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拱菁溃鸥夜淮酆撼频勖矗俊?br /> 孔明一听,不由微笑道:“四妹,你的心思越来越精细,又善于据天时、地物而推断,难怪你在白帝城地穴有此奇遇,被刘邦元神视为百年天机的导引人了……你所判断,与我亦一般无异。”
孔明难得当面称赞,诸葛慧心中不由乐得直笑,也没想及其他,但萧侯仪却不由吃惊道:“诸葛大哥!如此,那义兄的未竟之志,只怕尽付流水了。”
孔明此时神色亦一阵肃然,他自然知道,眼前此墓,是他恩师庞德公,在数十年前,亲手为那夏侯海造就的青龙盘穴。他直到亲临此墓之后,才知恩师的地脉神通,竟如此宏大渊博!
孔明在未上山前,便见在平川之上,突现一座雄伟山峰,自东向北婉蜒,山体青翠,有如一长盘旋起伏的青色巨龙。
他向当地人打探,原来这座山峰,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之一——“盘龙山”,又叫“青龙峰”,是谯郡曹氏故乡的最著名的名胜。但当地人至今尚未知悉,盘龙山隐藏的无穷奥秘,因此孔明也并没说破。
他上山之后,放眼望去,但见青龙峰屹立于青盘龙山的正中,前后左右均有山峰耸立,左如青龙,右如白虎;前竖如屏,后立如障。正西面处,有九道河川婉蜒奔流而来,左有东沙河、包河;正中有涡河、东济河,右有茨河、颖河;绕山而遇,犹如九尾白龙盘游而至,婉蜒而去,十分奇妙,奇特非常。
孔明目睹之下,不由赞道:“好气势!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好地脉!前有竖屏,后有立障……更有九河回环,天造地设,当真是一座十年难得一遇的帝王天于龙脉结穴之地碍…”他寻着曹氏的先祖墓,仔细审辨一番,深感师父庞德公的本领超凡,他所点的这座夏侯海墓,恰恰坐落于青龙结脉的正中,不偏一分,亦不差一毫……他不由得暗道难怪此墓可荫生曹操这一代雄豪了!
此时见萧侯仪如此追问,孔明不由肃然说道:“此墓果然有帝王天子这贵,曹氏一脉,有此大龙脉阴荫佑,其威雄盛势,亦与此青龙盘穴有莫大渊源……”萧侯仪却不服气道:
“但为甚曹操始终未能一统天下,仅称王二载,便黯然逝去呢?”
孔明未答话,诸葛慧已抢先道:“我知道……当日我幼时曾听大师伯庞德公推断,说曹操的血煞之气,已将他的天子祖脉龙气冲垮了……”萧侯仪一听,这才稍感安慰,但仍不放心,问孔明道:“诸葛大哥,是如此么?”
孔明点点头,不厌其烦的详细解释,道:“萧兄弟,的确如此……曹操本性嗜杀;单在徐州,便已杀害数十万徐州百姓,如此炽烈的血煞,岂会不将他的天子祖脉龙气冲垮……
此乃曹操的本命不符天命之故埃”萧侯仪连忙又询问道:“但如今曹操已逝,曹氏一族的祖脉天子龙气,不正由曹操的儿子曹丕承纳吗?而曹丕一生养尊处优,不必征战,自然并无沾染血煞之气,那曹丕岂非真的可以贵为一统山河的天子帝皇吗?”
诸葛慧亦接口道:“是啊,二哥……曹丕先上此墓拜祭,然后即逼汉献帝禅位,登基称帝……若他因此可以扫平天下,岂非真的一跃而成天子之贵么?”
孔明沉吟不语,好一会,才微叹口气道:“我正为此而忧虑……莫非这一统天机,真的应验于曹氏一脉身上吗……”萧侯仪一听,不由咬牙恨道:“但曹丕此人,心性狭隘,野心太大,天下落在他手上,百姓必然再无宁日也!诸葛大哥,不如趁机痛施杀着,将他曹氏的天子祖脉龙气毁灭吧。”
诸葛慧嗔道:“找死么?师哥……你忘了关将军在吴郡孙氏祖墓刀劈龙脉,不但不成功,反而断送了关将军生命吗……你竟欲令二哥亦重蹈关将军的覆辙。”
萧侯仪一听,猛地勾起他心中的痛苦内疚,不由长叹一声道:“我当日一时鲁莽,误引关将军刀劈孙氏龙脉,不幸铸成大错,后悔莫及……但正因如此,我萧侯仪才发誓,必代关将军实践他那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未竟大志碍…请诸葛大哥、谅解我的苦心……”孔明见萧侯仪十分愧疚,对他的好感不由添了一重,他轻声地安慰道:“萧兄弟不必难受,关将军之逝,其实是他的本命使然,与萧兄弟误劈孙氏龙脉之失并无多大关系。”他一顿,又随即道:“不过,由此亦足证,龙脉之法,决不能妄自施为也。龙气一旦凝聚,便绝难动摇,勉强而为,不但不能令其毁灭反而将其龙气激旺也……”就在此时,盘龙山的西面,突然有万道赤色烟云腾空而起,犹如万枝血箭,向盘龙山这面疾射而来了。
孔明见状,心中不由一动,暗道:“赤者煞也,而其血煞之箭十分炽烈,射向盘龙山这面,曹氏先祖地脉,虽有天子龙气之贵,亦决难抵御如此炽烈的赤煞侵袭……如此,曹氏后人的气数,便有不测之变也!”
