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芍疲娜凡皇∈ぶ馈?br /> 徐盛也不得不承认,孙权迎敌战术,十分得当。他终于同意,由孙韶率五千兵马,抢先渡江,于淮河南岸一带埋伏。
又派丁奉率五千兵马接应孙韶。他自己则在南徐,遍立旌旗,布下了一个有虚有实的迎敌阵势。
不久,曹真所统的前部大军,已开抵淮河北岸,在沿岸排列,准备渡江。
曹丕接曹真报告,说淮河南岸吴军陈地空无一人,便轻蔑的笑道:“此乃吴军之诡计,朕往审察便知底细。”
于是曹丕下令他乘坐的旗舰驶到江岸,登上船楼,向南岸遥望,但见南岸果然空无一人。曹丕并无主意,他问随军的参谋刘晔道:“可以渡江进击么?”
刘晔道:“兵法中虚虚实实,吴国见陛下大军已至,怎会不作防备?陛下不可轻率冒进,且观察三、五日,谋定而后动”曹丕道:“卿言正合朕意。”
当晚,曹丕在旗舰上歇宿,他见江南一片漆黑,并无一丝灯火,反而自己这面,却灯火辉煌,如同白画。便问身边的近臣道:“为河江东一片漆黑死寂呢?”
近臣道:“想必是陛下天威,吴兵闻风先逃了。”
曹丕不由得意的大笑,意气凤发。
不料第二天一早,曹丕突见淮河南岸一带,城楼高耸,连绵百里,城楼上刀枪剑林立,在阳光下闪的生辉,极具森严气势。
曹丕不由大吃一惊,慌忙派人到前军探问,回报说南岸舟车连城,延绵百里,一夜造就。曹丕接报,不由一阵胆寒,暗道:魏虽有武将千员,却无一可用之材!江南有此能人,不易克取也……他心中不由已生退兵之意。
原来这是徐盛仿效孔明的疑兵之计,令人裹扎草人,穿上青衣,手执旌旗,立于假城疑楼之上,魏兵见了这许多人马,岂会不生寒意?
曹丕心中正惊疑,江中忽地风浪大作,白浪滔天,曹丕的旗舰几乎倾覆,江水将曹丕的龙袍打湿。幸得老将文聘,驾小舟来救,将曹丕载入港湾。
曹丕惊魂未定,忽有洛阳快马奔至,报说蜀国大将赵子龙,率兵出阳平关,直取中原……曹丕早就闻悉赵子龙的名头,不由大骇,他也不及细思,立刻下令,全军速退,以固守中原。
曹丕退军之际,在淮河北岸埋伏的孙韶剩势杀出,曹军溃退,死伤无数。
曹军沿淮河溃退,江上战船乱作一团。走了二三十里,忽然在南岸疾驶出无数火船,衔人曹军战船中,登时燃起冲天大火,曹丕的战船亦着火燃烧。曹丕慌忙逃入小舟,驶上北岸。
不料又有一队吴军杀到,截住曹丕的去路,正是吴将丁奉。张辽见曹丕危急,拍马来迎战丁奉,被丁奉猛射一箭,射中张辽的腰部,张辽倒撞落马。丁奉驰近,却斩张辽,却被许褚将张辽救走。魏军诸老将,保护曹丕,逃出生路。但魏军已死伤甚众,三十万大军安全逃返中原的,只剩下一半不到。
张辽返回许昌后,不久亦箭伤不治而亡。曹丕此次征伐东吴,以惨败告终。
曹丕在刘备攻吴时,获悉刘备在山地连营百里,曾嘲笑刘备不知用兵,但曹丕自己,亲征东吴,被吴军的疑兵之计,吓得自乱阵脚,不战而溃,曹丕自己也根本不晓用兵之道。
不过,魏军在攻吴之时,孔明派赵子龙率军出阳平关,摆出进中原的姿态,令曹丕胆寒,不得不退军,亦对吴军退敌起了甚大帮助。
经此一役,孙权亲身领略到吴、蜀结盟的好处,他与蜀国盟好之心便更加坚定,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因此延续了一段颇长的岁月。
蜀国在夷陵的兵败后,军中舟船、器械、兵力,几乎丧失过半,元气大伤,处于一种生死存亡的危急局面,孔明在此艰危时刻,受命辅攻,撑持危局,他的担子是十分沉重的。
孔明洞悉时势,采取了一系列的救亡措施,他扶立刘禅,稳定了朝政;再以奇谋妙计,初步平复了五路奇兵;更以大智大勇,与东吴修好,重新结为盟国,相互支持,这对蜀国局势的稳定,起了极大的作用。当然对吴国亦十分有利,例如赵子龙甫出阳平关,摆出北图中原的姿态,便逼得曹丕立刻从东吴撤退,吴国所受的魏国压力,因而也大大减轻了。
不过,孔明亦深刻的认识到,蜀国此时根本已然无力北图中原,他当务之急,便是要安定蜀国的后方,亦即川南——云南、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南蛮王孟获。
孔明在获悉曹丕退军的消息,便立即派人召回赵子龙,而改调马超镇守阳平关。
赵子龙返成都,是夜来见孔明,询问孔明退军之意。孔明微笑道:“我军新创未复,怎有力北图中原?我所以令你出关,不过是故作姿态,逼曹丕从东吴退兵而已,今曹丕军已退,东吴必领略结盟好处,两家之盟,因此而大为巩固。我另有重任,不得不将子龙你调回。”
赵子龙想了想,道:“义兄,莫非欲要定蜀川后方南蛮王孟获么?”
