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大军进抵武都城外三十里的凤鸣山,即遇关西大将韩德所统的二万魏军。
两军摆开阵势。蜀军先锋旗下是赵子龙,左有萧侯仪。
右有邓芝,魏军则是韩德及其四子,挺立帅旗下,十分威武。
韩德并不认识赵子龙,也不知副先锋萧侯仪是何方神圣,因此厉声大骂道:“反国之贼,怎敢犯我疆界。”
赵子龙虽然已届中年,但神勇丝毫不减,见魏将出言无礼,不由大怒,猛地一拍战马,挺枪骤出,直取韩德。
邓芝忙对萧侯仪道:“赵将军半生英名,决不可在此地折损!萧将军快上前接应。”
萧侯仪从容的笑道:“邓司马放心!赵将军神功不但未减,且更精进也!魏将虽勇,决非赵将军之敌手。”他一顿,又决然说道:“赵将军乃我师兄,我已奉丞相密令,负责保护他的安全,但有我在此,决不教赵将军有分毫伤损。”
萧侯仪说罢,即凝神戒备,见赵子龙稍有危机,即上前救应。
此时,韩德的长子韩瑛,见赵子龙直击其父马前,且单人匹马,十分骄做,不由大怒,骤马而出,挺枪接住赵子龙,激斗起来。
韩德其余三子韩瑶、韩琼、韩琪,见长兄一人左支右绌,不敌赵子龙,但尚未至落败,料想合四人之力,必可斩蜀将先锋于马下。于是三子便舞刀弄枪,一齐杀出,欲以多取胜。
赵子龙的天象六合神剑,却是遇敌强才能发挥威力。刚才韩瑛一人独战,尚激发不出六合神剑的精髓,因此尚可勉强保存生命。但此时,韩瑶等三子齐出,将赵子龙困于核心,刀枪并举,欲置赵子龙于死地,这便激起赵子龙的豪气来了。
只见赵子龙长啸一声,银枪之势骤变,他即以枪代剑,天象六合神剑的第一式‘三三不颈’摹地施展,银枪尖吐出三道剑光,犹如三道光箭,射透韩瑛的枪尖,韩瑶的刀身、韩琼的大刀背,又透胸而入,三人连一声惊呼也不及发出,便倒下马去,立刻毙亡。
剩下韩琪一人,见三兄均被赵子龙杀死,不由心胆俱裂,拼死舞刀向赵子龙劈下,一面大叫:“我今日誓取你狗头,替三位兄长报仇偿命。”
赵子龙本来已收摄剑势,改用枪法,欲放韩琪一条生路。
因赵子龙并不嗜杀,拼战之时,非必要总会给对手留有生机。
此时他见韩家四子已死其三,便不欲再赶尽杀绝,枪势不徐不疾,好让韩琪知机而退。
不料韩琪不但毫不领情,更不知死活,空门大开,拼死抡刀劈来,欲先换一枪,再以刀劈赵子龙,拼个同归于荆赵子龙不由大怒,厉喝一声道:“我已容你存命而逃,怎地尚如此不知死活……”他银枪闪电一刺,将韩德的大刀一截,将他刺于马下。
韩德见四子皆丧,心胆俱裂,慌忙奔入阵中,不敢出战。
赵子龙奋起神威,单人匹马,杀人魏军阵中。魏军中有当年参战的老兵,认得赵子龙,惊呼道:“此人乃力敌百万大军的常山赵子龙……”因此魏军皆如惊弓之鸟,赵子龙所到之处,势如洪流,无人敢于堵截迎战。
邓芝见状,大喜,忙向萧侯仪道:“赵将军真虎将也!萧将军可趁机率军杀人敌阵,必获全胜。”
萧侯仪亦正有此意,即率五千兵马,向魏军冲杀,魏军全线崩溃,连韩德亦几乎被生擒活捉。他所统的二万兵马,逃出重围的只有不到千人。
陇右武都一役,蜀军正副先锋赵子龙、萧候仪、邓芝等,杀得魏军鬼哭神号,闻赵子龙之名而胆战心惊。
韩德逃进武都城,一面坚守不出,一面派人飞报夏侯琳。
夏侯琳接报犹半信半疑,不太相信力敌万人的关西名将韩德,竟如此不堪一击。于是便率军杀赴武都,近击蜀军前部先锋。
夏侯琳大军刚到,便有探子飞报,说蜀军前锋已逼近武都。领先杀到的大将,正是力斩韩家四子的蜀军先锋赵子龙!