接而又暗道:“发出如此炽烈赤煞之处,到底是什么地方呢……我倒不能不探查明白。”
孔明心念电转,也不及细说,向萧侯仪、诸葛慧二人微一示意,身形即疾射而出,闪电般一路下山而去。萧候仪、诸葛慧二人见状,不敢怠慢,即施展轻功,紧随孔明之后,向山下飞掠。
第六章 孤注一挪
孔明领先一路向盘龙山西面飞掠,他此时的无为真气激荡,身如飘风,向西面十里的一座山岗飞去。
萧侯仪在孔明身后紧随,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因为他深知孔明身系蜀川百万生灵的安危,绝不容有任何闪失,他此时就连他最挚爱的师妹诸葛慧,亦无暇顾及了。诸葛慧却不但不生气,反而心中欣喜,因为她太敬爱她的二哥孔明,为了孔明的安危,她连自己的生命也可以不要,又遑论其他。
此时是傍晚时分,山野间一片寂静,行人也不见一个,三人的行踪,因此显得十分隐秘,谁也没有察觉。三人的轻功,均是一等一的高手,不到一会,十里山路,便在三人的脚下掠过去了。
忽地,孔明突见一座山岗,并不太高峻,却十分突兀的耸立在平原之上,显得十分孤傲奇特。
孔明先是蓦地一顿,稍一沉吟,即毫不犹豫,向这座孤峰掠了上去。萧候仪、诸葛慧二人紧随其后。眨眼便已接近山巅,忽地,孔明身形一顿,随即伏下,隐蔽在一块巨石后面。
萧侯仪、诸葛慧心知有异连忙紧接掠到巨石后。孔明示意二人小心,又伸手向西面一指,以密音发话道:“山顶有兵士把守……必定是一座十分尊贵的王陵所在地也……但未知是谁的墓坟?”
诸葛慧道:“二哥!掠上前去,自可一目了然了。”
孔明道:“若掠上前去,必被守陵的兵士发现,立刻便有一番厮杀。我等不惧这数位兵士,但却打草惊蛇,惊动魏国官府,派兵追缉,我等行动便十分困难了。”
萧候仪忽地接口道:“诸葛大哥打算,既要查探清楚,但又不想惊动守坟的兵丁,是么?”
孔明点点头道:“我正有此意……”
话音未落,萧候仪的身形已飘掠而出,他施展他那猴拳九式的“捕风捉影”轻功身法,身如一道电光,直向山顶西面,守坟的兵士射去。
在一座以巨石铸成的雄伟石碑侧面,建有几问草屋,四周果然有八名兵士把守,不许任何人接近。忽地,八名兵士但感眼前一花,似感一道人影掠过,迅即射向巨石碑那面。
八名兵士大骇,慌忙追上前去,阻截那形如鬼魅的身影。
那身形却快如电奔,在八名守坟兵士眼前一闪,已转向草屋那面去了。八名兵士十分惊奇,吆喝着壮胆,追赶那身影而去,倾刻间,巨石碑四周,便一牌寂静。
孔明沉声道:“萧兄弟已将守坟兵士引开!四妹,我等快上前去看看……”话音已电射而出。
诸葛慧亦连忙跃了出去,紧随孔明的身形,半分不敢落后。
孔明掠近大的石碑,虽然此际天已昏黑,但孔明内力高深,目力超卓,一眼便发现,原来石碑竟是空白一牌,上面并无任何文字,甚至连一丝刻画也没有。但碑面却光滑如镜,显然经十分仔细的琢磨。
“这无字墓碑到底是谁呢……”诸葛慧目注孔明一眼,惊奇的示意。
孔明以密音回应道:“此地乃邺郡的腹地,守坟的兵土又是魏兵,如此隆重,墓中人必乃王者身份……我料必是新逝不久的曹操墓地。”
诸葛慧亦以密音回应:“既然是曹操的陵墓,为甚碑却空白一片?并元任何名号刻字……好不奇怪。”
孔明微一思忖,即断然说道:“曹操生性多疑,死时亦复如此。他自知生前血煞太重,冤气缠身,仇家遍布天下,恐如战国楚平王一般,死后被人挖墓鞭尸,因此才遣命子孙,似疑坟葬他,以便天下仇家不知如何下手也。”
孔明说罢,即绕墓审察一番。又掠了开去,向四面远眺。
