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肌?br /> 萧候仪亦领会了孔明的心意,感佩说道:“是!诸葛大哥,候仪必谨遵你的教诲。”
诸葛慧见萧候仪如此敬崇她的二哥,她少女的芳心,不禁一阵欣喜。
孔明、萧候仪、诸葛慧三人,平安返回成都,来回所花时间,不过是二日二夜,千里奔波,如此神速,决非世人所能想像,因此蜀国朝臣中谁也不知孔明此行的奥秘。
孔明等返回丞相府,却见大臣许靖已在府中守候。许靖见到孔明、不由以手加额道:“好了!天佑蜀川,丞相终于现身了………孔明也不顾风尘仆仆,即招呼许靖,坐下叙话,孔明道:“许大傅为甚如此焦切?蜀川有大事发生么?”
许靖时任太付的要职,是仅次于丞相的朝中大臣,并与丞相一道,共同辅粥国君朝政,许靖忙回话道:“丞相啊!自曹丕称帝的讯自传入蜀川之后,蜀川军心、民心皆大为震惊,纷纷传言,汉献帝已被曹丕杀害,曹丕一统天下的野心大发,不日必然攻灭蜀、吴两国了……汉中王亦因此忧心忡忡,又痛惜关羽的亡逝,终日痛哭,夜不能寝,日不进食,已病倒在床,不理朝政!幸好丞相适时返回,望丞相早定大计,以安军民之心。”
孔明微一沉吟,即道:“然则大傅和朝中同僚有何高见?”
许靖道:“我与光禄大夫谯周商议,均认为目下之计,唯有以进为守,尊汉中王为帝,已延汉室气运。同时亦又稳定蜀川军民之心。”
孔明微一点头,道:“不错!许太傅此议,与我亦不谋而合。为甚不向主公进言?”
许靖叹道:“我早向汉中王进奏,可惜三番数次,皆被汉中王拒绝了。”
孔明道:“主公以何理由拒绝?”
许靖道:“汉中王坚称此举乃陷他于不忠不义,因此坚决不肯答应……看来唯有丞相亲自出面劝奏,或可令汉中王回心转意也。”
孔明沉吟不语,暗道:目下主公气运,已届剧变之期,如何变化我暂难窥透。而曹氏虽无天子帝皇之份,但其称帝仍足令天下震动,撼摇了蜀川的军心民心,我倒不可不加正视,设法重振蜀国军民的信心!
孔明主意已决,忽地微微一笑,向许靖附耳低言。许靖神色一振,立刻欣然点点答应。
第二天一早,蜀国朝中大臣,便忽然传出丞相孔明重病不起的讯息。朝中大臣,除太传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外,均大为惊惶。因为谁都深知,孔明是蜀国的栋梁,他若有三长两短,蜀国立刻便陷入危险境地!
但众大臣前去探望,丞相府中的雕雪、诸葛慧、萧候仪三人一律婉拒,说丞相病重,只能静养以求康复。
正在病中的刘备闻讯,不由大惊,他就连自己的病也忘记了,连忙直奔丞相府。他吃惊之下,心中的痛苦也暂时忘却,他的病况反而霍然全痊。
刘备率数十侍从,便直入丞相府中。雕雪、诸葛慧、萧候仪等,以丞相府幕僚的身份,拜进刘备,道:“丞相早知汉中王驾临,特令我等在此迎接。丞相正在卧室中恭候呢。”
刘备此时心急如焚,也不及细思,令诸葛慧引路,便直奔孔明的卧室中来了。
刘备急步走到孔明的床前。只见孔明紧闭双目,躺在床上,神色十分困倦。
刘备走近床前,示意候者不必惊动孔明,他伸出手去,轻摸孔明的额角,但感十分灼热烫手。刘备禁不住失声叫道:“丞相……你怎的了,难道竞忍心先刘备而去么?丞相有失,教我如何是好……”孔明忽地微睁眼,道:“主公,请恕臣不能拜迎之罪……臣深感惶恐……”刘备忙道:“丞相千万珍重……丞相到底患何病症呢?”
孔明道:“臣忧心如焚,只怕命不久矣。”
刘备忙道:“丞相所忧何事?快告知我,我必可为丞相解忧。”
孔明只是一连道:“我的病已重,救无可救了。”
刘备不由又惊又急,道:“丞相到底忧虑什么?但说出来,我必尽力解决便是。”
孔明一听,才长叹一声,道:“臣自出茅卢,得遇主公,相随至今,幸能言听计从。今主公已得两川之地,总算达成臣一部心愿。但目下曹丕篡位,汉室将灭,文武百官,均却奉主公为帝,灭魏兴刘,复兴汉室,以共图功名。不料主公坚持不从,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各散东西。若文武尽散,吴、魏来攻,两川必难保全,试问臣怎能不忧心如焚呢?”