原来赵子龙在武都西面风鸣山一役,全歼韩德的主力后,便欲挥军直捣武都。
萧侯仪征战多年,更获孔明亲授兵略阵法,他的武功智略,均已今非昔比,足可与赵子龙并驾齐驱了,他见赵子龙欲抢攻武都,便向他进言道:“子龙师兄,丞相曾授意我等,进军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可冒进,韩德虽折损二万兵力,但武都守军仍在,且魏军大部,必火速前来武都救援,而我军只得一万兵力,若被魏军设伏包围,我军危矣。不如先扎下营寨,待丞相大军赶到会合,再作迸击。”
司马邓芝,亦侍同一意见,主张先行休整,再作进攻武都的行动。
赵子龙道:“不然,北伐中原、复兴汉室,是丞相历来大志,亦是我的心愿,如今北伐之战已打响,五大虎将却只剩下我一人,若我畏首畏尾,不显其虎将犹在的威力,怎能激励北伐大军土气呢?因此,我知犯险,亦不得不为也。”
萧侯仪想了想,便向赵子龙道:“子龙师兄,既然如此,可否将先锋大军分为两部,前部由你统率进攻武都,后部由邓司马和小弟率领,作前锋的后盾?”
赵子龙慨然道:“我此战乃为激励军心,不在兵之多寡,依师弟之计行事可也。”
于是蜀军先锋大军分作两部,前锋三千兵马,由赵子龙统率,向武都挺进,后军五千兵力,由萧侯仪和邓芝在后面布防,准备随时接应前锋。
在武都城,韩德闻赵子龙率大军杀到,向统帅夏侯琳请战道:“赵子龙杀我四子,此仇不报,我在为人也!愿领军出城迎击蜀军。”
夏侯琳并无甚主见,韩德坚决请战,又自恃兵雄将多,便答应韩德出战。
韩德率二万大军,出城十里,迎战赵子龙。他为报四子被杀之仇,决心不惜一切杀死赵子龙。他布下重兵在后面,自己仅率五千兵马挑战赵子龙,以便将他诱入重围,一举斩杀。
很快赵子龙的兵马已逼近,韩德也不待赵子龙立好阵势,即抡刀拍马,直取赵子龙。
赵子龙见韩德双眼血红,知他深恨自己斩其四子,彼此已无任何回旋余地,他也再不犹豫,展开枪法,不到三个回合,便一枪刺韩德于马下。
赵子龙趁势率军冲杀,韩德部署的二万大军,因主将已死,又畏惧赵子龙的神威,未战先溃,二万大军只有五千余人逃返武都。
夏侯琳接败军之报,不由大骇,惊呼道:“我久闻赵子龙之名,一直未睹其人,今日方信当年所传并不虚也!他如何神勇无敌,如何是好?”他无心应战,欲下令坚守不出。
此时,曹操的谋士程昱之子程武,甚有乃父的智计,向夏侯琳进言道:“听说蜀军五大虎将已死其四,赵子龙必因此而激动,犯了兵家急进的大忌。都督可亲统大军出战,先伏两军于左右山中,都督佯退,诱赵子龙入重围,将他四面围住,轮番冲杀,赵子龙便有三头六臂,也必一举被斩呀。”
夏侯琳依从程武之计,先埋伏六万大军于两翼,他自己率五万大军,出城迎战赵子龙。
赵子龙见夏侯琳亲统兵至,大喜道:“若斩此人,武都城垂手可得。”他不顾疲累,率五千兵马,向夏侯琳的五万大军发起进攻。
夏侯琳见赵子龙神勇,心生畏惧,根本不敢露面,只令八员偏将迎战赵子龙。
赵子龙毫不畏惧,奋力与八员魏将厮杀。八员魏将心惊胆战,根本不敢与赵子龙正面交锋,每人虚晃一枪,便轮番退走。
赵子龙大笑道:“不料魏军今日竞无一能战之将了!”他毫不犹豫,一马当先,追杀八员魏将。
魏军退入山谷,赵子龙率军随后杀人。
就在此时,夏侯琳已登临山顶,令旗一挥,左右两翼埋伏的六万大军,冲杀而至,将赵于龙的五千兵马,拦腰斩断,赵子龙身边只得千余兵跟随。魏军以小部兵力,围攻五千蜀军,以五万大军四面堵住赵子龙的千余兵马,犹如洪流,轮番向赵子龙冲击。
赵子龙毫不畏惧,奋力杀退魏军。但一批魂军刚退,另一批又冲杀上来,如人海巨浪,轮番冲卷上来。赵于龙激战连场,内力消耗甚巨,连他的独门神功天象六合神剑也因为极为耗内力,而无法施展,他虽仍奋力冲杀,但他所率的千余蜀军,却已战死过半。幸而蜀军经孔明的督训,战力十分旺盛,又仗恃主将赵子龙的神威,因此虽然死伤过半,依然拼死力战,并无一人降退。
后面被分割包围的四千蜀军,亦以一当十,拼死向重围中的赵子龙靠拢,令魏军不得不分兵堵截,减轻了赵子龙军的部分压力。因此赵子龙统率的前锋,尚可勉强支撑,将六万魏军死死缠祝不过,赵子龙虽然神勇无敌,但他的内力毕竟有限,再斗下去,他必然力竭而亡。