然后即微微一笑,断然说道:“可矣……四妹,快去接应萧兄弟,然后在山下西面会合……我等须立刻赶返蜀川。”
诸葛慧不知孔明已判断了什么,但他既有令下,她自然不敢迟疑,即施展她的仙灵神功,身化幻烟,似有若无,飘向墓碑东面的草屋,接应萧侯仪去了。
到半夜时分,孔明、萧侯仪、诸慕慧三人,返蜀川的西行路上,三条身影,犹如电光利箭,在黑夜的僻小路疾射。
到第二天的黎明时分,三人便已进入蜀国的汉中地域,到达安全地带了。
诸葛慧此时长嘘口气,久积的心中疑问,终于按捺不祝她掠前几丈,与孔明并肩而驰,悄声道:“二哥……你在邺郡曹操疑坟,到底发现了什么?…孔明身法略缓,待萧侯仪掠上前来,才坦然说道:“邺郡城西孤岗也有曹操疑墓,我料乃曹操的主墓,亦即实墓,曹操的遗骸必葬于此处。此墓虽然宏大,但十分简朴,与我所知的曹操临终遗命亦十分相符。”
他略一顿,又续道:“此墓所处孤岗,形势孤傲,突兀于平川之上,四面皆平原,绝无屏障,亦无龙虎,根本毫无风水地力可言。而且我观岗上之土,皆为沙质,十分干燥,竟连一棵树也没有,独独剩曹操的疑墓,此乃火煞甚烈的地土。曹操的遗命自选于邺城西二十里孤岗,他必贪其孤高的格局。然而曹操作梦也意料不及,他遗命自选的这座墓穴,竟然恰恰将他曹氏一脉的祖宗天子龙气克制住了……”萧候仪、诸葛慧二人一听,均不禁惊疑的齐声道:“诸葛大哥!二哥……为甚曹操的无字碑墓,会将其祖宗天子龙气克制呢?”
孔明微笑道:“曹操自选的这方无字碑墓,所处之地毫无地力可言,只有十分炽烈的火煞之气;再加上曹操本命之中所带的血煞之气因其死入土而泄,释放出来,与此地土中火煞汇聚,形成一股威力无比,十分可怕的赤煞血箭,直射向东面的盘龙山青龙峰曹氏先祖之墓……如此一来,曹氏先祖的天子龙气,岂有不被克灭之理……此乃天机演行之轨,亦是曹操本命所以然呀。”
萧候仪一听,不由大喜道:“诸葛大哥!既然如此,那曹妄自称帝,岂非注定决不长久么寤?”
诸葛慧亦笑道:“曹丕不知天机地脉,妄称天子帝皇,乃自招其败。”
孔明却神色一凛,肃然说道:“虽然如此,但我等亦决计不可轻忽大意,因曹氏一脉的先祖青龙气毕竟十分旺盛,其天子贵气虽然被克制,已无一统天下的气运,但其王者之气却依然根基牢固,轻易撼摇不得。且目下蜀国刘氏一脉,正面临剧变气运之期,若稍一不慎,即有亡之危。”
萧候仪因已立誓继承关羽生前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未竟之志,对汉室刘氏一脉的气运自然十分关切。他不由吃了一惊,忙道:“刘氏一脉气运剧变之期已届……诸葛大哥,刘氏一脉的气运将朝哪种方向演变?变好还是变坏?是祸是福、是吉是凶呢?”
孔明见萧候仪对汉室刘氏一脉,已变得十分关切,犹如视作自己的生死大事,他不由微微一笑。心道:关云长之逝,荆州之失,虽然是蜀国的一大损失,但恰如我师所判,祸中有福,凶中亦必有吉,萧兄弟正继承了关云长复兴汉室的大志,不就是最佳的例证吗!
孔明心中转念,便略示玄机的欣然道:“萧兄弟,刘氏一脉气运之变,乃其本命所然,是祸是福、是吉是凶,亦决非人力所能改变也。我辈中人,行事但求上无愧于天,中不负于百姓,下不辱于大地,也便可心安理得,不必太过于患得失。”孔明对萧候仪越来越看重,因此不惜花费心思,向他循循诱导。
萧候仪亦领会了孔明的心意,感佩说道:“是!诸葛大哥,候仪必谨遵你的教诲。”
诸葛慧见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