刘备一听,无奈说道:“我并非故意推却,而是想此举不忠不义,天下人心不服。”
孔明立刻接口道:“不然,若果真名不正、言不顺,则事不可行。但主公乃汉室后裔,名既正言亦顺,有何不忠不义不服?主公!知否天若予之,不受反被其害之理?切望主公三思。”
刘备又无奈的说:“虽然如此,但一切须待丞相病复,才能成事……”不料刘备话音未落,孔明已从榻上一跃而起,精神抖擞,全无半分病态。他拍一拍身后的屏风,外面一众文武百官,均蜂涌而入,跪而拜道:“主上既然答允,须请择吉日以行登基称帝大礼。”
刘备定睛一看,原来是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光禄大夫谯周、光禄卿黄权、博士伊籍、博士郎许慈、谏议大夫孟光等人。刘备此时才知道是孔明托病用计,逼他答应称帝。刘备又知孔明刚才所论,其实充满真知灼见,他此时若再推拒,便必定失去军心、民心了。刘备无奈道:“陷我于不义者,皆是你们那。”
孔明也不犹豫,决然说道:“主上既允所请,便可即日筑台择吉以行大礼!请主上先行返宫,作好准备。许慈、孟光。
你等二人又作主上登基掌礼。”
很快,登基台便在成都的南面筑妥。诸事亦已齐备,百官造妥帝皇尊用的金驾,赴汉中王府,恭迎刘备登台。
刘备登上高台,面南而座,台下是孔明、许靖为首的文武百官。四百是十万雄师,严密禁卫,刘备先行登告天地,由光禄大夫谯周宣颂祭之。
读罢祭文,孔明即率文武百官,向刘备奉上国玺,刘备接过,放于台上,再次推让道:“刘备无德无能,请众卿家择有德才者奉之。”
孔明道:“主上纵横四海,功德遍及天下,且乃大汉宗室,登基称汉帝,乃顺天应民,怎可再推让?”
许靖等文武百官,亦随即下跪。口呼万岁。
刘备此时,才最后接受,他下旨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汉,以别于大一统的汉朝,又改年号为章武,以刘禅为太子。
次之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三子中,除长子刘禅是甘夫人所生,次子、三子均为吴后所生。
刘备又正式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等同副丞相的司徒。五大虎将中除关羽的爵号由其子关兴承继外,其余四将均重新正式封任,朝中大小文武百官,亦一一升赏。同时又下旨大赦,两川军民,信心因而大振。
此时,蜀汉的军力有三十万,边关又有赵子龙、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等大将镇守,令吴、魏不敢轻易犯境,三国的形势处于相峙的状态,相对地平静。
这天,孔明正在丞相府中,与雕雪、萧候仪、诸葛慧三人闲话。
忽有魏国方面的探子以飞鸽传书回报,说魏国在司马懿的献议下,将魏国的五行属性定为土,土属黄,因此魏国将旗帜一律改为黄色,皇帝的服饰、车驾也一改原本汉朝皇帝的红底龙身,而改为黄底龙身,并且,号令举国上下,亦以黄为尊。
诸葛慧奇道:“二哥,为甚司马懿议将魏国定为土呢?”
孔明沉吟道:“魏国代汉而立,汉属火依照五行中火生土,因此司马懿据此而定魏为土。上的属色为黄,因此魏国自然以黄色为导。……但司马懿的献议,必另有深意……”雕雪亦奇道:“孔明师哥,是甚深意?”
孔明道:“我知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均相生相克。火虽能生土,但木却能克土。曹氏一脉,其先祖地脉乃青龙盘穴,青色属木,木即能克土,亦即魏国属性之土,隐隐然受制曹氏的祖脉之木也。虽然曹操墓地属火,能够生土,但是,曹操的脉气却不及祖脉地气强大,因此曹氏祖脉仍克制着魏国。
……如此玄奥的布局,司马懿此人果然非同小可……”萧候仪大感兴趣,忙间道:“诸葛大哥,那司马懿如何非同小可?如何暗中算计曹氏的魏国呢?”