就在此时,山谷西面,突地炮响震天,鼓角齐呜,蜀军从四面八方杀了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马,为首一员大将,更令魏军胆战心惊,但见他坐下赤兔千里马,手提青龙偃月刀,神威凛凛,仿如关羽再世。
夏侯琳在山顶,见有蜀军杀入,又接报领军蜀将,仿如关羽再世,他不由大吃一惊,慌忙下令分出一半兵马,前去堵截增援的蜀军。
再生关羽的讯息,已传遍魏军军中,魏军参将慑于赵子龙的神勇,早已胆战心惊,谁也不敢与赵子龙正面交锋,如今又突然杀出一位再世关羽,因此莫不惊惶失措。但夏侯琳军令已下,魏军将领薛则、董禧等人,又不敢违抗,无奈只好集中三万兵力,前去堵截蜀军。被困在核心的赵子龙军,登时压力大减,赵子龙见魏军已退走一半,赶去西面谷口,便知萧候仪的接应兵马已杀到,他登时精神一振,厉声大叫令蜀军拼死杀出重围。
如此一来,武都城郊凤鸣山战场,便呈现一种奇特的态势。一面是魏军向困于核心的赵子龙军拼命压逼,一面是蜀军从最外围向魏军冲击。此时己不论兵力的多寡,而看两军的战力强弱。蜀军战力若强,则可化兵力弱为强,由里向外,再由外向里,反击魏包围圈,魏军便处于兵虽多,而内外受敌的不利形势。
率军前来救援的大将,正是萧侯仪,他接报知赵子龙军已陷入重围,困于六万魏军的包围圈中,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机。他便决然的对司马邓芝道:“赵将军生死存亡,在于此战,我不得不拼死援救!邓司马可率三千兵马,于四周擂响战鼓,多张旗号,四面游走,令魏军不知我军兵力多寡。我即率二千骑兵,突入重围,救援赵子龙军!邓司马不必实攻,只在外围迷惑魏军可也。”
邓芝道:“萧将军以二千兵力,敢向数万魏军冲击吗?只恐徒招损失吧!不如待丞相大军赶到,再发动进攻。”
萧侯仪断然说道:“不然,魏军在赵将军的力战之下,战力已大受耗损,其兵虽多而力不强也。而赵将军仍在力战,将数万魏军死死拖住,此乃我军里外夹击,以少胜多的良机也。”
邓芝想了想,深感此乃目下唯一转危为安的计策。他不由叹道:“萧将军与赵将军内外联手,乃天下无敌之最佳组合!萧将军不必担心外围魏军,我拼死将其迷惑拖住便是。”
于是蜀军五千兵马,分为两部,三千人由邓芝率领,在外围佯攻,以迷惑敌军,萧侯仪则率二千骑兵,坚决突人魏军重围。
萧侯仪一马当先,抡动青龙偃月刀,率二千精骑,杀入重围。
魏军将领薛则、董禧,此时已奉命率军前来堵截。薛则的副将不知厉害,见萧侯仪仅是一位不知其名的青年将领,绝非什么关羽再世便心存轻蔑之意,舞刀枪先迎击萧侯仪。
萧侯仪深知战机一纵即逝,若不能迅速突入重围,救援赵子龙军,一旦折损,此后便必全军覆没了!他因此不敢作任何拖延,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一挥,以闪电般的刀法,立将薛则的副将斩于马下。
薛则、董禧见状不由大骇,不敢接近,率十数将领,轮番向萧侯仪冲杀,但甫触即回,欲行车轮战术,消耗萧侯仪的体力。
萧侯仪窥透魏军之计,他目中精光突炽,长啸一声,将青龙偃月刀法,与他的独剑猴拳九式神功融合,一式最具威力的“穿云裂石”,疾驰而出,以电光般刀势,嚓!嚓!嚓!
刀锋过处,连削薛则、董禧等八员魏将的人头!
他的“穿云裂石”神功,徒手亦可透壁裂石,加上锋利无比的青龙偃月刀,快如电奔的千里赤兔马,简直是他与关云长的合体,其战力之高,连当年的关羽有所不及!萧侯仪闪电一刀,斩八颗魏将人头,有如晴天霹雳,将万千魏军兵将的心震裂了!
萧侯仪率领的二千精骑,仗恃主将的神威,奋勇冲杀、魏军挡者必死,直如巨浪洪涛,冲垮了魏军的人海围堤!
不到片刻,萧侯仪军,便突进到魏军包围圈的核心,与核心中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