孔明微笑点点头道:“如今魏军新创,吴、蜀结盟,两者暂时皆不足虑。我正好趁此良机,先行安定蜀川后方,以稳定局势,再图进龋”赵子龙道:“南蛮王盂获曾迸犯蜀川,自该前去平定,但南蛮地势险恶,族人未加开化,今日平定,明日又反,蜀川将无宁日,当以何计谋之?”
孔明点点头,神色转而肃然的说:“子龙所虑,的确如此!
因此此行须大智大勇之将为先锋,才可保我的安定后方大计成功……”孔明说时,忽地有人接口道:“诸葛大哥,此行既然如此重要,小弟愿随军参与。”原来不知何时,萧候仪、诸葛慧师兄妹二人,己悄然进入内堂,萧候仪听孔明向赵子龙解释,他便忍不住接话。
孔明尚未有所表示,诸葛慧亦笑着道:“丞相二哥!你将我困在丞相府中,闷也将我闷死了!既然候仪师哥要去,怎可缺了我诸葛慧的一份埃”赵子龙一听,未等孔明答应,已呵呵笑道:“好啊!当日武夷山一聚,我等师兄弟妹许久未相处一堂了!义兄,南蛮之行,不如便许他二人随军吧!有他二人贴身保护义兄,小弟便作前锋亦安心多了。”
孔明深知,赵了龙欣然赞同萧候仪、诸葛慧师兄妹、二人随军,表面上是乐于师兄妹辈同行,但内心中却是担心南蛮之地凶险,欲由他师兄妹二人贴身保护自己的安全。孔明心中一热,他但感此生能与赵子龙这位大智大勇之将结拜,是他最大的安慰。
孔明又见军中能征善战的将领不多,马超、黄忠、严颜等又要留守蜀川,而且他亦却让萧候仪多历战阵的历练,于是便欣然笑道:“好!萧兄弟和四妹,便随军一行吧……但在军中四妹不宜以女装打扮,快点选定衣物,改扮男装吧。”孔明十分细心,他就连这一点细节亦考虑到了。
诸葛慧大喜,忙向赵子龙格格笑道:“多谢子龙哥哥……拜谢子龙哥哥。”
赵子龙笑道:“慧妹是义兄允准你随军,你多谢我什么呢?”
诸葛慧笑道:“虽然是二哥允准,但若非子龙哥哥代我求情,我那二哥哥从不偏私,他怎会答应得如此爽快?因此须向子龙哥哥致谢埃”当下,孔明在丞相府内,便已商定入南蛮平定后方的大计。他不再犹豫,决定第二天上朝,便向后主刘禅奏请出征。
第十一章 逆运天机
蓦地一道金光,炽烈威猛,形如金龙,从南宫朱雀位疾射而出,在九霄旋舞。陡地一化为三,分射西宫白虎、东宫青龙、北宫玄武,霎间天际虚空,星斗摇曳,急剧晃动,随即玄武、白虎、青龙诸星先后黯淡无光,再而沉寂;九霄天际,四面八方,唯剩金龙飞舞,十分威风……此时,天际西面蜀国成都丞相府内,天机传人——蜀国丞相孔明,仰望天际虚空,目睹星斗异象,不由长叹一声,感慨说道:“乾坤浩瀚,天机如轮,旋转运动,不可逆抗,……如此天象,乃我三度目睹,看来三分天机大势,果然已开始向天机一统运动了。”
这一晚蜀相诸葛亮,为商量南征的军机大事,与他的兄弟辈人物赵子龙、萧侯仪、诸葛慧、雕雪等,彻夜长谈。到子夜时分,丞机府观天台上空,突然出现异象,孔明目睹之下,不由一阵感慨。
雕雪见孔明神色有点悲凉,便安慰道:“孔明师哥,师父不是早有判断,说你我均为三分天机大势中人么?而三分天机大势,终已演进到鼎峰境界,这与师哥的艰苦努力导引密不可分,如今既已达巅峰境界,师哥亦因此而无憾了啊!何必为此而耿耿于怀?”