孔明微笑道:“五行中木克土,曹氏魏国既然属性为土,然而曹氏的祖却属木,二者相克,魏国的曹氏受祖脉所克怎能安稳顺遂?若我所料不差,则曹丕的气运必十分短促,不但曹丕如此,就连曹氏的子孙亦难被克灭的厄运也……司马懿必已窥透此中的奥秘,出于一种极深远的目标,才故意献计,将魏国定性为土……司马懿的用心十分深谋远虑……”孔明一顿,又若有所思的说:“他极可能是我平生最强劲的对于,我不能不小心应付。”
诸葛慧:“二哥,司马懿如何深谋远虑?”
孔明沉吟道:“我与司马曾有一面之缘,当时他尚是曹丕的太子少傅,发觉此人山林位潜伏一股十分旺盛的贵气,比之曹操的命宫贵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一直伸延向子嗣官,由此足证司马氏一脉,日后必定极为华贵。曹操的子嗣已有王者之贵,然而那司马懿的子嗣宫却是天子帝皇之贵。
再结合曹氏一脉的气数,我料那真正的天子帝皇并非曹氏一脉,而是司马氏一脉。……而所谓的天子帝皇之贵,即并非偏安一隅之王,而是一统山河的天子气运……”孔明说到此处,诸葛慧已然醒悟,不由吃惊的说:“司马氏一脉。既然有一统山河天子气,那日后的天下,不但是魏国,就连吴国、蜀国,亦均是司马氏一脉的吗?……嘿!原来当日刘邦元神所称的‘百年内一统天机’,司马氏才是真正的人选碍…”孔明道:“的确如此……因此我不得不采取以进为守的策略,来顺应这三分天机的大势,亦即勉为其难,在这百年内外,尽力保住蜀国刘氏的气运,以便日后再顺应那一统天机的演行!我虽然抢先一步布局,但是否收效,则我亦毫无把握。”孔明说时,神色一阵忧郁。
诸葛慧见状,安慰道:“虽然如此,但二哥亦不必大过忧心。因为刘邦元神既然透露,百年之后,蜀汉刘氏一脉,有复兴汉室的天机气运,亦即蜀汉刘氏虽沉而终有升腾之日啊……而这与二哥的志愿,不也十分贴合吗?”
雕雪亦慰藉道:“师哥啊,你不是常说,天机势不可违吗?
你既然已窥悉天机势格,慧妹又获刘邦元神启导,两者均十分吻合,何必还去苦思应对之策?一切顺天势而行可也。”
萧候仪亦慨然说道:“诸葛大哥放心!小弟必定秉承关将军的遗志,谒尽全力,助诸葛大哥力保蜀汉刘氏一脉,进而日后复兴汉室之大业。”
孔明目注萧候仪和诸葛慧,心中一阵欣喜,暗道:四妹与萧兄弟命宫寿纹奇长,或许真的是百年内外的天机人物,只要我尽力保住蜀汉刘氏血脉,有她二人之鼎力扶持,复兴汉室的大业或可达成也……孔明心中转念,神色这才稍舒。他轻握萧候仪的右手,意味深长的说道:“候仪兄弟!日后复兴汉室的弥天重任,只怕便落在你和慧妹身上了……为了日后的大计,候仪兄弟!日后复兴须从今日起,即苦研兵略阵法,及与此相关的天机、人间、地脉三大学问。我亦会将我所学,悉心传授于你,你可愿意么?”
萧臣仪一听,不由大喜,他连忙一跃而起,向孔明俯身拜谢道:“诸葛大哥!小弟早视你如师如兄,倾心拜佩!大哥肯传授学问于我,小弟感佩尚不及,还会不愿意么?小弟乐意极了……”萧候仪心中狂喜,说话也有点含混不清,这也难怪,因为孔明在世人心中,已憎爱分明如仙神一般,能获他青睐欣赏的万中无一,得他传授本领的更绝无仅有。萧候仪有此幸运,他如何不激动万分?
雕雪亦为萧侯仪高兴,她含笑道:“孔明师哥连我亦有所保留,他竟肯将他所学倾囊相授,萧兄弟乃当世第一人埃”萧侯仪十分激动,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忽地又向孔明拜道:“小弟拜谢大哥……师父……大恩。”
诸葛慧不禁格格大笑,又嗔道:“师哥你疯了么?说话怎的颠三倒四?你既自称小弟,便应呼大哥,为甚又叫师父了……不三不四、一塌糊涂。”
萧侯仪笑道:“是!是!师父,我或许真的乐疯了。”
孔明即呵呵笑道:“四妹休要笑你侯仪师哥……据我所料,侯仪兄弟日后的成就,绝不在你之下!复兴汉室的大业,必会在他身上达成也!而四妹的运命,与侯仪兄弟亦因此而不可分呢……啊啊,若我所料不差,不久的将来,天地乾坤必有一双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