜疾病的根本原因,即你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战胜疾病。
其实,任何人都清楚,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远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相反,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健康模式,反而使人类丢失了整整50年的生命。甚至,这种曾为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医疗健康模式本身,已正在演变为人类很多疾病的最大“祸首”。
我们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成长和生活的,感性健康时代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以及寿命。在这种健康时代为背景下的“保健呐喊”,实在显得太“苍白无力”,太“微不足道”了!因为“疾病”才是这个时代的真正主角。
因此,要改变人类的命运,首先要改变的不是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是改变决定人们健康的健康模式和指导人们生活方式的健康理论。
如果说感性健康时代曾经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那么到了今天,人类的“健康”该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要想更健康、更长寿、生命质量更高,人类有更好的选择吗?
如果我们不但注意到感性健康时代所取得的成就,还注意到其如何取得的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即将过去的健康时代里学到许多东西——
我们是如何战胜各种疾病的呢?
——已经可以战胜的疾病肯定是已经彻底“弄清它”:不但弄清它的发病条件、发病机理、发病过程、发病时间、发病症状,而且全部用数字指标来衡量,任何一个细节的“模拟化”或“感觉化”,都会使它成为“不治之症”。简单的说就是这个疾病已经被彻底数字化;
——当我们诊断这个疾病的时候,尤其是目前,我们全部是借助现代化的诊疗仪器、用检测出来的“数字指标”来判断、诊疗,而且越来越来依靠精密的医疗设备、检测来确诊;
——我们更是用“数字手段”来检测、监控整个治疗过程;
——直到有关数据指标显示全部正常,我们才说疾病已被治愈。
我们已经基本不用医生的感觉来诊疗疾病,而重大疾病已经完全不用医生的经验来诊疗,我们已无法想像,医生凭感觉和经验来对付疾病的后果。
也就是说,感性健康时代,我们对付疾病,用的并不是日常生活方式的“感性”方法,换句话说,感性健康时代,人类已经在享受“数字化”成果,并且被证明它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
但只是限于“数字化疾病”。在没有疾病的时候,你的身体健康是凭感觉的,包括人们的日程生活也完全是“感性化”的。
因此,感性健康时代实际上也就是——数字疾病时代!
感性健康时代的医疗健康模式无形中规定了“数字化”只管疾病,不管“健康”的健康标准。即生病之后才用数字化手段诊疗。
——这就是目前的奇怪现实!
一方面是由于巨大的惯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受限于医疗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人类还处于战胜各种疾病的思维中,仍然渴望、也相信医疗能够帮我们战胜癌症、战胜艾滋病、战胜慢性病……
但是,我们已经盼望了近50年!
在这近50年里,医疗在治疗慢性病和癌症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作为、没有任何进展。相反,更多的重大传染病和不治之症却接踵而来: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疯牛病……
我们还能再等多少年?我们还能对目前的医疗体系抱多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