孔明尚未有所表示。诸葛慧却道:“不然,雕雪姐姐,二哥的心思你明白吗?他是慨叹他数十年的努力,虽已令三国鼎立,但是他在隆中向刘先主提出的攘除奸凶、与复汉室的大计,却与他判测的天机运行大势渐生矛盾,一分已渐向一统演进,他的一番努力、一番心血,眼见即将付诸流水,怎不令他感慨?”
萧侯仪一听,忙道:“如此么?那日后主一统天机的人是谁?”
诸葛慧笑道:“师哥!这等天机玄幻之事,怎的问我?一代天机隐侠庞德公老前辈又已潜隐不出,当世中呵,能回答你的疑问的,便只有一位天机传人,你为甚不向他求教?”
萧侯仪立即醒悟,转而向孔明焦切地问:“诸葛大哥,……那一统天机的人到底是谁?”
孔明见在座的均是天机势格中人,他亦不打算隐瞒,微叹口气,但然说道:“日后到底谁主一统天机,目下我尚未能最后判断。但依据天象异兆所示,一统之天命,却统非时下鼎立的魏、蜀、吴、……又按天象所兆,最强大的魏国,反而最先被一统天命所属之人克灭,接而才是蜀、吴两国。……”孔明如此判断,不但萧侯仪吃惊得一阵发呆,赵子龙目中神光闪的,就连对天机异兆略窥一二的雕雪和诸葛慧,亦不由失声同时叫道:“师哥!
二哥!那一统天命所属之人到底是谁?……”孔明目注赵子龙一眼,他心中虽已有所窥悟,但尚未能最后确判,既然如此,他也不打算明示出来。他忽然问赵于龙道:“子龙弟,弟媳司马芝近日可好?”
赵子龙在几年前从洛阳返回成都,便与司马芝正式结为夫妇。夫妻二人,因多年前在武夷山已有五凤朝阳龙气神交之缘,因此二人十分甜蜜恩爱,赵子龙出外镇守边关,亦将司马芝带在身边,二人可算已达形影不离的地步。但此时赵子龙却没有携司马芝一同前来丞相府,孔明若有所思,忽然问起司马芝的近况。
赵子龙一听,虎目中神光不由又一闪,他向孔明附耳悄声道:“大哥!芝妹她已有八月身孕了。……因此小弟不敢让她再奔波劳顿。”
孔明不由欣然笑道:“原来如此!子龙为甚不早对我说?
征南之行,我另选他将,你留在成都照应吧。”
赵子龙慨然说道:“不然!无国岂有家?如今我国正处危急关头,魏、吴两面方定,南面后方诸侯又反,叛蜀扰民,赵子龙怎可因小私而忘大公。”
孔明心中不由一动,暗道:我曾判料,司马芝既然是司马懿的胞妹,司马懿必已承纳司马氏武夷山含笑春花大龙脉的地力,则司马氏一脉必奇贵无比,甚至是日后来统天命所属的人物,可惜未能确判。如今子龙和司马芝的血脉已将临世,子龙身潜五风朝阳龙气,司马芝则部分承纳含笑春花大龙脉的地力,他二人阴阳相汇所生的血脉,必定非同小可,或许是日后的天机势格中人呢……孔明心中转念,便向雕雪低语了一句,雕雪欣然笑道:
“原来如此,师哥放心,我必定好好照料司马芝,让她平安顺遂,早产磷儿。”
诸葛慧见孔明三人神神秘秘的,急道:“二哥!雕雪姐姐!子龙哥哥!你三人到底密议什么?快说出来听听埃”她情急之下,就连刚才的一统天命到底属谁的疑念也忘记追问了。
孔明和赵子龙均含笑不语,这等儿女秘事,出自他二位一代将相之口,的确有点尴尬。
雕雪见诸葛慧情急的样子,心中又好笑又气,笑道:“慧妹!这等事你日后自会明白,届时再告知你好么?……”她附耳对诸葛慧说了一句什么。
诸葛慧俏脸不由一红,瞟了萧侯仪一眼,又羞又喜的嚷道:“雕雪姐姐!这与侯仪师哥有相干么?……”话未说完,她已羞不可抑,不敢再追问下去。
第二天早朝,孔明即不顾彻夜未眠,上朝面奏后主刘禅,自请亲统大军,征伐南蛮,平定叛乱。
后主刘禅一听,即惶然道:“相父啊,东有孙权,北有曹丕,均虎狼之辈,向我虎视眈眈,相父远去千里,教我如何面对?”
孔明道:“主上放心,东吴与我国新盟,料无攻蜀之心,且我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